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虎啸万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征战纪实/纵横天下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一军的战史,是一部万里疆域的征战史。从桑植、鹤峰、洪湖到湘中,从湘中到贵州,从贵州到西北,然后又转战晋察冀,北上绥远,南下晋北;后来又西渡黄河,挥师关中,横扫西府(宝鸡),进军青海;再后来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到了朝鲜……毫无疑问,一军的征战疆域远超数十万里。铁马冰河,虎啸万里,是一军的真实写照。

一军有着如此诸多的传奇故事,着实令人们关注。本书将为您轻轻掸去落在那精彩故事上面的尘埃,闪露出它们的绚丽光华……

内容推荐

从红二军团到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八旅,从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这支由贺龙元帅亲手缔造的英雄部队,在历次革命战争中,功勋卓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桑植、鹤峰、洪湖起义中诞生的红二军团,建立过湘鄂西红色根据地,其后转战湘中、贵州、陕北,成为最后一支走完长征的红军队伍。抗战时期,八路军三五八旅在雁门关伏击日军车队,名闻中外;后来,又北上绥远,挺进冀中,参加百团大战,坚持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斗争,在齐会、陈庄、黄土岭、米峪镇、赤坚岭、田家会等许多地方部留下与日寇血战的身影;为保卫陕甘宁边区,回师延安,参加过大生产运动;日寇投降后,又开赴晋绥参加大反攻,保卫胜利果实。解放战争中,为保卫毛主席、党中央,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参加过延安保卫战,以及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陇东、偷林、宜川、澄合等战役,在彭德怀指挥下,把胡宗南的部队打得一败再败。解放战争后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挥师西北,横扫扶眉,解放青海。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一军参加了1953年夏季战役,再立新功。贺龙、张宗逊、贺炳炎、廖汉生、黄新廷等著名将帅部曾经亲自领导过这支英雄部队。一军的历史,犹如一部虎啸万里、大气磅礴的史诗。

目录

引子一军史话[1]

第一章 创业湘鄂西

“贺龙回来了”[4]

红二军团诞生[11]

第二章 乌云密布

南 征[19]

挥戈酣战[25]

熊贡卿劝降[27]

第三章 力挽狂澜

引蛇出洞[31]

“是运动战,而不是阵地战”[34]

放弃北渡长江计划[37]

第四章 突出重围

直捣湘中——陈诚说“贺龙不敢”[42]

天意——北渡乌江指遵义[45]

借刀杀人——蒋介石的计谋[47]

南柯一梦——龙云竹篮打水一场空[49]

传奇——最后一支长征队伍[52]

第五章 雁门关·大青山

庐山,蒋介石的无奈[58]

雁门关,贺龙设伏兵[60]

鏖战大青山[64]

滑石片[68]

第六章 齐会·陈庄·太行山

挺进冀中,首战告捷[74]  

斗智斗勇[77]

齐会战斗[80]

水源进陈庄,也进了贺龙布的网[84]

六郎峰注视着[90]

“名将之花”的凋谢[94]

第七章 家仇国恨民族气  

1939年那个冬季[98]

米峪镇,日军走投无路[102]

赤坚岭,三千九百弯[106]

柱子!链子!锁子![109]

百团大战——争取抗战胜利的希望所在[111]

第八章 杀尽日兵如刈草

“蚂蚁搬家”[116]

浓雾突起于危急时刻[121]

田家会战斗,干掉六百日本兵[125]

大路不走走小路的鬼子[128]

大牛店车站里的故事[130]

机关算尽,若松自己杀了自己[131]

第九章 葫芦河畔

回师延安[135]

葫芦河畔生产忙[137]

第十章 在日本投降前后

爷台山的捷报[140]  

玉皇顶[142]

离石之战[145]

第十一章 转战晋绥

解放文水,张宗逊下令:“风雨无阻”[149]

激战卓资山[151]

攻打包头[156]

停战协议生效前的卓资山保卫战[160]

大同、集宁战役[163] 

第十二章 延安!延安!

