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特工心理学
内容
编辑推荐

《特工心理学》由金圣荣编著,看特工常用的行为心理分析术,终极你的想象!

彻底唤醒你缺失的职场、情场智慧术,心理活动主导着人的一切行为。不管是战胜对方、赢得先机,还是化敌为友、化解矛盾等都是条行之有效的捷径。巧妙地运用心理学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内容推荐

特工在对犯罪主体的研究中总结出这样一句话:“人们首先要做到识别一个人,在对这个人持续的观察中要真正分辨出这个人的内心变化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一个人进行解读”。

《特工心理学》由金圣荣编著,《特工心理学》从不同角度如:人体语言、性格特征等多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相信读者读完此书会通过特工多年来总结出的察言观色中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轻松学到一些解读行为的方法和技巧。

目录

第一篇 FBI的传奇历史

第1章

胡佛时代:FBI进入大显身手的巅峰时代

1.初露头角的胡佛/002

2.FBI崛起的契机:林德伯格绑架案/005

3.FBI大显身手迈向辉煌的旅程/009

4.胡佛为什么能够一手遮天/012

5.胡佛与卓别林的恩怨纠葛/015

6.FBI对爱因斯坦严密监视,却毫无结果/017

第2章

杜鲁门时代:联邦调查局步入暂时的失意年代

1.杜鲁门上台后,FBI的黯然时刻/020

2.杜鲁门设中央情报局/022

3.杜鲁门与联邦调查局的周旋/024

4.杜鲁门与胡佛的反共联盟/027

第3章

肯尼迪时代:FBI与美国总统的明争暗斗

1.FBI“误会”上来的肯尼迪/030

2.肯尼迪时期的司法部长/032

3.罗伯特肯尼迪与胡佛的矛盾/034

4.肯尼迪总统遇刺/036

5.FBI介入调查肯尼迪遇刺案/038

6.FBI在总统遇刺案调查中做了什么/040

第4章

尼克松时代:联邦调查局陷入信任危机

1.FBI的监视无孔不入,马丁路德金与

肯尼迪兄弟渐行渐远/044

2.马丁路德金之死/046

3.尼克松不听胡佛意见,一意孤行/048

4.“水门事件”爆发/050

5.“水门事件”愈演愈烈,尼克松黯然下台/051

6.谁是深喉/054

第5章

小布什时代:争当维护美国利益的“反恐先锋”

1.“911”事件使联邦调查局蒙羞/058

2.“911”袭击案发生后,FBI的调查/060

第二篇 FBI情报密码

第1章

窃听风云:FBI对美国政要实施的监听

1.FBI对肯尼迪的监听/064

2.FBI监听罗斯福/066

3.艾森豪威尔时代,FBI的电话监听/068

4.FBI窃听费城市长/071

第2章

情报谍战:FBI情报战

1.美苏全球争霸,FBI大显身手/074

2.FBI破获中情局局长桃色案件/075

3.以色列间谍/078

4.波拉德间谍案/079

5.沙特恐怖袭击案/082

第3章

文件解密:FBI从调查中得知的惊天密报

1.梦露之死/086

2.解密任务代号“鬼故事”的监控俄间谍行动/089

3.FBI解密斯大林女儿叛逃案/091

4.FBI曝光关塔那摩虐囚事件/093

第三篇 FBI的大案要案

第1章

FBI侦破的连环杀人大案

1.绿河连环杀人案/096

2.不要和陌生人说话/099

3.警察屠夫/104

第2章

FBI追踪丧心病狂之徒

1.蛇蝎美人/110

2.索命杰克/113

3.魅影迷踪/117

第3章

FBI的反间谍案

1.FBI侦破德国间谍网/122

2.美国专家泄密核武器计划/124

3.双重间谍汉森/128

第四篇 FBI的身体语言

第1章

眉毛:美国特工从容貌的点睛之笔挖掘到的秘密

1.FBI从眉毛的变化中能读出什么信息/132

2.眉毛的不同形状,反映出不同的心理特征/134

3.从细微之处获悉眼眉间的秘语/136

第2章

眼睛:FBI从心灵窗口中读懂的信息

1.FBI从飘忽不定的眼神中读出的信息/140

2.瞳孔中到底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142

3.解读凝视所带来的真正含义/145

4.FBI从频繁眨眼中所获悉的意义/147

5.目光转移所代表的深刻含义/148

6.透过眼神解析对方心灵的秘密/150

第3章

面部:联邦调查局揭开真相的一面“镜子”

