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希特勒身边的女人们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什么有那么多女人受希特勒的蛊惑?为什么希特勒身边的女人们丧失良知,依附效忠于他,甚至给他以挚爱,而且至死不悟?本书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生动的细节描写,揭示希特勒身边的七个女人陷入迷途的过程和缘由,读者不仅可以从中了解她们曲折人生的发展轨迹,而且还能从其他多个角度认识当年风云一世、遗臭万年的历史罪人希特勒及其第三帝国的真面目。

内容推荐

本书的主人公,就是希特勒身边的七个女人:格莉·劳巴尔、爱娃·布劳恩、尤妮蒂·米特福德、玛格达·戈培尔、威妮弗雷德·瓦格纳、莱妮·里芬施塔尔、特劳德尔·容格。这几个女人,虽然家庭出身、所受的教育、文化素养不尽相同,人生经历也各有所异,但她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她们都曾经追随希特勒这个大独裁者,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为希特勒、为纳粹政权效劳。

目录

前言 

最理想钟爱的女人 格莉·劳巴尔 

从来未公开的情妇 爱娃·布劳恩

痴情的英国籍女友 尤妮蒂·米特福德

心目中的异性知己 玛格达·戈培尔

志同道合的女知音 威妮弗雷德·瓦格纳

纳粹宣传片女导演 莱妮·里芬施塔尔 

最后的贴身女秘书 特劳德尔·容格

后记 

简体版后记

试读章节

1932年11月,爱娃成为希特勒的秘密情人已近一年。这期间,两人的关系时密时疏、时好时坏。这时纳粹党的势力已非常强大,希特勒为拉选票奔走于全国各地,为翌年夺取政权作最后冲刺。身为秘密情人的爱娃无法跟在他身边,便被搁在一旁,受到冷落。当时,她还住在父母家里,除了去照相馆上班,就是在家等待希特勒的电话或信件,为此她专门找了个借口,在自己的房间里装了电话,旁人不得使用。对于当时的政治风云,爱娃知之甚少,也不感兴趣。当然,她也希望希特勒能功成名就,自己成为总理的情人。说不定希特勒有朝一日娶她为妻,那么,她就是总理太太了。

事与愿违,希特勒一连好几个月没有和她联系。绝望之中,爱娃想到了自杀。1932年深秋的一个晚上,二十岁刚出头的爱娃写下遗书,偷偷地拿起了父亲的手枪,扣动枪栓。幸好发现及时,她被送往医院抢救,活了下来。

后人很难揣测和理解爱娃自杀的真实动机。是热恋中的情人一时头脑发昏,还是为了以此“惩罚”铁石心肠的情人而将自己宝贵的生命视若儿戏?

也许,爱娃并不看重自己的生命,她的生命只是个空虚美丽的外壳。她完全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但她并不喜欢工作,更不想一辈子呆在照相馆的暗室里;她既没有什么远大理想和抱负,也没有野心,只想着如何精心打扮自己。此时,她的生命依附于希特勒,他的地位和财富能够满足她的虚荣心。失去了他的爱以及他拥有的一切,她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

爱娃自杀的举动颇有效果,希特勒闻讯后惊惶失措,匆匆赶到医院安抚情人。是因为差点失去心上人而感到震惊?恐怕不是。一年前,希特勒心爱的女人、他的外甥女格莉在他的寓所自杀身亡,已闹得满城风雨。人们不仅对希特勒和格莉之间的暧昧关系议论纷纷,而且有人认为格莉之死并非自杀,而是希特勒下的毒手。此事最后虽然不了了之,但当事人因此大伤元气。如今到了希特勒夺权最关键的时刻,如果情人自杀的消息被公诸于世,那他的仕途很有可能就此划上句号。

希特勒感到侥幸的是,这起本该成为爆炸性新闻的事件,其内幕无人知晓。爱娃谎称自己出于好奇摆弄父亲的手枪,不小心出了事故。就是对父母,她也没有道出真情。因此,没有人来追究此事。

虚惊一场的希特勒许下诺言,今后一定要多多关心照料爱娃。他不希望再发生类似的事件,以免影响他的政治前途。他说:“我今后得多关照她,哪怕只是为了避免她再干这样的蠢事。”

P25-26

序言

如果要排列一份20世纪罪人的名单,希特勒无疑应当放在榜首。从1933至1945年的德意志第三帝国时期,他不仅在德国国内实施独裁统治,迫害、屠杀千千万万无辜的犹太人和平民百姓,而且对外侵略扩张,一手策划、挑起了震惊世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企图实现其夺取“生存空间”、称霸欧洲乃至全球的美梦。

但是,如果没有帮凶,没有士兵的冲锋陷阵,没有民众的盲目追随,希特勒一人的能量再大,也无法做出那么多丧尽天良的坏事。

希特勒的得力干将、纳粹的政要是清一色的男人,将犹太人投入毒气室的大都是男人,在集中营里拿犹太人做试验的也是男人,指挥作战的将领是男人,扛着冲锋枪奔向前线的同样是男人。男人们在希特勒走向罪恶的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少有女人直接参与他们那些令人发指的暴行。但是,许多妇女却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支持纳粹的统治,狂热地追随希特勒,使他亢奋,使他感到心理上的满足,使他更加不可一世。

无论在首都柏林,还是在召开纳粹一年一度党代会的纽伦堡,或是在举办瓦格纳音乐节的拜罗伊特,只要希特勒一出现,就有成千上万的人欢呼雀跃。在汹涌如潮的人流中,女性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她们的表情比男人更为狂热,在雷鸣般的呼声中,她们的声音比男人更加响亮。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在德国南部贝希特斯加登希特勒的山庄别墅附近,只要他一出门散步,就有众多狂热的追随者围集在道路两旁,为的是一睹“领袖”风采,并且当着他的面伸出右臂,高喊一声“嗨,希特勒”,表示自己的忠贞。这当中,女性占绝大多数。希特勒一走,她们中的许多人争先恐后,捡上几颗他脚踩过的石子,如获至宝,拿回家中珍藏起来。

