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古战争--拜占庭历史学家普罗柯比战记研究/北京大学希腊研究中心西学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旨在通过对普罗柯比《战记》中各类内容的分析研究以探寻历史真相,总结经验教训,进而归纳概括普罗柯比的历史观。为我国拜占庭研究的后学树立了榜样。

内容推荐

普罗柯比所著的《战记》共分8卷,作者用大量的笔墨生动、翔实地记载了查士丁尼时代的波斯战争。汪达尔战争、哥特战争,摩尔人战争等一系列大规模的战争情况。除此之外,他还记载了6世纪三四十年代发生在君士坦丁堡的尼卡暴乱和大瘟疫以及当时不同民族国家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神话传说、自然现象等包罗万象的内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普罗柯比研究

第一节 研究现状的回顾

第二节 普罗柯比的生平

第三节 普罗柯比的写作年代和写作风格

第四节 普罗柯比对《战记》的构思和写作

第二章 作者与作品

第一节 《战记》写作背景——查士丁尼时代的拜占庭帝国

第二节 普罗柯比作品的版本情况

第三节 《战记》的内容和史料价值

第四节 与普罗柯比《战记》相关的其他文献

第三章 战争与和平:上篇——波斯战争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波斯战争原因分析

第三节 波斯战争的经过

第四节 波斯战争总结

第四章 战争与和平:中篇——汪达尔战争

第一节 汪达尔人的历史

第二节 汪达尔战争

第三节 拜占庭帝国与摩尔人的战争

第四节 利比亚兵变

第五节 汪达尔战争总结

第五章 战争与和平:下篇——哥特战争

第一节 东哥特人的历史

第二节 东哥特王国的内部矛盾与哥特战争的原因

第三节 哥特战争的进程

第四节 哥特战争总结

第六章 天灾与人祸

第一节 公元542—543年君士坦丁堡的大瘟疫

第二节 尼卡暴乱

小 结

第七章 神话传说、民族风俗和自然现象

第一节 普罗柯比笔下的神话传说

第二节 《战记》中的民族风俗

第三节 普罗柯比记载的自然现象

小 结

第八章 军事与宗教

第一节 普罗柯比眼中的战争

第二节 普罗柯比对基督教和异教、异端的态度

小 结

结语:普罗柯比的历史观

参考书目

附录

附录一:波斯战争形势图

附录二:汪达尔战争非洲形势图

附录三:哥特战争意大利形势图

附录四:查士丁尼时代拜占庭帝国版图

附录五:查士丁尼时代君士坦丁堡布局图

附录六:罗马城布局图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节 研究现状的回顾

一、中国学者对普罗柯比的研究现状

最早对普罗柯比加以评论的中国学者是郭圣铭和盛志光先生,郭先生在其编著的《西方史学史概要》一书中指出:“普罗柯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遇事能究其底蕴。他文笔生动,善叙事理,把一些战争场面写得有声有色,读之使人如身历其境。”同时郭先生也指出了他的缺点,认为他是站在民族沙文主义的立场来写历史的,对于日耳曼人极为敌视,多诬蔑之词;而且他也过于相信贝利撒留的个人军事才能,有时失于主观片面。①在与郭先生的《西方史学史概要》同年出版的《外国历史名人传》古代部分中,盛志光专门介绍了普罗柯比。他认为普罗柯比继承了希腊史家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的古代史学传统,而且具有较宽广的政治视野。他指出普罗柯比既继承了上述两位史家的治史原则,即以道德、人心为念,意存劝诫,认为历史上的因果报应历历不爽;同时也沾染了希罗多德失于轻信、有闻必录、缺乏考证的缺点,因此所记载的不全是信史。盛志光先生认为在《战记》中,普罗柯比站在奴隶主阶级的立场上,竭力讴歌皇帝和大将贝利撒留的“武功”,从奴隶主的道德标准出发,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服从查士丁尼的皇权统治和他的法律规范,站在拜占庭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对各地人民革命运动极为敌视,对日耳曼人则百般诬蔑,称之为“强盗、”“匪徒”,认为只有罗马人的生活方式才是唯一文明的生活方式。盛先生同时也肯定了普罗柯比作为一名历史学家的价值,认为他保存了许多真实、宝贵的史料,对于了解和研究查士丁尼的对外政策、战争目的以及早期拜占庭帝国各属地的社会经济状况,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盛先生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普罗柯比是遭受打击的元老贵族的代言人,他是一位“奴隶主阶级的历史学家”,同时也是“基督教的怀疑论者”。④

