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05年中国武侠文学精选
内容
编辑推荐

2005年,大陆武侠文学是对武侠传统全面的继承,由此吸纳新的元素,展开全面的革新。新武侠文学元素多元、丰富,海纳百川,以自由不羁的侠义精神与日新的江湖世界,冶东西方幻想文化于一炉,一扫大陆武侠文化数年粗鄙沉闷之局。

以沧月、萧鼎等掀起的《破军》、《诛仙》浪潮早已席卷了小说界。翻开本书,让我们一起去体验江湖的神秘莫测,胸怀利剑去闯荡天涯!

内容推荐

  本书收集了部分2005年度大陆武侠小说,作者包括沧月、萧拂、小椴等人。全书溶哲思、想象、技巧等于一体。全书将记录历史,也将提供思想、审美以及更广泛的文化的意义。

目录

关于2005年大陆新武侠(代序)/韩云波

帝都赋/沧月

死香煞/杨叛

隋侯珠/萧拂

浴火穷途/李亮

喜福堂/骑桶人

破城锥/红猪侠

唐门后传/慕容无言

江湖墟/小椴

灭劫无常/唐缺

萤火/丽端

雨中行/踏雪

长篇作品节选

昆仑/凤歌

破军/沧月

海之妖/步非烟

红颜四大名捕/优客李伶

少林寺第八铜人/九把刀

光明皇帝前传/江南

逝鸿传说/碎石

诛仙/萧鼎

游侠秀秀/小非

跋/郑保纯

试读章节

九月已是秋季,但南疆一眼望去,还是那样的浓绿。

暮色笼罩苗寨的时候,竹楼上的火塘边围坐着一家子。按照苗寨的规矩,那个远方来的白衣客人喝过了三道茶:第一杯是油茶,第二杯是苦茶,第三杯是甜茶。然后白衣客人不动声色地将五味杂陈的酒喝了下去,赢得了火塘边苗人叫好一片。

“舒夜,拿着。”主人家的孩子阿岩将斜支着的竹筒从火上拿开,用小刀一剖,便成了两碗喷香的米饭,递给了那个白衣人一份。

鱼已烤得焦黄,火塘旁的老人斜过身子,眯着眼将某种果实碾碎了,细细撒在上面,竹楼里陡然便弥漫开了一股奇异的香味。那种香气让公子舒夜一阵恍惚——蓼椒香?是极乐丸配药里的一种吧?

这一年来行走于穷山恶水,费了多少心力才戒除了这种魔鬼般的药物,将昨日所有的噩梦都抛在身后。此刻乍一闻到那种香味,顿有一种晕眩的感觉,他脸色苍白,蓦地用力将碗远远扔了出去。

“怎么了?”阿岩一家大吃一惊,看着客人,“不舒服?”公子舒夜没有回答,将心头那种烦躁压下去,从怀中抽出那轴画卷,徐徐展开:“请问寨老,您见过这个人么?”老人喝着玉米酒,浑浊的眼里闪过一丝亮光,看了看白衣客人,没有回答。“我找了她很久……从西域大漠一直找到这里,”公子舒夜知道这位异族老人是扶郎寨的寨老,同时也是苗人中的鬼师,有着极高的声望,故而保持着恭谨,俯身请求,并掏出一封金叶子,放在老人面前,“她是我妻子,我走过了千山万水寻找她。您若能指点一二,我必然竭尽全力报答您。”老人眼睛霍然睁开,又自顾自地闭上了,转过头去。

最年长的人不说话,火塘边其他男人便冷下去,不敢喧闹。阿岩好心地挪到舒夜身侧,低声:“阿爷今天心情不好,等明日吧。”

“阿岩!”老人忽地厉喝,吓了少年一跳,“送客!”所有人都惊住,不明白寨老为何忽然下令逐客。“阿爷!”阿岩不知哪里出了错,哀求着叫了一声,“我知道这个画上的人来过家里。舒夜是个好人,你帮帮他吧。”

