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哈佛教子枕边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成就天才的目的和手段,社会的希望在于教育,同样,家庭的希望也在于教育。但是,教育方法的选择却是全世界每个家庭最为困惑的难题。

这些难题最终被美国人解开了,他们从哈佛大学一些最为成功的天才身上,得出了这些家庭成就这些天才的教育模式,然后把这些模式在每个家庭中加以推广,这些教育模式有如魔法,给那些试图开启孩子们心灵智慧的家长们打开了一扇奇妙的大门。许多美国家庭的父母根据这些教子方法来培养自己的孩子,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教子方法无疑是一种伟大的经验,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这些经验。正如美国的教育家威廉·贝内特(William J.Bennett)所说的一样,这些教育方法不仅值得美国家庭效仿,同样值得全世界所有的家庭效仿。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献给天下父母的读物,同时更是一部关于儿童学前教育的神奇之书。它荟萃了迄今为止欧洲最具成果的育儿智慧,这些智慧一直广泛而深入的影响着千千万万有责任感的家庭。它给孩子们的伟大前程提供了一份行动的指南,也给父母们望子成材的希望带来了福音。

目录

开篇:

早期教育的伟大成果/1

从三个哈佛大学生说起/3

一个乡村牧师的信念/6

早期教育的受益者们/8

天赋的递减法则/11

第一篇:

卡尔·威特的潜能教育/15

老威特的神奇之书/17

是谁带来了健康的孩子/20

最高明的教育/22

语言是早期教育的一块基石/24

唤起孩子的兴趣/27

带孩子去旅游/32

不要乱给孩子买玩具/34

吃东西会伤害智力/36

孩子的时间/39

儿子永远是个普通人/41

关注孩子的心灵/43

不要伤害孩子的判断力/46

孩子和他的朋友们/49

点燃孩子的良善之心/51

让孩子身心健康/54

年仅九岁的大学生/56

十六岁的博士/61

第二篇:

塞德尔兹的自由教育/63

俗物是怎样变成的/65

母亲手中的吉他/68

从轻松有趣之中学习知识/70

天才是从游戏中产生的/72

知识是人类最美好的东西/75

天才源于后天的培养/77

纪律会扼杀孩子的天才/80

优异的品质是怎样形成的/83

后悔的人是俗物/86

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89

用信心去消灭恐惧/92

不要把孩子变成懦夫/94

帮助孩子走出失意的阴影/97

第三篇:

巴尔博士的语言教育/101

两岁的孩子可学语言/103

孩子的精神也需要食粮/105

你有教子记录本吗/107

第四篇:

斯托夫人的自然教育/109

一个让母亲骄傲的女儿/111

从五官开始/112

用老卡尔的方式/116

斯托夫人的游戏训练/119

斯托夫人的音乐训练/122

斯托夫人的拼音训练/124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126

每天给孩子讲一个故事/130

怎样教孩子学外语/132

给孩子一个想像的世界/134

孩子要认识的品质/137

帮助孩子订一个品行表/142

孩子应该吃什么东西/148

母亲的学识和修养/153

第五篇:

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157

蒙台梭利的一生/159

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段/162

乐于工作的孩子们/164

编制儿童喜欢的教具/166

从印度狼孩看成长环境/169

准备一个良好的环境/171

让人惊讶的感官训练/173

用动作造就和谐的个性/176

了不起的求知欲/179

对孩子不能搞奖励和惩罚/181

纪律不能通过命令获得/183

第六篇:

玲木镇一的音乐教育/185

指挥大师的眼泪/187

音乐打开了一扇憧憬的大门/189

小提琴教育法轰动美国/192

盲孩子也能拉小提琴/195

培养出孩子非凡的才能/198

让才能变得格外出色/200

让孩子成为心灵美好的人/202

温暖的家庭是最佳的环境/204

丰田耕儿的音乐之路/206

音乐拯救了一位少女/210

开发孩子潜能的秘密/213

从黄莺到狼孩/215

让孩子心情舒畅的办法/217

逐步培养孩子的信心/219

孩子们抵触紧张的气氛/221

在游戏的欢乐中/222

指责会让孩子恐惧/225

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动物/227

让学生有自卑感的老师太多/229

不要因无能而绝望/231

后记:父母决定孩子的一生/233

试读章节

1914年,美国一个年仅15岁的少年从哈佛大学毕业了。他的名字叫威廉·詹姆士·塞德尔兹,是著名心理学家鲍里斯·塞德尔兹的儿子。

威廉·詹姆士·塞德尔兹的学历非常奇特:他不到两岁就开始接受教育,3岁时已经能用母语流利地读写了。他5岁时看到家里的骨骼标本,又对人体产生了兴趣,从而开始学习生理学,不久竟然达到了执业医师水平。他6岁那年春天,和别的孩子一样开始上小学。入学那天上午,他被编在一年级,可是到了中午,他母亲去学校接他时,他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就在这一年,他学完了小学的全部课程。第二年,7岁的他打算上中学,因为年龄不够,学校不收,他只好在家自学,主要是学高等数学,语言学他早就学过了。

