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梨花似雪(上下)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著名作家鲁彦周先生的长篇小说封笔之作,故事以姐妹三人的情感经历为主线,反映她们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如何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几对男女刻骨铭心、荡气回肠的爱情及其不同的人生轨迹,表现了作者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情状以及故乡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

内容推荐

鲁老这部新的鸿篇巨制以巢湖、大别山为背景,以几对男女刻骨铭心、荡气回肠的爱情及其不同的人生轨迹为主线,再现了革命战争年代的壮烈画面,塑造了为民族未来而战的英雄群像,徽味浓,时间跨度大。并在中国小说创作中,首次运用“一书两式”写作手法,将故事叙述和真实回忆交错进行,实现了小说与散文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作家在艺术上的不懈探索和追求。

目录

我的一点说明

一 湖上的白帆船

二 纪事(一)童年的记忆

三 春天的错误(一)

四 春天的错误(二)

五 湖边

六 颤动的夜

七 方真和宁蓝瑛的故事

八 纪事(二) 抗战前夕的乡村

九 周凤的故事

十 初进大别山

十一 终于见到了“未婚夫”

十二 初次接触

十三 纪事(三)鲁集村

十四 在险峰上

十五 追

十六 湍

十七 鹞飞鹞落(一)

十八 鹞飞鹞落(二)

十九 山尖

二十 山路

二十一 山鸣(一)

二十二 山鸣(二)

二十三 纪事(四)祠堂·女人们

二十四 山崩(一)

二十五 山崩(二)

二十六 山崩(三)

二十七 纪事(五) 乡村杂忆

二十八 春风暖又寒

二十九 这一年

三 十 五月的湖水(一)

三十一 五月的湖水(二)

三十二 寒冷的岁月

三十三 湖上的寒风

三十四 团聚

三十五 母与女

三十六 浓雾

三十七 纪事(六) 乡村文化人

三十八 又一春

三十九 苦涩的爱

四 十 又一种经历

四十一 春三月

四十二 完全不同的婚姻

四十三 不同的命运

四十四 纪事(七)春残

四十五 黄承和周凤的故事

四十六 变

四十七 天塌了

四十八 人间情

四十九 纪事(八) 艰苦的追求和觉醒

五 十 风暴中

五十一 山雨欲来时

五十二 坚

五十三 新流亡者

五十四 生者与死者

五十五 苦涩与甜蜜

五十六 在春寒的天气里

五十七 梨花之梦

试读章节

不要问我是什么人!不要问我是谁,也不要问我这是谁的故事,不要追问了,反正你只要把这本书读下去,一切便都明白了。

我现在是一个将死的病人。我不知道我还能活多久。在我写我的故事前夕,我真的已经很悲观了,也许正是因为有了绝症关系,许多早已忘却的人和事,早已忘却的那些我曾经亲历的或是我知道的许多场景,许多人的音容笑貌,许多人的遭遇和命运,许多切肤之痛的往事,许多缠绵的悲情和温柔,特别是我用了一生去爱的那个可敬的女人,都一起拥到我的梦中,侵入我的睡眠;有时,我知道我并未睡觉,不可能有梦,他们也来了,那么清晰,那么真切地向我逼近,这使我不仅惊异,甚至有点害怕了。这现象说明什么?是一种脑瘤病人的病态反映,还是我的神经上有了毛病?幻觉?幻听?幻视?幻思?使我的心难以宁静,难以进入一种我曾努力想进入的空空境界。

往日的一切是从何开始的?我思索,我也不得其解。那时我是早熟还是稚气未脱?我也难以说清。但是我一想到近日的梦,我便听到一种尖厉的刺耳的风声。这风声中常常夹杂着我们巢湖特有的波涛汹涌的狂吼声,夹杂着白帆船在风浪中挣扎的船体的扎扎声。我仿佛听见船上人的沉重的叹息声和低低的喑哑的哭声。接着,我便看见船的甲板上躺着一具尸体。这具尸体上的血浸透了包裹着它的白布,使白布上像是开满了色彩斑斓的花朵。一个身穿白色上衣,头上裹着白色头巾的妇女,正伏在这具尸体上嘤嘤啜泣。她虽然在哭泣,仍然掩饰不了她的天然美丽。这美丽使她的年龄让人难以捉摸,你可以说她是非常年轻的女子,也可以说她已到中年了。她此刻哭得非常伤心,哭得已经气息奄奄,快要晕厥过去了。她的身边有一个半大的小子,是十四岁还是十五岁?说不准。还有一个比少年要小一些的姑娘,她最多也就十三四岁,但是她的神情,却古怪地显得非常成熟。她的个头身材远看都已像是成熟的美丽的姑娘了。这姑娘也伏在死者身上,大声喊着:爸爸,爸爸,你是被谁害死的?你跟我说呀,我要杀了他。少年则在一旁怯生生地想劝那两位伤心的女性而又不知从何劝起,于是,他也急得流起泪来。船上的人,似乎不忍心看这场面,都掉头去看湖上的风浪,而风浪便格外狂虐起来。巢湖一下子变得凶暴而残忍了。

