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失传的营养学(远离疾病修订版)
内容
编辑推荐

王涛所著的《失传的营养学(远离疾病修订版)》是一部根在远古,利在当今全人类健康的伟大作品。

这是一部人人都应该读的营养医学书。

一场真正意义的医学和营养学革命将从此书开始。

本书讨论了冠心病、脑血栓、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等几十种在医学上认为终身难治的疾病可以简单治愈的方法。希望本书能帮助您做好健康维护,帮助您治愈您的病患。

内容推荐

生命是个奇迹,也是奥秘,诸如人体本身有着惊人的修复功能,只要你给足原料——营养,就能恢复健康。《失传的营养学(远离疾病修订版)》作者王涛作为医学博士,独辟蹊径,多年在营养医学领域倾注心血,对营养在生命内循环中的作用和影响提出了一些新的见地,并在多年的跟踪随诊实践中证实了营养在医学领域的新贡献。

《失传的营养学(远离疾病修订版)》将拯救我们病弱的躯体和灵魂。将治愈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脂肪肝、肥胖、失眠、痛风、肝硬化、肾炎、更年期综合征、脑萎缩、老年性痴呆、多种精神心理疾病和各种骨关节肌肉疾病等几十种难以治愈的病症。

各种疾病,从理论上讲有来的路就应该有回去的路,没治好,或者可以说是因为没帮它找到回去的路。

目录

修订说明/7

代序 留日博士后和他“有生命的书”/77

序/19

第1部分 总论/001

 第1章 用知识指导生活/003

 第2章 被严重误解的“亚健康”/006

一、正确认识亚健康/006

二、您多长时间“检修”一次/011

三、世界上有100%健康的人吗/013

 第3章 健康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015

 第4章 怎样才能维护好自己的健康/018

一、关于病因不清/018

 (一)病因的分类/020

 (二)所有的慢性病都与生活方式有关,都是生活方式病/021

 (三)病因的来源——损伤/023

二、被严重低估的人体修复能力/030

三、搞错了,身体需要原料/035

 (一)营养素就是用来治病的/037

 (二)营养素到底能治哪些病/040

四、为什么今天的医学对慢性病束手无策/041

五、不要给系统添乱/045

 第5章 今天的食物能给我们提供充足而均衡的营养吗/047

一、蛋白质的来源/048

二、糖的来源/050

三、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来源/052

 第6章 营养素与高级补品/054

 第7章 中医、西医、营养学和营养医学/057

第2部分 各论/067

 第8章 肝——健康的大总管/069

一、肝的蛋白质代谢/072

二、脂肪代谢/078

 (一)肥胖与科学减肥/078

 (二)治愈高血脂和心脑血管疾病/081

1.冠心病、心梗、脑血栓/081

2.打呼噜/087

3.高血压/089

三、肝的糖代谢/Dg2

 (一)治愈低血糖/092

 (二)治愈糖尿病/094

四、高胆固醇与胆道系统疾病/101

五、痛风能不能治愈/1D3

六、一些疾病的命名误导了我们/10g

七、疾病是吃出来的/110

 第9章 提高机体免疫力和病毒感染性疾病

 (感冒、肝炎等)的疗法/113

 第10章 慢性炎症与癌的关系/117

一、想得癌其实不容易/117

二、癌是营养极度缺乏的产物/123

三、癌症的营养素治疗/126

 第11章 血液病能用营养素治愈吗/131

 第12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我们要终身承受吗/135

 第13章 警惕平滑肌收缩引起的疾病(痉挛、头痛、痛经等)/138

 第14章 人体会过敏吗(皮肤过敏、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141

 第15章 骨关节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147

一、风湿性关节炎,147

二、骨质增生/148

三、股骨头坏死/154

 第16章 慢性肾炎可以治愈/156

 第17章 营养素使用中的误区/158

 第18章 纤维化、器官硬化可以解决到什么程度/167

 第19章 睡不着(失眠)与睡不醒/172

 第20章 精神疾病并不难治/176

 第21章 治愈更年期综合征和女性的保养/184

 第22章 优生优育/188

 第23章 孩子的营养及一切问题都缘于父母的无知/193

一、偏食、厌食/194

二、淘气、多动症/196

三、近视/198

 第24章 “长生不老”之术/201

第3部分 人为什么要长成这个样子/207

 第25章 人体的基础知识/209

一、细胞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09

二、人体结构/214

 第26章 人为什么要长成这个样子/219

后记/222

试读章节

异想天开,天开了;石破天惊,天没惊!

