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规范刑法原理/祝贺马克昌教授执教五十六周年暨八十华诞系列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规范的评价,并不是空洞的理念它立足于特定的社会文化传统之上,并由刑法的目的所决定。规范的机能全面渗透到刑法理论构造之中,在犯罪认识论的不同环节和不同层面、在静态的和动态的刑法判断中,其踪影无和不在。本书将自己研究刑法的一些想法进行整理和充实,提出关于刑法理论构造的一些个人看法,关在突出地方展开规范刑法的思想。

序言

本书名为《规范刑法原理》,并不在意于创立刑法学的个人理论体系,而是因为笔者在研习刑法的过程中,发现在我国刑法学中存在着两大“软肋”和一处疏漏,因此在学习和研究中多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方面,并形成了个人的一些观点,这些观点和当今规范主义或者目的相对合理的理论具有相近之处。

“软肋”之一是因果关系论过于抽象。众所周知,新中国刑法理论包括因果关系论习自前苏联,受当时社会影响,因果关系论具有强烈的思辨色彩,其中小至术语,大至判断方法,都和哲学中的因果关系论如出一辙,因此该理论难以体现出充分的实际机能,不能为司法实践提供有现实意义的指导。可是这样的理论,自新中国刑法学开创以来,却一直把持着刑法理论通说的地位。

“软肋”之二是刑事责任论缺乏具体内容。在刑法理论中赋予刑事责任论独立地位,为时尚短,主要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可是,时至今日,刑事责任论不仅在理论地位和涵义上存在认识分歧,即便是刑事责任论的主要内容,多集中在抽象的、具有哲理性的理论范畴中,如刑事责任的根据、发展阶段以及解决方式等,而关于刑事责任作为独立理论所必要的要素包括哪些、如何判断这些要素,尚未见深入研究。

刑法学所疏漏的,是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所必要的价值(规范)的评价标准。刑法理论的重心是犯罪论,犯罪论的实质是犯罪的认识论,它严格上是社会的认识论。而社会认识论的两大要素就是:事实陈述和价值评价。这点,刑法学也不例外。可我们通常强调刑事法要追求事实真相,而忽视了规范的(价值)评价。事实上,作为法律事实的刑法事实在许多时候是不可能和客观事实一致的,它们两者之间应当允许有所偏离,不过这个偏离应当为合理性所容许。此时,作为合理性的评价,就必须确保规范的标准。

规范的评价,并不是空洞的理念,它立足于特定的社会文化传统之上,并由刑法的目的所决定。规范的机能全面渗透到刑法理论构造之中,在犯罪认识论的不同环节和不同层面、在静态的和动态的刑法判断中,其踪影无处不在。

基于以上考虑,笔者以《规范刑法原理》为名,将自己研究刑法的一些想法进行整理和充实,提出关于刑法理论构造的一些个人看法,以客观归属论和规范责任论充实刑法理论,并在突出的地方展开规范刑法的思想。

本书是特别为庆贺我的恩师马克昌教授80华诞而著的。

马先生是我国刑法学界的泰山北斗,享有“南马”之誉。先生的学术成就为大家所共知,先生的品格高尚也为大家所景仰,能有幸成为先生的弟子,是很多青年学人的骄傲。

1999年秋季,我以跨专业的身份考入武汉大学攻读刑法专业博士学位,并有幸师从先生学习和研究刑法,开始了我新的学术生活。在上学期间,先生对我的治学态度、治学方法给予了莫大的指导。在先生的熏陶、指引和督促下,我的刑法理论水平获得了很大提高,并开始习惯和热爱刑法学术生活,逐渐养成了较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在先生的熏陶下,我总是找机会涉猎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书籍,期望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先生还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坚定了我为人处世的基本信念,学会善待和宽容他人。三年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在我的学术和人生道路上总有脱胎换骨的感受。

在而立之年全脱产读书,这样的生活很清苦,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知晓。而先生在教导我们学习时,还记挂我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当时由于特殊原因,只有我一个人是全脱产学习,所以蒙先生照顾的地方实在太多。毕业之后,因为难以割舍对珞珈山的眷念,难以割舍对先生的眷念,我选择了留在武汉工作。此后,虽然很少再去武汉大学,但每当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挫折时,却常常为先生所记挂,无论是在面谈时还是在电话中,他不断地给我鼓励和帮助,令我感激不已。  今年先生80寿辰,作为弟子,自然应该表达自己的由衷祝愿和感念之情。考虑到先生对弟子们的期许,我决定用这本书作为贺礼,献给先生,相信先生一定会喜欢,尽管其中的思想还不成熟。同时要祝愿先生:

景福湑湑 ,眉寿绵绵!

这里还应当感谢武汉大学莫洪宪教授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使本专著能入选祝贺文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规范刑法原理/祝贺马克昌教授执教五十六周年暨八十华诞系列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童德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090598
开本 16开
页数 3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05-04-01
首版时间 2005-04-01
印刷时间 200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4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24.01-53
丛书名
印张 2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