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是鲁迅先生于1922年6月所创作的,描绘了一个辫子老童生陈士成的悲惨故事。本连环画版是贺友直先生据之为脚本而创作的。贺友直先生毕生致力于鲁迅青睐提倡的连环画,他取水墨写意之道,把中国画引入连延的故事之中,在白光的明灭隐现之间完成对鲁迅思想的“翻译”和诠释。画中,无论刻画人物表述环境烘染气氛战士情节都与整个主题丝丝入扣,沉郁顿挫,活画出陈士成这一个“苦恼人”的行状来,阅罢,令人唏嘘,不忍释卷。喜欢连环画和鲁迅作品的朋友可一定不能错过!
图书 | 白光 |
内容 | 编辑推荐 《白光》是鲁迅先生于1922年6月所创作的,描绘了一个辫子老童生陈士成的悲惨故事。本连环画版是贺友直先生据之为脚本而创作的。贺友直先生毕生致力于鲁迅青睐提倡的连环画,他取水墨写意之道,把中国画引入连延的故事之中,在白光的明灭隐现之间完成对鲁迅思想的“翻译”和诠释。画中,无论刻画人物表述环境烘染气氛战士情节都与整个主题丝丝入扣,沉郁顿挫,活画出陈士成这一个“苦恼人”的行状来,阅罢,令人唏嘘,不忍释卷。喜欢连环画和鲁迅作品的朋友可一定不能错过! 内容推荐 白光、白光,它抑非是一种失意者渺茫希望破灭的征象吗? 《白光》、《白光》,且看贺友直先生循鲁迅之笔所描绘刻画的惨冷历史旧相。 《白光》,鲁迅小说,作于1922年6月,见《呐喊》集,现在的连环画则是贺友直先生据之为脚本于1980年的创作,计36幅,水墨淡写,至今虽已25年了,却仍令人唏嘘,不忍释卷。 目录 出版人的话 欢迎《白光》的重见 白光 试读章节 陈士成看过县考的榜,回到家里的时候, 已经是下午了。他去得本很早,一见榜,便先在这上面寻陈字。陈字也不少,似乎也都争先恐后的跳进他眼睛里来,然而接着的却全不是士成这两个字。他于是重新再在十二张榜的圆图里细细地搜寻,看的人全已散尽了,而陈士成在榜上终于没有见,单站在试院的照壁的面前。 凉风虽然拂拂的吹动他斑白的短发,初冬的太阳却还是很温和的来晒他。但他似乎被太阳晒得头晕了,脸色越加变成灰白,从劳乏的红肿的两眼里,发出古怪的闪光。这时他其实早已不看到什么墙上的榜文了,只见有许多乌黑的圆圈,在眼前泛泛的游走。 隽了秀才,上省去乡试,一径联捷上去,……绅士们既然千方百计的来攀亲,人们又都象看见神明似的敬畏,深悔先前的轻薄,发昏,……赶走了租住在自己破宅门里的杂姓——那是不劳说赶,自己就搬的,——屋宇全新了,门口是旗竿和扁额,……要清高可以做京官,否则不如谋外放。……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这时候又象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他不自觉的旋转了觉得涣散了身躯,惘惘的走向归家的路。 P1-P4 序言 出版人的话 本书初版于20世纪的1980年9月,印数2000册。那是一个刚刚经过阵痛的祖国恢复的时期,也是出版业开始复苏的季节。现在我们可以想像,那个时段,艺术家们的心态从灰色调式中挣脱,一下子进发出被压抑很久的能量有多大,每位画家都急切地想用手中的画笔表达自己的价值,几乎是什么都想画,当时,我社力邀十余位当代优秀画家(其中不少位今天已经称之为大师了),一起编辑创作了鲁迅短篇小说的插图本11种。其中方增亢绘《孔乙己》、陈逸飞绘《药》、赵延年绘《阿Q正传》、程十发、程多多绘《伤逝》、韩和平绘《故乡》、赵宗藻绘《社戏》、黄英浩绘《一件小事》和《祝福》、韩辛绘《风波》、张怀江绘《狂人日记》以及贺友直绘《白光》。丛书统一开本,统一书装,名著配名绘,有这么多艺术家参与,竟然顺利成书,而且贺友直绘《白光》还获得第二届全国连环画评奖绘画一等奖,真是一件出版奇事。今天我们出版人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和可能聚集这么多精英再做一件这样的出版之事了。只能长喟:时代使然之。 25年后,我社又一次推出该丛书精品之一贺友直绘《白光》。我社延请著名旅日设计师张少俊先生主持本书的书装设计,试图用新的设计理念和当今最好的印刷品质重新演绎这部名著和名绘,也聘请著名艺评家谢舂彦先生再次帮我们认识贺友直的艺术。当然,我们出版人更想用出版本书来表达我们的一颗心,虽然时光过去了二十余载,但上一代出版人的希冀和我们现代出版人的文化追求还是很容易沟通的。优秀的民族文化一定是世界的,也一定会永恒的,我想这本书应该属于这里面的一份子。 感谢前辈,感谢为此书作出努力的所有人。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李新 2005.9.6晚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白光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鲁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贺友直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245314 |
开本 | 24开 |
页数 | 3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5-11-01 |
首版时间 | 2005-11-01 |
印刷时间 | 2005-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6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3.6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173 |
宽 | 171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