另一位中国学者邓新裕在其主撰的《外国历史大事集》古代部分第二分册拜占庭文化中,将普罗柯比称为拜占庭最杰出的史学家,对其根据亲身经历撰写的《查士丁尼战争史》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普罗柯比“对战争场面刻画人微,读来引人人胜”,同时指出普罗柯比仿效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等古代史家的写作风格,注重历史对后世的训诫作用。②

东北师范大学的我国著名世界中世纪史学家朱寰先生也在他主编的世界史教材中给予普罗柯比以客观的评价,他称普罗柯比为“查士丁尼时代最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认为他撰写的战争史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因为所记战事均为作者耳闻目睹,所以具有很大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朱先生还认为普罗柯比是垂训史观的真正体现者,因为他极为重视历史的训育启迪作用。在评价他的写作文风时,朱先生认为普罗柯比模仿古典史家风格,“文笔清晰明快,叙事简练生动,对读者颇具吸引力”。朱先生还指出了普罗柯比的缺点和不足,即易于轻信,疏于考证,思想中带有浓厚的宿命论色彩,相信一切历史发展进程皆由上苍决定。

P5-7

序言

崔艳红的《古战争——拜占庭历史学家普罗柯比(战记)研究》一书终于要问世了。当她从遥远的广州将这个消息传到天津时,我也受到她发自内心的喜悦心情的影响。因为,这本书的出版不仅凝聚着她多年学习研究的成果,而且也包含着许多学术界同人的努力,其中北京大学希腊研究中心的各位老师帮助最大,他们不仅为本书提供了出版资助,而且帮助作者联系了出版社。

过去我们常说相关资料不足和语言准备不足是阻碍我国拜占庭学发展的障碍,现在这样的障碍没有完全清除,但是情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崔艳红专门研究普罗柯比原始文献的作品《古战争——拜占庭历史学家普罗柯比(战记>研究》就是一个明证。随着现代技术在拜占庭研究领域的应用,随着日益频繁的对外交流带来的学术信息大量增加,随着我国拜占庭学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完善,上述困难正在克服之中。在一些高等院校,不仅储备了包括“前荷马到后拜占庭时期希腊原始文献数据库”在内的研究资料,并利用各种资源不断积累二、三手资料,而且在人才培养的各个层次上开设了希腊语和拜占庭历史与文化课程。人才建设和资料建设的进度超过了20世纪的任何时期。在引进和介绍国外拜占庭学最新成果的同时,我国学术界对拜占庭历史与文化的研究也悄然兴起。许多专门从事拜占庭研究的专家、学者继续着扎扎实实的奠基性工作,对外交往和合作项目日益增多,更多新生力量加入到拜占庭学研究工作,特别是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的著名学者也开始涉足拜占庭研究课题。这些现象说明,我国拜占庭学正在进入一个稳定的发展时期。

实事求是地讲,我国的拜占庭学研究目前与国际拜占庭学发展还有很大距离。就学术研究本身而言,如何从原始史料中再现那个灭亡数百年的帝国的历史,或者通过对某些原始材料的解读还原拜占庭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于我国从事拜占庭学研究的学者还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崔艳红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就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做了非常踏实的工作。她首先全文翻译了普氏的这部名著,而后展开逐章逐节的研究,对其中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认真考证,对普氏的观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在全面研究的基础上,她对查士丁尼时代的一些历史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她对“查士丁尼瘟疫”的探讨。客观地说,《古战争——拜占庭历史学家普罗柯比<战记>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对它涉及到的历史问题还有待更深入的探讨,但是,崔艳红的这本书在利用拜占庭原始文献从事研究工作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为我国拜占庭研究的后学树立了榜样。