一年以后,他满了8岁,终于被中学录取。他的各科成绩都很优秀,数学更是出类拔萃,所以没多久,学校就同意他不再上数学课,并让协助老师批改其他同学的数学作业。不仅如此,他还在中学期间编写了天文学、英语语法和拉丁语语法的教科书。不久,由于中学课程已无需再学,他就退学了。

这位小神童很快就出了名,很多人专门从各地赶来考他,结果他的表现比传说中的更令人惊讶。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教授,用自己在德国读博士时感到头疼的难题来考他,没想到他很快答了出来。这一年,他才9岁。

在随后的两年里,他还是在家自学。11岁时,他考进了哈佛大学。入学后不久,他就能讲解四维空间这样的数学难题了,这使教授们大为惊讶。他父亲塞德尔兹博士曾在《天才与俗物》一书中,写到他12岁时的情况:

他今年才12岁,却擅长连不少学者都感到头痛的高等数学和天文学,还能用希腊语背诵《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等名著。他精通古希腊文,在读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阿里斯托芬等人的作品时,就像其他孩子读《鲁宾逊漂流记》那样轻松自如。他还精通比较语言学和神学,同时还熟读了逻辑学、古代史、美国史等书籍,并熟悉美国的政治和宪法。

1914年,塞德尔兹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了,随即在该校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这一年,哈佛大学还出了两个像塞德尔兹那样的小毕业生。一个叫阿道夫·伯利,是塔夫托大学神学教授伯利博士的儿子。他是13岁半进入哈佛大学的,比塞德尔兹稍晚一点,但他只用了3年时间就读完了4年的课程,毕业后在该校学习法学。

另一个叫诺伯特·威纳,是哈佛大学斯拉夫语教授威纳博士的儿子。他上大学比塞德尔兹还早,10岁就考入了塔夫托大学,14岁大学毕业,随后考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同样在1914年,年仅18岁的威纳就顺利地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看了上述几个事例,大家也许会想,这就是人们说的神童,不过古话说,10岁是神童,15是才子,过了20就是凡人。这几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难道再过几年都会成为普通人?其实,这种想法是没有根据的。他们过人的才能决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得益于科学的早期教育。有一个事实可以说明这一点,威纳和伯利的兄弟姐妹都接受了同样的教育,因而有着同样的学历。伯利的姐姐丽娜,15岁就考入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1914年和伯利同期毕业。他的妹妹米勒姆和弟弟鲁道夫,分别在14岁和15岁考入大学;威纳的两个妹妹,康斯坦斯和贝尔特,都在14岁考入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

世界上不会有这么碰巧的事,这些神童完全是早期教育的结果。P3-5

序言

《哈佛教子枕边书》出版以后得到很多读者朋友的喜爱,当然这都得益于几本在西方颇有影响的教育经典的精髓。

像《卡尔·威特教育全书》《斯托夫人自然教子书》《莫扎特教育风暴》《蒙台梭利育儿全书》等,在西方都被称为早期教育奇书。它们的神奇和伟大之处不仅在西方如此,其实在中国也如此,基于读者的喜爱,本社对本书作以精心修订,再次奉献给读者朋友们。

后记

看完了本书,你已知道早期教育的必要性是如此明显的。但在这里我还要为有孩子的家长们提供一两点注意事项,作为本书的结束。

首先,注意不要过于信赖学校。今天的学校就其设备和教学方法来说,实在是太好了,因此人们过于信赖学校,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可以全部依靠学校,从而忽视了家庭教育,这是极端错误的。

教育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学龄前的家庭教育,而不是学校教育。人们往往对学校教育的价值作用过高评价,而完全忽视家庭教育的价值。然而,学校教育不论有什么样的好教师,什么样好的教育主义,使用什么好的教育方法,都不会收到多大效果。学校教育搞得好的话,可以使考进著名初中和考入著名高中的学生多一些,顶多也不过如此。但是它难以培养出英才,也不能培养出天才。而家庭教育搞得好,却都能做到。

人的命运,几乎取决于学龄前的环境和教育。孩子达到入学年龄上学的时候,他的命运大体上已经决定了。所以,学龄前教育不佳的孩子,教师花费多大的力气也难以收到太大的效果。

