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登上世纪坛的学者--孙冶方/中国经济学家列传
内容
编辑推荐

他的性格似竹,有清秀隽逸的风骨,宁折不弯的品德,不择瘠壤的生长毅力,虚怀若谷的心胸襟怀,横而不流的高风亮节。郑板桥的那首诗,好像专为他写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被作为“中国的利别尔曼”而被打落在批斗围剿之网……他,中国赫赫有名的经济学家孙冶方先生,本书是《中国经济学家列传》系列丛书之一,向我们娓娓道来孙先生的生平事迹!

内容推荐

他的性格似竹,有清秀隽逸的风骨,宁折不弯的品德,不择瘠壤的生长毅力,虚怀若谷的心胸襟怀,横而不流的高风亮节。郑板桥的那首诗,好像专为他写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被作为“中国的利别尔曼”而被打落在批斗围剿之网。有人说,外面风声很紧,你就不要再讲了!他一甩袖子说:“我是经济学家,不是气象学家。风声,对不起,没研究过那玩艺!”他在狱中用腹稿形式,写下了一部三十余万字的《社会主义经济论》。那真是难呀!一章有分析、有见解的腹稿写完了,再去构思下一章时,已经做好了的文章会全部不翼而飞。只好再作第二遍、第三遍。他以惊风雨、泣鬼神的毅力,前后共写了八十五遍。从古至今,从结绳记事到拼音文字,曾有过人从事过这样宏伟的事业吗?他酷爱学术自由讨论,主张指名道姓的公开争论。一次会议上他曾给于光远同志递过一个条子,说他们已经就八个问题作过争辩,希望再来二次完成一个整数。“我已经是一头挤不出奶的老牛了!”即便在病危期间,他仍然强忍病痛,写出了《二十年翻两番不仅有政治保证,而且有技术保证》的文章,胡耀邦、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看了,都夸说写得好。这是生命蜡烛滴下的最后一滴红泪。

目录

引言 走进世纪坛

一 用利润来牵牛鼻子

二 在地狱入口处

三 我不是研究气象学的

四 铁窗里的经济学

五 他和“二十八个半”

六 一个不寻常的人力车夫

七 答宋亮同志的信

八 人与妖的对话

九 一部谁也没见到过的《资本论》

十 “三不改”和“三个正确对待”

十一 接过革命圣火的地言

十二 召唤黎明的催更鸟

十三 苦难的追妹

十四 上海层檐下的笔耕

十五 孤岛的斗争

十六 故乡的雨季

十七 8+2=10

十八 逐日的赢牛

十九 打破“自然经济论”误区

二十 学者的绝唱

二十一 永恒的湖山

附 孙冶方的年谱

试读章节

这位登上世纪坛的学者,他真正地成为学者。成为一位权威的学者、卓越的理论家和经济学家,是在他已经年近半百,到了知天命之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当代理所长,后来又成为所长的时候。虽然在此之前他也从事理论研究。也在学术研究和实际经济部门里工作过,写过许多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文章和力著,在社会上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但那时。他,的主要活动、主要精力还是在实践上,在革命实践上。他作为20世纪20年代中叶就参加到中国共产党里来的一个职业革命家,他的全身心都投入到革命实践活动中,投入到如火如荼、出生入死的革命斗争中,虽然这中间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教学、科研以及新闻出版等行业里工作过,但那时不论是在哪个岗位上,做着什么样的工作,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真刀真枪的战斗,都是血与火的斗争,都是笔与枪同时并用的搏击,更何况,大部分时间是在戎马倥偬之中度过的。而这位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又兼有丰富的实际经济工作经验的革命者。一旦步入到经济科学研究的殿堂里面时,他的深厚的修养和潜在的智能,加上对于他所研究的对象——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洞悉和深知,超人的睿智和旷远的卓识,立即让他在经济科学这座辉煌耀眼的宫殿里登堂入室。走上了最高的台阶,成为这门为用至广并为世界众多学人所瞩目的前沿学科的带头人,成为经济科学舞台上的压轴演员(当时中国的经济学界曾有过四大名旦之说,孙冶方就是四大名旦之一,另外三位是许涤新、薛暮桥、于光远)。