1.FBI破解脸上流汗背后的真实原因/154

2.FBI如何获悉他人表情的秘密/156

3.如何从脸型识别他人的性格特征/159

4.从面部嘴唇动作来破译他人的心理/161

5.FBI告诉你嘴形所带来的启示/163

6.看穿通红脸蛋背后的真实“色彩”/165

第4章

鼻子:FBI从鼻翼变化背后发现的惊天秘密

1.读懂鼻子背后的真实语言/168

2.从鼻形发现对手的心理特征/170

3.摸鼻子背后所暗藏的玄机/172

第5章

腿脚:联邦调查局从肢体看出的真实信息

1.为何腿脚是人体最诚实的部位/176

2.FBI从双腿的站姿所读出的信息/178

3.为什么很多人的腿部在不停抖动/180

4.FBI告诉你人们如何用腿脚表达快乐/182

5.FBI从走路的姿势读出的信息/184

6.腿脚互相交叉所表达的心理信号/186

第6章

躯干:FBI从躯干中读出不诚实的“虚假信息”

1.FBI如何解读人们的躯干保护行为/190

2.FBI从身体向前倾斜所读出的信息/192

3.耸肩姿势背后所隐藏的秘密/194

第7章

手臂:FBI深挖手臂背后传递出的非语言信号

1.FBI告诉你拥抱具有的心理效能/198

2.双手叉腰所表露的心态/200

3.FBI教你用手形判断他人的性格/201

4.解读手势背后的秘密/204

5.如何看穿他人手部动作的小秘密/206

6.从握手方式窥探他人的内心/208

第五篇 FBI的读心术

第1章

行为习惯:FBI破译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1.解读行为习惯中的潜意识力量/212

2.从吃饭习惯透视他人的心理/215

3.喝酒的习惯动作表露人的内心/217

4.抽烟的习惯透露一个人的性格/219

第2章

着装打扮:FBI从穿衣打扮中读懂的心理秘密

1.从着装风格推断人的心理特征/224

2.鞋子透露出了哪些信息/226

3.如何从饰品揣测他人的性情/229

4.帽子:欲盖弥彰的遮掩/231

5.手表的佩戴表现出的心理特征/233

6.从妆容修饰中识别女人心/235

第3章

笑容密码:FBI从“阴阳脸”背后解读的信息

1.从笑容类型揣摩他人的情绪/238

2.如何辨别笑容的真假/240

3.为何说不真诚的微笑就一定隐藏着玄机/242

第六篇 FBI的心理操纵术

第1章

笼络人心:心理操纵最隐秘的“隐形杀手”

