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网络游戏忧思录
内容
编辑推荐

互联网的问世是20世纪人类社会的一个重大创造,而网络游戏给青少年带来了什么?它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侵占的学习时间、改变的健康状况、占有的经济资源、引发的犯罪等潜在危害正被严重低估。我们不愿看到,受到网络游戏侵害的活生生的个体被淡化处理成为换取产业繁荣发展的代价。更为重要的是,所有遭受侵害的未成年人和他们的家庭都无法也未能获得权益的补偿。作者提出“新一轮鸦片战争”的观点,值得而且是必须去思考的!

目录

序一  梁 柱

序二  高 梁

引 言 新一轮“鸦片战争”

第一章血与泪的控诉

网吧里少男少女的沉沦/2

网络游戏毁了我的孩子/1O

7O万元培养出一个“留学垃圾”/16

失踪与自杀:网游一族的不归路/22

低龄网虫惊现各大城市/30

抢劫就像打游戏/38

13岁少年毒杀双亲/45

网游女孩弑师案/56

都是“杀人游戏”惹的祸/62

从网上对骂到网下决斗/68

心理紧张猝死网吧/75

大学生的网游沉迷/82

校园窃贼的轨迹/90

大学生沦为流浪汉/96

隐形杀手——黑网吧/104

网游玩家“一夜情”/112

与“网络老公”私奔/119

网游公司门前的自焚/127

第二章 网络游戏就是精神鸦片?

网络成瘾综合症/136

网络沉溺的理论形成机制/149

作为毒品的网络游戏/160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行为和心理的影响/166

网络沉溺对家庭结构、教育体系和社会道德的破坏/175

网络游戏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182

第三章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为了不让孩子玩游戏,家长绞尽脑汁/190

为了让孩子沉溺其中,网游开发商想尽办法/199

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增长速度惊人/204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213

第四章网游产业决策链条的“断点”和“锈斑”

现有网络游戏管理机制的失效/220

产业界心态与中介组织、智囊参谋的姿态/229

网络游戏产业政策的出台/236

第五章关于网络游戏的几点思索

蚂蚁对抗大象/244

巨大的利润背后,产业道德何去何从?/248

一切借口都是狡辩/254

以人为本,还是唯GDP主义?/257

抵制网游侵害,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259

网游的十大“好处”/261

跋一  李昌平/265

跋二  笑蜀/268

跋三  余世存/27l

后记  张春良/277

试读章节

一个半世纪以前,英国的商船在叩关未遂之后,却偷偷摸摸地将鸦片源源不断地通过清王朝的关口输入神州大地。

于是,毒品向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伸出了可怕的魔爪,在九州上下蔓延流毒,有多少人流连于烟榻之间而骨瘦如柴、形同鬼魅,有多少人在缭绕的烟雾中.家破人亡,有多少血泪与屈辱刻写在近代中国鸦片战争史上。

那个时候,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神州大地一片乌烟瘴气,华夏民族危如累卵。

历史总是如此惊人地相似。在一百多年之后的神州大陆上,一种新的“毒品”一一不健康的网络游戏却大行其道。商家大肆开发它、市场疯狂引进它、网吧努力经营它……似乎所有的人都把它当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兴奋剂,急急忙忙地注入发展中的中国的主动脉。物质上的毒品在中国禁绝了半个世纪之后,精神上的毒品戴着光芒耀眼的面具,堂而皇之地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在万里神州四处蔓延,流毒无穷。

根据最新统计的结果,目前我国约有2000万网游少年,其中有260万网游成瘾少年。另外一份报告则表明,在网络游戏的玩家当中,16~30岁的人数占总量的87.4%,青少年成为了网络游戏的主体。从高楼林立的摩登城市,到封闭落后的传统村庄,网吧如病毒一般迅速扩散开来;不健康的网络游戏像毒瘤一样附着在社会的机体之上。网游“产业”凭借着高科技的光环贪婪地攫取着利润,并倚仗种种“实力”骗取政策的支持。

隐患的本质总是被美丽的外表所掩饰。在钱的背后,又有谁倾听利益受害者的声音?对庞大的网游沉溺群体而言,不健康的网络游戏绝对成了“电子鸦片”,它在不知不觉间败坏人们的身体,更从精神上侵蚀人们的灵魂。当隐患酝酿成熟破土而出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个个令人痛心的悲剧,目睹了无数鲜血淋漓的惨案。 网游“产业”的神话无法掩盖这些悲剧,光环底下的罪恶令人触目惊心,痛心疾首,我们的民族还要付出多少沉痛的代价才能够再一次警醒? “东亚病夫”的悲剧难道还要重演吗?

