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二十四史(精)/书香门第
内容
编辑推荐

从《史记》到《明史》,从本纪到列传,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明末义军领袖李自成,本书从《二十四史》中仔细撷取最精彩篇章,删繁就简,去芜存精,力图使您透过历史的重重迷雾,感受“正史”的耀眼光辉。

为方便阅读,我们开辟了“史书名人”、“史籍典故”、“成书过程”、“读史指南”、“本经快读”等几个板块,将史书编纂的相关背景、成书过程、名人轶事、成语典故等清晰地呈现出来,辅以通俗的译文和精当的指南,为读者构筑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读史平台。

内容推荐

本书为介绍二十四部史籍的基本情况,设计了读史理由、史书名人、史籍典故、史籍简介、成书过程、读史指南、本经快读等栏目,帮助读者迅速清楚地了解各朝史书的基本风貌。在“本经快读”部分选录史书中的精华段落,采用原文与译文对照排列的方式,便于读者深入体会每部史书的风格特点。书中每页页眉处设有历史大事记和书名、朝代、作者索引等栏目,丰富版面层次,拓展内容空间。书中还配有插图,生动再现了各历史时期的人物及事件的方方面面,既是对文字的立体诠释,也是对史籍的一种补充阅读。

目录

史记(西汉·司马迁)

汉书(东汉·班固)

后汉书(南朝宋·范哗)

三国志(西晋·陈寿)

晋书(唐·房玄龄等)

宋书(南朝梁·沈约)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梁书(唐·姚思廉)

陈书(唐·姚思廉)

魏书(北齐·魏收)

北齐书(唐·李百药)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

隋书(唐·魏征等)

南史(唐·李延寿)

北史(唐·李延寿)

旧唐书(五代后晋·刘啕等)

新唐书(北宋·欧阳修、宋祁)

旧五代史(北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北宋·欧阳修)

宋史(元·脱脱等)

辽史(元·脱脱等)

金史(元·脱脱等)

元史(明·宋濂等)

明史(清·张廷玉等)

附录

试读章节

吕太后本纪(节选自《史记》卷九)

【人物简介】

吕太后(前7~前180),名雉,汉高祖刘邦之妻,孝惠帝之母,单父县(今山东单县)人。刘邦称帝,立吕雉为皇后。吕太后为人有谋略而性残忍,在刘邦剪除异姓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高祖死,吕太后以惠帝年少,便策划诛杀诸旧臣,从中取得实际政权。又毒死赵王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使她变哑,并置之厕中,名为“人彘”。惠帝不满吕太后所为,忧郁而死。吕太后遂临朝称制,为中国帝后专政的第一人。称制后,吕太后大封吕氏诸侯为王,政策上仍继续与民休息,由是社会经济得以不断恢复发展。吕氏专制八年后,病死。

【原文】

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吕后兄二人,皆为将。长兄周吕侯死事,封其子吕台为郦侯,子产为交侯;次兄吕释之为建成侯。

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崩长乐宫,太子袭号为帝。是时高祖八子:长男肥,孝惠兄也,异母,肥为齐王;余皆孝惠弟,戚姬子如意为赵王,薄夫人子恒为代王,诸姬子子恢为梁王,子友为淮阳王,子长为淮南王,子建为燕王。高祖弟交为楚王,兄子濞为吴王。非刘氏功臣番君吴芮子臣为长沙王。

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使者三反,赵相建平侯周昌谓使者曰:“高帝属臣赵王,赵王年少。窃闻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赵王并诛之,臣不敢遣王。王且亦病,不能奉诏。”吕后大怒,乃使人召赵相。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王来,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间。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犁明,孝惠还,赵王已死。于是乃徙淮阳王友为赵王。夏,诏赐郦侯父追谥为令武侯。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烽耳,饮痦药,使居厕中,命日“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余不能起。使人请太后日:“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故有病也。

【译文】

吕太后是高祖微贱时的妻子,生了孝惠帝和女儿鲁元太后。等到高祖做汉王时,在定陶得到戚姬,很宠爱她,(戚姬)生了赵隐王如意。孝惠帝为人仁慈柔弱,高祖认为不像自己,常常想废掉太子,另立戚姬的儿子如意,认为如意和自己相似。戚姬受到宠幸,常常跟随高祖前往关东,日夜哭泣,想立她的儿子为太子,取代原来的太子。吕后年龄大了,经常留守,很少见到高祖,关系日益疏远。如意被封为赵王后,有好多次几乎取代太子,幸亏大臣进谏,再加上留侯的计策,太子才没有被废掉。吕后为人刚强坚毅,辅助高祖平定天下,诛杀大臣,多是得力于吕后。吕后有两个哥哥,都是将军。大哥周吕侯殉职,(高祖)封他的儿子吕台为郦侯,吕产为交侯;二哥吕释之被封建成侯。

