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鸿门宴(历史上最著名的那场饭局)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个是百战百胜,所向披靡的将门虎子,一个是深谋远虑、知人善任的市井英雄。强强对话,谁主天下?公元前206年,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聚焦在了陕西省新丰镇的鸿门。

内容推荐

中国式政治和日常交往中,饭局从来就不是单纯的饭局,而是联系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和利益链,鸿门宴能够荣登历史上饭局排行镑的首位,自然是将饭局之妙做足的经典大局。  本书讲述秦末汉初时,楚怀王阵营的两员将领——项羽与刘邦,为争夺关中地区的统治权,在鸿门的一场饭局之上所进行的面对面交锋。  现场觥筹交错,刀光剑影,背景波谲云诡,杀机四伏。  为了这场饭局,不但双方的谋臣智士殚精竭虑,苦心经营,两位当事者更是赤膊上阵,赌上了各自的“政治前途”乃至身家性命。整个过程三起三落,惊心动魄,极具传奇色彩。  本书不仅着眼于这场著名的饭局,更围绕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对中国文化中所有的人脉礼仪,应变谋略,处世技巧与生存智慧等进行了现代视角的解读与阐释。情节跌宕起伏,阅后备受启发。

目录

前言 饭无好饭,宴无好宴

第一部分 猜猜谁来赴这场宴会

 项家英雄初长成

 沛县出来的小混混

 韩国公子,气吞如虎

 楚国老遗民终于出山了

 “他就是我的朱亥”

 恩情大于天的左令尹

第二部分 没有无缘无故的局

 秦朝的最后一个大将

 巨鹿:成与败的临界点

 两千多年前的长征

 这到底是鹿,还是马?

 从兄弟变成了冤家

第三部分 那并非一场吃吃喝喝的事

 谁是“穿针”的人

 刘邦先胜了一着

 酒中的杀机与项羽的倦

 一舞剑器动四方

 救刘邦一命的猪前脚 

第四部分 “局后之局”更加精彩

 不做皇帝,要做西楚霸王

 月亮下追回了韩大将军

 败逃彭城,从大赢到大输

 刘邦的脚趾头

 美人如玉,垓下楚歌

试读章节

国外有句名言,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说的是一个贵族的形成,从获得称号到所有人都认同,是需要几代人努力才可以达成的。

贵族的概念不仅仅是血统问题.更多的是贵族精神的文化传承,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战国及之前是有真正的贵族的,即有真正具有贵族气质的人。这种气质包括了对士人的轻视、过度的高傲、自信和崇尚个人的秉性以及蔑视生命——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其他人的。

自从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后,中国便没有如此意义上的真正贵族了,因此,很多人都认为,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贵族。

而对项羽自己而言,他只是一个发誓要复仇的楚国人。

“项”这个字在历史上是一处地名.也就是现在的河南项城。项氏原本是楚国的大族.因古代曾经受封于项地而成为该地域的领主,本族人口亦随之大大增加。这一族人遂取地名为姓,是为项氏,项家的世世代代都是楚国的将军。

在沐浴着黄河文明的北地居民眼里,这些南方“蛮”族,有着与北方礼仪之邦截然不同的风俗和生活。他们感情丰富。多激昂慷慨之士,平时喜欢在田边地头唱歌跳舞.男女相爱的方式也比北方欢快热烈,甚至奔放不羁。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

公元前528年,楚国令尹鄂君子皙举行了一次舟游盛会,百宫缙绅,冠盖如云。在盛会上,打桨的越国女子与鄂君子皙同乘一舟,她一边划桨一边唱歌,桨底划出的是一朵朵涟漪,歌声里流露的是无尽的爱慕.心里深藏的是一丝丝卑微。鄂君子皙注意到了她的歌声,请懂越语的楚人给他翻译出来,就是这首美丽的《越人歌》。在明白了越女的心意之后,他微笑着带着越女一同泛舟远行。

然而,在这个能产生最炽热的情歌的国度,当秦国的铁蹄横扫四方的时候,最悲惨窝囊的事件莫过于楚怀王的郁闷之死和楚国的彻底沦陷。

楚国最受百姓同情的国君是楚怀王。怀王是楚国历史上一位有雄心、有抱负的国王,他在位期间,任用了靳尚、庄蹯、唐昧、屈原、田忌、公孙衍等名臣,一度人才济济。更因为灭掉了当时的第二号大国越国,使楚国一下子变成了令人畏惧的巨无霸,国势大盛。