试看一下小学和初中的一堂课。坐在后边会的孩子经教师一指点很快就瞳了,可是坐在前边不会的孩子,让几个人做几次也还不明白。这一课时,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不会的孩子身上。换句话说,上课就是以不会的孩子作标准来进行的。因此,后边会的孩子感到无聊得很。教师一会儿叫他们不要说话,一会儿叫他们不要向后看,一课时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无所作为中度过了。这样年年月月,简直使人难以忍受。大家阅读本书到这里,一定会理解这种有秩序的无所作为会多么妨碍孩子的能力发展。这样一来,大部分学生将成为庸人。所以,学校这种地方,对功课不好的学生合适,对功课好的孩子则是一种浪费。在小学里教唱“兔子和乌龟”的歌,试问乌龟和兔子赛跑的时候,能有几只兔子不睡午觉呢?是睡午觉的兔子不好呢,还是让兔子和乌龟赛跑的制度不好呢?学校要求“兔子”和“乌龟”并足前进,所以“兔子”无聊得难以忍受,就说话、向后看、刮桌子。学生的精力越旺盛的越淘气,因而也常受指责。等到他变得很安详,也不再受指责的时候,不再挨骂的时候,就已经是由于无所作为的修养使他的能力萎缩掉了。所以学校这种地方,是把“兔子”变成“乌龟”、把所有孩子变为庸人的场所。不如此它就不肯善罢甘休。

虽然我这样说,可我决不是咒骂学校。社会上不懂教育重要性的人很多,有的人即使知道也不想对自己的孩子好好教育。学校对这样一些像鱼一样生了孩子就放弃不管的人是非常必要的。可是要想很好地教育孩子,提高对英才的培养,单靠学校我认为是办不到的。所以,我忠告大家,不要过于信赖学校。

第二,注意不要相信天才论。塞德尔兹博士说幼儿就像烧陶瓷的黏土一样,教育得如何,决定他成就的大小。确是如此,小孩只要从小教育,就可以成为音乐家、画家、诗人、学者等等。

可是,有的人也许这么说:“成为音乐家就需要有敏锐的耳朵,如果没有敏锐的耳朵,多么早教他音乐也不行。而敏锐的耳朵是一生下来就有的,所以你的教育我不信。”

有没有敏锐的耳朵,这是对大人或小孩到大以后才说的话。如果两三岁开始训练,完全可以培养出敏锐的耳朵来。心理学家所说的视觉型和听觉型也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在欧洲有的人说,如果三代都是音乐家,才能出一个大音乐家。这是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明的,是很错误的。从莫扎特的例子来看,他成为那么大的音乐家,是由于他出生于充满了音乐气氛的家庭里,从小就熏陶了对音乐的爱好。

米开朗琪罗生下来不久就被送到乡下去寄养在别人家里,他的奶妈是位石匠的妻子。后来他说,不仅在这个家庭里吃了奶妈的奶,而且从小就爱上了锤子和凿子。他所以成为大雕刻家,我认为原因就在于此。他的家是非常有名的豪门世家,他的父亲也和韩德尔的父亲一样,非常反对他成为雕刻家。但当人的内心之火已经燃烧起来以后,别人也无可奈何了。

林内家住在湖泊之滨,周围有野花,有森林,有鸟叫,也有小鱼游泳。他所以能成为大生物学家,就是因为生长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总之,幼儿像制造陶瓷的黏土一样,可塑性是很大的,环境和教育愿把他培养成什么样就能把他培养成什么样。培养音乐家是最容易的事,两三岁教他音乐就行了。但如斯托夫人所说的那样,人只能全面发展、保持平衡,不这样就不能成为真正幸福的人。因此我认为,把孩子培养成为音乐家、画家,只会画画或只会音乐,决不可能把孩子培养成幸福的人。人有这样大的脑髓,我们培养孩子的时候,无论培养音乐家还是画家,首先要使他的脑髓发育起来,同时还要注意体育和德育。

但是按理想来说,父母教育孩子不应先确定是否培养成音乐家或画家。如同威特的父亲培养威特一样,首先以把他培养成圆满的人作为目的。至于他将来成为学者,还是成为政治家、发明家、企业家等,这应让孩子本人选择。

诸位看看社会上,你可以注意到,名人或学者的孩子不一定成有名气的人。过去有个学校的教员在一次集会上作出一个结论:博士或名人的孩子一般成绩不好。这当然不是正确的判断,而且孩子能否成为伟大的人物,只看学校的成绩是难以断定的。可是,伟人的孩子不一定是伟人,这却是事实。世上这样的例子是非常多的,这是为什么呢?这是才能的问题。才能这东西不靠遗传,重要的是智力是否发达。博士的孩子也好,名人的孩子也好,假若忽视幼年时期的家庭教育,一定会成为庸才。反过来说,庸才的孩子幼年时期好好教育,也一定会成为伟大的人。

我决不是否定遗传的重要性。但是遗传对孩子的命运来说,今天决不像很多人所想的那样有强烈的决定力。看这本书的人大多和我一样,都是普通人,可是我警告诸位:“不要失望,坚定不移地相信吧,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成为伟人。”

最后要注意的是,父母要替孩子抱远大的理想。父母替孩子做的事情很多,但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替孩子抱有远大的理想。孩子自己有了理想的时候,无论是多大的理想,都已经晚了。因此,小孩还在摇篮之中时,父母就应替孩子抱有远大的理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哈佛教子枕边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国)斯托夫人
译者 亚北//蓝黛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318800
开本 16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6-03-01
首版时间 2006-03-01
印刷时间 200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2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