“好人?你知道画上是谁?那是侍月的神女啊!”老人咳嗽着,“他竟敢说神女是他的妻子!你快送走他,不然拜月教知道了,会连我们一起惩罚的!”一听到“拜月教”三个字,所有人都噤了声。苗疆万里,巫蛊之道众多,大小教派林立,拜月教却是执牛耳者,扶郎寨的苗人也大半是月神的信徒,此刻一听老人说来客打听的是侍月神女的下落,立刻起了敌意。

“侍月神女?”公子舒夜一怔,但很快明白过来。沙曼华来到昆仑大光明宫之前,的确是拜月教中地位崇高的神女,她是为两大教派的联盟而被派往西域的。在他记忆中,沙曼华总是和雪山、荒漠、古城联系在一起,他几乎忘了这个女子的真正身份。“对,她是拜月教的人……”公子舒夜喃喃,忽地大喜,“那么她是不是回了月宫?”但火塘边所有的苗人都对他冷眼相看,没人再回答他一句。“走吧。”阿岩扯了扯舒夜的衣服,走下竹楼,低声道:“原来你找的那个人是侍月神女……那谁都帮不了你。”顿了顿,少年复又补充,“你也不要去找她了。”

“她是我妻子。”公子舒夜低声重复了一遍。阿岩无奈地站在那里,仿佛想起了什么,困惑地喃喃:“虽然阿爷说的一定没错,不过……我觉得真的很奇怪,那个女人真是侍月神女么?”不等公子舒夜发问,少年指了指自己的头:“我觉得她的脑子,似乎有点问题。”公子舒夜蓦然一惊。当日他在祁连绝顶的雪中看到了三枚掉落的金针,便知道沙曼华破开了颅中的封印,但因并非由施术者解开封印,必将给她带来极大的损害吧?一念及此,痛苦便如针一般刺到舒夜心底。

阿岩往吊脚楼上看了看,加快了语气:“那个白色怪兽拖着婆婆来的时候,婆婆已经奄奄一息,似乎是感染了极厉害的瘴气和巫毒——阿爷说只有灵鹫山月宫里的风涯大祭司才能救她,那女子就背起那个婆婆走了……”P.6-7

序言

2005年,是大陆新武侠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特殊时刻,它在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上,都具有崛起和飞跃的意味。

先要说的是大陆新武侠的创作。

大陆新武侠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作家群体,他们对于武侠小说的责任感和发挥自身优势的意识日益增强,个人风格日益突出,形成了港台新武侠不曾有过的百家争鸣而“自成一派”的新风格。就作家作品的角度而言,我以为,这可以从六个方面去看:

一是凤歌的综合。《昆仑》是一部集大成的作品,气势宏大,知识广博,情感丰富,故事曲折,小说中以数学作为武功基础和情节动力,使凤歌创造出了一个新的人物形象梁萧,《昆仑》也当之无愧地成为2005年大陆新武侠的一部标志性作品,它对于大陆新武侠的意义,将来也许可以和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相比。

二是沧月的感觉。沧月对于人物塑造的感觉可谓洞烛幽微,《帝都赋》里鼎剑侯墨香的心机、长孙斯远的智慧、高舒夜的豪气、沙曼华的痴情,都写得很有感染力。不仅是对“人”,她对“神”的感觉也很到位,《破军》里的云焕即是如此,天人在他心里交战,而云焕也最终走向神性,颇具人性悲歌的韵味。凭感觉写作而表现出清词丽句的优雅和春风拂面的才情,是许多女性作家的长处。丽端写奇幻多过写武侠,她一旦从神界走到人间,即如夜空中美丽的《萤火》,而那是人物心灵的纯净追求。小非写的《游侠秀秀》,并不是没有长大的女孩,只因为她的心灵永远充溢着童心的纯真,她只要凭智慧而不需要太多的理性和逻辑,就已经赢得观众的喝彩。

