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了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务经验,集中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涉及的大量法律问题,体现了改革实践与法律实践的紧密结合。这些内容都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中特别重要的,特别需要的。本书从法律的角度认真地思考和评价我们的改革实践,既是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法治化所必需的,也会使我们在今后的改革实践中受益匪浅。
图书 | 国有企业改革法律报告(第2卷)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汇集了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务经验,集中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涉及的大量法律问题,体现了改革实践与法律实践的紧密结合。这些内容都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中特别重要的,特别需要的。本书从法律的角度认真地思考和评价我们的改革实践,既是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法治化所必需的,也会使我们在今后的改革实践中受益匪浅。 序言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之后,在《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推动下,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在近几年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以多种形式放开搞活为指导方针的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在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企业的改制面已接近90%,改革后的企业成为活力旺盛的市场主体;以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工作为代表的国有经济的结构性调整,使一大批国有困难企业基本平稳地退出了市场,消化了历史遗留问题、优化了结构、消灭了亏损源,使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机制开始发挥作用;虽然由于国有资产出资人长期不到位,国有大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还没有实现实质性突破,但党的十六大之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启动,使我们日渐清晰地看到国有资产出资人以市场化的方式管理国有企业的前景。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虽然还有大量任务需要完成,尤其是在国有大企业改革的方向上,许多工作还需要依托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推进深化和创新。但是从改革的整体进程看,我国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进程的步伐还是较快的,国有企业基本上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下的生产主体向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主体的转变。这是我国国有企业在开放的经济发展格局、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还能够站住脚,并继续发挥主导作用的体制基础。 如果我们认真反思一下国有企业改革推进的过程,在肯定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的同时,可能会有一些遗憾。改革的市场化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了过多的不很规范的现象。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在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在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在企业与员工之间,一些具体的改革行为引起的争议很多、纠纷很多,以至于多年之后一些后遗症还难以完全消除。这种情况给我们这样一种提示: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市场化目标之外,似乎还应该明确一个同样重要的目标,即法治化的目标。这就是说,通过国有企业改革,我们一方面要实现经济主体性质的转变,同时还要把经济主体的行为规范从计划经济的行政框架转变到市场经济的法律框架之中。计划经济的有效运行靠行政关系的权威性来维系,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靠法律关系的权威性来维系。如果大量市场主体的行为是无序,得不到有效规范,那么我们所建立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将会非常之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和社会发展的公平也难以保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改革的措施也不能够说是完善的。 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以后,把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改革领域的法治建设放到非常突出的位置,投入很大的力量研究、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最基础性的法规依据,也是今后制定国资法的基础;《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对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9个关键性环节进行了规范,使国有企业规范改制有了具体的依据;其他专项的制度规定包括《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等。其他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也在抓紧制定的过程中。制定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行为规则,依法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和重组工作纳入法治化的轨道,是国务院国资委已经明确的一项重要目标。 时下研究国有企业改革的专著不少,但从法律的视角进行研究的并不多见。《国有企业改革法律报告》汇集了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务经验,集中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涉及的大量法律问题,体现了改革实践与法律实践的紧密结合。这些内容都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中特别重要的,特别需要的。对于从事企业工作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志来说,读一读这本书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它的视角与我们以往的不大一样的,而是从法律的角度认真地思考和评价我们的改革实践,既是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法治化所必需的,也会使我们在今后的改革实践中受益匪浅。 从这个角度上讲,钱卫清先生所做的工作非常有价值,非常有意义。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邵宁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国有企业改革法律报告(第2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钱卫清//徐永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60420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0 |
出版时间 | 2005-06-01 |
首版时间 | 2005-06-01 |
印刷时间 | 2005-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22.291.914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61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