在这里,我们绝不是耸人听闻、哗众取宠,或有意妖魔化网络游戏。我们想通过事实告诉大家:不健康网络游戏的危害,尤其是其对青少年的潜在侵害正被严重低估。我们不愿看到,受到不健康网络游戏侵害的活生生的人,被漠视并换取网络游戏产业的繁荣发展代价。更为重要的是,所有这些遭受冲击的未成年人和他们的家庭都无法也不可能获得权益的补偿。“我以我血荐轩辕”,我们不能继续沉默,沉默只能换来更多的悲剧与血泪,沉默势必将这个国家推向深渊!我们必须在这样的时刻上下求索:谁来拯救我们的孩子?谁来为这些受损害的家庭负责?

当不健康网络游戏在制造了如此众多的悲剧之余,网络游戏商却从中攫取了大量的利润,网游制造的新贵不断被塑造成为产业精英甚至是文化英雄。与此同时,网游产业界对不健康网络游戏带来的诸多危害,却采取了回避和推卸责任的对策,像鸵鸟一样对血与泪的悲剧视若无睹。然而,当沉重的代价越来越高昂的时候,我们呼唤产业道德,呼唤产业主动为自己制造的社会负效益承担责任。谁导致了这样的损害,也就应该由谁来负责。不健康网络游戏的危害不能再这样有恃无恐地继续下去了!

一场争夺青年一代的战争已然揭开序幕。触目惊心的血泪现实赫然昭示,这场战争争夺的将是中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未来,其重要性不亚于“鸦片战争”。在这个和平的年代,在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还需要多少这样的血和泪,才能敲响不健康网络游戏致害的警钟,才能唤醒沉溺网游的青少年?难道我们只有等到毁灭的边缘才觉醒吗?

在这里,我们怀着最真挚的感情询问——沉溺网游的青少年,你将走向何方?面对网络游戏这场“鸦片战争”,我们将何时取得最终的胜利?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春风唤不回。

序言

互联网的问世是20世纪人类社会的一个重大创造,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以开放性、虚拟性、互动性、无时空限制、多媒体结合、数字化、全球化等等特征,对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至社会生活,都会发生深刻的影响。

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互联网也是一柄双刃剑。它以无限的信息容量、便捷、迅速的传播、双向、直接的沟通,积极作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也正因为这样,不同的利益集团、敌对势力以至各种不良分子,都会利用这个广阔的平台,或是宣传他们的思想感情主张,或是通过网络恶意制造事端,或是出于商业目的,不择手段牟取暴利。特别是当今世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占据了互联网传播的制高点,向我国大量推销带有其明显的意识形态意图的各类信息,灌输西方价值观,宣扬西方文化,尤其是所谓宗教文化,色情暴力等垃圾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的感受和价值判断。这些都使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是应该引起我们高度警惕和关注的。

在这里,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网络化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如何行之有效地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如何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受众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青少年是网络受众最多的一个群体,他们也是缺乏生活阅历、极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一个群体,他们能否得到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令人欣喜的是,青年学者张春良同志出于对社会、对青少年的高度责任感,以对青少年危害最烈、最广的“网络游戏”为选题,深入调查研究,探讨争夺青少年的对策,撰写了这部《网络游戏忧思录》。这是一部用心用泪写成的社会调查报告,是用冷静的理智思考写出的对策研究报告,是值得每一位关心青少年成长的人阅读的。

本来,互联网能够为青少年提供一种全新的游戏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但是,一些人在金钱的驱动下,泯灭良知,把那些赤裸的色情、变态的恋爱观、凶残的暴力和腐朽的享乐,一股脑塞给原本单纯的青少年。这种可怕的误导和陷阱,使多少青少年失去人生的目标,为人的尊严,甚至走上犯罪和自我毁灭的道路。这部《忧思录》披露的许多案例,从数量上说,也许只是冰山的一角,但很具典型性,读后令人震惊,发人深思,不禁怒问苍天:究竟是什么样的罪恶之手,竟要毁我民族后代!

作者提出“新一轮鸦片战争”的观点,对于这种精神鸦片的严重危害,决非耸人听闻。愿这部书能充分发挥它的警示作用,引起全社会的重视,通过我们共同努力,还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片蓝天,一方净土。

后记

关于对网络游戏的思索,是因为母亲的眼泪。远方老家的一个表弟曾是学校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却因为沉溺网络游戏而最终荒废学业,高二便退了学,直到现在还每天8小时泡在网吧里玩游戏。阿姨每次来电话,都是流着泪央求我帮助寻找一个解决方案。2OO4年9月份,在我家附近的一间网吧里,我曾亲眼看到这样的一幕:一位年过半百的母亲满面愁容地进了网吧,走到他儿子的电脑前,儿子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上刺激的网络游戏画面,嘴里不停地喊着“打死他!打死他!”对于母亲的到来毫无察觉,母亲见状扑通一声跪倒在儿子面前:“儿子,妈妈求你了,咱们上课去吧,妈妈都找你一个星期了……”说完之后号啕大哭。那哭声撕心裂肺,令人痛心疾首。我在一份文学刊物上曾看到这样一句话:天下所有母亲的跪拜,都是伟大的,包括狼在内。而那位慈母的跪拜,我认为这是人类最大的悲哀。这件事发生以后,每次上下班,我都开车绕道,不从这里经过,因为我实在不愿回忆起那令人心痛的一幕。

