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姚江书院派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作者的成功学术实践再次证明,文献乃史学之基础,治学术史而离开文献,只能是空中楼阁,华而不实。历史学是一门求真务实的学问,讲究字字有根据,句句有来历,言必有本,无征不信。学科的自身特点,规定了历史研究必须从史料出发,依靠坚实的学术积累,脚踏实地,锐意创新,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此处所言积累,既指史学工作者个人几年、几十年乃至毕生的积累,还包括史学界一代接一代的群体劳作。因此,在学术实践中,我们提倡进行艰苦的创造性劳动,不赞成人云亦云的低水平重复。我们主张必须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尊重他人的首创精神。这种成果和精神,既包括前辈大师的业绩,也包括同时代众多史学工作者的一点一滴的劳动。这就是今天学术界的朋友们大声疾呼的学术规范。

目录

研究篇

第一章 晚明浙东王学的分化

一 王畿与钱德洪、季本、黄绾的学术交锋

二 周汝登与万历、天启间的浙东王学

三 刘宗周与陶奭龄的分席而讲

第二章 姚江书院的建立

一 “四先生”与义学的建立

二 “四先生”的学术宗旨

三 史孝复与刘宗周的学术辩论

四 顺治间姚江书院的重开

五 前期姚江书院弟子考

第三章 姚江书院的分化

一 浙东讲学风的复兴与姚江书院的重开

二 邵曾可、韩孔当的兼容思想

三 黄宗羲与姚江书院

四 董瑒与姚江书院

五 邵廷采与姚江书院的讲会化

六 姚江书院的衰落与残存

第四章 姚江书院的社团管理体制

一 姚江书院的社团式体制

二 姚江书院的管理体制

第五章 书院殿军邵廷采的人生之路

一 余姚生活时期

二 侨居会稽时期

三 难以两全的人生

第六章 邵廷采的社会政治思想

一 以仁政为核心的治国思想

二 编《治平略》与《史略》,述经国济世策略

三 由邵廷采看浙东学人的经世之学

第七章 邵廷采的理学及学术史总结

一 清初的蕺山思想解释权之争

二 “为阳明辨心体”

三 “为蕺山证慎独”

四 表彰姚江书院

第八章 邵廷采的史学成就及思想

一 作《明史论》百篇

二 撰《西南纪事》、《东南纪事》

三 作《宋遗民所知传》、《明遗民所知传》

四 邵廷采的史学思想

第九章 邵廷采的古文成就

一 邵廷采古文的渊源

二 邵廷采的古文理论

三 邵廷采古文写作的特点

四 “治古文而成学者”

第十章 邵廷采与清代浙东学派

一 邵廷采的学术风格

二 邵廷采学术的批语与回应

三 邵廷采在清代浙东学派中的承上启下地位

资料篇(2003年度浙江省教育厅古籍整理课题)

参考书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姚江书院派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钱茂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928925
开本 32开
页数 3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05-11-01
首版时间 2005-11-01
印刷时间 200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48.25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5
14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6: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