三是小椴的技巧。从《乱世英雄传》到《洛阳女儿行》,小椴明显地更加“老练”了,骆寒不过是在凭着一腔热血去搅扰苟安平衡之局,韩锷则是以其军事和政治上的雄才大略去安定末世将乱之局,从这种变化中可以看到的是,小椴更加注重人物的丰满、情节的完整、结构的精巧、语言的老练以及思想的沉重。大凡以政治和推理为主线构造小说情节的,都多有注重技巧的因素在内。比如杨叛的《死香煞》就不再追求《天岚石语》的空灵而是追求结构的精巧了。优客李伶“走进温门”而后“走出温派”,她继承了温瑞安想象奇特、审美空灵的长处,而在结构上更加细针密线,《红颜四大名捕》其实是一个系列,环环相扣,看得叫人欲罢不能,也深深体会到她对于沉溺于情感者的忧虑。江南的小说,不以灵性见长,也不以智性为优,我想,他的长处,也主要在于结构的雄浑和技巧的精细吧。

四是步非烟的想象。步非烟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有神奇的想象,她从印度教等南亚文化中吸取营养,《海之妖》、《摘叶飞花》、《曼荼罗》都可归人一个系列,我曾称之为“想象的宗教”,既是指她对古代宗教的现代文化提升,也是指她对人类自身想象力的升华,而最终仍将归到人的本质之上。就想象力而言,出新出彩,是近年大陆新武侠得以成立的一大因素,在这方面有所表现的作家作品也最为众多和复杂。木剑客曾多次称赞骑桶人是“中国的卡夫卡”,桶桶的小说具有梦幻般的色彩,同时兼具迷幻和魔幻的意味,《喜福堂》就是一出“变形记”,幻中见真,真是东西,是人的世俗本性。李亮的《浴火穷途》写了一个倜傥的大侠成为麻风病人之后的心理和行为变态,正如他当初写《傀儡戏》,他总是喜欢进入新的描写领域。

五是方白羽的哲思。米兰·昆德拉曾在《小说的艺术》中说,在成为陷阱的世界里,“科学的高潮把人推进到各专业学科的隧道里。他越是在自己的学问中深入,便越是看不见整个世界和他自己”,那么,小说的任务就是“关于存在的诗意的沉思”。这段话,几乎也可以拿来作为方白羽《游戏时代》的题解,方白羽以数字化时代的科学基础为背景设定,然而探讨的却是人类存在的哲学本质。这一类作品,树立起了武侠小说“智慧的标杆”,具有隽永的韵味。存在的诗意也包含了对传统的颠覆和解构。九把刀《少林寺第八铜人》解构了传统’,比如文天祥的浩然之气、少林寺的圣地神话,仅仅剩下施耐庵的愤世之心还有一点点真实感。碎石《逝鸿传说》颠覆了《金刚经》的佛家空无之说,回到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把握。这些,都体现了一种人类的诗性的智慧,使人们得以像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

六是慕容无言的现代。她的《唐门后传》写的是现代,背景是抗日战争。其实,现代题材平江不肖生写过,温瑞安也写过,可要么太实,要么太虚,如何在热兵器时代表现冷兵器,确实是个难题。慕容无言可谓出手不凡,她的现代“唐门”系列大多值得一看,颇有独到之处。燕垒生《星海》表现的是从封建到共和 的历程,其中贯注着在一个只有军人没有侠客的时代,也即是现代体制之下,对于正义和自由的理解。现代不仅表现在题材和背景上,也表现在观念上,比如女性作家表现“女性主义”,我以为也颇有“现代”气息。我曾说沈璎璎是激进的女性主义者,其实,夏洛同样在激进地寻求着女性如何在男性世界里获得自主意识。晴空干脆让《天戈》女扮男装,从军立功,封了王,娶了妻,当然最后也失了踪,我以为这并不是现代版的《孟丽君》,这就是女性自身的独立和自主。