然而这位有志气的国王在政治上却头脑简单,过于轻信,不能适应当时已日益变得复杂的国际关系。多次中了张仪的奸计而成为其手中玩偶。有一次,秦国的太后和国王甚至不顾国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强行扣留楚怀王,向楚国勒索土地,被楚怀王严词拒绝。饱受屈辱的楚怀王乘着他们看守松懈的时候逃出秦国,但运气不济,半途上又被抓了回去。他连气带病,没有多久就屈死在了秦都城里。

秦国把楚怀王的遗骸送还楚地。这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奇耻大辱,楚人皆不可忍受,怒火中烧,发誓要找秦复仇。当秦国派李信率二十万大军进犯楚国之时,楚国大将项燕临危授命,指挥组织松散的楚国各地区部落的联合部队,追击秦军三日三夜,大败秦军军团.让当年的秦王赢政大为震惊。最后秦国不得不发倾国之兵(六十万),并请出本已退休的名将王翦领军,才最终达到了灭楚的目的。P2-4

序言

饭无好饭,宴无好宴

老祖宗有一句千古不变的名言,叫:民以食为天。民间更有这种说法: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就发慌!

在古代,衡量一个朝代是盛世还是乱世,也以能否保证老百姓吃得上饭为最主要的标准:饿得只有观音土可吃的明朝百姓推翻了横征暴敛、不让他们吃饭的大明王朝。逼得那位尚算英明的崇祯皇帝只好上吊自杀;而能够保证绝大多数人温饱的清王朝却成就了延续一百多年的康乾盛世。可以说,吃饭问题大如天,一切想有点作为的政治家对此都不敢大意。

然而,解决了有饭可吃之后,吃饭又绝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事,它还是联络感情、求人办事、升官发财的最佳手段。在觥筹交错的餐桌上,大家围在一起吃饭,不相识的变成了相识,不熟悉的从此更成了好朋友,甚至莫逆之交。通常,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就像阿里巴巴那句能打开财富之门的咒语“芝麻开门”一样,所有的关系是一通百通,以往看起来铁板一块的事情也是一顺百顺。由此,本来简单的吃饭,就这样逐渐演化成了一个个的“局”——即饭局。

是谁第一次把“饭”与“局”组合在一起,我们不得而知.但能肯定的是,这个人一定很聪明。本来意义上,饭就是饭.局就是局,但偏偏有人把饭吃成了一个“局”,于是就有了饭局。

那么,饭局该是个什么局呢?显然,饭局之妙,不在于“饭”而在于“局”。

2006年4月18日,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美国西雅图的私人豪宅里,以三道菜款待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体现了东西方餐桌政治和饭局观念的巨大差异。因为中国的饭局通常不是这样吃的。饭局之上,菜固然要丰盛,但“局”却更加重要。

在中国,新朋故交见面,欲切磋感情、察知究竟,一般都是先到饭桌上说话。翻开历史书。见诸于廿四史之中的著名饭局更是不可胜数,中国历代的兴衰成败似乎都与饭局密切相关。

饭局在中国承担了太多的功能.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如中国这般,整部历史都能与饭局联系在一起。政治人物之间的谈判,往往是寒暄过后,便是风云突变。相互揭彼之短,扬已之长。既要把对方说得可有可无,更要把已方说得不可或缺.从而使自己处于谈判的上风,掌控谈判的主动。

如果在正式场合上,双方难免有无法回转之地.而将谈判转移到酒桌上,便有了几许缓和的机会:例如为了防止谈判僵持,聪明的饭局组织者往往会在争论比较激烈的时候站起来.提议大家干上一杯,缓和一下情绪再继续讨论,如此结果.可说得上是事半功倍。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说的就是当权者治国,就像一个星级大厨,将各种食物配料融和烹调.从而达到政通人和的佳境。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中国人的政治和日常交往与饭局是密不可分的。好好的一顿饭.非要吃得波诡云谲、剑拔弩张、刀光剑影、勾心斗角方才罢休。在饭桌上.有的大快朵颐,有的拉帮结派;有的推杯换盏,有的段子飘飘:有的猛拍胸脯,有的暗地摸刀;有亲朋故交的亲密沟通。也有政治对手间的交锋博弈。