1.贬低自己,捧高对方收买人心的最好策略/246

2.FBI教你如何以情动人/248

3.出丑效应所具有的独特魅力/250

4.喜好原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252

第2章

言语控制:改变对手想法最实用的心理操纵策略

1.超限效应:连续攻击突破对手的心理极限/256

2.故意犯错,以话套话/258

3.如何用赞美打开他人的心扉/260

4.慢悠悠说话,扣人心弦的绝技/263

5.迂回周旋地说,使对方靠近自己/265

第3章

心理博弈:敌我双方心灵上的终极挑战

1.囚徒困境里的心理博弈战/268

2.虚实结合地运用博弈战术/271

3.在重复博弈战中的心理制胜法则/274

4.每名FBI都必须要懂得的换位思考博弈/278

5.运用海盗分金理论中的博弈论/282

第七篇 FBI教你识破谎言

第1章

日常动作:再狡猾的说谎者也难以做到万无一失

1.是你的小动作出卖了你/288

2.拨开谎言的外壳,让谎言无处藏身/290

3.不停地擦汗能道出一个人内心说谎的真相/293

4.脚部动作道出你内心当中的“蠢蠢欲动”/295

5.肩膀耸动:FBI告诉你不经意间流露的谎言/298

第2章

缜密逻辑:FBI识破谎言最重要的制胜法则

1.层层递进:让严密的逻辑“网”住对手的谎言/302

2.想对手所想,才能快速识破对手的谎言/304

3.将事情进行全面分析后,才可以找到对手的破绽/306

4.打破思维定势:找到真相,识破谎言的法则/308

5.砝码效应:打破对方的平静,让其主动坦白/311

第3章

语言信号:再高明的对手也可能成为语言的“奴隶”

1.FBI告诉你:为什么对手的口头语能出卖他/316

2.FBI告诉你:喋喋不休是不诚实的表现/318

3.结结巴巴到底能传递出怎样的秘密/320

4.语速变化透露出怎样的玄机/323

第4章

心理透视:FBI掌握对方的“心理死角”,诱导对方说出真话

1.抓住对手的心理弱点,攻破对手的心理防线/328

2.看懂常人所看不到的心理特征/330

3.弄清楚对手最害怕什么的重要性/335

试读章节

埃德加·胡佛是一个创造了美国历史和美国联邦调查局(英文缩写FBI)神话的传奇人物,在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局长宝座上,胡佛一坐就是近半个世纪。而他在位时所拥有的权威也是之后任何一位FBI的领导所无法超越的。1972年5月2日早上,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被发现死于华盛顿家中的卧室地板上。

而胡佛真的就是以寿终正寝的方式,离开了人世间。至此,他也从FBI局长宝座上“彻底地离开、永远地离开了”,胡佛的时代也画上了一个大大的句号。

然而,关于他的故事似乎永远没有被人遗忘。多年之后,有关他的话题人们依然津津有味地谈论着。

作为FBI一代无人能及的掌门人,胡佛的成长经历是怎样的?他又是如何迈进FBI的大门的呢?

胡佛,1895年1月1日出生于美国华盛顿。他就在离白宫仅一英里之遥的一幢白色木板房内呱呱坠地。胡佛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有着显赫的家世,他的父亲迪克森·胡佛出身卑微,在政府部门做印刷工作。父亲的身世,让虚荣的胡佛在多年之后都很少谈及他。而对于母亲,胡佛倒是经常说起,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他的母亲玛格丽特·沙伊特林出身名门!她的祖上是瑞士的高级官员,她父亲于19世纪中叶来到美国,曾担任过瑞士首任驻美领事。玛格丽特是一名高级护士,内战时期在国会山一带护理过联军队伤员。

胡佛所受的家庭教育十分严格,对他而言,他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教育。在性格塑造上,胡佛完全继承了母亲卓越的判断能力。胡佛从小就很聪明,在学校读书时,各科成绩都是优良以上。他不仅白天在校读书,周末还参加了教堂合唱团。胡佛很早就表现出了与一般孩子不同的特性。11岁的时候,他就自制报纸,上面是他自己搜集的认为重要的新闻材料,他把报纸制作好之后,给家里的每个人发一份,并要求每份报纸收取1美分的报酬。当母亲看到小胡佛所剪贴的新闻后,非常高兴,并鼓励他的这种行为。此后,他每周都会搜集两页以上的新闻材料,又给自己的报纸起了一个名字叫《新闻周刊》,他不仅搜集外面的新闻,还自己撰写家事评论、学校见闻、街道消息,同时小胡佛还对一些花边新闻倍感兴趣。比如,当时的总统女儿爱丽斯·罗斯福与众议院院长喜结连理,在婚礼上闹出笑话了等等,这类花边新闻也都在他的搜集之列。胡佛儿时自制报纸的这一习性,与他后来在执掌FBI后喜欢搜集证据和别人隐私应该有着很大关系。

胡佛是个很有心计,而且绝对是一个持之以恒的人。这一特性表现在他有记日记的习惯上。他每天都记日记,而且在他的一生中从没有间断过。他的日记包罗万象,从所结识的人、听到的事、打工的遭遇及收人、喜怒哀乐、气温变化、生老病死,事无巨细,他都无一遗漏地记录下来,甚至在他的日记中,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而不断变化的鞋袜衣服的尺寸也都一一被记录在内。

