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平凡的世界》之后的经典力作,梦里水乡,摇曳少年男女情爱之美,出世元红,尽染斑斓时代如花人生。这是一部被淡淡的忧伤情绪笼罩着的、带有自传色彩的怀旧小说,作者文笔缠绵、感情趋势,一个男人丰富的人生经历与斑斓多彩的乡村生活如风俗画卷般徐徐展开……
图书 | 元红 |
内容 | 编辑推荐 继《平凡的世界》之后的经典力作,梦里水乡,摇曳少年男女情爱之美,出世元红,尽染斑斓时代如花人生。这是一部被淡淡的忧伤情绪笼罩着的、带有自传色彩的怀旧小说,作者文笔缠绵、感情趋势,一个男人丰富的人生经历与斑斓多彩的乡村生活如风俗画卷般徐徐展开……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优秀男人的成长史,同时,也是对一个时代的忠实记录。 故事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苏北水乡里下河地区,描写了主人公丁存扣从九岁到三十五岁的人生历程:从懵懂无知的孩童,情窦初开的少年,意气风发的青年,直到为爱情而弃教经商的经历。期间,有庆芸、秀平、阿香、爱香、春妮等美丽善良的女子与他相恋,由此演绎出人间男女情爱过程中美好与苦涩并存、快乐与悲怆交替的一幕幕活剧。 小说以美丽、感伤、隐喻、感性的文字向读者展开了辽阔的充满生活真昧的通俗画卷,一大批个性迥异而鲜明的人物群像被描绘得生动、鲜活,呼之欲出。对女性美、性启蒙的正面描写贯穿整个作品始终,但绝不刻意和滥用,坦率得近乎天真,干净而唯美。故事情节如行云流水又跌宕起伏,意外连连,令人目不暇接,心醉情迷而又摧心荡魄。同时,对改革年代的社会写真也蕴涵了可贵的现实批判精神。 《元红》怀旧而不恋旧,感伤而又积极向上,别具一番风韵。她是绿色读物,更是心灵鸡汤。 目录 第一部分 顾庄(上) 第二部分 顾庄(下) 第三部分 吴窑(上) 第四部分 吴窑(下) 第五部分 田垛 第六部分 石桥 第七部分 扬州 第八部分 花垛 第九部分 盐城 试读章节 存扣瘫坐在庄后那棵歪脖子苦楝树下面,对着北大河平静白亮的河水,发呆。小嘴嘟着,脸上枯着两道泪痕。 他生气。生哥哥存根的气。 存根和李庄的月红才认识半个把月,两人就黏糊上了。月红三天两头往这边跑。月红一来,存根就干不好活了。后来两个人干脆钻进堂屋西房间里,说说闲话,逗逗乐子。刚开始倒没感到存扣碍事,月红还爱逗弄这个圆头乖脑的小家伙玩呢。有时给他买上几粒糖果,有时捎些炒蚕豆或葵花籽儿。存扣也挺喜欢这位姐姐的。他喜欢倚在她身边听她说话,看她一边说话一边飞快地打着绒线,时不时用星子一般亮的眼睛瞟他哥一眼,脸上忽然就一片桃红了,好看得像年画上的神仙姐姐呢。月红姐姐身上有股好闻的香气,不是雪花膏的香,也不是香肥皂的香,而是……咳,说不出来,反正挺好闻的,反正九岁的小存扣爱闻。可是过了几天月红却不要存扣赖在她身边玩儿了,她说“大人讲正事儿呢,小孩子不要听”,“豆腐桥那边跳白果的伢子多哩,你不去玩啊”,等等。总之,是支他走的意思。小存扣就有些嫉恨地望望他哥,悻悻地出去遛上一圈再回来。 今天月红姐姐来时给她带来两个麻团,才在街上买的,轻轻咬开一个小洞,里面热气就冒出来了,黏黏糊糊的白糖汁儿直往外流。存扣吃得心满意足,吃完了,还把手指吮吮,有甜味呢。手上有油,可不能浪费,往头上抹抹。这是存扣的习惯动作,吃油条也这样。 “吃过咧,吃饱咧,可以出去玩玩咧。”哥哥一直坐在床边上看他吃,看他把两个麻团全撂下肚。 月红也坐在灯柜儿旁边看他吃,眯眯地笑,脸上有些酡红。 “我不。我要和你们一起玩。”存扣说,一边从灯柜上拿来茶缸,出房门去倒些凉茶来喝。“两个麻团一缸茶,吃得肚里饱嘎嘎”,乡下人上街总喜欢如此打发自己。麻团油腻,吃过了喝些茶,解渴又消化,惬意。 存扣前脚才出房门,存根跟脚就把门关上了。“出去玩半个小时,哥哥要和你月红姐商量大事!”存根在里面粗着嗓子说。像吼。 存扣回过身怔怔地站在房门口,脸都气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想不到哥哥这样对他。有什么了不得的秘密事要关起门来说!他嘴巴动了动,骂出一句话来:“特务!狗特务!” 骂完后把茶缸往方桌上很响地一蹾,就冲出门去。院子里几只鸡婆见他来势凶猛,张开翅膀两面直奔。 “让你们聊个够!让你们聊个够!,,存扣气咻咻地走到巷子北头荣桂家屋后的猪圈时,从菜园的篱笆上狠劲拔出一根细竹条,在猪圈檐口下一撇一捺地挥舞。