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面,俗称“画脸”,是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北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族沿袭千年的古老习俗。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文明更替,这一古老习俗已止于50年前。本书为你撩开文面人的神秘面纱,,探访鲜为人知的独龙文化。通过本书,你将看到遥远的独龙江,驿道天堑飘彩虹,那勤劳善良的人民、隆重的“开强瓦”节和剽牛祭天仪式,以及那最后的文面人……
图书 | 历史的印痕最后的文面人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文面,俗称“画脸”,是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北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族沿袭千年的古老习俗。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文明更替,这一古老习俗已止于50年前。本书为你撩开文面人的神秘面纱,,探访鲜为人知的独龙文化。通过本书,你将看到遥远的独龙江,驿道天堑飘彩虹,那勤劳善良的人民、隆重的“开强瓦”节和剽牛祭天仪式,以及那最后的文面人…… 内容推荐 独龙族是我国人口稀少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于云南省贡山县境内的独龙江两岸,部分散居在临近的维西县和察隅等地。 文面是独龙族一种独特的风俗文化。妇女有文面的习俗,凡女孩到十二三岁就要行佩刺文,在睑上行刺花纹。文面时,先用选好的竹签或树针蘸调和的锅烟灰在文脸者的脸上描好文型图,到墨迹干后行刺文者寿手拿刺针,右手持拍针棍沿着纹路拍打刺针,每刺一线即把血水拭去,紧接着敷以锅烟灰及蓝色染料拌和的“墨汁”。文印刺好经过几天创口脱痂。此时肉皮上即呈现出黑色和青靛色的斑痕,这斑痕永远留在脸上,便成了面纹…… 目录 撩开文面女神秘的面纱 遥远的独龙江 驿道天堑飘彩虹 勤劳善良的民族 自然崇拜与民族宗教 隆重的“开强瓦”节和剽牛祭天仪式 最后的文面人 试读章节 遥远的独龙江 在云南西北部高黎贡山西边,有一块鲜为人知的净土,在莽莽的森林里,丝丝云雾与袅袅的炊烟交织在一起,鸡犬的叫声与乌儿的歌唱共同形成了一个恬静的境界,在这个令人魂牵梦萦的峡谷里,滔滔江水翻卷着白里透绿的浪花,两岸居住着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独龙族。独龙族人民用虔诚的心呵护着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守护着他们美丽的家园。 发源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的独龙江,从两省区交界处进入云南贡山独龙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在我国境内总长178.6公里,从马库村钦朗当社出境流人缅甸,独龙江乡因独龙江纵贯其间而得名,它的东岸是巍峨峻秀的高黎贡山,西岸是逶迤雄伟的担当力卡山。两山南北逶迤,绵延起伏,山峦巍峨,林海浩瀚。从山脚到山顶相对高差3804米,气候类型多样,从河谷到山顶,可以划分出从南亚热带到高山亚寒带的7个垂直气候带,相应形成了明显的植物垂直带谱景观,是我国古老、珍稀动植物的集萃地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常绿阔叶林保存最完好、最完整、森林类型组合最丰富、结构功能相对最稳定的地区之一。由于大多数支流谷地内植被覆盖较好,所以独龙江一年四季河水清澈,如缎似玉。上游湍急,河谷狭长,两岸峰陡岭峻,中段河谷底部比上段和下段略宽,下段坡陡、滩多,水势汹涌湍急,远望江水,如同水从天降。江边飞瀑林立,花草如茵,野果遍地,群兽嬉戏,山雀欢歌……。 P10-11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历史的印痕最后的文面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瑞金//罗金合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旅游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228674 |
开本 | 24开 |
页数 | 9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6-03-01 |
首版时间 | 2006-03-01 |
印刷时间 | 2006-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86.5 |
丛书名 | |
印张 | 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185 |
宽 | 211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