从这些可以看出胡佛不仅头脑灵活,更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小的时候,他就养成了让自己忙起来的习惯,帮家人干家务,做报童,甚至周末逛街的时候主动拎篮子。而胡佛这样做有他自己的目的,他所做的一切都不是无偿服务的。

1909年,胡佛以优异的成绩考人华盛顿中央高中。在这所注重全面素质发展的中学,胡佛充分发挥了他的才能,他不仅学习成绩突出,还在体育、辩论等方面表现出了才华,并因此成为学生领袖。4年后,胡佛考入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学。由于家境不好,他选择了夜校,白天赚钱,晚上读书。

1917年夏天,胡佛法学学士和法学硕士顺利毕业。对于自己何去何从,胡佛有着自己的打算。那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很多热血青年都纷纷上了前线,而胡佛却费尽周折弄了一张“暂缓入伍证明”,并通过母亲的侄子司法部部长威廉·希茨的关系进入了司法部。虽然后来胡佛为自己没有应征上前线作了如下解释:“上级认为我担任反问谍任务比上战场更为重要。”但明白人都知道,他根本就是在说谎。因为他在进入司法部后,从没参与过反间谍工作,只是在邮件室处理往来于联邦政府的各类邮件。后来胡佛一直认为,司法部的工作让他屈才了。不过,那时的胡佛对这份工作却是满怀热情,十分敬业的。每天在办公室里,他始终是最早一个上班,最晚一个下班走的人。他很快就被邮件室的主任乔治·迈可森注意到了,他觉得胡佛不但头脑聪明,还十分勤奋,通过和胡佛的几次谈话,对胡佛印象更加深刻了。也就是在这时,幸运之神悄悄地向胡佛靠近了。

乔治·迈可森的关系很广,也正是他让胡佛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1917年一个早晨,上班的路上,乔治遇到了老朋友、时任联邦调查局局长的布鲁斯·比利斯基。当时的调查局以员工懒惰著称,布鲁斯见到乔治后就把工作中的烦恼和抱怨发泄给了乔治。乔治与他在感叹世风日下后,就谈到了自己的员工胡佛,说胡佛是他见过的在工作中最勤奋效率也最高的人,布鲁斯听后对胡佛产生了极大兴趣,说道:“这样聪明的年轻人放在你那是不是有些屈才了?”

乔治很大方地回答道:“如果您需要这样的人,我可以马上把他送到您那里。”几日之后,布鲁斯就找到了胡佛,他对胡佛的第一印象非常好。但因为自己那里还没有合适的位置,他就把胡佛推荐给了新成立的战时行动处处长威廉·弗林。就这样,年仅22岁的胡佛,就在1917年年末正式入职战时行动处。这个部门隶属于调查局,胡佛的工作范围是对付德国间谍可能进行的窃取或破坏行为。

这时胡佛算是真的做了反间谍的工作。儿时的锻炼和天生的聪敏让胡佛在这份工作上如鱼得水,他把全部的热情都投入到了工作中。他主动放弃休息日,顾不上吃饭,每天工作到很晚,在办公室里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这种忘我的精神和工作责任心很快得到了上司的赏识,他不仅得到了处长的口头夸赞,还获得了一年内三次加薪的机会。

P2-4

序言

美国联邦调查局(英文缩写FBI)是美国最早建立的大型情报警务机构。它是司法部下属的主要特工调查部门,成立于1908年1月26日,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它成立之初,其职责只是打击联邦犯罪分子,而这一特质使它在短期内便凌驾于地方警察之上。20世纪30年代因破获了一些绑架、抢劫和杀人案,使其名声大振。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取得的不俗成绩,得到了美国当局和民众的普遍认可,并由此开始了辉煌的生涯。