“因为人类原本就不用吃药!”

这是一个真正伟大的发现,这个发现将改变人类的健康历史轨迹:

冠心病、脑血栓、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几十种在医学上认为终身难治的疾病,可以用简单的方法治愈——这个方法就是“吃饭”!

你信吗?不信?!

但这是事实!

(二)

公元2008年4月底的一个晚上,我忽然接到一个电话。

电话说,在《中国新经济》杂志工作的李忠旺执行总编,委托我看一部书稿。

我与李总是去年在全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系列爱心传播活动中认识的,同在一组当评委,说话投缘,成为朋友。我想,他托我看的书稿必不一般。

第三天下午,我在烟台日报社的接待室里,与作者见了面。

他个头中等,约四十岁左右,长方脸、大眼睛;眼神透着自信,间或有一丝质疑的光,谈吐文雅,声音却响亮而厚重。

他说是自己写的-本医学书稿。

书呢?

他说带了优盘。

我说,你发我邮箱吧。

第二天,我收到了他的短信息,说书稿已发我邮箱了。

(三)

很难想象这部书稿的价值有多高。

一开头,我就被它抓住了。思想的深邃程度出乎意料;观点之新颖、逻辑之严密、语言之清晰,使如小说般很长的段落变得似乎很短;问题的尖锐和论述的精彩,使原本应该是枯燥的医学理论变得竟如小说般引人入胜。

窥豹一斑,此处略引数句,以彰风格:

“让现代医学最尴尬的也正是这一点,因为不管它多么自恃先进,它能够治愈的疾病并不多。多少治疗糖尿病的专家死于糖尿病;多少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专家死于心梗或脑血栓;多少精神科、神经科的医生自己长期失眠。今天的医学是怎么了?是因为它偏离了‘食药同源’这一正确方向,它太自以为是了,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结果搞得自己处处碰壁。”

这部书稿,看似专业的医学论著,可它却通俗易懂;说它是科普著作,它又有很好的医学论说与证明,还有方法与实证。似此又非此,非此又似此,恰在似与不似之间,真是奇妙啊!

它如醇醪一般,浓香扑鼻:又如极品清茶,清香悠远。然而,我没有一口气读完。

我怕一气读完,就不能细细品味这—人类医学思想宝库中的珍品“人参果”了!

我一口一口地细细品味与鉴赏,用了三天时间,才把这本“宝贝书”读完。

我惊奇,它竟然在世人面前洞开了一个伟大的智慧:人体自行修复功能是如此的奇妙和伟大——它才是一切疾病的真正“医生”;这个“医生”本身就是一个天才,它不用任何仪器和设备就能知道哪里有病,有什么病,怎么治疗最快最好;它治病所需要的又十分简单,不是别的,就是人体所需的唯一材料:营养素!

而获取营养素的手段十分简单,就是吃饭。  很多人只知道吃饭是为了活着为了享受,却不知道吃饭的真正意义是获取营养素—_人们对自己的身体缺乏真正的认识。

因为只有获取足够的营养,才能补充人体消耗,同时自行修复人体损伤。如果把人体比做一座大楼,营养素就是组成大楼的砖。今天缺一点,身体就会少一块砖;明天缺一点,身体就会缺两块:这样一块一块地缺下去,缺到一定时候,修复难度大了,疾病就产生了,当营养素缺乏到没法修复时,楼就塌了,人就完了。

生活中,很多人只知道营养不足会得病,却不知道营养素这么重要,更不知道,有了疾病可以用营养素医治。不仅明显的营养缺乏症可以用营养素医治,就是重大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甚至包括一些癌症,不用药物,营养素同样能医治,而且能彻底治愈。

“中医讲‘药食同源’,这四个字告诉我们,从人类开始张嘴吃饭的那天起,营养学就已经诞生了,毫无疑问,医学也从那一刻问世了,因为食物也是药物。”

道理很简单,这就是人体有奇妙的修复功能。只要有了足够的营养素,任何疾病,身体都能自行修复医治。

P12-14

序言

中医讲“食药同源”,这四个字告诉我们,从人类开始张嘴吃饭的那天起,营养学就已经诞生了,毫无疑问,医学也从那一刻问世了,因为食物也是药物。直到今天我们也会看到很多书籍、报刊以及其它传媒不断地告诉您得了某种病应该多吃哪些食物。