再要说的是大陆新武侠的传播。

在20世纪末,网络武侠创作渐成风气。2001年,《今古传奇武侠版》创刊,逐步从月刊发展到2005年的上、下半月加月末版的旬刊。近几年来,相继出现的武侠期刊还有《新武侠》(2005年改为《武侠小说》)、《武侠故事》等。从期刊开始,大陆新武侠小说由网络走向纸本,具备了更加灵活的传播方式。同时,也是在2005年,大陆出版界开始介入大陆新武侠出版,沧月、小椴、凤歌、方白羽、小非、晴空等作家的作品,都出版了单行本,但主要是长篇小说。而现在,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2005年中国武侠作品精选,以更加宏大和全面的眼光,让大家看到2005年大陆新武侠的代表作品,也是对2005年大陆新武侠这一飞跃性成长的记录,无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此外,大陆新武侠依然在网络上有强势表现,同时进入了网络游戏等多媒体传播视界,比如沧月就代言了网络游戏“墨香”并撰写了多部与游戏互动的小说。当然,在电影、电视领域,武侠改编的主要是港台新武侠的经典作品,或者是张艺谋式的原创,大陆新武侠还缺乏突出的表现,这也为大陆新武侠提出了一个课题,即如何像金庸那样,让大陆新武侠的节奏感,不仅仅属于文字,也可以属于立体和动态的多维。

回望当年,梁羽生、金庸在香港双峰并峙,撑起武侠大局,造就一代盛世;台湾则有四大流派、八大书系,一时风起云涌。进人80年代,温瑞安、黄易异军突起。那么,进入21世纪,武侠格局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地域重心从港台转移到了大陆,作家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男性、女性作家互补互动,长、短、中篇小说共存共进,网络、动漫、电玩等多种新兴媒介因素进入武侠,武侠小说同时探讨人类和宇宙的存在等严肃问题……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新创,开创了武侠小说前所未有的新局。

这个新局,我们把它叫做“大陆新武侠”。

大陆新武侠是属于2l世纪的。如果说我们可以将2001年作为大陆新武侠的起始之年,大陆新武侠开始从网络传播的无序走向期刊传播的有序,一些观念开始生成,一些领域开始发轫;那么,2005年无疑是大陆新武侠的飞跃之年,出版传播的加人使它更加全面广阔,也为经典的出现和收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2005年,更可值得称道的是,大陆新武侠确实开始出现了一批长篇小说或系列小说,像凤歌《昆仑》、小椴《洛阳女儿行》、方白羽《游戏时代》以及沧月“镜”系列、步非烟“曼荼罗”系列等,都已隐然表现出大家气度和经典气象。我们有理由说,2005年,是大陆新武侠走向新的历史阶段的转折之年,这也足以证明这本大陆武侠文学年选的精彩,它将记录历史,也将提供思想、审美以及更广泛的文化的意义。

大陆新武侠的超越,也许就将从2005年开始,正如1958年金庸《射雕英雄传》横空出世,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天惊石破,大局初定,气象盛唐,势盖天汉。

2005年,有的是说不完、说不完。

后记

凛凛寒冬,沉浸在烈烈侠风与刀光剑影中,受长江文艺出版社之托,来编纂此册武侠文学年选。由自2005年涌现出来的一百余册武侠杂志、各出版社推荐的武侠新书、还有如火如荼的网络武侠社区的原创中,来挑选出这几十万字的选本,沧海遗珠难免,编者告罪;管中窥豹有哉,侠友自知。

新人辈出、佳作如麻,读者有福,出版商也惊喜有加。编完此次年选,编者的体会最深的,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几点。一是武侠作品的产生机制有了改进。一是新武侠创作阵营已经确立。一是新武侠文化展现出了勃勃的生机。献芹之见,不避读者烦难,试阐述如下。

