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读经典实验悟人生哲理
内容
编辑推荐

自然界的规律、社会的规律往往和人生的规律惊人的相似,人生的哲理,不在于悟了多长时间,而在于有没有悟到点子上。本书精心挑选了六十个经典实验,带你来一次心灵的洗礼,助你提升自我感悟和认识,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

目录

一、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1

二、牛顿的棱镜分解太阳光实验/5

三、卢瑟福发现核子实验/8

四、瓶口脱险实验/13

五、戒烟实验/17

六、卡通片实验/22

七、最优秀人选实验/26

八、乞丐求讨实验/30

九、照镜子实验/34

十、冲突释解实验/37

十一、法布尔的松毛虫实验/43

十二、幼狮照镜子实验/47

十三、命题真伪实验/50

十四、记忆力测试实验/53

十五、细菌孳生实验/56

十六、玻璃罐填充实验/63

十七、情绪致死实验/69

十八、富裕猫实验/74

十九、折画评鉴实验/78

二十、认字实验/81

二十一、反复暗示实验/85

二十二、跳蚤实验/89

二十三、搭车实验/93

二十四、凸透镜成像实验/97

二十五、情感诱导实验/101

二十六、“借尸还魂”实验/104

二十七、自我图像实验/108

二十八、白鼠共生实验/113

二十九、生气排毒实验/118

三十、小孔成像实验/122

三十一、犬语感知实验/126

三十二、信息“污染”实验/132

三十三、克拉特的意念杀鼠实验/135

三十四、登山实验/139

三十五、描述企鹅实验/143

三十六、苏格拉底的嗅苹果实验/147

三十七、情绪干扰实验/152

三十八、取苹果实验/156

三十九、分冰淇淋实验/161

四十、猴子近视实验/164

四十一、幼猴实验/168

四十二、爱克斯罗德的囚徒困境实验/172

四十三、取风筝实验/176

四十四、横渡海峡实验/180

四十五、软糖果实验/184

四十六、堵截蚂蚁实验/188

四十七、互动沟通实验/193

四十八、善行心理实验/198

四十九、抢食物实验/203

五十、爬楼实验/208

五十一、苍蝇与蜜蜂逃生实验/212

五十二、习得性无助实验/217

五十三、鲶鱼实验/222

五十四、潜能实验/226

五十五、吃巧克力实验/231

五十六、沸水煮蛙实验/235

五十七、放大镜聚集实验/239

五十八、心理测试实验/244

五十九、哈根达斯实验/250

六十、从众心理实验/254

参考文献/258

试读章节

今天。传统的“老枪”已不那么好用了,“出头鸟”太多了。老枪顾此失彼。而且几乎每只不畏枪击的出头鸟都在独享一份飞翔的自由,独享一片蔚蓝的天空。他们个性里标新立异的优势得以充分地施展,这使他们出人意料地走在了众人的前面,争得了本来就属于他们的那种曾经深埋的幸运。

“沿着你自己最深刻的倾向和最强烈的特性路线前进,并仍然忠实于体现自己人性的可能。”这是莫里斯对标新立异的注释,他认为“立异”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他说:“个人之间的差别很大,很顽强,也很重要。”

差异性是人的生命力的个体标识。在我们与人打交道时,我们为群体、为他人服务时,并不意味着该把自己混同于别人,也没必要强求自己完全化解到人群里去,即使要体现人的共性,还仍是以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式表达为好,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具有“深刻倾向”和“强烈特性”的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使自己成为一个健康、完整、独立的人。

盲目从众已无法在当今的社会中立足。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已经同每个人的生存质量紧密相连。竞争的年代,不仅是才能的竞争,更是个性的竞争。一个人如不清楚自己的独特之处,不了解自己潜在的优势,就很难凭真本事去参与竞争,就很难在择优的环境中显出实力,那么他的愿望就只能是愿望。要想施展自我,要想不被别人牵着走,只有认真地剖析自我,确认自我,尽力开发出自我的价值,使自己真正成为自己。

张扬标新立异,除了自我凝聚、甘于寂寞外,还需要勇气。勇气是为智慧与才干开路的先导,是向高压与陈规挑战的利剑,是同权威和强手较量的能源。

1888年,法国巴黎科学院在收到的征文中,有一篇被认为其科学价值最高。这篇论文附有这样一句话:“说自己知道的话,干自己应干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人!”这是在妇女备受歧视和奴役的19世纪,走人巴黎科学院大门的第一位女性,也是数学史上的第一位女教授——38岁的俄国女数学家苏菲·柯瓦列夫斯卡娅的杰作。在众多的竞争对手面前,首先要突破的就是我们自身存有的旧观念,“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句至理名言鼓舞了众多敢向自己挑战的人,他们因此而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了敢为人先的真正勇士。

正因为敢与习惯势力决裂,敢与多数人相悖,所以才发现了新奇的路,才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功,也才吸引了多数人的关注。我们也只有敢于走前人不敢走、未曾走的路,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松针”。P46自己的身体必须在意。可许多人都不“自爱”,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很残酷。总是饮食无定,总要剥夺自己应有的休息与睡眠时间。他们破坏了一切生理规律,年纪轻轻,便已未老先衰了。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体力,竟不能与自己的意愿相称?为什么自己的能力,竞不能执行自己的志愿?于是他们只好勉强着自己“强弩之末”的身心去从事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古话是有道理的。聪明的工匠绝不肯使用已经损毁的工具。天下没有一个理发匠,用迟钝的剪刀指望其业务的发达;没有一个木匠,用迟钝的锯凿、斧头,指望其产品的精良。