提起联邦调查局,有一个人不得不说,那就是埃德加·胡佛。可以说,联邦调查局的前半部历史也是胡佛局长的一部个人传记。胡佛是联邦调查局改制后的第一任局长,自上任那天起,便在之后的48年中,稳坐此位,成为美国历史上一位实权派人物。这位亲手奠定了联邦调查局不可侵犯的地位的局长,是一个创造了美国历史和FBI神话的人物。作为这个机构的秘密守护者和最高掌权人,他既是FBI的化身,也是一个令人恐惧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更是美国历届总统的心腹大患。胡佛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利用工作上的方便,窃听总统及白宫政要的电话,了解了太多美国当局政要的秘密。他将这些材料封存,并以此作为要挟,以换得自己权力的稳固。埃德加‘胡佛的权力之争以及与历届总统的微妙关系,也使联邦调查局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黯然的过程。罗斯福对联邦调查局和胡佛局长倍加信任和器重,这让胡佛与他的联邦调查局走向了辉煌,那是联邦调查局意气风发的时期。而随着罗斯福逝世,杜鲁门就任总统后,联邦调查局第一次进入“黯然”时期,也使得胡佛不得不小心经营,收敛锋芒。中情局(英文缩写CIA)的建立对联邦调查局来说,更是分走了它的一些权力,而权力就意味着利益。此后,联邦调查局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都被一一化解。为了增加与政要之间展开的争斗胜算,联邦调查局对总统及白宫政要的监听变本加厉。而联邦调查局自身因为窃听这种卑劣行为,多年来一直遭受人们的指责。

当然,总的来说,胡佛对于联邦调查局的发展强大是功不可没的,因为是他将联邦调查局变得更规模化、专业化。在他的领导下,联邦调查局成为一个严密而有序的机构,那些经过精心细选的联邦特工人员,可以说个个身手不凡,有着卓越的侦查能力,在维护国家秩序以及冷战中为维护美国本土的稳定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联邦调查局在破获案件中使用的手段以及技术,也被世界各国纷纷效仿,为各国打击犯罪行为提供了经验。联邦调查局对罪犯的心理分析、测谎仪的使用、DNA技术的应用等手段对案件侦破的准确性以及侦破速度,都有很大的帮助。在美国发生的一些刑事要案中,如连环杀人案,正是由于联邦调查局的介入和高科技手段的使用,才使得案件在短时间内得以破获,让更多的人获得了安全保障。同样,在反间谍案件中,联邦调查特工更是在自己的国土上,有力地打击了间谍犯罪行为,从而使美国国家的安全有了更高的保障。近年来,美国联邦调查局在打击反恐斗争中,也一样成为了国家的主力军。但是,联邦调查局也有过失误,如“9·11”事件,由于他们的疏忽,致使美国蒙受了历史上第一次奇耻大辱,也使一些无辜民众在此次事件中丧失了宝贵的生命。虽然“9·11”事件后,联邦调查局对此展开了迅速的侦查活动,弄清了事件的真相,但依然无法抹去因曾经的失误而造成的一些恶劣影响。而对于美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联邦调查局也难逃干系,如肯尼迪总统遇刺、尼克松政府的“水门事件”等。另外,联邦调查局还曾滥用职权,使美国的民主遭到破坏。他们对一批名人进行监视、监听,使得如爱因斯坦、卓别林等遭遇联邦调查局的骚扰。他们还对一些共产党人和人权人士进行大肆迫害,美国著名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更是遭到来自联邦调查局的诽谤和调查,甚至收到联邦调查局的匿名威胁信。美国联邦调查局还非法拘留想要回到中国的科学家钱学森,派遣特务闯人其研究室及住宅进行破坏活动。这些行为大大破坏了联邦调查局在民众心中的形象。

可以说,联邦调查局所取得的成就和所遭受的非议指责几乎成正比,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机构,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太多的故事,同时也对美国的政治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们编写本书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让读者更多地了解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发展历史,了解作为一个维护国家安全的机构它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它在执法中采用的各种调查和侦破手段,并试着以这样一种方式,为读者展现联邦调查局更加真实的面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特工心理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圣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7103264
开本 16开
页数 3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54
CIP核字 2013303201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2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3: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