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向记忆道歉
内容
编辑推荐

活着与死亡,爱与恨,光荣与卑微。这是一个时代普通人的群像,一个漫长的行列,通向了今天的记忆。

《向记忆道歉》是柳叶刀继《我的生死记忆》之后又一本博文集,书中选录了柳叶刀50余篇博文,共分七部分,继续讲述震撼人心的生死故事……

内容推荐

《向记忆道歉》是柳叶刀继《我的生死记忆》之后又一本博文集。比起上本书,《向记忆道歉》装帧和开本都显得大气、简洁。

《向记忆道歉》选录了柳叶刀50余篇博文,分七部分,继续讲述震撼人心的生死故事——《做母亲的代价》、《抗美:我没法死心塌地》、《她终于放平了身子》、《豆子,你还有啥不敢吃?》、《你就是那个三月雪吗?》……

目录

第一部分:美人如玉命如烟

 晓晓的选择

 红菱艳

 做母亲的代价

 枫月

 海的女儿阿梅

 抗美:我没法死心塌地

 抗美的第二个故事:听天由命

 山村美女

 寻找有尊严的死

第二部分:艰难的时世

 记忆中的格格奶奶

 刻水仙花的鞋匠

 剃头师傅菜头

 她终于放平了身子

 红的弱智妹妹

 老帅白勺日子

第三部分:勇敢的心

 这样死最痛快

 老兵,我怕你

 与狗为伴的小胡

 排雷手的最后心愿

 血的抽象画

 老董的门槛

 豆子,你还有啥不敢吃?

第四部分:革命时期的爱情

 大夫在黎明前告别

 爱是刀光剑影

 病案室里的尘埃

 老王的第二个故事

 栀子花开了

 你就是那个三月雪吗?

第五部分:卑微的困厄

 针麻的悲哀

 她没有别的选择

 林医生和他的女人

 猫头鹰的访问

 山里的亡灵

 兔子想浪漫一下

 开酒戒的小袁

第六部分:尘埃里的花朵

 小海鹰,你好吗?

 卫星想上天

 沙四龙的二胡屠杀

 白色是有声音的

 驴子是戏癫子

 迎春花是黄色的

第七部分:病房恩仇录(一——十一)

后记 你需要什么样的结局?

编辑 人语要快乐活着,更要勇敢陈垦

试读章节

晓晓走路的时候,两只胳膊放在胯上,很轻很轻地走,就像是怕踩死蚂蚁的样子。我不能跟在她后头走路,队列训练除外,跟在她后头,腰酸、肩疼。华说晓晓走的是“一字步”,脚跟和脚尖在一条纵轴上。华很羡慕晓晓。她说:“简直是跳舞呢。”华深吸一口气。华很胖,走路摇着身子走,梦想就是有朝一日瘦得像仙女一样。

都是军装,穿在晓晓身上,肩是平的,腰是收口的,裤腿是直的。晓晓队列训练的时候,教官、院务处的张助理就会说:“晓晓的立姿最好,不像你们。”他挨个指着我们:“全是罗圈腿。”张助理走到华跟前,把手里的尺子塞进华的两条小腿中间。“你看,并不拢。五公分的间距。”华就绝望地看自己的相腿,早上的阳光从她的小腿肚中间穿过,在地上画了一个圆。再看晓晓,裤腿笔直,阳光掸了一下,就掉地上去了。

我说:“华太胖,并不拢。”

大家就笑。张助理就气,这班女兵,惹不起。

晓晓只是眯了眯眼,嘴角弯起来,盯着张助理的腿,“你也是罗圈,小罗圈。”全体大笑。

张助理喝一声:“解散。”

我们“刷”地一个立正,四下散玄,石头打飞的雀子一样。

张助理就站在太阳下,气恨恨地:“惹不得哟。”四川话,唱歌一样。

男兵们都不敢惹晓晓。

最经典的事件是全院干部大会。男兵们扎在一起嗡嗡地说话,苍蝇一样。晓晓过来了,嗡嗡声干干净净地没了,水冲过一样。政委坐在台上背讲稿。下头没了声,他往下看,摇头,哼了一声:“见鬼了。”没想到话筒开着,礼堂里,政委的声音排山倒海地响起来:“见鬼了。”

晓晓是宣传队的,唱歌、跳舞、说山东快书、朗诵,什么都行。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宣传队的女兵们很多,个个都被男干部缠着,就是没见晓晓的什么动静。大家都说,晓晓肯定早就有男朋友了。

晓晓被军区文工团借走了,军区排练现代京剧《龙江颂》,少一个弹钢琴的。晓晓从小就练琴,人家妈妈是钢琴独奏演员。晓晓就被抽去弹琴了。女主角江水英书记一上场,就靠钢琴来点英雄气氛。

晓晓原本只是在台后当无名英雄。哪想到另一个剧组《杜鹃山》里的主角柯湘,急性阑尾炎犯了,上了手术台。军区正开师以上干部会议。首长点名看《杜鹃山》。团里急了,有人问晓晓:“你会唱吗?”

