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缄口日记(1966-1972 1974-1979)/大象人物日记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收入著名剧作家陈白尘[文革]前期(1966-1972)被打成[牛鬼蛇神]时写下的《牛棚日记》和[文革]后期(1974-1979)等待[摘帽]的漫长日子写下的《听梯楼日记》,真实地记录了一代知识分子在那个噩梦般的年代里,既被触及皮肉又被触及灵魂的所谓[脱胎换骨]的[改造]过程,和等待[解放]时[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焦虑无奈,为后人留下了一段真实的毫无伪饰的历史记录。

目录

牛棚日记

003/《牛棚日记》前言——陈白尘

004/一九六六年

015/一九六七年

045/一九六八年

076/一九六九年

102/一九七零年

123/一九七一年

139/一九七二年

143/《牛棚日记》编后记——陈虹

听梯楼日记

149/《听梯楼日记》序——董健

153/一九七四年

186/一九七五年

235/一九七六年

267/一九七七年

298/一九七八年

331/一九七九年

345/《听梯楼日记》编后记——陈虹

348/《缄口日记》校后记——陈虹

试读章节

十六日 星期二

写信致木下顺二,预祝其新作《子午线祭》的演出成功。又给山本安英、城山三郎复信各一。

下午去出版局开会,与会者踊跃,发言亦多尖锐。顾尔镡开第一炮,我继之。其余亦多有借题发挥,对文联、文化局以至省委宣传部提意见者。大家均认为这是四人帮粉碎以来,甚至是1964年以来最活跃的_次会议,建议《新华日报》报道之。

读小说《昭雪》完,虽不太精彩,但作为初学写作者,是有培养前途的。拟交《钟山》编辑部。一月廿三日星期二

晨,无车来,乘公共汽车去学校,颇累。系里说,学校用车紧张;后又说,以后不派车即可不来。笑颔之。与贾平年修改研究生招生计划。

闻匡校长已返宁,故请宣亚静联系拟往谒。但时值中午,匡公竞偕夫人亲自来访,谈了戏剧研究所及系主任的人选安排问题。他说我寄给他的信他曾嘱学校以批复意见告我,竞未办!晚,管文蔚同志派车来接,与《群众》编辑部的潘震宙等同志一起商谈修改管老文章的方案,管极赞成。21日已同管见过一面,且拜读了他回忆陈老总的专著《陈毅在大江南北》的初稿。

顾尔镡、鲍景琏、石增祥送来的三个剧本均已读完,写信与之,约具体时间面谈。P333

后记

桌上放着两本书——一本是白色封面的父亲于“文革”前期写下的《牛棚日记》,一本是黑色封面的父亲于“文革”后期写下的《听梯楼日记》。如今大象出版社决定将二者合一,出版一部陈白尘日记的“合订本”,心中委实感慨万千。

主编李辉先生为什么偏偏在这套“大象人物日记文丛”中“独具只眼”地选中了它?原因似乎有二:其一,《牛棚日记》自1995年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后,于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一时竟令各地书店频频告罄,而范用先生亦不止一次地考虑过再版的问题;如今它得以“合订本”的面目出现,盖能一解部分读者的久望之渴。其二,《听梯楼日记》的问世十分艰难,虽说最终它是由香港语丝出版社于2001年付梓出版了,但在大陆却一直未能公开发行,索书者亦为此而络绎不绝;董健教授在该书的序中写有这样一段话:“对于研究文学与历史的专家学者来说,《听梯楼日记》不仅可以当文学作品来读,而且可以当珍贵的史料来查阅。”也许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吧,大象出版社以百般的努力终于使它以另一种形式与广大的读者见面了,这满足了人们了解这段历史和这段历史中的陈白尘的愿望。

今天,当我将这两部数十万字的日记重新校对完毕之后,不禁还有几句似乎是多余的但又不能不说的话要向读者们说个明白:

第一,屈指算来,距离当年着手为父亲整理“文革”日记已过去整整十个年头了。这十年来社会在不断地前进,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提高。回想最初编选《牛棚日记》时的情景,不觉可笑亦复可叹——其摘抄的内容不仅只为原文的十分之一,而且涉及到的一些人名均以XX代替之。以“恕道”而言,这一做法确实“保护”了不少有一定劣迹的人物;但从“史料”来看,则无疑是在“掩盖”或是“抹杀”这段噩梦般的历史。徐友渔先生曾写过一篇题为《记忆即生命》的文章,他说:“在暴力和邪恶过分强大,反抗已不可能或无济于事时,不甘凌辱的最后方式就是捍卫记忆。”因为“记忆不但有维系生存、延续历史的作用,还和尊严、道义等价值准则联系在一起”。作为一名史学工作者,尤其是站在讲台上面对着越来越多的连“文革”是怎么回事也搞不清楚的学子们时,我不能不感觉到肩头担子的分量。虽说老祖宗们曾经围绕着当世人能否修当世史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但是我最起码的也应该为后世的修史者们提供一些必要的资料吧?——那些曾经被我删去的十分之九的内容,这次是没有机会补充了;但是那些个XX们,则无论如何也应该恢复它们的原状。先哲们早就说过:“知耻者近乎勇。”为了给后人留下真实的“历史”,留下“过来人”的那些幼稚而又蹒跚的脚印,我的这一做法想必会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吧。

第二,在这次校对中还有一点小小的改动,则是格式上的统一。两本日记毕竟出自两段不同的时间,也出自两个不同的出版社,“统一”的目的无他,只为读者在阅读时没有跳跃感,更加顺溜,也更加“好看”一些。

第三,出版社的编辑来信,令我们为这部“合订本”重新起个名字,发动全家一起动脑筋,终于想出了这样一个题目:《缄口日记》。其一,这是“纪实”——写这些日记时父亲的确被“缄”了“口”;其二,这似乎也更符合父亲的性格——他是一位喜剧作家,也是一位幽默大师。

由衷地感谢李辉先生和大象出版社,是他们让父亲的这段“记忆”完整地呈现在广大读者的面前,去咀嚼它也好,去品味它也好,记忆就是历史,记忆就是生命,作为人的最宝贵的精神资源与精神财富,记忆永远也不应该断裂!

2005年春节于南京师范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缄口日记(1966-1972 1974-1979)/大象人物日记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白尘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737916
开本 16开
页数 3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3
出版时间 2005-04-01
首版时间 2005-04-01
印刷时间 200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5
丛书名
印张 22.2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30
153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