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闲走日本
内容
编辑推荐

“闲走”之于虫子来说,应该是它们的属性,慢慢地,不慌不忙,跟人比起来,似乎大度得多。不过,虫子的眼睛永远是敏锐的,看什么都看得非常狠。许多人都说日本人做事细而快,而我偏用虫眼看他们,于是就可以看得更细,细到烂的地步……毛丹青继《狂走日本》之后的又一力作,是作者侨居日本后的一个悠闲的记录。

内容推荐

人跑累了,需要歇一下。同样一个道理,人想事儿想多了,有时也需要什么都不想。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集子也是我侨居日本后的一个悠闲的记录。最早的文章有10年前写的,最新的是今年写的。有用日文先写的,也有用中文先写的,双语交叉,有时就像为语言做穿孔一样。

描写日本等于描写我的日常,描写我的日常又等于描写一些现场,《闲走日本》意味了对时间的一种判断,同时也表明了观察日本的一个愿望。

目录

卷首语

防府站的落叶

花讯

盲女和狗

隔岸钟声

卖天岛和金枪鱼的眼睛

青蛙杞

红点鲑

蜂巢

夜山樱

专修寺的清晨

太阳的门

近邻之旅

阿熊的故事

末班车

蝉舞

风铃抄

落樱

东京归途

一位日本轮椅生与我

卷尾语

试读章节

独作异乡客,有时也想出个远门,走访好友,每回一产生这个念头,我就选择秋天。因为日本山多,天高气爽,令人心旷神恰!

从神户开车,乘轮渡抵达博多港,再驱车往九州的山口县,好友说他家住山里,道路又陡又险,尽是上下坡,拐弯又急,开车危险,劝我换坐电气列车。于是,我照办了,准备从防府站上列车。

这是一个小站,只有几条乡村线路,大多数属于单道,迎面对开的列车需要错车,而且,这些开往乡村的列车班次也不多,听上去跟《智取威虎山》里的小火车差不多。据说这“防府“早在7世纪就是一个要塞,它面临濑户内海,是当时的一个小国的国府。派到九州当卫兵的人任期虽然是三年,但经常被延期,有的士兵从此以后就再也没见过他的父母和妻儿了,历史上把这些兵叫做“防人(SAKlMORI)”,想必很悲壮。不过,在当时的飞乌时代,这些地方诸国的一个军团兵力仅有500多人,哪怕是打仗,也打不出什么规模。

日本是一个很少发生内战的国家。

防府站的四周是光秃秃的,并无高大的建筑物。离站不远有一个路口,居然连红绿灯也没有。好在行驶的车辆不多,人也稀少,有没有信号似乎不像在东京大阪那么重要。我走到站前的自动售票机旁,仰头看好去目的地的票价,整470日元。于是掏兜拿钱,结果发现自己的钱包里只有一万日元的大票子,自动售票机的最大收款面值只是一千元。无奈,我得找个地方破零钱。

站前的入口处有一个窗口,大白天里屋内也亮着灯,没人。周围除我一个人以外,既瞧不见其他乘客,也看不到列车员的影子。这个钟点很凑巧,站内的列车尚未启动,一排排的车厢默然整队,使眼前出现一种逼人的静寂。

我冲屋内大声喊:“有人吗?我想破个零钱!”

没人答话,但风声贯耳,从屋檐上刮落的树叶飘至地面,拍起轻微的尘埃。秋风莫非是防府站最忙碌的乘客?!过了一阵子,急促的应声由远而近。

“让您久等了,让您久等了。”一个中年岁数的列车员从站里跑来,他右手提一把长扫帚,扫帚梢离地半尺,不至于拖着地,头上直冒汗。我见此状,也不再喊了,一边递给他钱,一边跟他说:”我想破个零钱,买车票。”

他接过钱,打开工作台上的钱匣子,翻了一会儿,面露难色。“啊呀,我这里也没有零钱呀。”他抬起头又急忙说,“请您再稍等等,我去替你换一下钱就来。”

我点点头,自然也不好意思催促他什么。可就在他一溜小跑出站这当间,列车”吱——”的一声尖叫,正欲启动。这下我慌起来,等他破零钱的这几分钟,列车要开了的话,那不就糟糕啦!更何况车次本来就少,放跑这班车不是白白浪费时间么?