响彻在延安上空的浓重湘音[169]

何奇丧命西华池[172]

延安保卫战,一纵让胡军一天只前进了五公里[179]

第十三章 “石磨子”战术

牛刀杀鸡,首战青化砭[186]

迷魂阵对“方形战术”,羊马河西牵“羊马”[194]

“拿下蟠龙镇换单衣”[198]

攻克清涧城[206]

贺炳炎的黑骡子[211]

第十四章 陇东三边

山——蒋台有个葫芦山[213]

路——环县东面的“活路”[216]

“宁马”让“三边”——义释马奠邦的回报[218]

第十五章 两打榆林

榆林(一)[221]

榆林(二)[225]

沙家店[230]

关 庄[237]

榆林(三)[241]

榆林(四)[242]

榆林(五)[244]

第十六章 三攻运城

运城(上)[249]

运城(中)[252]

运城(下)[255]

第十七章 宜川战役

一个团顶一个纵队的缺口[257]

刘四虎“演戏”[263]

“天下第一团”的由来[264]

第十八章 西府战役

占领宝鸡[269]

转战陇东[275]  

澄合战役再败钟松[277]

第十九章 挥戈荔北

“铁扇公主”肚里有个“孙悟空”[281]

“李振失声了”[285]

第二十章 西北望射天狼

始称一军[291]

“太原登城第一名”[292]

胡宗南拱手让四城[297]

扶眉战役[299]

怪事:投降只举一只手[303]

解放西宁,渡河的办法两个字:“漂游”[312]

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318]

也被称过“万岁军”[321]

第二十一章 基谷山·牡丹峰

“重装第一军”[325]

李奇微的猜想[327]

黄新廷的设想[330]

“联合国军”送的见面礼[332]

第二十二章 将军洞·星里湖

夏季战役(上)[334]

夏季战役(中)[3361

夏季战役(下)[341]

“打仗好比吃饭”[344]

向高阳岱进发[346]

毛泽东接见功臣连长王虎元[348]

凯 旋[350]

后 记 [351]

试读章节

“贺龙回来了”

1928年1月,旧历年的春节将近,中共湖北省委正为发动年关暴动做准备。

去年的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无数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逮捕,被屠杀。不久,汪精卫也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8月1日,共产党人在江西南昌发动武装起义,打响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第一枪。8月7日,在湖北汉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号,中共中央召开了紧急会议,中共中央委员李维汉、瞿秋白、张太雷、邓中夏、任弼时、苏兆征、顾顺章、罗亦农、陈乔年、蔡和森,候补中央委员李震瀛、陆沉、毛泽东,中央监察委员杨匏安、王荷波,以及青年团代表李子芬、杨善南、陆定一,湖南代表彭公达,湖北代表郑超麟,军委代表王一飞,中央秘书邓小平,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纽曼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系统地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党在现时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湘鄂粤赣四省农民举行秋收起义。毛泽东在发言中着重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这就是著名的八七会议。

根据八七会议精神,中共湖北省委当即定出了秋收起义计划,将全省划分为鄂南、鄂东、武汉、京汉路、鄂北、鄂中、鄂西7个武装起义区。

1927年9月10日,中共鄂中特委和沔阳县委组织部分秘密武装配合农民群众,捕杀了沔阳南部戴家场罪大恶极的土豪涂老五,打响了鄂中暴动的第一枪。接着,鄂西、公安、华容、石首也相继举行暴动。至11月,鄂中特委领导下的游击队发展到了200余人,80多支枪,号称工农革命军第五军,肖仁鹄为军长。参加暴动的各县也都组织了游击队。

1928年1月,省委想趁农历年地主老财们收捐逼债的时机,再组织一次规模更大的年关暴动。 

年仅27岁的中共湖北省委书记郭亮一边做暴动前的准备,一边在着急。缺枪、缺经费,还缺干部,最主要的是没有一个能指挥大局的总指挥。在一家旅馆里,正在开省委会议的郭亮接到通知,有几位来接头点接头的同志被带来了。 

接着,交通员带进了三个人来。郭亮一见,喜出望外:“总指挥来了。”

来的三个人,一个是大老板的打扮,一个是账房先生模样,还有一个是伙计的装束。

“贺总指挥。”郭亮一把拉住了“大老板”的手。

这“总指挥”可不是郭亮临时封的年关暴动总指挥,而在几个月前,这位“大老板”可是货真价实的总指挥——南昌起义总指挥。贺龙,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贺龙回来了。”省委的同志们惊喜万分。郭亮看到,贺龙的身后跟着的是周逸群(南昌起义中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第三师师长),以及卢冬生(贺龙手下的一师警卫连连长)。

