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淞沪大会战内幕全解密(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备忘录)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段中国人民用鲜血与泪水写就的历史。本书以生动之笔和丰富史料,真实再现了那场轰轰烈烈的凇沪大会战,揭露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中华民族以她特有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血雨腥风中与日寇英勇奋战,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荡气回肠的壮丽史诗。抗日战争胜利60年后的今天,本书又将我们的记忆带回到那个烽火连天、威武悲壮的年代……

内容推荐

作战时间:1937年8月13日--11月13日

参战兵力:中国军队第三战区及第七战区所属部队70余万人;日本上海派遣军、第10军共2个军9个师团,30余万人。

作战结果:日军损失4万余人,中国军队损失25万余人

会战意义:凇沪会战虽然失败了,但却使中国民众达到空前的团结,振奋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反抗侵略的精神,并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为全面、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而且凇沪会战给国内外持“三月灭亡中国”和“抗战必亡”观点的人们以沉重打击,使日本海、陆、空三军遭到从卢沟桥事变以来从未受到过的打击。

目录

序章 血与火的洗礼

第一章 大战前的沉寂

第二章 血与火的搏杀

第三章 抗战的洪流

第四章 日寇咄咄逼人的攻势

第五章 民众的爱国情结

第六章 文艺界的呐喊

第七章 殊死的搏杀

第八章 最后的拼搏

第九章 不屈的国魂

尾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试读章节

由南而北的淞沪铁路以江湾为中心。东江湾路1号面对四川北路的拐弯处,像军舰状地横卧着一幢四层高的钢架混凝土大楼。椭圆的外形和粗壮的门柱以及粗线条式的建筑风格,显示出大和民族的骄横和强壮,这幢建于1924年、占地6,130平方米的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的重要据点和指挥部。

这幢军舰状的大楼背后,淞沪铁路逶迤而过。这里是虹口地区的繁华地段,也是公共租界和华界的边缘地区,横浜路、宝山路、宝兴路和四川北路在这里交会,相距不远的北面,是松柏苍翠的虹口公园。而宝山路上狭窄而平坦的八字桥,却因爆发了1932年十九路军的“一’二八”抵抗和1937年的”八·一三”抗战而闻名。

和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1937年“八·一三”的淞沪抗战是日本侵略军的又一次故伎重演,也是贫弱而坚毅的中华民族又一次悲壮的呐喊!

那一天是星期五。8月的太阳热得像火球在天空燃烧一样。

住在法租界的姜豪,一吃完早饭就急匆匆地赶往西藏路三马路的一条里弄。里弄里有一幢二层的老式楼房,这里是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秘书处的办公室。秘书长叫陶百川,他是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的执行委员。小个子的姜豪那年29岁,是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的监察委员兼市新生活运动促进会的书记。“七七”事变后,“抗日救亡”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上海市的工人、妇女、青年和学生纷纷成立各行各业的群众救亡组织。中共上海地下党领导的500多个半公开的秘密组织全是合法的社会团体,他们得到市党部的许可证,又经过社会局的登记。救亡团体的目的大都是支援华北的抗日运动。1937年的夏季,上海的抗日救亡活动如火如荼。

姜豪刚刚从庐山参加暑期军官训练团回来。蒋介石亲任训练团团长,陈诚任教育长,下设30个中队,每个中队150人,人人都是雄赳赳的一身戎装,中队长由师长担任,原定三个星期的训练课目,结果两个星期就提前结束了。

原因是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7月4日训练团开学,7月7日发生了卢沟桥事变。姜豪是以上海市新生活运动委员会书记的身份参加蒋介石7月17日召集的庐山谈话会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对卢沟桥事变发表了意见,他说:“如果卢沟桥可以受人压迫占领,那么我们五百年的故都,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与军事重镇的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今日的北平若果变成昔日的沈阳,今日的冀察亦将成为昔日的东四省。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变成北平!所以卢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中国国家整个的问题。”

姜豪记得十分真切,蒋介石说到这里的时候提高了嗓音:“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聆听了这番讲话,姜豪的心中既激动又紧张。自从日军挑起”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被迫撤退,而后,国民党政府采取妥协、退让政策,与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中国军队就失去了在上海驻军的权利。眼见野心勃勃的日本兵又点燃了华北的战火,血气方刚的姜豪知道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大战在即,复仇的炮火可以扬中国人的民族正气,但两军交战,上海又该蒙受多少生命财产的损失?

这时,秘书处的人送来了早展出版的报纸,姜豪接过报纸,散发着油墨味的字里行间弥漫着一股火药和硝烟味。《本市新闻》栏的头条消息是《日军舰兵麇集本埠形势严重》。消息说:“日军阵线在今晨2时后,少数前哨部队及便衣队,在横浜河以东及青云桥开始活动,并在今展3时余,曾开三四枪挑衅,但我方沉着镇静,不予理睬。今展2时后,记者驱车往公共租界与闸北交界处作最后巡视,但见凡通华界之各铁栅门,均已紧闭,每处均有武装万国商团警卫把守。遥视闸北方面,马路电灯,虽仍如昔日光明,但路上空无一人,状至凄凉,无形中已入战时状态矣。”

P6-7

序言

这是一段悲壮的历史,

这是一段中国人民用鲜血与泪水写就的历史。

1931年9月18日,日本精心策划的“九·一八”事变发生了,中华民族从此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侵华日军铁蹄所至,神州大地山河惨遭蹂躏。然而在强敌面前,中华民族没有屈服,以她特有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血雨腥风中与日寇英勇奋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谱写了中华民族史上荡气回肠的壮丽史诗。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彻底打败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亡国灭种的危境中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民族自卫战争。这场战争不但挽救了中华民族,显示了炎黄子孙无比坚强的生命力,而且对整个人类的和平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中国军队先后进行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长沙、滇缅等会战。淞沪会战在抗战史上是罕见的,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徐州会战之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在抗战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太原会战之忻口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成功的防御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锐气,使得日本叫嚣的“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彻底破产。武汉会战时间之长、参战兵力之多,规模之大。是八年抗战期间任何一次战役所不能比的。也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最大规模的战役之一。首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坚定了全国军民继续抗战的决心,使日军普遍产生厌战情坌苦;特别是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第一次获得空前胜利的战役。给垂死挣扎的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滇缅会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获得彻底胜利的大规模进攻作战。综观场场会战,空前惨烈。百万将士血染沙场,真实展现了抗日战争悲壮的画面。

在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八路军和新四军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作战。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的首次胜利,百团大战摧毁了日军的交通命脉,这些都成为抗战史上重要的一页。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敌后战场与抗战正面战场相互支援、相互配合,无不体现着一个民族同仇敌忾的光荣传统。展示了中华儿女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

为了便于读者解读这场神圣的民族战争,我们精心编著了这套《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备忘录》,包括《淞沪大会战内幕全解密》、《太原大会战内幕全解密》、《徐州大会战内幕全解密》、《武汉大会战内幕全解密》、《长沙大会战内幕全解密》、《滇缅大会战内幕全解密》。每本书均选取抗战中重大事件。并配插了大量的历史图片。对抗战中经典的战争场面作了全景式再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淞沪大会战内幕全解密(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备忘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志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军事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378880
开本 16开
页数 3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5.506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5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