P15

序言

在日本住得时间一长,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也会有所改变,我这么说”变”,决非指什么大事,而说的是一些小事。其实,这也是发生在我身边的生活细节。

比如,过去不知道日本有花粉症,老喜欢初春远游,后来明白了,再出游就不那么积极地选择初春了。抗不住的人遇上每年日本的花粉症就算你倒霉!所谓花粉,大部分是从杉树上刮下来的,尤其是暖和的天气,再加上一阵风,不少路人就会打喷嚏,泪流满面。很多人戴上口罩也不管用,泪水一直淌到口罩的上端,风一过,丝丝痕迹在阳光下会发出细微的亮点儿,引人注目。

这件事对我来说,也许是幸运的。因为我侨居日本这么多年,非但没得上花粉症,就连在这季节来自国内与我一起出游的朋友,也没有人得。所以,季节的选择有时未必是我出游的条件。当然,我也不愿看到日本老有人戴着大口罩以逃避花粉。

今年开春,我上了一趟高野山。尽管其他季节我也去过,但选择初春还是头一次。

高野山是日本的佛教圣地,这是平安时代的空海大师为了传播真言密宗而开辟的,众多的寺院庙宇和参拜山路构成了独特的景观。空海大师曾留学唐朝,带回许多佛教经典,一直为日本人所敬奉,佛教徒们都络绎不绝地进山朝拜,寂静的山林不时回荡着悠悠的钟声。现在想起来,我到这里的旅行每次都很刺激文思,尤其是对中日文表述的一些构想,总觉得受益于山川神灵的启示,有时会穿越时空,飞回盛唐,聆听空海大师的拜学私语,有时又突然想起日本小说家泉镜花写过的一个短篇《高野圣》,这些近似魔幻一样,在我脑海中穿梭不息。

《高野圣》讲了这样一段故事:一位高野山上的僧侣在山道上赶路,被一个卖药人从身后超了。僧侣没走多远,突然感到袈裟里面闯入了一条吸血虫,浑身别别扭扭,于是就拼命往上跳,想把吸血虫甩出来。这时听见马叫声,还看见一家民宅。一个美女留了僧侣一夜。可奇怪的是,只要这个美女一见到动物,就像对人一样跟对方讲话。

她跟青蛙说:“我有客人,你别老缠着我呀!“她跟山洞里的蝙蝠说:”别乱飞,要把我的客人吓死不行?” 她还跟悄悄地蹿到肩膀上的猴子说:“别以为客人看不见你,这个调皮蛋!”

不多时,一个男人拉了一匹马走过来,跟僧侣小声说:“但愿你能原样儿回去。”说完,竟然站在美女的面前不动了。美女笑了一笑,妩媚得近乎妖艳。马又开始走了。

美女问僧侣:“一路上你都见到谁了?”

僧侣答:“一个卖药人把我超了。”

“是么?”美女怪笑,并用自己的丰乳轻轻地贴到马身子上,很快就消失了。

僧侣夜里睡不着,窗外几乎所有的野兽都在叫喊,不少回都听到了美女说:“今晚我的客人来的呀!

次日清晨,僧侣继续赶路,满脑子老想着那个美女,甚至都不想再修行了,他神情恍惚、颓唐,像是一条僵直的鱼,了无生机。正在这时,一个手拿鲤鱼的男人出现在僧侣的眼前,对他说:“男人只要一沾上那个美女沾过的水就不再是人了,他可能变成牛,马,猴子,蝙蝠、青蛙什么的,飞的跳的爬的叫的,她都能变出来。”

美女是妖精,魔女!昨夜出没的野兽都是男人变出来的?!那匹马原来就是超了僧侣的卖药人。看来,僧侣,不!是男人,唯有不被女色蒙蔽,才能得到真谛,这才能避免变成野兽的厄运。

无疑,这讲的是凡人如何成圣人的故事,同时也向世俗展示了幽深的高野山是一处修行的秘境。目前山上为了修行拜佛的人设有50多处“宿坊”,中文的意思类似于“僧房”,实际上这是指由僧侣经营的客店。客店大都是两层小楼,木制的、有的楼梯扶手异常油亮,就像用过几百年的样子。客店离寺院的殿堂很近,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那扶手上的油亮,其实是长年被香火燎绕,而又经来往过客不断摩挲的结果。倘遇光照强烈的西晒,扶手上也会飘出悠悠的香火味。

