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发明大王马鸣加/非常小子马鸣加
内容
编辑推荐

“非常小子马鸣加”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郑春华专为低年级学生创作的儿童生活故事,是一套新小学生题材作品系列,是“大头儿子”的升级版,是长大一点的“大头儿子”。作品选取了一个个充满想象力和生活情趣、同时又贴近当下儿童生活的细节,塑造了一个聪明、机灵、顽皮、充满奇思妙想的小男生的形象,在以一份难得的童心充分体现童年时代纯粹快乐的同时,也以一份母亲的敏锐和爱心揭示了进入小学的儿童必须面临的不适应、不协调、不确定等种种成长中的“痛”。

本书是《非常小子马鸣加》系列之一,是一组生动的儿童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故事。作者抓住童年期孩子好奇心重、天真稚拙的特点,刻画了马鸣加天真可爱的性格,自然真实地呈现了马鸣加特具童心的独特世界。

内容推荐

本书包括《一本作家签名书》《优秀学校》《第三小队大政变》《大家都来学中文》《发明大王》等十个故事。是有关男孩马鸣加的学校生活的系列故事。作家用细致的笔触,为我们讲述了马鸣加的学校生活和成长经历。一个个小故事贴近孩子们的理解,写出了孩子们的心思。故事富有情趣,充溢其中的更是一种真正的幽默和轻巧。

目录

一本作家签名书

优秀学校

第三小队大政变

大家都来学中文

发明大王

一把伞

自己“挣钱”

杂技表演

表扬校长

假英雄

郑春华:懂得孩子”心思“的人 朱自强

“马鸣加”是长太以后的“大头儿子” 郑春华

试读章节

一本作家签名书

大耳朵陆军除了耳朵大以外,平时没有什么可以引起同学们注意的事情。可今天却大不一样,就好像太阳是从西边出来似的,陆军竟拿出一本作家签名书,就是写《魔术狗》的那个作家。其实《魔术狗》这本书同学们都看过,很喜欢,但就是谁也不知道写这本书的作家叫什么名字。

“你们知道《魔术狗》是谁写的吗?”今天早晨当陆军举着《魔术狗》跑进教室里问同学的时候,大家都还觉得陆军真奇怪:总是人写的呀!不可能是狗写的呀!所以同学们都好奇地看着陆军,谁也没有回答,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是瘦胖矮高写的!”陆军一边打开书一边说,“奇怪吗?这个作家的名字就叫‘瘦胖矮高’,瞧,这就是他的签名!”当有同学想凑近一点看,陆军就赶忙合上书,好像作家的签名会越看越淡似的。

《魔术狗》、瘦胖矮高、作家签名……马鸣加愣愣地坐在位子上,好半天也没有弄明白,等到他忽然搞清楚,上课的音乐声已经响起来了。

这样一来,这节常识课马鸣加就怎么也听不进去了,因为他满脑子都是这些疑问:瘦胖矮高?怎么会有姓“瘦”的人?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名字?是不是作家都有一个奇怪的名字?《机器猫》的作家叫什么名字?《晴天,有时下猪》的作家叫什么名字?还有……哎呀!都怪我以前看书从来没注意过作家的名字,也不知道作家的名字是写在哪里的,真想现在就跑回家,去找书上那些作家的名字……

“马鸣加!”

“马鸣加!”

当老师喊第三遍的时候马鸣加才总算听到,他立刻站了起来。

“你上课的时候在想什么?”老师生气地问。

马鸣加只好低着头不吭声。要是说出来自己在想什么那等于是往墙壁上撞脑袋,马鸣加才不会那么傻哩!

“要是再让我发现你上课不专心,下节课我就请你站办公室!”老师命令道。

接下来的课让马鸣加上得好痛苦,这就好比失眠的人要管住自己的脑子不想别的事情,难极了!

下课的音乐声总算响起来了,它让马鸣加舒服地透了一大口气。

这天一回家,马鸣加就冲到自己的小书架前,翻出自己所有看过的书,一本一本在上面仔细寻找作家的名字,找到一个抄一个,找到一个抄一个,哇噻!马鸣加一共抄了34个作家的名字,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可偏偏就是没有姓“瘦”的,更没有像“瘦胖矮高”那么奇怪的名字!

晚上马鸣加躺在床上想呀想呀,终于得出一个结论:陆军的作家签名书肯定是假的;也就是说世界上根本没有叫“瘦胖矮高”这种名字的人!

第二天,马鸣加就急匆匆地带着这张作家名单去找陆军。

再说陆军上学两年以来第一次有这么一件轰动全班同学的事情,当然特别珍惜,也特别激动,也就自然而然不希望有人去破坏这种“激动”,更不希望是自己的哥们在搞这种破坏。

“瘦胖矮高就是瘦胖矮高,怎么会是假的?”陆军的语气里已经明显地不高兴了,可马鸣加还要往下说。

“你看,这里面的作家根本就没有这么奇怪的名字!”同学们围过去一看,果然是这样。

“真是假的哎!”

“你上当受骗啦!”

“连我们都上当受骗啦!”

相信马鸣加的同学越来越多,而且说到后来就好像变成是陆军在欺骗大家。陆军真的受不了了!他一把夺过马鸣加手上的作家名单,三下两下就撕了个粉碎。马鸣加一看自己辛辛苦苦抄下的34个作家的名字,就这样没有了,便生气地狠狠推了陆军一下,结果陆军没站稳,后脑勺撞在黑板上,好痛哟!他便j中上去推马鸣加,接下来就是二(1)班的保留节目:两个人打起来了!