在纳粹掌权的整个时期,希特勒的总理办公室每天都会收到一大叠寄给他的信件,其中一部分是与他素昧平生的妇女的求爱信。

在女性群体中,最为推崇希特勒,也是给他帮助最大的,当数他身边的一些追随者。这些人虽然从未直接参与迫害、屠杀犹太人和无辜平民,从来没有为希特勒穷兵黩武的政策出谋献计,也从来没有上过前线指挥作战,但是,她们一味盲从,给希特勒以支持,无疑为他的上台、纳粹政权的巩固助了一臂之力。

本书的主人公,就是希特勒身边的七个女人。这几个女人,虽然家庭出身、所受的教育、文化素养不尽相同,人生经历也各有所异,但她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她们都曾经追随这个大独裁者,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为希特勒、为纳粹政权效劳。

格莉·劳巴尔和爱娃·布劳恩大体属于一类。前者是希特勒的外甥女,后者是他的秘密情人。她们年轻、漂亮,追求富贵、舒适的生活,仰慕名人,却无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来达到目的,于是只能依附于人。这样,她们便一头栽进了希特勒所设的圈套,不能自拔。她们其实对政治毫不关心,对希特勒的事业毫无兴趣,同时还不得不忍受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希特勒因为对外甥女产生了不正常的爱慕之情,所以对她实行严密的监视,并且处处限制她的行动,使她无法像同龄的女孩那样走自己的路,也无法像她们那样结交男友,追求自己的人生幸福。最后,她在痛苦和无奈之中选择了自杀,结束了年轻的生命。无独有偶,希特勒的情人爱娃也偏爱这一招,痛苦绝望的时候,她没有想到离开暴君,找回自我,而是以死要挟,并且创下了自杀三次的记录。最后一次是在第三帝国濒临灭亡之际,她和穷途末路的希特勒同归于尽。

尤妮蒂·米特福德则属于另一种类型。她出身英国贵族,和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及罗素等世界级名人都沾亲带故。与格莉和爱娃不同的是,她对富贵、舒适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兴趣,却追求极端、寻找刺激,在姐姐戴安娜及其男友、英国法西斯党的创始人莫斯利的影响下,在英国极右组织中找到了归宿,并且萌生了结识希特勒的念头。经过不懈的努力,这个在德国名不见经传的英国女子,居然如愿以偿,得以经常相伴于希特勒左右,成为和希特勒接触、交往最多的外国女人。尤妮蒂爱慕希特勒已经到了把他奉若神明的地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尤妮蒂不堪忍受自己的祖国和希特勒德国交战,开枪自杀,虽然当时没有死去,却留下了致命的后遗症。

玛格达·戈培尔是纳粹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的妻子,也是希特勒心目中的知己。她在公众场合和纪录片中频频露面,所起的作用比某些纳粹政要更大。因为希特勒没有明媒正娶的妻子,玛格达俨然成了第三帝国的“第一夫人”,不仅在电台向全德妇女发表讲话,为纳粹四处募捐,还以身作则,与戈培尔一起为“领袖”生下六个健康的“纯种”雅利安儿女,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将自己与前夫所生的长子送往前线,成为第三帝国宣传的“榜样”。最后,她和丈夫在毒死六个年幼的子女之后,跟随希特勒走向死亡的深渊。

在希特勒周围的女人中,威妮弗雷德·瓦格纳和莱妮·里芬施塔尔属于事业型的女强人。威妮弗雷德是著名的瓦格纳音乐节总监,也是希特勒的知音和支持者,第三帝国期间,音乐节成为纳粹的宣传工具;而与此同时,威妮弗雷德又对纳粹政权的受害者提供帮助,拯救了不少犹太人以及同性恋者。莱妮则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也是希特勒的知心朋友,她在希特勒的授意下,拍摄了多部艺术水平很高的纳粹宣传片,为希特勒及其纳粹党歌功颂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莱妮竭力为自己辩护,认为她追求的是纯艺术,与政治无关;而威妮弗雷德简直是死不改悔,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仍然无视希特勒对世人犯下的的弥天大罪,把他说成是自己可以信赖的朋友。

特劳德尔·容格是希特勒最年轻的女秘书。她涉世未深,难以看清暴君的真实面目,反而把他当成慈父般的朋友。她替希特勒打印文稿,更多的则是和其他女秘书一起,陪伴希特勒和纳粹政要吃喝聊天。在希特勒行将灭亡之际,特劳德尔奉命打下了他口述的“政治”遗嘱和私人遗嘱,成为大独裁者走向灭亡的见证人。希特勒死后,她才离开了他藏身的地下避弹室。战后,特劳德尔经过痛苦的自我反省,终于认清了希特勒的狰狞嘴脸。

为什么有那么多女人受希特勒的蛊惑?为什么希特勒身边的女人们丧失良知,依附效忠于他,甚至给他以挚爱,而且至死不悟?发生在二十世纪这一人类悲剧的历史教训是深刻的,希望本书讲述的故事会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后记

本书得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六十周年之际出版简体字版,作者感到非常高兴。这里要感谢陈孝全先生的热情推荐,感谢上海三联书店的支持和刘宏伟先生所付出的心血。

翁 崎

2005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希特勒身边的女人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翁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22792
开本 32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0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8.5=52
丛书名
印张 7.8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1
14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