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主潮的源头。从史前传说时代的"第一把石刀" 开始,人面鱼纹的彩陶盆、古色斑斓的青铜器、稚拙中透着神秘的甲骨文、以思想深邃、见解卓越泽被后世的先秦思想家序列无不蕴含着先秦那个特定的时代美学氛围中,先人们对于美的探求与思考。这部文思独具的学术专著,意在追寻这一美学思想长河源头的酝酿、蕴蓄、萌动、汇聚融合、勃兴、展开、高峰的真实轨迹。
本书作者以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历时数年,数易其稿;是继《唐代美学思潮》《宋代美学思潮》之后又一部研究时代美学思想的力作。
图书 | 先秦美学思潮(中国美学主潮) |
内容 | 编辑推荐 先秦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主潮的源头。从史前传说时代的"第一把石刀" 开始,人面鱼纹的彩陶盆、古色斑斓的青铜器、稚拙中透着神秘的甲骨文、以思想深邃、见解卓越泽被后世的先秦思想家序列无不蕴含着先秦那个特定的时代美学氛围中,先人们对于美的探求与思考。这部文思独具的学术专著,意在追寻这一美学思想长河源头的酝酿、蕴蓄、萌动、汇聚融合、勃兴、展开、高峰的真实轨迹。 本书作者以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历时数年,数易其稿;是继《唐代美学思潮》《宋代美学思潮》之后又一部研究时代美学思想的力作。 内容推荐 先秦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主潮的源头。从史前传说时代的"第一把石刀" 开始,人面鱼纹的彩陶盆、古色斑斓的青铜器、稚拙中透着神秘的甲骨文、以思想深邃、见解卓越泽被后世的先秦思想家序列无不蕴含着先秦那个特定的时代美学氛围中,先人们对于美的探求与思考。这部文思独具的学术专著,意在追寻这一美学思想长河源头的酝酿、蕴蓄、萌动、汇聚融合、勃兴、展开、高峰的真实轨迹。 本书作者以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历时数年,数易其稿;是继《唐代美学思潮》《宋代美学思潮》之后又一部研究时代美学思想的力作。 目录 自序 题序 第一篇 酝酿先秦美学意识的温床 一 第一石刀与初始串饰 二 人面鱼纹与裸体女像 三 部落图腾与原始乐舞 第二篇 先秦美学观念的蕴蓄 一 从图腾融合到神话萌生 二 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 三 贵族子与诗乐舞合一 第三篇 先秦美学观念的萌动 一 玄鸟图腾兴起的奥妙 二 人祭仪式的隐秘内涵 三 东夷部族的祭祀乐舞 第四篇 先秦美学观念的汇聚融合 一 郁郁乎文的时代旋律 二 农耕部族的生活乐章 三 沧海横流的交响合奏 第五篇 先秦美学思潮珠勃兴 一 道家隐逸美学的滥觞 二 儒家人世美学的起源 三 墨家节用美学的嚆矢 第六篇 先秦美学思潮的展开 一 儒家美学思想的拓展 二 道家美学思想的形成 三 楚辞美学思想的问世 第七篇 先秦美学思潮的高峰 一 高潮迭起的繁盛阶段 二 美学热潮中的冷思考 三 美学主潮的前进方向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先秦美学思潮(中国美学主潮)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霍然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05702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1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06-07-01 |
首版时间 | 2006-07-01 |
印刷时间 | 2006-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3-092 |
丛书名 | |
印张 | 1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