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亲历北大荒劳动锻炼的右派分子记录的垦荒日记。从1958年3月22日至1959年12月8日,记录了作者在划为右派后被送到黑龙江省铁道兵农垦局850农场进行劳动锻炼的生活情景。这本原始的资料将有助于后人了解历史的复杂真相,剖析那个特殊年代人性的软弱和异化。同时,作为历史的见证,再现20世纪50年代中国垦荒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
图书 | 北大荒日记(1958-1959)/大象人物日记文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亲历北大荒劳动锻炼的右派分子记录的垦荒日记。从1958年3月22日至1959年12月8日,记录了作者在划为右派后被送到黑龙江省铁道兵农垦局850农场进行劳动锻炼的生活情景。这本原始的资料将有助于后人了解历史的复杂真相,剖析那个特殊年代人性的软弱和异化。同时,作为历史的见证,再现20世纪50年代中国垦荒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 目录 前言/001 一九五八/001 一九五九/043 附“北大荒放歌/107 试读章节 59年7月27日 天放晴,继续锄草。因质量要求放松了一些,进度比较迅速。今天小咬特别多,一停止动作,就爬满一身一脸,真是讨厌极了。 连山附近的麦田呈现出一片灿烂的金黄色,麦子就要成熟了。还有一些蔬菜地也是绿油油的丰收的颜色。看着这些田地,我心里有一种没参加劳动以前所不曾体验过的喜悦。劳动果实的可爱,只有当你亲身参加了劳动以后,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 最近,我又开始看一本长篇小说《红旗谱》。 1959年7月28日 粮食缺乏,大伙想办法从新罗、连山买了些土豆,晚上蒸蒸,上工时一人带上几个,饿了时吃点,真解决问题。 下午下工时,我从连山沿总干渠游泳一直到场部,十分痛快。到北大荒来这是头一回认真地游了一回泳。1959年7月29日 “三反”运动的会议改在工地进行。小队里仍进行普遍的鸣放,相互提意见。过去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都得到了解决。大家的认识也因此而提高了一步。拿自己来说,过去我对加班加点的看法是有些不对头,运动开始以后,思想上还有企图回避的想法。通过几次会议,对别的同志提意见时,我认识了自己的不对,放下架子进行了检查。 锄草时自己喜欢用锄头,别的同志大部分用手拔。只要保证质量和数量,使用什么工具和方法,本来没什么,但是自己在心里面却有些不健康的东西,害怕弯腰拔草会腰酸。这是不好的,为什么要害怕艰苦呢?P87 序言 这几日,“非典”在北京肆虐。天上似乎总是罩着久久不散的雾霭。说是雾,却非雾;说是晴,也非晴,太阳遮遮掩掩地露出来,它也仿佛被某种莫名的东西压得喘不过气。 生活仍在继续,但是一夜之间已与以往大大不同了。 生与死、勇敢与怯弱、高尚与卑微、果断与无能……人性的诸多美好与缺陷,都在这一时刻呈现出来。 对于生活其中的每个人来说,这些日子将成为终身难忘的记忆。未来的人们回望今天,也许会说:那一年中国的春天叫“非典”;正像今天的我们在回望一个又一个遥远或不遥远的年份时,会用特定的词汇来勾画历史的某一个环节一样。 在这样特殊的时刻,有人在每日记下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就像我们的前辈们当年一样。 日记就其本来意义来说,是最具个人色彩的一种文体——这里需要排除某些刻意写给世人阅读的日记。因为诸如此类的文字,看似个人化,其实早已串了味。那些为了迎合某一需要而写,或者被人为加工的日记里,很难看到记录者真实的思想和情感,它们的价值,无论是文本上的还是美学上的显然是要大打折扣的——我所看重的是真正写给自己的日记。打开日记本,写下一行行文字,或是为了备忘,或是与内心交谈,把个人交往、行踪以及高兴、痛苦、愤怒诸多心绪均如实记下。这样的日记,无论简略或者详尽,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将成为历史记录的组成部分,为人们认识记录者本人和历史提供大量真实细节。 “大象人物日记文丛”将陆续选录不同时期各界人物的日记,借他们对个人经历和心灵行程的记录,来多侧面地呈现历史原状。 不同的性情、不同的身份会留下不同风格的日记,从而也展现出历史生活的不同侧面。我很高兴在大象出版社的支持下,能够出版一套自成体系的日记丛书。我希望经过不断的努力,能有更多有价值的日记加盟到这套丛书中。 一个新的开始。既是文化积累,也是历史积累。星星点点的积累,把过去与未来连接起来。 在这样一个非同寻常的春天,谨以上面的文字作为“大象人物日记文丛”的总序。 二00三年四月二十七日于北京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北大荒日记(1958-1959)/大象人物日记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曾庆延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大象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73797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2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2 |
出版时间 | 2005-04-01 |
首版时间 | 2005-04-01 |
印刷时间 | 2005-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7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5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30 |
宽 | 153 |
高 | 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