高祖十二年(前195)四月二十五日,死于长乐宫,太子继承皇帝这一名号,登上帝位。这时高祖有八个儿子:长子刘肥,是孝惠帝的哥哥,与孝惠帝不同母,封为齐王;其余的都是孝惠帝的弟弟,戚姬的儿子刘如意封为赵王,薄夫人的儿子刘恒封为代王,其他姬妾生的儿子刘恢封为梁王,刘友封为淮阳王,刘长封为淮南王,刘建封为燕王。高祖的弟弟刘交封为楚王,哥哥的儿子刘濞封为吴王。非刘氏子弟功臣番君吴芮的儿子臣封为长沙王。

吕后最怨恨戚夫人和她的儿子赵王,就下命令把戚夫人囚禁永巷,而又召赵王来都城。使者往返了好几次,赵相建平侯周昌对使者说: “高帝把赵王托付给我,赵王的年龄还小。听说太后怨恨戚夫人,想把赵王召去一起杀死,我不敢遣送赵王。况且赵王也病了,不能奉诏前往。”吕后大怒,就派人召赵相来都城。赵相被召至长安,就派人再去召赵王。赵王来了,还没有到达都城。孝惠帝为人仁慈,知道太后发怒,亲自到霸上迎接赵王,和赵王一起回到宫里,与赵王同饮食,共起居。太后想要杀害赵王,却始终找不到机会。孝惠帝元年(前194)十二月,孝惠帝早晨出去射猎。赵王年龄小,不能早起。太后听说赵王单独一人在家,就派人拿着毒酒给他喝。等到天亮,孝惠帝回来,赵王已经死了,于是就把淮阳王刘友迁为赵王。夏天,下诏追谥郦侯的父亲为令武侯。太后砍断了戚夫人的手脚,挖掉了她的眼睛,用火熏烧她的耳朵,又给她喝哑药,让她住在猪圈里,起了个名字叫“人彘”。过了几天,就让孝惠帝去观看人彘。孝惠帝看到后,经过询问,才知道这是戚夫人,于是就放声大哭,由此得了病,一年多不能起来,他派人丢见太后说: “这不是人所做的事情。我作为太后的儿子,终究不能治理天下。”从此孝惠帝天天饮酒逸乐,不去听理朝政,所以身患疾病。

越王勾践世家(节选自《史记》卷四十一)

【人物简介】

勾践(前?~前465),春秋末期越国君主,越王允常之子。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将吴王阖庐击败。阖庐之子夫差立志报仇,在吴国的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与越发生激战,越兵大败。为了保存力量,勾践退兵至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采用范蠡之计,表面向吴称臣乞和,实则卧薪尝胆,积聚力量,时时不忘灭吴雪耻。后来勾践利用夫差和诸侯会盟、率兵北上争霸之机,一举攻入吴国并杀死吴太子发。后勾践再次举兵伐吴,大败吴军于笠泽。几年后,越军逼近吴的国都姑苏(今苏州),频繁侵袭,夫差屡战屡败。到公元前473年,勾践一举灭吴,夫差投降。随后,勾践又乘胜进军北方,渡过淮河,在徐州(今山东滕州东南)召集诸侯会盟,取代吴而成为天下霸主。

【原文】

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勾践立,是为越王。

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师败于携李,射伤吴王阖庐,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勾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

 “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勾践。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勾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问行言之。”于是勾践乃以美女宝器令种问献吴太宰豁。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勾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勾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筋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勾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昕,卒赦越,罢兵而归。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译文】

越王勾践的祖先是夏禹的后裔,是夏朝少康帝小妾所生的儿子。这个人被封在会稽,他和自己的族裔后代一直恭敬地供奉着夏禹的祭祀。他们在身上刺上花纹,剪短头发,除草开荒,修筑了城邑。二十多代后,传到了允常。允常在位的时候,与吴王阖庐产生怨恨,彼此征战不休。允常逝世后,儿子勾践即位,这就是越王。