但是,他对于走进这座经济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并不很感兴趣,开始时他还主动地向组织上提出建议,后来又写信给他的老上级谭震林副总理,求他走小道给说说情。批准他仍留在他当时的工作岗位上——国家统计局。他在信中说:“党组转告我,组织上拟调我去搞文教科学工作。我知道文教思想战线在今天是一条很重要的战线,党要调我去,对我来说是一个光荣的任务。但是我自已有一点个人的考虑,希望组织上在可能范围内给予照顾:第一。我有过肝病,1951年到1954年间住了近四年的医院和疗养院。这是你和过去华东其他领导同志都知道的。1955年初调来北京工作后,开头半年还是半工作半休息的。这两年来健康情况好转,但是工作紧张后肝功能就恶化(1954年我的肝病就是在‘三反’时因工作紧张而复发的)。第二,我自从调来统计局工作后,两年半来,我对统计工作已经发生了感情。虽则我在这里并没有把工作做好,然而我是准备把这工作当做今后终身事业做下去的,很舍不得离开它。”P001-002

序言

中国金融出版社拟出版一套《中国经济学家列传》,记录、缅怀和歌颂当代的中国经济学家,并以此丛书奉献给热衷于国家经济建设,投身经济体制改革的广大读者。出版社约我为此撰写一序言,不胜荣幸而恐力所不及。

众所周知,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改革发展的向导和指南。同时,政治经济学又是今天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现现代化宏伟大业的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学科。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年代起,中国的革命就造就了当代中国经济学家成长的土壤。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国家的经济建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气势磅礴。今天经济领域可以说是我们党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发展,以及有效调整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枢纽部位和前沿阵地。在经济建设实践中,造就和推出了一批灿若群星的著名经济学家,诸如马寅初、孙冶方、南汉宸、许涤新、徐雪寒、薛暮桥等,还有改革开放后涌现出的一批新秀,他们都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他们立传,不仅于历史和现实,都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对于生活在2l世纪的人们,特别是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完全可以从中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这些当代中国经济学家的人品学问都是有口皆碑的,尤其是他们所具备的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认真钻研的进取精神以及坚韧不拔的实践意志,皆可作为做学问人的楷模,这些经济学家的事业人生就是一部部生动的教科书。编辑出版这套丛书,使我感慨万千。

出版社约我为这套丛书作序,也使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我虽与马寅初、孙冶方等老一辈经济学家是同辈人,也是同时代人,并与他们有过密切交往与工作往来,他们中有的和我一起走进经济科学这座殿堂,共同从事过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为此,我们曾不懈努力,有那么一点“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感慨。可以说我们共同做出了无愧于时代的努力和贡献,也共同取得过喜人的成绩。但我与这些学识精到、成绩卓著的经济学家是不能相比的,所以,写此序言也甚感汗颜。但细想一下,现在那些亲眼目睹昨日艰辛和辉煌的人,健在者已经不多了,自己有责任和义务说上几句要说的话,作为丛书的提示和补白。我愿意参与这项富有意义的工作,它对我也是一种鼓舞和勉励。

据悉这套丛书还将陆续推出经济学界的一代新人,这正是我早已期盼并衷心祝愿的。我确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象征着一个伟大经济变革时代的开启和进步,这正是我们时代进步和事业发展,以及时代要求我们与时俱进的显著特征,因为,改革开放已将政治经济学推进到一个更高的起点上了。

2005年5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登上世纪坛的学者--孙冶方/中国经济学家列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邓加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937698
开本 16开
页数 3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5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31
丛书名
印张 2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6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0:5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