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温故(17)
内容
编辑推荐

张功臣与你一起分享“往事半苍茫——成舍我的办报生涯”;吴奔星同我们一起“缅怀老友孙望教授”;周素子为我们讲述“户口的故事”;赵烟在这里回忆“少年时光”;丁一讲述“购物的变迁”;……更多精彩等你来看!

内容推荐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目录

特稿

 张功臣 往事半苍茫(下)——成舍我的办报生涯/1

人物

 陈正茂 同为“北大人”——记胡适与李璜的情谊/26

 蔡登山 以英文写作的温源宁教授/36

印象

 吴奔星 缅怀老友孙望教授/44

记忆

 周素子 户口的故事/52

 李文华 送小学生去知青点/69

 赵 细 少年时光/75

 丁 一 购物的变迁/87

 杨淑贤 我的1977/90

口述

 王世江 口述方军整理撰写 最初的枪声——二十九军老兵的抗战记忆/97

聚焦

 张耀杰 陈胡的联合战线与核心价值/108

风物

 杨桂玫 潮人有根/132

 谢其章 还乡记/143

文本

 胡 剑 一位清代文童的《论语》心得/159

 樊 敏 两封购物家书/165

 周楞伽 当年的一份交代材料/168

影像

 孙建秋 金陵女大/中插

众说《温故》

 民间的历史(徐长云/43)民间对遗忘的抗争(雷颐/51)

 夜读《温故》(沈骏松/167)

试读章节

办《民生报》得罪了汪精卫

成舍我大难不死,深知自己在京城随时仍有生命之虞,必须出去避避风头,韬光养晦一时,才是办法。于是把报馆的事托付给老友吴范寰管理,继续出刊,自己则在1927年春上去南京,寻找新的出路,后来一直往来于平、宁两地。在此期间,《世界日报》仍不断受到当局压迫,如1929年12月30日,因刊登题为“某要人谈时局”的报道,得罪了接管华北的阎锡山,被处罚停刊十二天;1933年5月10日,又因公开报道国民党特务组织蓝衣社的内幕,蓝衣社头子刘健群命令北平宪兵拘捕成舍我,经人说情,才免遭祸手。这些际遇,使成舍我动了在南京创办一份报纸的念头。

他要在南京创办新报的想法,与国民党大老李石曾不谋而合,于是遂由李出面张罗,合办一份四开小型报,命名为《民生报》。报纸首刊选在4月18日,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在同一天。这一年,国民党南京市党部通令党员必须重新登记,成舍我以“办报不应受到任何党派之约束”,“不往登记,自动放弃党籍”,这是他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作此选择,当然是出于对职业生涯的考虑和对新闻自由的尊重,他后来敢于和国民党进行抗争,这也是一个盾牌。

《民生报》社址在南京汉西门石桥街公字40号,一所租赁的民房里,报馆房屋与成舍我的住宅联在一起,简陋局促。成舍我自任社长,请来了他在北大的同学周邦式任经理一职,编辑部骨干力量也多是《世界日报》的旧人。由于当时北伐军占领南京后,仍在同军阀孙传芳作战,孙的部队还一度夺取南京城,政局不稳,人心惶惶,成舍我对这份事业并没有多大信心:

《民生报》刚开始时,每天都提心吊胆的,因为几乎每天都在打仗,很危险。差点儿就办不下去,后来硬挺,总算撑住了。

《民生报》虽为小型报,订费三个月仅一元钱,但为了充分利用篇幅,节省成本,采用的是“小报大办”的方法,版面编辑上讲求精美细致,文章要求短小精悍,文字更追求紧凑简约,这也是成氏独特的经营之道。报纸出刊后,因特立独行的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在报道新闻的理念上,成舍我也有自己的主见,认为小型报要与大报竞争,重要新闻不但不能比大报少,而且每天更要有一两条大报所无的消息或特讯,目的在于培养读者对本报的信心。为此,他花许多精力与达官贵人周旋,探求政界内幕,多次得到独家新闻进行报道,并引起轰动。加上《民生报》对时事的批评也十分精辟尖锐,因而深得读者欢迎。报纸初创时发行三干份,一年后就发行到一万五千份,几年后,更创下日发行达三万份的记录,超过了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的销量。