越王勾践元年(前496),吴王阖庐听说允常死了,就挥兵去攻打越国。越王勾践派遣不怕死的勇士向吴军挑战,他们排成三行,冲入吴军阵地,高喊着自刎身亡。吴兵看得目瞪口呆,越军趁机袭击了吴军,在■李大败吴军,射伤吴王阖庐。阖庐在弥留之际告诫儿子夫差说:“千万不能忘记越国。”

三年(前494),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每日命令士兵刻苦操练,要前来报仇,便想先发制人,在吴未发兵之前自己去攻打吴。范蠡进谏说:“不行,我听说兵器就是凶器,战斗就是背德,而抢着打仗更是事情中最不好的。暗地里去做背德的事,喜爱使用凶器,亲身参与最不好的事,定会遭到天帝的反对,这样做对我国来说不是好事。”越王说:“我已经决定这样做了。”于是举兵进军吴国。P24-26

序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自太史公持如椽巨笔而著《史记》以来,史学界名家辈出,涵盖一代之史不断问世。至清官修《明史》付梓,共得史籍二十四部,习称《二十四史》。它上起炎黄二帝的农耕渔猎,中承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文治武功,下迄明清之际的风云变幻,展示了炎黄以来中国近五千年的发展历程;是乾隆皇帝钦定的“中华正史”,也是研究中国历史乃至中国古代文化的最具权威性的资料宝库,堪称中华文明的百科全书。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鉴今。”尽管刀光剑影已在历史的尘埃中暗淡,鼓角铮鸣已在岁月的长河中消散,但史籍的光辉却穿透时间的阻隔,将一串串熟悉的名字、一段段古老的往事带到了我们面前。了解“正史”,领悟“正史”,让英雄洗尽铅华,让风云尽显本色,是历史的要求,也是现实的责任。

“一篇读罢头飞雪”,面对这部历时一千八百多年、总计三千二百余卷、四千多万字的皇皇巨著,许多人难免望而却步。让广大读者用较少的时间领悟《二十四史》的精华,领略中华历史文化的神韵,便成为本书立言之根本。

从《史记》到《明史》,从本纪到列传,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明末义军领袖李自成,本书从《二十四史》中仔细撷取最精彩篇章,删繁就简,去芜存精,力图使您透过历史的重重迷雾,感受“正史”的耀眼光辉。

为方便阅读,我们开辟了“史书名人”、“史籍典故”、“成书过程”、“读史指南”、“本经快读”等几个板块,将史书编纂的相关背景、成书过程、名人轶事、成语典故等清晰地呈现出来,辅以通俗的译文和精当的指南,为读者构筑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读史平台。

在此,我们要特别感谢为本书提供精美译文的各位老师:

《史记》(节选部分):王菁华;《汉书》(节选部分):于明锐;《后汉书》(节选部分):张扬;《三国志》(节选部分):韩明;《晋书》(节选部分):吴树生;《宋书》(节选部分):朱晓明;《南齐书》(节选部分):魏延朝;《梁书》(节选部分):王景升;《陈书》(节选部分):杜昌盛;《魏书》(节选部分):李云山;《北齐书》(节选部分):崔建新;《周书》(节选部分):陈志强;《隋书》(节选部分):刘子良;《南吏》(节选部分):宋寒梅;《北史》(节选部分):严文舒;《旧唐书》(节选部分):赵祥;《新唐书》(节选部分):李向晖;《旧五代史》(节选部分):高远;《新五代史》(节选部分):黄菊;《宋史》(节选部分):刘昌硕;《辽史》(节选部分):叶更新:《金史》、(节选部分):张继伟;《元史》(节选部分):谢国庆;《明史》(节选部分):王敬文。

读史并非易事。对普通的读者来说,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捡取几枚文明的碎片,在史书的墨迹中重温几分英雄的风采,也不失为人生的一大快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书虽是一本速读类书籍,但编者并没有忽略广大读者的审美要求,而是着力将其打造成一部融历史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高品质图书——既饱含历史的厚重感,又洋溢着愉悦的现代气息,让读者在历史与现代的碰撞中,尽享读史的乐趣。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所疏漏,不当之处,还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二十四史(精)/书香门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西汉)司马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0070613
开本 16开
页数 32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99
出版时间 2008-02-01
首版时间 2008-02-01
印刷时间 2008-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8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4.1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0
198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