世间有千千万万的人,就因为对于身体不曾注意与留心,以致壮志未酬、饮恨病殁!他们毁掉了自己有所作为的可能性。他们的生活变得枯燥而乏味;他们在正该精壮的时候,已经是“老态龙钟”了。有些人有着很好的天赋,但最终只取得微小的成功,就因为在无意中损伤了自己身体,就因为他不能供给必要的动力来启动身体这部机器。

假如我们明了自己身体的需要,像明了园中花木的需要一样,能及时地给予充分的适当的养料、水分、新鲜空气与日光,我们是绝不致受困于胃病、头痛,或其他种种病痛。

假如我们在饮食上能够应用日常生活常识,能够过一种简单而有节制、有规律的生活,我们就不会有经常服药的必要。

但是我们中的许多人,却总是在过一种违背生活规律的日子。有许多人因为想“经济”,所以就剥夺自己应有的产生力量的滋养食物。中午,他们往往会站在小食堂的柜台旁很匆忙地吞一块夹肉面包、呷一杯牛乳就算了事,以为这样一来时间金钱两相宜。

殊不知假如他们走进一家餐馆,从容地进食营养而可口的午饭,餐后再休息一会儿,在未继续工作以前,使胃部得以消化,这对于他们的身体,对于他们的各方面,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个人所能实施的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储藏起大量的体力与精神来获取成功资本。剥夺自己能够给予我们体力与精神的应有的食物,无异于杀掉可以替我们产金蛋的鸟。P75

序言

 读经典实验悟人生哲理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感觉——某件事似乎发生过,某种场景似乎曾经闪现过,但即使我们搜遍自己全部的记忆内存,也找不到它的记录……这是一种思维的共振现象。事实上它确实发生过,只不过是以另一种相同机理的场景或非生活化的形态存在,如果出现这样的场景,请不要将它当作一种错觉轻易地放过,若你仔细品味,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和感悟。

其实,实验中的原理与这种现象有异曲同工之妙。实验是什么,实验是展示规律的过程。实验揭示的是形形色色的运动规律,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运动有物理、化学、机械、生物、社会五种形态,而所有的运动规律都有其共通性。所以当你看到马德堡半球实验时,就不会对它所体现的压力原理与我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压力情形极其相似而感到惊讶。

实验,不论这个实验是在实验室中完成的,还是在现实中模拟的;不论是自然科学实验,还是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实验;不论是严肃的实验,还是为着某种确定或非确定目的而随机进行的测试或游戏类小实验,实验原理与生活哲理都有着惊人的共通性。人的压力、张力、阻力、爆发力、控制力等与物理原理极其相似,人的情感再复杂也逃不过自然规律。甚至生物学规律;办公室里也有着与自然界类似的丛林法则。实验室或实验场景就是一个精炼化的、浓缩的社会舞台。

实验中隐含着人生的哲理。实验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发散性,尽管是线条化的,但抽象而深刻,你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它的奥妙。你要留心体会并认真对待它,要知道,在你读完某个戏谑韵味的小实验,并为此报之以浅浅的会“意”的一笑以后,一个可能使你终身受用的人生哲理正从你的指尖轻轻滑过。

当你遇到困难裹足不前时,看一看法国动物学家于勒的幼狮照镜子实验,你会发现尽管我们前面的困难看似很大,但多半是自己人为放大的,并且我们确实被它吓倒了。在生活中,阻碍我们去发现、去创造的,则是存在于我们思想里的顽石。

当你彷徨或感到困惑时,读一读苏联科学家科罗廖夫做过的情绪干扰实验,你会发现心态直接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岁月可以催生根根白发,却摧不毁头脑中的创造潜力;时间可以刻出满脸的皱纹和寿斑,却无法为心灵刻上一丝痕迹。

当你感到自卑时,想一想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试验,你会发现感觉常常会骗人,在这里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其实你与别人处于同一起点。

当你感到畏惧时,品一品登山的实验,我们的人生之路就像登山,永远不可能一马平川,总会遇到风风雨雨。那位登山专家的话,是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在心的:“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

幼猴的实验帮你正确对待孤独和冷漠,取风筝试验帮你区分信任与非信任,苏格拉底的嗅苹果实验告诉你如何打破头脑中的积习,分冰淇淋实验告诉你要生存发展首先要学会合作……

人的一生不停地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实验,并随时检验着实验的效果,有时还要反复实验。如果将人生比作以一生的时间跨度为实验周期,以人生布景为实验场景的大实验也不为过。这是人一生下来就开始进行的、富有哲理与人文内涵的实验。你在不同时期对某一种实验的感悟是不同的,就像读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少年时阅读,觉得好笑;中年时阅读,使人深思;老年时再读一遍,潸然泪下。可惜的是,许多人对这个实验的结论并没有认清,虚度了一生;而庆幸的是.有人从实验里得到了自己所希望的完美。

本书精心寻觅了许多个实验,让读者在自然和社会两个层面,透过有趣的林林总总的实验,实现对自我认识的感悟与提升。读经典实验,你会有一种破译成功人生密码的惊喜和幸运。

希望这些浓缩人生哲理的经典实验,能带你进行一次求索式的心灵远涉,让你在那些经典实验中得到你想要的一切,并对你有所启迪,从而以一种全新的境界进行更伟大的实验——人生实践。

只要你用心体会,就会发现世界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和生动有趣。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用心观察大自然和你周围的一切,你会发现你苦苦寻觅的答案,其实就在你身边,学会欣赏自己,你会发现生活对你是如此的厚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读经典实验悟人生哲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迟全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434027
开本 16开
页数 2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7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