“会啊。我还会演呢。”

文工团政委说:“先扮上,死马当活马骑了。”

扮上了,走台。“无产者等闲看,惊涛骇浪……”柯湘在边幕开唱,台下先惊了一下。

晓晓踏着鼓点在台边的地主老宅门前亮相,白衣短发,杏眼圆睁,声遏行云。那叫一个美,简直就是拿枪的杨贵妃、剪短发的穆桂英。政委叫一声好,站起来鼓掌,“他妈的,部队就是藏龙卧虎啊。伙计啊,咱有救了。”

晓晓说:“我也就是游击队员。”她把人家正规部队的比趴下去了。

首演大获成功。医院的人都知道军区首长说:“这个女同志不简单,可以调到文工团里工作了。”

张助理说:“等着办调动吧,她回不来了。”男兵都松了一口气。晓晓让他们心事重重,找个差的,咽不下这口气。找个好的,比不过晓晓。真他妈的不是男人过的日子。晓晓如果走了,天下不是太平啦?

晓晓回来了,剪短发,人称“柯湘头”。

华正忙着去结婚。她同晓晓一间宿舍,整理着结婚的东西:一对枕套、两床被面、一束塑料花。华问晓晓:“你的男朋友在哪里啊?”

“我没有男朋友。”晓晓说。

“真的啊?”华笑起来,“骗人吧。你还没有男朋友?我都有了呀。”华一直认为自己是女兵中最后一个嫁出去的人,她老是说自己:“我太胖啦。”

“你有了干吗就得我有?”

“我这样的条件哪能跟你比啊,我的形象不好啊。”

“五官端正,哪不好了?”晓晓扳着华的肩膀左右看,“就是脸胖了一点。”啪啪地拍华的脸。 

只有我相信晓晓没有男朋友。晓晓小学的时候就是我的同学了。

我问晓晓:“你还真的谁都看不上啊?”

“谁说的?我也奇怪,怎么没有人找我呢?”晓晓在屋子里转,“他们都瞎眼啦?我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就没人要?”晓晓盯着我,“是不是因为我漂亮?”

“肯定。”我说,“你就是太漂亮了,分点给我好了。”

“啃你的腚。”晓晓还在转,“我就像那种磨面粉的驴,成天转。转不出这个磨盘。”她指着墙壁上的一张画,“你看到了吗?”

一张竹子。我扫一眼:“哪买的?”

“狗眼啊,我画的。郑板桥的竹子。”

我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噎死。

晓晓拿着一张信纸。信纸下角印着一幅竹子,“我看着这个画的,纸是从文工团拿回来的宣纸,他们的美工很会画,我学了两手。”

“完了,晓晓。”我说,“你没出路了,谁让你是美女加才女啊。你要嫁出去了,咱们这些人还不是都跳河了?谁要我们啊。”

晓晓宣布自己要出嫁了。男朋友是军区一个首长的儿子,比晓晓大三岁。首长请文工团长做的媒人。

张助理说:“人家是什么人?当然是首长的人。”全院男兵都兴奋起来,晓晓出嫁了,喜讯啊。从此没有人可以让男兵们自卑了,扬眉吐气的日子真的是幸福啊,跟喜儿出山洞一样。

晓晓回到医院的时候。范医生问晓晓:“蜜月过得怎么样啊?”

晓晓嘴一弯,“我就知道你要问。你说呢?”迈着一字步走了。

范医生看着晓晓轻轻地走远,叹一声:“那个混蛋真的快活啊。”

晓晓跟我说:“我老头这个人有点与众不同。”

“首长的儿子么。”我说。

“不是的,他好像要求特别高,我不肯就掐我。”晓晓拉起毛衣给我看她的胳膊,上面有淤血,“有的时候还咬我。”

“你是不是碰上虐待狂啦。”这种人我见过。我们科里的一个女病人让老公打得要死,她死活不肯要肚里的孩子,现在还住在医院里。

“可是他平常挺疼我的啊。”晓晓说,“什么事情都不让我干,他看到这些淤血心疼得掉眼泪,可到时候又会那样。”

话说过了,日子照样过,晓晓怀孕了,还是走着一字步。别人都说,那么轻的身子一定是个男孩子。我在科里的黑板上写:晓晓,50%男婴,50%女婴。她已经临产了。

晓晓生了,顺产。进产房的时候,她问我:“我会大叫吗?”