自从我国大力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我国拜占庭学大发展的阶段已经进入第二十个年头。我们真心地希望有更多的学人加盟拜占庭研究队伍,有更多高质量的学术成果问世,使我国拜占庭学在未来十年里取得更大的发展。

后记

本书是在我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2000年9月,我有幸考入南开大学师从陈志强教授研究拜占庭史。此时,在自信的外表下,我却揣着一颗忐忑的心,因为我深知在三年时间里完成一篇合格的博士论文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克服困难去完成它。博士论文的准备工作从2001年初开始,到2003年3月完成写作。这篇博士论文从选题、搜集资料,到写作、定稿都离不开导师陈先生的耐心帮助和热心关怀,他不仅教导我如何秉持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巨细无遗地搜集资料、思考构筑论文的框架,还细致地改正我粗陋的错误——从理论上的偏差到字母、标点的误用。可以说,没有陈先生的严格要求、耐心督导和热情帮助,这篇二十多万字的论文是不可能问世的。我不仅从中学到了如何构思、研究史料和行文,而且,更重要的是,陈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治学方法令我受益匪浅。

此外,在我博士论文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还得到东北师大徐家玲教授的无私帮助,徐教授是我的硕士导师,是她带领我迈进了拜占庭学研究的大门。在她赴英国牛津大学作访问学者期间,为我带回两本有关普罗柯比研究的最重要的资料,还向我引见了英国著名学者卡梅伦教授,为我解开了一些写作中遇到的难题。在此,对徐教授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另外,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王敦书先生、哈全安教授、叶民老师也都为我的博士论文提出过中肯的建议。

本书得以出版还要感谢北京大学希腊研究中心的出版资助,中心的张绪山教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为本书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彭小瑜教授热心帮助我联系出版事宜,时事出版社编辑部主任苏绣芳女士工作细致、认真、高效率,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除以上提到的国内学者以外,笔者还要感谢许多国外学者专家的无私帮助和热心关怀,他(她)们是美国哈佛大学拜占庭研究中心主任Alice-Mary Tallbot,英国牛津大学Averil Cameron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Frank M.Clover教授,希腊学者Nikos Kalogeras。他们热心地为我寄来一些国内找不到的学术论文和资料,一解我燃眉之急。

本书是我的第一本专著,自知才疏学浅,难免有所疏漏,欢迎专家批评斧正。

最后,再次对曾经关心和帮助过我的师长、同学、亲人、朋友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作者

2005年10月

书评(媒体评论)

他在风格上刻意求精,并常常达到强劲有力和高雅的水平;他经常插入的一些思索,更特别的是一些讲话,无不表现出他丰富的政治知识;这位历史家由于始终抱有取悦和教育后代人的雄心壮志,似乎对于人民的偏见和宫廷里的谄媚奉承根本不屑一顾。

——爱德华·吉本(英国历史学家)

他是查土丁尼时代最出众、作品最多的历史家,……以观察精明、叙事详尽和文笔生动著称,对历史和地理都有敏锐的观察力。

——J.W.汤普森(美国历史学家)

他才华出众,既是一位历史学家,又是一位作家,他对战争的积极参与和丰富的野外知识以及个人观察和与其他人的交谈给他的。历史提供了生动而有价值的材料。 

——A.A.瓦西里耶夫(美籍俄国历史学家)

他是查士丁尼时代最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所撰写的战争史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因为所记战事均为作者耳闻目睹,所以具有很大,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朱寰(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专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古战争--拜占庭历史学家普罗柯比战记研究/北京大学希腊研究中心西学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崔艳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099571
开本 16开
页数 3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134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0: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