我住的僧房叫“无量光院”,榻榻米的客房里没有电视,过堂只是一条窄道,一面是落地木窗,一面是洗漱间。木窗外面有日本式的庭院,松树修得圆墩墩的,石子铺得路十分细腻,有的拐角儿就像撒过细沙一样。

夜晚静静的,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隔绝了都会的喧嚣。月华如水,星光闪耀,山问流动的露气从木窗的缝隙中漾进来,带来一股股的清凉,沁人心脾。

我猜想,僧房古刹,无论任何季节走进里面,你都会发现某种生机的存在。这般感受除了吸收雨露,享受光泽以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日本僧人从大唐带回来的信念延续一千多年,至今仍然发生影响。公元9世纪,空海大师在高野山开设了修行的道场,首次传播佛教的真言密教,当时他42岁,而这个年龄是他去长安求学,归国后的第十个年头。高野山原本人烟稀少,被称为“深山中的平原幽地”。空海踏上崎岖的山路,行走在密林之中,为今人留下了直达高野山的通途。后来,他的传说越来越神奇,朝拜的人络绎不绝,过往的人多了,路也就形成了。

时光飞逝,古今悠悠,山与佛,人与灵,这些不变的主题从我的观察中虽有突现,但同时也是生活中的一段经历。清晨,当寺院响起钟声的时候,我拉开木窗向高处看去,只见小鸟正在枝头跳跃,老鹰正在飞越长空,翱翔到那不可知的远方。几乎在我关窗的那个瞬间,忽然发现眼前有一朵非常不起眼的花,含苞欲放,它的形状犹如一个儿童握紧的拳头,正在风中期待开放的时刻。

说来奇怪,上述所有的细节都是从我的记忆中滋生的,当我在行文表述的时候,这种情景也在演化,有的加浓了,有的淡化了,有时它像是对画面的描绘,有时又像是对遥远想法的记录,就好比我在国内研究哲学时的一个闪念,油然问会突然浮现。那些久远的记忆已经融入到我在日本的生活中。

日本与我的目常是紧密相连的,因为我的生活决定了这样一个格局。与此同时,日常细节也成为吸引我的视线,诱发思考的第一素材,我愿意珍惜它,也愿意描写它。

后记

继《狂走日本》以后,很快就想到了这个书名《闲走日本》,人跑累了,需要歇一下。同样一个道理,人想事儿想多了,有时也需要什么都不想。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集子也是我侨居日本后的一个悠闲的记录。最早的文章有10年前写的,最新的是今年写的。有用日文先写的,也有用中文先写的,双语交叉,有时就像为语言做穿孔一样。

我喜欢日常的细节,这个喜欢随着年岁的增长变得越来越执著。现在想起来,原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供职的时候,我是非常喜欢理论的,没有细节,都是一些概念、思辨与玄玄乎乎的学问,想起来很丰富,实际上却是空泛的。也许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今天的我恰恰是昨日之我的返照,一个过去靠思辨获取充实的人,而今却从日常的细节中得到满足,这对我也许是一件好事。

描写日本等于描写我的日常,描写我的日常又等于描写一些现场,《闲走日本》意味了对时间的一种判断,同时也表明了观察日本的一个愿望。

感谢各位摄影师提供的精美照片,所有这些都是最近两年他们跟我一起出游日本时拍摄的,从他们的第一视线中,我经常能体会到什么叫现场感觉。感谢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郏宗培先生和责任编辑杨婷女士对我的鼓励,感谢年轻的美编朱晓彦,她是继《狂走日本》以后再次为《闲走日本》做的装帧设计。

感谢我的妻子廖子威为这本书做的画,今年是我们结婚20周年,异域的奔波,风雨同舟,如果没有与她的生活,也许我的感性就会减半,甚至不能走上现在的文学道路。专此是祝。

日本神户市

2006年7月1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闲走日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毛丹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30504
开本 16开
页数 1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40
18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4: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