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哲学十讲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李石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在“中西比较”的框架下梳理中国哲学发展脉络的最早著作之一。它最大的特点在于作者用辩证唯物论为指导思想和方法论,提出了:“中国的哲学现在将要开始走辩证唯物论的步式”,中国哲学应以对“什么是物质”的回答,来决定其哲学的性质。显示了他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来分别其哲学性质。

内容推荐

本书是李石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在“中西比较”的框架下梳理中国哲学发展脉络的最早著作之一。全书根据作者1932年在福建省教育厅暑期讲学会上的讲稿整理而成,共分为十讲。第一讲首先从整体上将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在各个相同历史阶段的主要思想作了详细对比,列举出双方的诸多共通之处。接下来的九讲,作者则选取了中国哲学史上九个最重要的哲学派别分别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同时将西方哲学的相似观点贯串其中。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以辩证唯物论为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对各派观点进行了评论,体现出与同时期哲学史著作迥然不同的特点。

目录

自序/(1)

第一讲 中国哲学和西洋哲学的比较研究/(1)

一 从发展过程观察中国哲学和西洋哲学/(1)

二 从思想实质观察中国哲学和西洋哲学/(20)

第二讲 儒家的伦理观/(29)

一 儒家思想的社会背景/(29)

二 儒家伦理思想的特质/(33)

三 儒家和新儒家/(54)

第三讲 墨家的尚同说及其实践精神/(58)

一 墨家思想的社会背景及“墨”字的含义/(58)

二 墨家思想产生的旁因/(63)

三 墨子的根本思想——尚同说/(68)

四 墨子的形式论理/(75)

五 墨家的实践精神/(79)

六 墨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的潜势力/(85)

第四讲 道家的宇宙观/(90)

一 《老子》的产生年代及其思想的来源/(90)

二 道家的自然主义/(92)

三 道家的辩证法/(106)

四 道家思想的社会背景及略评/(117)

第五讲 名家之观念论的辩证法与形式论理/(121)

一 名家和别墨的不同/(122)

二 两种辩证法/(126)

三 观念论的辩证法与形式论理/(131)

四 惠施、公孙龙及其他辩者的观念论的辩证法与形式论理/(140)

第六讲 《中庸》的哲理/(153)

一 《中庸》和《孟子》二书的关系/(154)

二 《中庸》的基础理论/(157)

三 《中庸》的修养法/(169)

四 《中庸》的影响/(175)

第七讲 禅家的哲理/(182)

一 佛法与禅/(182)

二 《参同契》/(194)

三 《五位颂》与《四料简》/(199)

四 禅家对唐宋以后思想界的影响/(204)

第八讲 什么是理学/(211)

一 宋代思想发生的背景/(211)

二 晦庵思想体系的概说/(212)

三 晦庵思想的批判/(254)

第九讲 体用一源论/(262)

一 船山思想的体系/(262)

二 船山的有和动/(265)

三 船山的性论/(274)

四 船山对理和欲的看法/(280)

五 船山思想略评/(296)

第十讲 生的哲学/(299)

一 清代思想发生的几个原因/(299)

二 王颜两氏给予戴东原的影响/(302)

三 戴东原的“生的哲学”/(317)

试读章节

刘禹锡之说,确实比董仲舒之说又进一步,因为他能说明天人交胜之理。不过认“天常执其所能,以临乎下”,“人之宰则归乎天”,似乎仍逃不出墨家的观点,所以天治之说,在中国思想家总保留相当的势力。

天与鬼是相因而至的,汉代神鬼之说大张,而方士迷信尤复肆其烈焰,于是中国乃有正式的宗教,始则为从印度输入的佛教,继则为自创的道教。而佛教与道教遂在中国社会拥有很长久的历史与势力。它们的兴起,不必和墨家的天鬼说有如何的关系,然而当时的社会相信鬼神,所受墨家的影响极大,这是毋庸置疑的。因相信鬼神至于相信一切阴阳怪诞之说,更进而至于皈依佛教,虔奉道教,都是意计中事。道教中的张鲁,以鬼道教民,与古代社会的神道设教,规模又不同了。王充生当鬼神说大炽之顷,对当时灵异怪诞之说,极尽辞辟之能事,尤其是对墨子的明鬼说,更排击之不遗余力。墨子《明鬼》篇,具引杜伯杀周宣王,庄子仪杀燕简公之事,以为鬼神不可疑,王充便认为是“似是而非,虚伪类真”之论。我们从王充对墨子明鬼说排击之力,也可见墨子明鬼的思想,在当时还有很大的力量。不过虽经王充之排击,而社会上对鬼神的迷信并不曾减杀几许,可见潜势力之大。

降至齐梁之际,因信佛者加众,而对鬼神的迷信,遂亦有加无已。范缜作《神灭论》以明无佛,实即谓离形无神,完全是无鬼论的论调。由范缜一篇文字,遂引起了许多非难诘责之辞。从曹思文、萧珍、沈约以至梁武帝,几乎当时的思想界全部出马,以驳倒范缜《神灭论》为鹄的,当时思想界的混沌,已可想见,下及宋代,因昌言阴阳二气,更畅谈其鬼神,在思想上又布满着许多迷雾。

再就社会方面观察。天鬼的观念在中国一般社会实据有庞大的势力。家家崇奉天神,认天是一个有意志的主宰,能降临祸福,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迷信。此外还有许多神殿,专以拜天为教,认天可以疗治疾病。这种尊天的思想,未尝不是从古代天治主义而来。至于神鬼之说,也盛行于中国各地。一谈到神鬼,几乎人人都可以诉说一大篇,并且可以提出许多证据。这可用三种原因说明:一、人死为鬼之说,几乎成为极普遍的迷信,而墨子的明鬼说要亦宜负重大之责任。二、儒家的丧礼祭礼,以鬼神来格来享为旨归,亦招致神鬼迷信之由。三、科学不发达,对各种怪异现象不能作有体系的说明。由以上三种原因,遂引起各种迷信之发达,并诱致各种宗教之发生。其后互相影响,互为因果,而宗教迷信遂一发而不可遏。上面已经说过,封建社会是以宗教为其主要精神动力的,中国的封建社会所占的时期很长,因此宗教迷信遂得大肆其威力。墨家的思想既以天鬼不说为足以丧天下,而极尽其鼓吹的能事,则在以后封建社会尖锐化之时,更安有不变本加厉之理。我所以认墨家天鬼的思想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实种了不拔的根基,便是这个缘故。

序言

  这是民国二十一年在福建教育厅暑期讲学会的讲演稿,承林声甫、黄君扬两君为我当场速记,后又经过一番整理,邮寄上海,这样的盛情,是使我心中感觉得很不安的。二十二年秋,担任暨南大学哲学讲座,仍取此稿掺杂讲述,内容略有更易,又承暨大学友多人为我分别笔记;如夏炎德、吴仲林、杨荣春、邱焕斌、伍啸田诸君,均分出许多精力,为我搜集、整理、编制、誊抄,这都是应该十二分地铭谢的。尤其是大夏大学旧学友车铭深君,所出助力更大。本书第八、第九、第十各讲,几全成于车君之手。谨在此深致不忘之意。余尚当编著《中国哲学史》一书,本讲中不无粗疏之处,当于哲学史中分别补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哲学十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石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364242
开本 32开
页数 3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9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5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