整个的湖,发起狂怒,似乎想要吞噬掉这个世界。

这湖上的风浪,湖上的船,船上的死者的血渍和生者的哭泣画面,现在在我眼前,还是无比清晰。这清晰的画面,时至今日,也还使我心灵大为震颤,大为伤悲,因为后来的一切,正是从这里开始的。假使没有那人的死,后来许多事也许不可能发生,许多悲剧也就不会开始,即使发生也将是另外一个样子,而我的命运也不至于随着时代、随着死者的一家而经常变化莫测,造成今天的这样的待死的我。

P1-2

序言

我请求读者,在读这本书以前,先看看我的一点说明。

先说说我的心情:打完《梨花似雪》的最后一个字,长舒了一口气,心里涌起许多我自己也说不清楚的情绪。是欢欣,还是心酸?不管怎么说,我总算把它写成了,以我年近八旬的老人写完这部作品,在一些人看来,好像很不容易了,可我并没感到什么。它虽然写了近四年的时间,我在其中却感到人生的最大欣慰,感到这是我心中久已蕴藏的想说想写的内容的一次大释放。我有了一种了却夙愿的欢快感,有和我心中的人物倾诉和聊天的乐趣,因为书中的许多人物确是我所熟悉所喜欢甚至所爱的,我久久有想写他和她的欲望了,这次我总算把它完成了。

这本书虽不能说是我的呕心沥血之作,但确实是我的真情的倾诉。我没有矫饰,没有故弄玄虚。虽然我在书中也常常变换手法,可那都是为了表达内容的需要,我没有在形式上想创造什么,因为我早已过了这个年龄段,也没有这种创造的雄心壮志了。所以,我认为我基本上是朴素的描述,是淡淡的抒情,是娓娓而真情地叙述我的人物的命运。至于是否有某些政治方面概念,我想那也因为是我的人物所碰到的回避不了的关系,我没有想多触及政治,更没有想通过这部作品来概括我们的某些经历和历史,我没有,我只是想写我的人物的命运而已。人物命运要有这样一些遭遇,我也没有办法回避,这是时代使然。这点一定要请读者理解。

但是,这本书还是很好看很好读的。这是我一贯的创作主张,我是为人民而写。因此,我要让他们看得下去,并且能够读得兴趣盎然,读得懂她,这点我想我是做到了。

下面我还要对以下几点情况做一些解释:

一,这本书采取一书二式的形式,所谓一书二式,并不是仿照一国两制。所谓二式,是既采取了小说的形式,又采取了纪事的形式。谁都知道,小说是以虚构为主的,没有虚构,没有想象,也就没有了小说。而纪事则是真实的记录,是不允许虚构和编造的。在这部书里,当然以小说为主,它是一部道地的小说。但是,在其中也夹了不少我对我的家乡和我的童年的回忆文章,这些文章则完全不是小说,而是实实在在的纪实。我把这两种形式放在一本书里,在纪事前面我都标明为《纪事》,所以我叫它一书二式。这是要向读者说清楚的。

二,为什么要采取一书二式?我有我的想法。我想用纪实文字来抒写和记录我的故乡中的许多人和事,而这部小说则基本上是以我故乡为背景的,两者合在一起,或可能对读者有些参照作用。当然,不喜欢读这类纪事文章的读者,可以在翻到《纪事》页时,跳过去不读,它并不妨碍你读小说。若喜欢读这类纪事散文体的,则可以在读小说的同时读读散文。虽然可能打断了你的读书的习惯,但也可以当作休息。这是我的主观想法,也可能是不可取的,现在则只能这样了。

三,这本书的小说部分,我已说过,它是虚构的产物。小说中的人物,均是我所创造的人物。他和她当然都不是真人。但是,因为是从我在实际生活中感受而来,因此这部书里的人物,很可能有这个人或是那个人的影子,这是很难避免的。但这些人物已经是作家创造的人物了,他和她和生活中的真人,已经毫不相干。因此,请读者千万不要对号,说这个人是写哪个,那个人是写哪个,这种对号不符合文学规律,也是对不上的。即使我写了真实的地点,它也不是真人真事。文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虚构和想象。它和真人真事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所以,我在此要借用现在电视剧前常用的词,本书纯属虚构。当然《纪事》部分除外。

四,关于这本小说创作,我不好说什么,这要让读者和批评家来评论。我想说的是:我的创作思想还是比较保守的,我写小说还是以人物和人物命运为主。而人物又不能离开时代,所以这部小说年代拉得较长,也涉及到党内一些运动,这是没法回避的事。可我仍不认为我是在写政治,是政治小说,我认为不是,它只是写了几个女人和男人的命运和爱情而已。我觉得说它是爱情小说倒有点近似,当然也只是近似而已。我自己也说不清。这只有请读者来鉴别,来评论了。

只有读者,才是真正的评论家,是作家的上帝。

五,在这部小说里,我用了不少第一人称,也用了第三人称,有时把我自己也放了进去,这样也是为了读者读起来方便,没有搞形式创造的意思。虽然我知道,形式对于一个作家一部作品是多么重要。可我已没有想在形式上创造什么的野心了。我只想写得平实,写得真实,写得故事性比较连贯。没有别的意思。好了,不多说了,还是请读者打开书页吧。

2005,5,18,写于校完《梨花似雪》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梨花似雪(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鲁彦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52837
开本 32开
页数 8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50
出版时间 2005-12-01
首版时间 2005-12-01
印刷时间 200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8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7.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3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3: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