老师对马鸣加说:“《魔术狗》的作者是叫‘瘦胖矮高’,我也有一本他的签名书呢!这个作家最近刚好到书城来作过一次签售活动……”

马鸣加只听见“我也有一本他的签名书”,后面老师说的话他都没有听清楚。马鸣加后悔死了,也难为情死了,他赶紧向陆军道歉,还说为了表示诚意他会把新买的拼装赛车送给陆军,陆军笑着说:“不用。”

后来马鸣加当然也知道了“瘦胖矮高”是作家的笔名,还知道了很多作家都喜欢使用笔名。

“我们以后写作文也用笔名!”马鸣加立刻就在二(1)班掀起了一场“笔名”活动,班上立刻就有了“大胡子奶奶”、“回田目日”、“星期猪”等许多滑稽好笑的笔名。当马鸣加站在凳子上要宣布自己的笔名时,很多同学都笑着说:“马鸣加,你不是已经有了‘马口乌力口’吗?”

马鸣加叫起来:“真是哥们!你们跟我想得一样}我的笔名就叫‘马口乌力口’!”

现在你去看看马鸣加的作文本,写的真是这个笔名;就连贴在学校报栏里的好作文上,也是用的这个笔名。

妈妈说:“这样做不合适吧?”

马鸣加说:“是老师同意的!”

P1-8

后记

“马鸣加”是长太以后的“大头儿子”

郑春华

我写“大头儿子”故事的时候,自己身边的儿子刚好上小学;我写“马鸣加”故事的时候,自己身边的儿子刚好要进中学了。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马鸣加”是长大以后的“大头儿子”。因为儿子是我最最熟悉的人,我写大头儿子也好,我写马鸣加也好,不可能不受到他的影响,相反,正是因为伴随着儿子成长的道路,使我孕育出了“大头儿子”和“马鸣加”这两个故事人物。

记得儿子刚上小学那会儿,几乎天天回来要对我说这说那:

“怎么会有人用‘犬’起名字的?‘犬’不就是‘狗’的意思吗?”

“我给毛西文起了很多外号,毛病、毛手毛脚、毛驴……”

“今天还好我发现得早,要不这粒牙齿就找不到了!”

开始的时候,他对我说得最多的就是这类调皮捣蛋的事情和兴奋好奇的事情,我能感受到的也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应有的情感、情绪和内心世界。我没有严厉地批评他不该给同学起外号,因为我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事情,它是没有恶意的,更不牵扯到品行问题,所以我只是 用嘲笑的方式说他欺负女生难为情。

后来渐渐地,儿子回家对我说的除了调皮捣蛋的事情以外,却开始有着越来越多的不愉快和不开心的事情:

“老师重女轻男,总是让男生抄课文抄得多!”

“我们在太阳下面做操表演,参观的老师却撑伞!”

“我将来长大一定要把制造《一课一练》《名牌小学试题》的工厂炸掉!”

随着儿子年龄的增长以及他与这个社会越来越近距离的接触,所产生的摩擦也越来越大,因为他不再是一个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孩子了,他逐渐地开始形成自己对外界的评判能力和批判能力。我开始感受到了儿子内心的不满情绪,也因此对他的内心特别地关注起来,因为如果我作为母亲不去积极地帮助他,他的这种不满情绪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最终将会影响到他整个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对于儿子的不满情绪我没有采用轻视的态度,更不会采用批评的态度。因为我觉得儿子不满情绪的产生是有他的理由的。我在表示对他体谅的同时,告诉他如何以最大的胸怀去谅解别人,告诉他老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她除了是老师以外,还有其他各种身份,老师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的无奈……

在越来越多的这样的交谈中,我忽然发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这个转折点是非常重要的,可它却往往被孩子表面的“上学了的喜悦”所蒙蔽,这种转折隐藏着很多的不适应、不协调、不确定等,它太多地淤积在孩子的内心,就变成了一种“痛”,一种成长着的“痛”。

就是这个“痛”,促使我写起了“马鸣加”的故事,我想通过“马鸣加”的故事告诉痛着的孩子这是成长的必然和成长的代价,要勇敢地去面对它;我更想提醒已经离别童年久远的成人,不要忘记自己成长时的“痛”,要尽可能耐心、宽容、平和地对待今天自己身边正“痛”着的孩子!正成长着的孩子!

书评(媒体评论)

郑春华作品故事的情节性其实并不是特别强。但妙的是这个情节性不是特别强的故事却能很容易地打动读者、感染读者。而且,重要的是作品并未因此而降低内在的文学品质。

——孙建江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

入于童趣,而又出于童趣;以童趣的目光看儿童生活,又以成人的智慧来提升童趣,帮助儿童更快成长,郑春华身上的成人智慧,依然不离童趣、附着于童趣,这就成了郑春华创作的基本特色。

——周 晴 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儿童文学作家

我觉得马鸣加非常活泼,我能在阅读中感觉到他和同学之间的友谊和真情。虽然他们之间有争吵,但过后是会和好如初的。

——洪阳 上海市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四(4)班

我觉得书中的马鸣加很天真。从他身上我看到了自己那个年龄时的样子。他让我不断地回想起小学生活中的那些有趣的事儿。

——马静怡 江苏省常熟市红枫小学六(2)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发明大王马鸣加/非常小子马鸣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春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姚红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474479
开本 32开
页数 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1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5
丛书名
印张 3.125
印次 3
出版地 上海
210
143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38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8: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