我说:“叫,不叫做不到。”

“你看好了。”晓晓握了我一把,疼得我差点叫起来。

“准备战斗。”晓晓在待产室里走来走去,挺着肚子扶着腰。疼了就抵在床沿上。旁边的一个孕妇依着丈夫一把鼻涕一把泪,嘴里喂鸡一样“啧啧”个不停。“啧……啧啧啧啧”很押韵。

晓晓斜眼看着,一声不吭。

晓晓上了产床。她说:“你给我一点支持。”

我说:“我的手腾不过来。”

“你就说,你不要叫,叫了就是孬种,就行了。”  我手上忙,嘴里忙,“晓晓你不要叫,你叫就是孬种,晓晓,我们现在已经看到头发了,晓晓你深呼吸,晓晓,就要出来了,再用一点力气,好样的,晓晓,你不是孬种。”就把孩子生出来了。一个大胖小子,七斤四两。

晓晓没哭没叫,一身汗。看过儿子,她说:“我以为我会是一个孬种。”眼泪一下子就冒出来了,笑得嘴弯弯的。P2-5

后记

我的一位朋友看了我写的故事后,对我说:写得不好,宇宙无边无际没有结局,人还是要有结局。

我不知道他想要什么结局。

我的记忆太强烈了,我只好向我的记忆道歉。

因为那些记忆并不是关于我自己的。

一个人得了重病,要么是拖着一家人,求生的欲望异常强烈,要么就怨声载道的,总觉得别人都亏待了他(她)。这是我当年在癌病房里常常看到的。

我们那里的癌患者很多。大多数还是军人。想到这些人,还是一身军服,正当年的样子。可是早就不在了。说到他们的时候,告诉我的人会很平淡地说,记得谁谁谁吗?死啦。我就很吃惊。然后她们就告诉我,死于什么病。说这些人的时候,常常就是在给战友接风的饭桌上。杯觥交错间,说到了这些事情。说的人平淡,听的人稍稍有一点惊讶。然后再开吃。

生活就是这样过下去了。所以就会有战友说:“写那些干吗?”也有会打长途来说:“啊呀,那个谁谁谁,你怎么不写呢?你还记得有一个脑外伤的,你就抱着他的头,弄得一身血呢。”我都忘了。那个人是我当兵后第一次碰到的死者。

写的时候,我就想过了,我用不着去说最后的事情。留下的故事让那些看到的人自己去想,或者自己去编。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悲观主义者,一种是乐观主义者。乐观主义者发明了飞行器,上天了。好啊,到处一片新世界。悲观主义者发明了降落伞,出事的时候,弹出飞行器,看着自己的双脚离地面越来越近。好啊,终于回到了大地母亲的怀抱了。一种绝处逢生的幸福。

很不幸的是,我是属于亚悲观主义者。上天的时候,我会很紧张。飞机起飞的时候,我会数数,从发动机发出强烈轰鸣的时候开始数,当数到三十下,基本上就拉起来。没有的话,不敢想了。只想,反正出事也不是我一个人。降落也一样。我是一个怕死的人。

所以活着,有成千上万种活法。每一个人都想活得好一点。可是,命运不会那么心平气和地对待每一个人。它生气的时候,会随手抓起一根棍子,一挥,打到了一个人。如果我们被打着了,只能硬撑着不倒下去。至于怎么不倒,各村都有各村的高招。我看到过了很多高招,那些死去的或者还活着的人们。

有的时候我会很不道德地想,这些即将逝去的人是不是在做最后的演出啊?可是,谁会把这种演出进行到底?有这个必要吗?

我说起的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我的至爱亲朋,有的从小学就在一起,一起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饿肚子。还有抄家,挨打,不分男女的军事训练,生离死别。

每年活着的我们都会聚会。一次战友们的聚会。我把这些回忆给她们看的时候,她们又哭又笑。为了自己的青春。

新近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格拉斯写了一部书,《剥洋葱》。生活就是这样,常常让人流泪。

我用这样的方式纪念我的朋友,我记忆中留存的人。我用我的火葬场让那些可恶的年代远离我们。让我的朋友们像凤凰一样重生,重生在不认识他(她)们的朋友们心里。

如果在今天,他们活下去的机会应该会多一点的。可是我们不要忘了,科学还没有昌明到了让人永生,还有很多人会不幸死去(我说的不是寿终)。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所以,我还是会用我的方式记下这些人。只是请你们把它当小说看。实际上在我写的时候,有的地方的确已经接近了创作,只不过核心是真实的。因为,如果完全真实,那只会更残酷。  我相信人是有灵魂的。

他们在天空轻舞飞扬,朝我露出最美丽的微笑。

谢谢你们来看我的至爱亲朋,来读我的记忆。

也是你们的记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向记忆道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柳叶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53698
开本 16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07-12-01
首版时间 2007-12-01
印刷时间 2007-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6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