“药食同源”,这是再自然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了,但不知从什么时候,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医学和营养学分家了,各走各的路,尤其是现代医学自恃代表着今天最“先进”最“科学”的医学而大行其道,很有独领风骚的味道。现代医学也确实有它值得骄傲的资本,因为今天各个行业不管多么发达不管多么先进,都是一个目的,即让人活得更健康、更舒适。所以各学科最先进的知识和科技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到医学中,被现代医学所用。比如很难想象没有电脑和电脑网络今天的现代医学会是什么样,因为CT、核磁共振等很多现代化的检查设备和治疗手段都是以电脑和电脑网络为基础的。再比如材料科学也是今天最重要的科技之一,连航天飞机的制造也离不开材料科学,它也被应用到现代医学中,比如假肢和人造骨骼的制造等。但让现代医学最尴尬的也正是这一点,因为不管它多么自恃先进,它能够治愈的疾病并不多。多少治疗糖尿病的专家死于糖尿病;多少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专家死于心梗或脑血栓;多少精神科、神经科的医生自己长期失眠。

今天的医学是怎么了?是因为它偏离了“食药同源”这一正确方向,它太自以为是了,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结果搞得自己处处碰壁。这一点它不如人家营养学做得好,营养学一直“忠实”地信奉“食药同源”,以至于人类从开始张嘴吃饭到今天已经数万年了,营养学还在讲哪些东西该吃,哪些东西不该吃,哪些东西要多吃一些,哪些东西要少吃一些,哪种食物有这样的营养,哪种食物有那样的营养,它是一个老实听话的孩子,但领悟力差了一些,没有悟到“食药同源”的真正含义,以至于营养学一直裹足不前。尽管身处现代,但它与“现代营养学”这个称号相距太远。

笔者携20年对医学的学习、实践、研究和思考,在本书中讨论了医学和营养学正确的发展方向——营养医学,讨论了健康维护和各种疾病治疗的正确方向和方法。本书讨论了冠心病、脑血栓、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等几十种在医学上认为终身难治的疾病可以简单治愈的方法。希望本书能帮助您做好健康维护,帮助您治愈您的病患。这本书希望您能慢慢地阅书,希望您细细地品味它,让成为您一生一世的朋友。

由于时间仓促,更由于作者才识浅陋,有很多知识和观点都可能有不当之处,欢迎各界朋友批评指正。笔者在此送上最真挚的感谢。更渴望这本书能成为一个交流、讨论甚至是争论的平台,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为我们的健康事业出一点力。我一直信奉一句话,“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在健康面前人人平等”。

在此书完成之际,我的内心充满感谢,感谢在写作过程中给了我无私支持和帮助的那些朋友,更感谢那些在我人生路上给我支持、给我点拨、给我关爱的良师益友,感谢我的妈妈和我的家人,他们一直是我心灵的避风港,她们给我勇气、给我毅力、给我永不言败的斗志。

王涛

2007-11-2于烟台

后记

一直以来我有一个梦,这个梦在我看来是极其伟大的,而在别人看来则是过于天真过于痴心妄想的;这个梦就是,有一天我要治好天下所有的病人。

在医科大学学习了5年,就是自我面壁思道吧,1800多天也应该悟出一些东西了,何况是有师教导,“象牙塔”里镀金?其实却不然,当我第五年在医院实习面对患者的时候,我才知道我是多么无能。不光是我——您一定要相信,我是一个学习很认真的好学生——我的同学们也如我一样的无能。事实上,这种无能不仅表现在我们这些苦读5年的医科大学生身上,即使是那些在医院已经打拼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医生老师们,那些甚至是资深的医学专家们,他们的表现也和我不相上下。本以为该是大显身手的时候,却发现医生最常面对的是尴尬,即使是今天,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我们不得不痛苦地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就是医生能够治愈的疾病寥寥无几,屈指可数;而且,我即使作为医生,也并不能比您多数出一个来。因此,大学还没毕业,为了荣誉,为了面子,为了一切的理由,我就有了开头所说的这样一个梦。