草顶上纷披下来的丝瓜藤络被齐刷刷地斩断,乱七搭八落了一地。也有那种叫“嗡子”的黄口黑身的大蜂子不小心被击中,发出“噗”一声响,稀里糊涂肯定来不及疼就死去了。尸体被打出老远,不一会儿就会被哪窝蚂蚁发现,用一天的时间把它挪进洞里。 拿丝瓜藤撒过气,存扣一下子软了下来。他低着头,一步一蹭地往北面大河边走,坐到岸上那棵歪脖子苦楝树下面。这是他常来的地方。当他在受了委屈的时候,心里烦的时候,想妈妈的时候,他就来这儿,坐在这树下,呆呆地望着大河,一望半天。 打存扣五岁死了爸,他妈桂香就经常不归家了。把兄弟俩扔在家里,大带小。桂香在外面做“关亡”的营生。“关亡”就是走阴差,能把人家的祖宗亡人从阴曹地府带上来,借她的口说话。桂香生意做得好,有人说她是天生跑码头的“江湖命”。确实,桂香一年起码有十个月是在外面的。可她却总说自己是个“筛斗命”,钱来得快去得也快。丈夫死后她开始吃纸烟。丑的不吃,像8分的“经济”、1角4的“勇士”从来没得眼向,正常是2角6的“玫瑰”,2角8的“华新”,2角9的“飞马”,最次也起码是2角的“光荣”。还好麻一口儿,半斤大曲打不倒她。又爱摸个牌,嫌小不怕大,却输多赢少。她手敞,除了孝敬庄上干部,亲戚朋友、街坊邻居沾她光的也不少,逢年过节带回一大堆稀罕物品和吃食,分分就没有了。所以尽管在外面做偏门营生,在庄上倒是落有好名声。有时候深更半夜桂香也会突然回来,手里端张罩子灯在床上细细地照,眼泪滴在兄弟俩脸上。灯光烘醒了他们,睁开眼,一声“妈”还未喊出口,就被妈捺进嘴里的薄荷糖或云片糕堵住了。妈熄灯躺在哥儿俩中间。哥哥岁数大,身子靠着妈妈睡着不敢动;存扣却不管,双手钩住妈的头,一条腿还搁妈身上,生怕妈飞了似的。可是早上起来妈还是不在了。灯柜上搁着吃食、钱和粮票。妈早走了。妈是顺路来家一趟的,有条黑篷船在东河浜等着她呢。 存扣和哥一起过,就成了哥的影子,走哪都跟着,哥上学也跟,一个人在操场边上玩。捉蜜蜂,找蝉蜕,望学生上体育课,嘿嘿地傻乐。有时上课时,他从哥那教室的后门偷偷爬进去,像条狗坐在哥的课桌下,极专注地摆弄他找来的宝贝。他从不打扰哥,他和哥感情很深。P001-002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部被淡淡的忧伤情绪笼罩着的、带有自传色彩的怀旧小说。作者文笔缠绵、感情真挚,一个男人丰富的人生经历与斑斓多彩的乡村生活如风俗画卷般徐徐展开,给人以诸多情感启迪和美的惑受。作者虽是年轻人,但走的却是经典作家的道路。这是一条呈然光明但却布满陷阱的道路,祝他走好!——莫言 小说,是写人的。 小说之美,是真实。 中国小说的起源,是讲故事。 中国当代小说的大家之作,多是写农村,写时代的。 我很惊讶在网络上能淘出这样的小说,以讲故事的传统,讲人的性格、人的关系、人的命运、人的历史;讲农村的一个角落,讲时代的一个段落。最重要的是,讲得真实。 这是写给大家看的小说,或许真的会成为大家之作。—海 岩 《元红》在网上的成功证明了细节的力量,证明这个时代零散片断的、当下的目光对于细节的沉迷。 《元红》还证明老故事总是有效,总是能够支配我们对自我和对世界的想象。在这座“大观园”里,所有的女人都爱着男主人公,她们不爱这位哥哥或弟弟是不可能的,正如我们不爱自己是不可能的。 《元红》是我们此时精神状态的一个范本,它很“秀”,很浪漫,它的主人公在经历了一切之后仍然没有走到精神上的尽头。它确实是这个时代的人写的,它属于这个时代,它见证了我们的艰辛和我们永不停歇的自我抚慰。——李敬泽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元红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顾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020815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67 |
出版时间 | 2005-09-01 |
首版时间 | 2005-09-01 |
印刷时间 | 200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22.5 |
印次 | 4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4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