在两湖,贺龙的大名是无人不知的,十几年前,两把菜刀砸盐局,组织民军,投入讨袁护国的斗争,参加过护国、护法战争。北伐战争中,从师长当到军长,同北洋军阀、奉系军阀作战,从湖南打到河南,战功卓著。最可贵的是他在政治上相信共产党,是著名的左派将领。大革命失败,共产党人准备组织武装起义,在总指挥人选上,瑚恩来等中共领导把信任的目光投向当时还不是共产党员的资龙。

那是1927年6月28日,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任周逸群的陪同下,专门来到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部,拜会贺龙。

贺龙站在军部门口,看着英姿勃发的周恩来和周逸群一起拾级而上。周逸群向贺龙介绍了周恩来的身份后,贺龙伸出右手。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到了一起。这是贺龙和周恩来第一次见面。周恩来一边握手一边赞赏地说:“将军逐鹿中原,劳苦功高,现胜利归来,恩来表示衷心祝贺!”

“谢谢周主任的夸奖,我的工作还搞得不好!”贺龙谦虚而又激动地说,“你的大名早已传遍北伐军中,我也早就知道了。我早打算去拜望你,不料你屈尊先来了。”

周恩来爽朗地笑着说:“只要肝胆相照,你去我来都是一样的!我也早闻将军的大铝了,两把菜刀起义,愤恨世道不公,心向劳苦民众。我们对你是很钦佩的。”

贺龙说:“钦佩不敢当!请!我们不能站着说话!”

就这样,周恩来和贺龙等走进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部会客室,两人畅谈了许多国事。

第一次会面,周恩来让贺龙坚定了革命态度。

7月23日,贺龙到了九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谭平山会见贺龙,并将中央关于起义的决定和计划大致告诉了贺龙,听取他的意见。贺龙起义的态度非常坚决。使得正在组织起义的几位中共中央委员备受鼓舞,进而决定二十军、十一军二十四师等集中南昌。

7月26日,贺龙率部到达了南昌。

7月27日,周恩来也抵达南昌。

7月28日,周恩来到中华圣公会二十军司令部去见贺龙。贺龙热情地接待了周恩来。周恩来又一次紧紧地握住贺龙的手说:“我这次来拜访你,不是礼节性的,开门见山说,我是来和你商量起义计划的。我们立即谈好吗?”

贺龙坚定地说:“我完全听共产党的命令,党要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P4-6

后记

《虎啸万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征战纪实》一书,成稿于2003年3月,当时只有十五章。

修订后的《虎啸万里》在出版之际,我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感谢一些人。这不是在作秀。我从事党史军史工作以来,一直秉持一个观点:撰写纪实也好,编纂史料也罢,都要感谢一些人。因为所有历史,都是当事人用自己的血肉书写而成的。没有当事人,就没有历史纪实和史料可言。这是其一。其二,撰写和编纂都离不开前人留下的文字,即前人的劳动成果,他们是历史的第一见证人。有了他们的劳动成果,才有后来人的研读、撰写及编纂工作。

说实在的,我作为后来人,撰写这本书时,参考了许多史料和书籍,同时采访了许多当事人和传承人。没有这些书目作参考,就没有本书的成稿。为此,我专门把参考过的书目,单独录入作者和出版者,以表示衷心感谢。

除对当事人、见证人、作者和出版者表示感谢外,我还要感谢南京军区政治部编研室的周海、史振洪、晁玉奎、张健、陈广相、马俊彪等领导,他们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写作环境;我还要感谢某集团军组织处的同志们,他们为本书提供了许多资料;我还要感谢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的领导,他们的决定,才使本书走进“纵横天下丛书”系列之内。感谢钱庆国编辑,他的努力,才有了我和解放军文艺出版社这次愉快的合作;我还要感谢军事科学院的领导和研究员王淼生同志,他们对本书作了认真审读,提出了许多中肯的修改意见。

最后,我要感谢读者朋友,读者的厚爱是我写作的动力。我期待着读者对这本书的批评与指正。

叶青松

2005年10月27日于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虎啸万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征战纪实/纵横天下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青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319099
开本 32开
页数 3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0
出版时间 2006-02-01
首版时间 2006-02-01
印刷时间 2006-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9:5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