南唐后主李煜想了解大臣韩熙载的动向.命画家夜夜潜入韩府,窥探韩家每晚的饭局,画出了《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启发了大导演冯小刚,也将电影新作定名《夜宴》:在五代十国的华美背景和黯淡柔靡的帘幕之下.演出了一场以这个“宴”为中心、以阴谋与爱情为主题的大戏。

战国最好客的公子齐国宰相孟尝君,门下笼络了食客三千,每日几百桌大大小小的饭局开张。不过,对那些投奔自己而来的侠士,也分成了好几等,上等的吃鱼肉。下等的只能吃粗茶淡饭。怀才的冯谖,每到吃饭时就在饭桌边抱着长剑唱歌:剑啊剑,吃饭没有鱼,不如我们回去吧。孟尝君听了之后就让人提高了冯谖的待遇,后来在孟尝君时运不济的时候.正是冯谖的计谋,使孟尝君得以东山再起,成就了一代贤名。

秦国夜袭郑国,郑国商人弦高半途得知消息.假冒使者前去劳军,献上肥牛二十头。肥牛火锅下肚了.秦主帅盂明视吃人嘴软打不下手,思来想去,不如撤吧——回去的时候就在崤山中了伏击,全军覆没。

还有个典故叫“杯酒释兵权”,算得上是饭局政治的经典教材:宋太祖赵匡胤在立国之初担心根基不稳,特意安排酒宴,召集心腹石守信、王审琦等领兵大将饮酒,外示以流涕叹息、惟恐皇位不保之忧虑,暗许以金帛田宅、安养天年之厚赐,恩威并施,绵里藏针,石守信等大臣吓得当场就交了兵权。

……

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在这个人人都重关系、人人都看重身份地位的社会里,大家都以组织饭局为耀.以受邀饭局为荣。在饭局上,一个不请自来的人是受人耻笑的,一个整天无所事事,到处蹭吃蹭喝的人更是可厌的。所以,有很多人为了弄到一张能参加宴席的请柬甚至不惜出资不菲,而事实上.吃上这顿饭所花费的银子足够他自己在最豪华的饭店胡吃海塞上个把月。你总不能说这种人犯傻吧?其实正相反。这种人往往都是最精明的!

不妨就看看新闻吧。2006年6月30日,中国创业家段永平以620 100美元标价,获得与亿万富翁“股神”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这项收入是捐赠给资助穷困者和无家可归者基金会的.可是,仅仅如此吗?段永平要的只是一个慈善之举?当然不全是。他自己在一番冠冕堂皇之后也说了:“我最想问巴菲特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你手里有很多钱,但没有好的投资目标.你会怎么办?’我想他能给出令我满意的答案。”那可是“股神”啊,答案哪怕只是一句话,也够他受用无穷的。

说一千,道一万,泱泱历史与纷纷现实之中,诸多饭局,往往独具特色,各有千秋。那么,有没有哪场饭局能够鹤立鸡群,给人“一览众山小”之感呢?当然有,这就是中国最经典、最著名、背景最为复杂诡异、场面最为惊险刺激.结果最为影响深远的“鸿门宴”。

两千余年前,秦末大乱,楚怀王命令手下的两位将领,项羽和刘邦兵分两路,联手击秦,约定“先入关q-者为王”,将门之后、年少气盛的将军项羽在巨鹿为了对抗秦军主力而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却得知出身寒微的刘邦混水摸鱼,已抢在他前面进了咸阳。于是项羽勃然大怒,亲自率领大军进逼函谷关,欲与刘邦争霸天下。

危急时刻,刘邦在智囊张良的陪同下亲往鸿门谢罪,而项羽与头号谋臣范增在营中摆设酒宴,布下天罗地网,定要留下刘邦人头。谁知宴会甫始,刘邦竟以软言消除了项羽的愤怒,范增便命“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而又被张良设计化解……

这是一场历史上两个著名男人刘邦与项羽的个人PK,也是一部张良、范增、樊哙、项梁、项伯、项庄等风云人物才智对决的精彩大戏。

大秦的天下由谁接管?中国历史往何处去?两个男人的胸怀秉性究竟作何解析?诸多智者勇士如何把控局面?这一切,都将揭幕在这场著名的宴会之上。

因此,饭无好饭,宴无好宴。还是让我们坐观好戏如何上演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鸿门宴(历史上最著名的那场饭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星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513963
开本 16开
页数 1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4
出版时间 2007-03-01
首版时间 2007-03-01
印刷时间 2007-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32.09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3: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