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青春在这里绽放--10个外来工的30年
内容
编辑推荐

青春是一种精神状态,是指不懈的干劲、丰富的想象力和滚烫的情怀。它是生命之源勃勃生机的涌泉。

10个最为普通平凡的生命,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在他们的血液中,流淌的是人性中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感。不平凡的是他们的故事,令人振奋和感怀;让我们敬佩和珍惜的是他们——改革开放30年来与我们的城市同呼吸共命运的优秀的外来工建设者。

内容推荐

10个最为普通平凡的生命,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在他们的血液中,流淌的是人性中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感。不平凡的是他们的故事,令人振奋和感怀;让我们敬佩和珍惜的是他们——改革开放30年来与我们的城市同呼吸共命运的优秀的外来工建设者。

在你我的心底,都有一座无线电台:它能在多长时间里接收到人间万物传递来的美好、希望、快乐、鼓舞和力量的信息,您就会年轻多长时间。让青春永远在我们心里绽放!

目录

高敏:热血铸就爱心丰碑

李传梅:背着婆婆来打工

翁彬:传奇经历抒写壮丽人生

从飞:用歌声点亮希望,用生命构筑课堂

高正荣:为了别人快乐而活着

刘理斌:8年打工供兄读研,8年后重拾自己大学梦

庞绍青:青春在这里绽放

陈淑莹:“光明天使”的别样人生

王可:爱的誓言不能改变

安子:从打工妹到作家企业家的华丽转身

试读章节

高敏:热血铸就爱心丰碑

人物简介:

1966年12月9日,高敏出生在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孙集乡果子元村一幢低矮的茅草屋里。军人出身的父亲只讲奉献不思索取的奉献情怀和母亲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都给高敏以久远的影响。20多年的生活历练,使她从一名19岁的普通打工妹成长为一名用爱心与奉献感动成千上万人的“深圳最具爱心人物”、“深圳十大杰出青年”,并荣获“全国无偿献血金奖”。她是广东第一位无偿捐献机采成分血的女性,是深圳骨髓库成立后第一批志愿捐献骨髓者,也是至今为止全国无偿献血次数最多者。至今,从她瘦弱身躯里无偿捐献出的鲜血已经超过了12万毫升,相当于将她全身的血液抽干了20次。

人物感言:

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历程,我们的国家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应该说,我能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是幸运的。值得欣慰的是,在这个举世瞩目的历史进程中,我没有虚度。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我度过了自己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并用爱与奉献抒写了自己无悔的人生。

从父亲作为第一批建设者来到深圳的那一天起,我就对南中国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产生了一种特别的感情。1987年春天,我高中毕业踏上深圳这片土地时,就下定决心要在这里开始我崭新的人生。我先后当过中日合资企业的流水线女工,也在毛织厂里当过纺织女工。打拼多年后,生活的波折与变迁使我先后三次离开深圳,又三度执意前往。

经历了许多也思考了许多,我终于明白:人活着,就一定要有一点儿精神,一定要有一种顽强与执着。第三次返回深圳后,我为自己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加人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把别人用来赚钱的工作时间全部奉献给了这份义务工作,一干就是10年。这份别人在业余时间偶尔做一做的无报酬工作,让我付出了不少,但也收获了不少——给予本身也是一种快乐。

从初来深圳打工算起,我的人生在奔波与忙碌中过去了20多年。与那些在深圳成家立业、有房有车的人相比,我有时不被人理解。的确,时至今日,我在深圳仍然房无一间地无一亩,虽然整天起早贪黑十分辛苦,但做的都是没有报酬的义务工作,吃住问题还要妹妹来帮助解决。不少人这样问过我:“别人当志愿者为社会无私奉献,都是在保证有一份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偶然做一下,你却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这上面,自己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值得吗?”甚至有人说我是“傻瓜”。可我并不觉得。如果人人都为自己着想而不为社会奉献,那我们这个社会还有温暖吗?当这个“傻瓜”,我愿意。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做一段时间的好事也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的理想,就是做一个这样的人。

母亲是她人生的第一任老师

“我的父母虽然都是没什么文化的农民,也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母亲乐于助人、凡事先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天性和父亲只讲奉献不思索取的军人作风,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我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我,与父母的言传身教分不开。”谈起自己的成长之路,高敏对父母一往情深。1966年12月9日,高敏出生在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孙集乡果子元村一幢低矮的茅草屋里。这户看上去与普通农户没什么区别的农家,却有着与别家不一样的生活:男主人高连云虽然是村里土生土长的庄稼人,却没干过农活,他16岁初中毕业后当了工程兵,一走就是十几年。妻子孟凡香独守着两间茅草屋,成了里里外外的一把手。就连她生高敏等四个孩子时,丈夫也因为部队工作忙而不肯请假回家。可孟凡香却不怪丈夫:“他是部队的人,就要守部队的规矩,怎么可能想回家就回家呢?”她无怨无悔地担起了照顾老人、养育孩子和耕田种地的生活重担。生活,对这个独撑门户的女人,显得是那样的艰难。在高敏童年的记忆里,母亲总是一天到晚地忙碌,家里被她打理得干净整洁,地里的庄稼也被她照顾得连年丰收。每到农忙时节,别人家的田里都是男劳力,唯有高敏家是母亲一个人披星戴月地苦干。然而,就是这样艰难的日子,谁也听不到她喊苦叫累,她的脸上始终挂着温和的微笑。她总是这样告诉年幼的儿女们:“只有辛勤劳动,我们的生活才能一天比一天好!”

尽管母亲如此辛苦忙碌,可是邻居乡亲谁家有了困难,她总是会主动伸出援手。有一年大旱,村里有些困难人家粮食不够吃,靠向别人借粮度日。日子久了,很多人家都不愿意再借给他们。可孟凡香却始终对这些人家有求必应,来者不拒。有人提醒她说:“那几家已经借了很多粮,明年未必能还得起。你家孩子多粮食也不多,再把粮食借给他们,自己恐怕要挨饿了!”母亲听罢说:“我们家现在还有粮食吃,怎么能看着他们的老人孩子挨饿?”就这样,她把家里一半的口粮都借给了人家,到了春天青黄不接时,她家里的粮食不够吃了,孩子大人便每天只能靠喝稀粥维持。

一连吃了一个多月的稀饭,孩子们受不了了,嚷着让母亲将借出去的粮食要回来。母亲一扫平日里的温和,态度严肃地说:“凡事不能只想我们自己,要多想想别人的难处!我们家虽然连吃了这么多天稀粥,可毕竟是一日三餐都有得吃,而借我们粮的那几家,每天只能吃两餐稀粥,我们怎么忍心向他们要回粮食呢?”直到秋收,那几家的经济状况也没见好转,母亲主动对人家说:“我家今年收成不错,那些粮食不用还了。”

看到那几户人家对母亲无限感激的表情,孩子们对母亲充满了敬意。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高家的四个孩子个个勤劳能干,乐于助人。高敏不满10岁时,就成了母亲的小帮手。每天放学后,别人家的孩子都跑出去玩耍,而高敏却一声不响地回家做饭喂鸡、照顾年幼的妹妹和弟弟,让在田里忙了一天的母亲回到家里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到十五六岁时,高敏在寒暑假里不仅可以顶一个壮劳力帮助母亲干农活,还会主动帮助邻居家种地和收割。就连两个妹妹和年幼的弟弟也会在忙完自家的农活时去别人家的田里帮忙。母亲为此格外高兴:“这才是我高家的儿女!”p2-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青春在这里绽放--10个外来工的30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55087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3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1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