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叠石造山的理论与技法/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系统介绍了叠石造山的理论与技法,作者从叠石造山本体技法入手,就叠石造山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门类,从它的演变形成,到它的创作方法、过程、特点、规律、艺术审美欣赏以及它与其他山水造型艺术的互通性、自律性等等,都一一做了分析。书中强调了叠石造山技艺才是中国造园艺术中的根本大法,只有掌握叠石造山技艺才能进入中国造园艺术的堂奥。

内容推荐

本书系统介绍了叠石造山的理论与技法,主要内容有:叠石造山造型技法的演变,近现代的叠石造山,叠石造园的流派和造型的分类,叠石入门的条件和施工准备,相石拚叠技法,山体造型技法,与叠石相关要素分析等。本书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丛书》之一,已出版的本系列丛书尚有:《景观纪念性导论》、《住宅庭园景观设计》、《世界园艺博览园景观规划设计》等。

目录

作者自序

第一章 叠石造山造型技法的演变

第一节 叠石造山演变期的主要特点

一、远古的台形山

二、秦汉的一池三山

三、从魏晋的游赏山到唐代的写意假山 

四、元代狮子林叠石造山的承前启后 

第二节 叠石造山成熟期的主要成就

一、找到了叠石造山的艺术欣赏特点和创作规律 

二、确立了叠石造山在造园中的主要地位

三、叠石技法的成熟

第二章 近现代的叠石造山

第一节 解放后的叠石造山

第二节 “文革”后的叠石造山 

第三节 当前叠石造山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缺少正确的、系统的叠石技艺理论

二、传统技艺面临失传

三、“做主之人”的干扰

四、关于假山工程收费标准的问题

五、造园西化倾向

第三章 叠石造园的流派和造型的分类

第一节 叠石造园的流派特点

一、北派叠石造园的主要造型风格和技法特色 

二、南派叠石造园的主要造型风格和技法特色

三、流派的技法风格与叠石造园的关系

第二节 山石的石性与造型

一、石性与造型的关系

二、叠石造型分类

第四章 叠石入门的条件和施工准备

第一节 叠石造山的入门条件和要求

一、入门的条件

二、入门的要求

第二节 施工准备

一、相地设计

二、备料立基

第五章 相石拼叠技法

第一节 相石法

一、相石总论

二、相石要领

第二节平衡法

一、实用平衡法

二、造型平衡法(对偶对应法)

第三节 常用拼叠技法

一、拼整四原则

二、过渡法

三、顺势贯气法

四、一般拼叠手法图说

第六章 山体造型技法

第一节 “看山看脚”

一、山脚造山法(广义)

二、山脚法(狭义)

第二节 山体岩面造型

一、利用“共性”进行造型

二、山体的层面造型

三、岩面的块状造型

四、岩面的凸凹大势

第三节 山体的分头和山顶处理

一、山体的分头和收头

二、山顶处理

第四节 山洞与道路做法

一、山洞做法

二、道路做法

第七章 与叠石相关要素分析

第一节 山石的组合关系

一、山石与水 

二、山石与绿化

三、山石与建筑

四、山石与土

第二节 叠石与风水

一、“引吉” 

二、避凶 

三、峰石吉相

第三节 相师的基本素质和职责

一、相师的基本素质

二、相师的职责

第四节 叠石造山实例图解

一、失败假山分析

二、施工过程分析

三、上海鲜花港大型黄石假山设计与施工分解 

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叠石造山的理论与技法/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2073849
开本 16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70
出版时间 2005-11-01
首版时间 2005-11-01
印刷时间 200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9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U986.4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85
21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9: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