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走向虚无--贝克特小说的自我探索与形式实验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中作者运用比较的方式来解读贝克特于1935年至1950年问创作的五部长篇小说中内在的连贯性和互动性,认为贝克特小说创作的动态进程实际上是一个探寻自我和在小说形式上不断实验的过程。这也是中国学者第一次就贝克特的小说艺术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作为一位博士生,王雅华敢于选择贝克特的小说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并且在毕业后始终未问断对该课题的继续研究,她的这种勇气和坚持不懈的探讨精神很令人敬佩。希望这部专著的出版能够推动国内评论界对贝克特小说创作的研究,填补我国评论界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内容推荐

本书旨在通过对贝克特创作于l935年至1950年间的五部重要长篇小说《莫菲》、《瓦特》、《莫洛伊》、《马洛纳之死》、《难以命名者》的系统的比较性研究与解读来阐释贝克特不同小说内在的连贯性、互文性,和主题的层层深入以及形式的不断解构与重构,从而详尽、全面地展示贝克特小说创作的动态进程,即探寻自我和形式实验的过程,并揭示贝克特小说的后现代审美特征。全文分为引言、五个章节、结论七个部分。

目录

内容简介

Acknowledgements

A Note on the Texts

Introduction

Chapter 1 Murphy:The Microcosm of the Mind versus

the Actual World at Large

Chapter 2 Watt:From the Crisis of Epistemology to the

Failure of Linguistic Representation

Chapter 3 Molloy:The Dialogue between the Rational and

the Irrational

Chapter 4 Malone Dies:The Death of the Author and

the Endgame of Writing‘

Chapter 5 The Unnamable:In the Verbal Labyrinth

Questioning“Who Am I?”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走向虚无--贝克特小说的自我探索与形式实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雅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914991
开本 32开
页数 2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2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074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2
14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0: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