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多由作者将自己几十年的文章、专著予以检索,把其中那些虽时过境迁但仍有思想洞见、亦富辞采的文字截取而成。这些文字经过了岁月的淘洗,实乃石中之玉、川底之珠。书中所截取的文字有章节、有片段、有三五语句,重新编排,再成系列。其长者如随笔,短者如小札,如散文诗,箴言录……读者随意翻读,必有启示心智、陶冶性情之益。
图书 | 行走在审美与艺术之途/当代博士生导师思辨集粹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系多由作者将自己几十年的文章、专著予以检索,把其中那些虽时过境迁但仍有思想洞见、亦富辞采的文字截取而成。这些文字经过了岁月的淘洗,实乃石中之玉、川底之珠。书中所截取的文字有章节、有片段、有三五语句,重新编排,再成系列。其长者如随笔,短者如小札,如散文诗,箴言录……读者随意翻读,必有启示心智、陶冶性情之益。 目录 自序 第一辑 丑角意识 讽谏传统和乐天精神 个体意志和丑角意识 “杂”人艺术与丑角确证 丑角之美与历史生成 忧乐圆融·中庸·丑角意识 第二辑 戏剧沉思 京剧艺术的歧路 没有真正“观赏者”时代的戏曲悲哀 是走进还是走出? “样板戏”的历史文化效应 别了!《贞观盛事》 唐明皇设置“教坊”的历史意义 我们该如何纪念汤显祖? 第三辑 审美感悟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视野 审美感知与日常生活 文化祈望 生命之舞 限制与自由 神秘感——基督教艺术的基本特征 作为如何表现和表现得如何的艺术 第四辑 学林漫步 珞珈山上的美学沉思者 生命哲学与生命美学 心物交感——文艺本体论 中西比较:《周易》思想研究的新维度 卦象——哲学性与艺术性的符号 刚健·笃实·辉光·日新 表演人生 回应对实践美学的挑战 解释的难题与创造的解释 史学之美 “朴”、“实”相生 探寻中国当代美学思想发展的准确轨迹 学问的生命与生命的学问 哲学眼光:文艺心理学研究的理论视界 第五辑 哲思羽片 独有生命与自作主宰 善良·善举·自由意志 文化历史:历史向人的回归 世界化个性化 超越生命 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 博导档案 后记 补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行走在审美与艺术之途/当代博士生导师思辨集粹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邹元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东友谊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37199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3 |
出版时间 | 2008-01-01 |
首版时间 | 2008-01-01 |
印刷时间 | 2008-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3 |
丛书名 | |
印张 | 1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28 |
宽 | 150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