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际刑法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国际刑法研究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建立了新的国际刑法体系,通过对国际犯罪行为分类,阐述国际刑法的一般原则,扩大了刑事管辖权,丰富了司法制度和国际司法协助的内容。本书对国际刑法的性质,对引渡中双重犯罪原则,对行政和司法双重审查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也都以新的观点作了论述。本书是以新的体系和新的观点来系统研究国际刑法问题的最新著作。

序言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研基金研究项目。

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越来越密切,人员往来越来越频繁,跨国犯罪案件也随着日益增多。跨国犯罪案件,可能是国际犯罪案件,如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劫持民航飞机等;也可能是国内法上的犯罪案件,如故意杀人、盗窃公私财物等。具有跨国性质的国际犯罪案件当然属于国际刑法的管辖范围。具有跨国性质的国内法上的犯罪案件,也会产生刑事管辖权和引渡的问题,因此,也涉及国际刑法的问题。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条件下,世界各国同国际犯罪行为和跨国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任务必将随之加重。国际刑法是同国际犯罪行为和跨国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强大的法律武器,所以对国际刑法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欧洲和美洲许多国家的重视。

我国是一个大国,又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我国参加了许多有关国际刑法问题的国际公约。这就向我国的刑事立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我国刑事立法中采纳国际刑法的有关规定,以使我国法院对国际犯罪案件行使刑事管辖权时,有合适的法律可以适用。这是我国刑事立法的一项重要任务。

同时,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同国际社会的各种联系也将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同国际犯罪行为和跨国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任务必将随之增加。因此,不论从履行国际公约的义务,还是从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来看,加强对国际刑法问题的研究对我国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十几年来,国际刑法问题有了新的发展。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批准的《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法庭规约》(1993年)和《卢旺达问题国际法庭规约》(1994一年),联合国全权代表外交会议通过的《国际刑事法院规约》(1998年),对国际刑法问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三个规约,特别是《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对灭绝种族罪、反人类罪和战争罪的定义的发展,对罪刑法定原则、个人刑事责任原则、无罪推定原则和举证责任等的规定,对上诉制度的建立,对法人和国家刑事责任的否定,对缺席审判的否定,等等,对国际刑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研究,不论是自然科学研究,还是社会科学研究,最重要的问题是创新。对国际刑法问题的研究也应该有创新。本书从体系和观点两个方面进行了创新。

第一,本书建立了新的国际刑法体系。这个新体系主要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

(1)本书把国际犯罪行为分为核心罪行和以条约为根据的罪行两大类。这是对国际犯罪行为的一种新的分类。

核心罪行是指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最严重的国际犯罪行为。国际刑事法院对这类犯罪行为具有管辖权。以条约为根据的罪行是指国际条约规定的犯罪行为。对这类国际犯罪行为的管辖权,由国际条约的缔约国行使。从这种新的分类中可以看出国际犯罪行为危害国际社会的严重程度,以及由谁来对它们行使刑事管辖权,这是这种新分类的一个优点。

过去对国际犯罪行为的分类,最常见的是根据它们的性质进行分类。例如,把国际犯罪行为分为危害国际和平与安全罪、战争罪、侵犯基本人权罪、危害国际公共秩序罪,等等。这种分类不如新的分类,它不能使人看出国际犯罪行为危害国际社会的严重程度,以及由谁来对它们行使刑事管辖权。

本书对各种国际犯罪行为的定义,以及对它们的刑事管辖权,都作了详细的论述。

(2)本书详细论述了国际刑法的一般原则。过去有些国际刑法著作没有提到国际刑法的一般原则;有些国际刑法著作则把国际法的一般原则,如国家主权原则、国际司法合作等作为国际刑法的一般原则,没有反映国际刑法的特点。

国际刑法的一般原则在国际刑法的体系中应该占有重要的地位。1995年联合国建立国际刑事法院特设委员会提出要在国际刑事法院规约中规定国际刑法的一般原则。从特设委员会的讨论情况来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以国际刑法的一般原则来明确指导国际刑事法院的执法工作,从而保证它在适用法律方面做到平等并具有预见性和确定性。由此可见,国际刑法的一般原则是很重要的。

(3)本书扩大了刑事管辖权的研究范围。本书论述的刑事管辖权包括了它的各个方面,如刑事管辖权的种类和特点,根据国际法行使的刑事管辖权,国际法承认的、根据国内法行使的刑事管辖权,国际海洋法中的刑事管辖权,对港口内外国商船上犯罪的刑事管辖权,对盟国驻军人员犯罪的刑事管辖权和一罪两诉问题,等等。本书对在国际上发生的有关刑事管辖权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都注意加以研究和论述。

(4)本书丰富了司法制度和国际司法协助的内容。本书详细论述了有关这些方面的新发展,如国际刑事法院、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法庭、卢旺达问题国际法庭、引渡和转移罪犯,等等。

第二,笔者在研究国际刑法和国际法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

(1)区分国际犯罪的主体与国际法的主体。个人是国际犯罪的主体,但不是国际法的主体;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但不是国际犯罪的主体。应该用国际犯罪主体的概念来认识和解释犯国际罪行的罪犯的法律性质。

(2)区分事实上的政治罪行与法律上的政治罪行。通过国际条约的规定,某些事实上的政治罪行可以被排除在法律上的政治罪行之外。

(3)在“或者引渡或者起诉”原则中,引渡和起诉都是强制性的义务,只是选择其中一项加以履行。履行上的选择不能改变义务本身的强制性质。

(4)对立的阶级所统治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双重犯罪情况与犯罪的阶级性并不矛盾。

(5)因战争罪、反人类罪、侵略罪和灭绝种族罪而产生的对受害人的赔偿不适用民法上的法定时效。

这些新的观点都在本书中得到详细的论述。这些新观点对国际刑法和国际法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本书对国际刑法的性质,对引渡中双重犯罪原则,对行政和司法双重审查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也都以新的观点作了论述。

本书是以新的体系和许多新的观点来系统研究国际刑法问题的最新著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际刑法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国际刑法研究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欣//李琼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090697
开本 16开
页数 2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97.9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6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