关于网络沉溺问题的思考,是出于一位母亲的无奈,2004年10月份,在我经常去的那个县城政府门口,我遇到了一位专程来上访的母亲,其实她没有冤屈,只是希望有关部门能帮着她管管自己的儿子。她的儿子15岁,自从13岁那年迷上网络游戏后,早出晚归又逃学,一天到晚泡在网吧里,妈妈打骂劝说都无济于事,索性把儿子锁在家中,儿子冒着生命危险从三楼的窗子爬出来钻到网吧几夜不归。她去求网吧老板不让儿子进来,网吧负责人说这事他们不管;她去找文化局,人家告诉她公安局管,公安局又告诉她教育局管。万般无奈之下,她只好到政府门口,希望政府能协调有关部门管管此事……说到这里,这位母亲已经泪流满面,“你说说,我儿子网游成瘾,不但没有部门帮助管管,连一个听我倾诉的人都没有!”

2OO5年新年的钟声还未敲响,又发生了一起惨案,这桩惨案几乎让一个家庭崩溃。一位家住天津塘沽区的13岁少年曾是一个网游迷,在一次到网吧上网3 6小时后的次日,纵身从24层的高楼跳下,大厦电梯监控系统的录像印证了这个过程。这位少年不仅留下了8万字的网游笔记,而且还留下了遗书,遗书中写道:“我崇拜的是‘s.H.E.’、守望者,他们让我享受到了一种快乐的感觉。我有三个知心朋友:大第安、泰兰德、复仇天神……”这些都是网络游戏中的角色。面对父母的悲痛欲绝,有良知的人们不禁感慨万千:虽然我们不能把孩子的死完全归罪于网络游戏,但这少年的自杀究竟是为什么呢?

前不久,又有媒体讨论这件事,一些学者公然把有些孩子因为沉溺于网络而走向沉沦的责任,全部推到受害的孩子本人身上,说孩子出事是因为有“先天抑郁症”,和沉溺网络游戏没有任何关系。真不知抛出这种言论,你们于心何忍?那位少年是网络游戏的忠实消费者,如今成为这个行业的牺牲品,假如他是你们的孩子,你们该作如何感想?直到现在,也没有听说哪些部门能为少年的自杀承担责任,哪些部门帮助他获得权益的补偿。

书出版之前,好心的朋友劝我,这是一本得罪人的书,不出也罢。再说,网络游戏这几年能迅猛发展,而且还带动了电信业、信息产业和传媒业等诸多相关行业的发展,你怎就不说它的一些好处呢?产业造成一些负效益在所难免,难道有了一些负效益产业就不发展了吗?此言有理,我也非常赞同,我也支持网游产业的发展。但我想通过这本书来提醒家长和监护人对未成年入网络沉溺问题的关注,来提醒产业主动为自己制造的社会负效益承担责任。我寄语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产业朝着更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我也寄语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更多地考虑直接利益相关者的感受,利用更有效的机制、平台和渠道来帮助利益相关者介入并影响公共政策的形成……可能有人说我提的这些问题太偏激,有人说这些问题别人早就看出来,提出来是怕得罪人,你傻乎乎地提出来不是自找麻烦?但我还是要提出来,我认为:揭露产业界和青少年监护人群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状,是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应尽的义务;向政府和产业提出阻碍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隐患、问题,是有责任感的学者的使命。

唯有心灵,才使人高贵。今天我们共同感受母亲的无奈和眼泪,为的是明天母亲能多一些欣慰和笑容。

受到网络侵害的当事人已经饱尝痛苦,媒体的追逐更令他们无所适从。这犹如给他们的无法长合的创口又撒上了一把盐。在这里,我建议媒体能够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也请读者谅解我们用化名代替了一些当事人的真实姓名。

刚刚看到一则消息,一位过了而立之年、在中国大陆百富榜中排名十分靠前的网游CEO做父亲了,我向他们全家祝福。在这里,我向天下所有做父亲、母亲的人祝福,祝愿你们的孩子健康、活泼、聪明、可爱。我想有一点你们是相同的:都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都不希望孩子将来沉溺在网络游戏上面。

感谢北京大学的郑伟汉、吴向廷、卫志刚同学,他们在案例采集、资料搜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感谢梁柱先生、余世存先生、笑蜀先生、于小龙先生、田炳信先生、蒲越先生、沈绮云女士,通过与他们的沟通,使我有了更多思考的空间;

感谢明慧女士、李禾女士、洪敏女士、陈文斌先生、何忠州先生、范景刚先生、长风先生,是他们让我接触了更多的家长和少年,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

感谢李昌平先生,在这位曾经的乡党委书记身上,我读懂了什么是执著与责任;

感谢高梁先生,本书得到了他自始至终的支持;

感谢读者有兴趣读完这本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网络游戏忧思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春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080421
开本 16开
页数 2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0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75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8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