此种蒸蒸日上势头,令成舍我信心大增。这期间,为了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对自己的报业实行科学化的经营管理,从1930年到1931年,他通过李石曾的门路筹得经费,赴欧美考察游历一年余,大开眼界,回国后又在北平石驸马大街创立“北平新闻专科学校”,为今后大业培养和准备专门人才。到报纸刊行的第六年,他开始自建房屋,计划在南京组织中国报业公司,做起成立报业“托拉斯”的美梦了。但到了1934年5月,一场意料不到的变故击碎了他的梦,《民生报》也遭到了灭顶之灾。

事情是由一篇报道引起的,当时的总编辑张友鸾还记得:“……有位记者采访到一条新闻:行政院盖大楼,建筑商贿买政务处长彭学沛,给他修了一座私人住宅小洋房;以致在主体建筑上偷工减料,而且屡次追加预算,超过原来计划一倍以上。我曾听说彭和成(舍我)是亲戚,有些踌躇,拿着稿子去问他,他却说:‘既然确有此事,为什么不刊登!’”此新闻发表后,《民生报》并没有罢休,围绕着这个线索顺藤摸瓜,连连报道,行政院屡次提出警告,徒然无效。成舍我行使“话语权”,竟连国府要人兼自己的亲戚都不放过,这种行为,令不少同行觉得其大节可仰,但也让当事人感到“不寒而栗”。很快,这个事件产生了边际效应,《民生报》又刊登了一篇“最有趣味性的特写报道”,惹到了行政院长汪精卫头上:

某日汪院长亲自主持一项重要会议,当与会人员到齐时,而院长不知去向,把秘书人员急得团团转,但遍找无着,正在无可奈何之际,有人发现院长被关在厕所里,因新厦所有门锁,按照规定均为外国进口的高级弹簧锁,而实际所用的,则均为赝品,使用效果甚差。汪因在会前入厕小解,厕门自动上锁,而事后就开不开门了,虽敲门呼救,并未被人发现,汪只有忍耐一时了。

汪精卫被困厕所的新闻,无形中证实了彭学沛贪污舞弊有据,很快成为谈资,为人们所乐道。汪为此发怒,立即召彭学沛责问,彭无言以对,遂提出辞呈。消息被《民生报》得知后,仍穷追不舍,在头条位置,以“某院、某处、彭某,因涉嫌贪污案请辞职”为标题,刊登出来,使得汪精卫更加光火,认为这是对他的重大冒犯,于是以《民生报》“肆意造谣、不服检查”为名,罚令停刊三天。但是成舍我不服,在《民生报》复刊时又登载社论,说明被罚经过,质问行政院,并声言将依法抗争。一场轩然大波由此引起。

在汪精卫授意下,彭学沛向首都地方法院提出诉状,控告成舍我及《民生报》诽谤罪。开庭那天,旁听者甚众,喝彩声不断,成舍我亲自上庭答辩,言辞滔滔,驳斥彭学沛的指控,南京各报也一哄而上,把这件案子炒得沸沸扬扬,成舍我的名字在宁沪一带叫得愈加响亮了。不久,《中央日报》程沧波、中央通讯社萧同兹等新闻同人从中调停,要《(民生报》登一个更正声明,彭学沛亦愿撤回诉讼;但成舍我因事实俱在,为了报社信誉,坚决不干,彭为避免事态扩大,不得已撤回控诉,此案也就不了了之。成的精明加执着,于此可见一斑。

……

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温故(17)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瑞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394159
开本 16开
页数 1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0.6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29
164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4: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