为了这个梦,我和朋友在一起时如切如磋,自己独处时如痴如魔;为了这个梦,我上下求索近20年,读完大本读硕士,读完硕士又读博士,读完博士又读博士后,在国内无果又远涉重洋东渡扶桑。今天想来,这就象怀胎,一切都在孕育之中,一切都在蓄积之中。“分娩”的日子没有丝毫的痛苦,只有无尽的快感和浑身的轻松。我甚至感觉到脑子在动,医学和营养学两条巨龙在我的脑内相互搏弈,杀得天昏地暗,鳞甲纷飞;两大知识体系的相互碰撞终于实现了去伪存真的整合与融合;一个全新的知识体系——营养医学在万丈光芒中诞生。与脑内革命相呼应的是我的“疯狂行为”:我从书架上扯下积累了近20年的几乎所有的专业书籍和资料,把他们扔在地上,堆得像小山一样,最后全被我的学生清理卖掉了。今天您要是来看我的书架,您绝对看不出我是做什么的——我的医学专业书全罗起来也没有到四十厘米厚。我之所以向您说这些,是想告诉您,营养医学既不是异想天开的东西,更不是无中生有的“怪物”,也不是医学和营养学两个学科简单机械的组合,而是在深厚的医学和营养学专业基础上“孕育和分娩”出来的全新的科学;它所显现的是医学和营养学两大学科的终极发展方向。我敢断言,如今这两大分立的学科,最终必将走向融合而合二为一;形成维护人类健康的巅峰的也是这套终极的理论——营养医学。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验证和进一步的理论思考,2007年的长夏,我突然萌生了写一本书的冲动。那肯定要先找一个可以静下心来的环境,我最终来到烟台,因为这里有好友海波,蒙他照顾很多。3个月的时间,废寝忘食,笔耕不闲,终于写成书稿。出书就像给女儿找婆家。我对婆家的要求很高。不识我女儿价值的婆家万万是不能找的。可话又说回来,想找到一个独具慧眼的婆家还真不容易。您想想,在社会的今天,很多书都是为了直接的功利一类而写的。那些婆婆们看过的小姐太多了,甚至有些心浮气躁,视而不见了。另外就是我这本书的理论太超前了,想让已经习惯于惯性思维的婆婆们静下心来把她看懂还真有难度。因此,书稿在手里放了半年多,就是嫁不出去。真的要感谢好友邵宁大姐,是她的极度热心帮了我。2008年的4月,她给我介绍了一个朋友,就是在中国新闻社《中国新经济》杂志工作的李忠旺李总。李总古道热肠,听说我不是为了评职称而出书,极为欣赏;又听说是一本关于健康的书,更加高兴;据李总自己讲,是积德的事他都赞赏和支持,但他给我打了一个“太极拳”,要我回烟台找原来烟台晚报的副总编辑吴殿彬吴总,说只要吴总看后说行就可发行。我想情况不妙,北京都找不到识货的,烟台这么个小地方,希望就更渺茫了。

回烟后,我马上跟吴总联系;他要我把稿子送过去,我就带着优盘过去了,简单聊了几句,做个自我介绍,又介绍了一下写的内容——肯定是说不清的——您想想,不可能在三五分钟内就把一套严密的理论说清楚了,而且当时又不方便打开U盘看。吴总只是听我说一说,然后嘱我把稿子发到他的邮箱。会面后的总体感觉是比较失望,因为感觉聊得有点没对上路。

没想到几天后,在邮箱中看到吴总的来信,对这书稿和营养医学理论极认可。他对这本书的理解跟我的理解简直一模一样。从书及人,他对我赞赏有加。这下轮到我佩服他了,他又不是学医的,却能对我的营养医学理论理解得那么深、那么精准,简直是丝丝入扣,太神了!后来交往多了,成了朋友我才知道,他是很厉害的角色,高级记者,中国时事报道全国十佳总编辑、新华社全国十佳通讯员,他的理论专著《新闻采写精谭》曾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山东新闻界获此政府大奖几近仅见,他为人好,做事极有章法,而且极有悟性。后来我们一起喝茶,聊起这段经历还觉得不可思议:我一开始选择写作地点时并没有选中烟台,怎么后来还是来到了这里?怎么那么巧就在烟台碰上了吴总?李总怎么就推荐他给我呢?那些受医学理论“毒害”太深的医生们对我的理论可能都看不懂,他怎么就能这样深刻理解呢?讨论起这一连串的不可思议的故事,吴总笑着说,人若不知道,就该是上帝的安排了;的确,我也觉得不好解释,真是很神!

是邵宁大姐、李总、吴总等等很多很多人的努力才促成了这本书的出版,所以看着这本书即将付梓,在我心里最想说的是感谢,感谢上帝的安排,感谢所有在我成长过程中、写书过程中、出版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所有朋友和亲人,要知道这个感谢不是我一个人说的,除了我,还有千千万万将因此书而获得健康的人们。这本书必会救人无数!

作者

2008年6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失传的营养学(远离疾病修订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23423301
开本 16开
页数 225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84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08-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151-49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0
16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