十数年前,金古黄梁温先后崛起于港台,新武侠龙兴,他们的作品传人大陆,三联书店、珠海出版社等出版社功不可没,可是让武侠之火星星燎原的,却是各地坊间的盗版书商。盗版书商与牛毛一般的租书店、街头书摊结合在一起,成为武侠书籍与普通读者见面的通道。由金庸古龙启发,开始创作武侠小说的沧浪客、金庸新等人,也只能以盗版书商、租书店的道路开始他们的江湖之旅,盗版书商唯利是图、拔苗助长,作者心浮气躁,盲目模仿,大陆武侠在诞生之初,就重病缠身,血管里挤下血栓无数。

互联网出现,武侠作者可脱开名缰利锁,绕开盗版死结,在网路上发表作品,读者也可不去闻租书店的霉汗之味,由电脑屏幕上读到最新的武侠习作。这差不多是江南、沧月、杨叛等武侠写手江湖之旅的第一步。所以,大陆新武侠,最先,是由网络开始的。2001年后,《今古传奇·武侠版》创刊,五年间,成长为月发行量七十余万册的武侠旬刊,将网络武侠的优秀作品导入平面传媒,创建以期刊发布武侠小说的新通道,接着又有《武侠故事》、《新武侠》等杂志涌现,为武侠写手提供阵地。杂志快捷、方便、便宜,出现在报刊亭中,也绕开了盗版的环节,与广大读者相见。

2005年前后,韩寒的《长安乱》、沧月的《血薇》、萧鼎的《诛仙》等作品,先后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朝华出版社出版,成为榜中畅销书籍,并引发了大陆武侠作品的出版热潮。这标志着,以盗版与租书屋来传播武侠作品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大陆新武侠,已经除掉了血管中的血栓,以互联网、期刊、出版社的出版模式,得到了新生。健康、有序、有建设性的出版环境,为优秀的武侠作家的涌现,优秀的武侠作品的诞生,提供了好的生产机制。也正因为如此,这一本年选的编辑,才有了可能。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已经没有必要争论。有人问我,大陆会有金古黄梁温吗?我相信,由2005年以后,大陆也许已经有了金庸在等我们去发现,即便没有,也会由已经开始的大陆新武侠的江湖之中,产生出来。

本年度的武侠写作,最重要的事件,我觉得是《昆仑》、《破军》、《少林寺第八铜人》、《曼陀罗》、《魔瞳》这几个作品的涌现。《昆仑》算不上一部十分成熟的作品,它冗长的结构、呆板的人物、对经典武侠作品的摹习,令人在阅读这部作品时提心吊胆,但是梁萧,这个江湖世界中的新人的诞生,令人耳目一新,这个集数学家、哲学家、军事家、武术家与一身的青年,身上闪现着迷人的古希腊文化的光彩,与同样由南宋的乱世里出现的郭靖大侠如此相同,又如此不同。《昆仑》的意义说明,由金庸的白话武侠传统中,仍然有可能创造出新的空间,金庸的世界至大至伟,却并非没有超越的可能。沧月以新作《破军》给“美少女武侠宗师”这个亦庄亦谐的封号注入了生命力,在她了不起的“云荒”世界里,术士与游侠,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说明奇幻与武侠的结合也可如此完美,新武侠与中国奇幻之路,其实是一条路。步非烟的《海之妖》也可以作如是观。以步非烟天才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她华音流韶的武侠神话会越来越绚丽,百年之后,她的同乡还珠楼主《蜀山传》那样不可思议的空中楼阁将会被北大才女重新兴建。古龙司马翎之后,台湾新武侠的薪火已传到了孙晓、赖魅客、罗森与九把刀等人手中。孙晓的《英雄志》与赖魅客的《武林旧事》,仍在试图建立历史武侠的宏大叙事,九把刀却在自觉地回应古龙“武侠革新”的遗愿。去年的《功夫》几乎是一部都市武侠的完美之作,今年的《少林寺第八铜人》,嬉笑怒骂,全无正经,以周星驰的办法来写武侠,又将村上春树式的成长的烦恼与青春的忧伤织入,古龙七十年代,借鉴存在主义的手法,来改造了他的江湖,在九把刀的文本后面,其实有后解构主义的闪闪寒光在,大家看起来热闹,实则他有他自己的门道。

2004年中小椴写完《洛阳女儿行》之后,元气大伤,在深山里咯出了血丝。之后休养生息,直到今年年底,才推出新作《魔瞳》。这部乍看起来,像魔幻作品的小长篇,实则是披着狼皮的羊,为椴江湖,开辟出新的局面。我在一篇名叫《宇宙的游侠儿》的文章中曾经设想过,也许可以超越中国的古代的江湖,这么一个狭小的世界,来撰写武侠作品。小椴不惜牺牲椴江湖的诗意的古典美感,在一个更大的更加自由的江湖之中,来讲一个拯救的故事,他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希望,大陆新武侠,必将建立起一个与好莱坞的西方幻想叙事相抗衡的东方幻想叙事结构,长袍广袖的古典江湖固然是大陆新武侠的题中之义,但是,还有更加寂寥广阔的江湖,由古到今,由星星到星星,在等待勤奋的武侠作家,去创造,去架构,去书写。

对武侠传统全面的继承,由此吸纳新的元素,展开全面的革新。大陆新武侠多元、丰富,海纳百川,以自由不羁的侠义精神与日新的江湖世界,冶东西方幻想文化于一炉,数年间勃然而兴,一扫大陆武侠文化粗鄙沉闷之局。而今,一个整齐的创作阵营已经确立,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地域的作者,编织不同的武侠梦想,相信所谓的传统与革新之争,武侠与奇幻之争,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大陆新武侠的使命,是要创建一种融人二十一世纪的,生机勃勃的幻想文化,以侠来隐喻我们对自身局限的超越,以江湖来暗示人类面临的神秘莫测之世界,以剑来破除虚空、争取自由。它的任务,已不是单纯地为金庸挑选接班人的问题,事实上,就像杜甫是无限的诗歌的王国的一个坐标,金庸也终将是无限的武侠王国的一个座标,尚有无限的时空期待新一代的作家们,去开疆拓土。

今年先后,《今古传奇·武侠版》得到“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的称号,金庸与王度庐作品人选中学语文读本,高考语文试题中出现了对武侠文化的关注。这些来自官方意识形态与主流的媒体,对武侠文化的正面的肯定与不无好奇的关注,看起来不过是一小步,对武侠文化的发展来讲,却是一大步。金山软件公司推出国产的武侠游戏《剑网二》得到成功,《今古传奇·武侠版》形成旬刊、进军百万大刊,《天下无贼》、《功夫》、《七-剑下天山》、《无极》等新武侠电影的涌现,少林寺与金庸得到媒体的强烈关注,这些也表明,武侠文化正在成长为一种强势的类型文化,成为大众文化的先锋队,更深人地创造、影响、塑造着大众的精神生活。支持着新武侠文化涌现的,是中国正在展开的文化的全面复兴,是由中国的千百城市里同时展开的都市文化的兴起。这才是武侠文化发展的动力所在。

长江文艺出版社的何性松先生提供了良好的策划,《今古传奇·武侠版》的王晓晴、王妤婕等编辑参加了年选编辑工作。一并致谢。因为篇幅的原故,我们失去了无数美妙的作品、有创造力的新人,特别是长篇作品,只能存目并摘出部分章节,读者如有兴趣,当可按图索骥,去网络、相关杂志、出版社寻求完璧。首度制作年选,毫无经验,读者有良好的建议,将令我们得到编写2006年年选的经验与教训。所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相信明年的江湖,会更加壮美神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05年中国武侠文学精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保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31608
开本 16开
页数 4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5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31.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50
169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3:5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