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片片绿洲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沃土,看似贫瘠苍凉的外表,却深藏着横贯东西纵观古今的渊源文脉和打开从草原文化到绿洲文明发展之谜的钥匙。本书力图用丝绸之路发现的语言文献史料再现丝绸之路绿洲上的文化历史原貌,试图从多语言多文化丰富资料的比较中寻找多元一体文化的绿洲风貌,希图在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社会的综合分析中展现西域文明的多维面貌。
图书 | 文化的绿洲--丝路语言与西域文明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丝绸之路上的片片绿洲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沃土,看似贫瘠苍凉的外表,却深藏着横贯东西纵观古今的渊源文脉和打开从草原文化到绿洲文明发展之谜的钥匙。本书力图用丝绸之路发现的语言文献史料再现丝绸之路绿洲上的文化历史原貌,试图从多语言多文化丰富资料的比较中寻找多元一体文化的绿洲风貌,希图在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社会的综合分析中展现西域文明的多维面貌。 目录 序 言/001 第一章 丝路语言与西域文明:从东西贸易到文明传递/001 第一节 丝绸之路:贸易和文化之路/003 第二节 丝路语言:东西文化对话的媒介/006 第三节 丝路写卷:西域文明之残片/020 第四节 丝绸之路与宗教:今与昔/025 第二章 丝路绿洲上的汉语与民族语:接触与互动/p33 第一节 两汉时期汉人与其他族群的联系及语言接触/035 第二节 汉语对维吾尔语的渗透/050 , 第三节 维吾尔语对汉语的语法影响/059 第三章 摩尼教与回鹘:粟特波斯文化之东传/085 第一节 摩尼教简介/087 第二节 摩尼教与回鹘/091 第三节 三件回鹘文摩尼教文献译释/119 第四章 佛教与异域文化相遇:冲突与整合/127 第一节 When Uighur Buddbism Encountered Manichaeism,Nestorianism and Islam in the Middle Afes(当回鹘佛教与摩尼教、景教和伊斯兰教 相遇)/129 第二节 回鹘佛教文学中的譬喻故事文献/138 第三节 回鹘藏传密教文献/147 第四节 敦煌榆林千佛洞第12窟回鹘文题记/162 第五节 佛法与回鹘书法/183 第五章 《突厥语大词典》:绿洲文化的百科全书/189 第一节 从文化语言学视角看《突厥语大词典》/191 第二节 中世纪丝路绿洲的原始宗教遗迹/203 第三节 官号和尊号/208 第四节 天文知识/222 第五节 婚姻习俗/228 第六节 民间竞技与游戏/241 第七节 粟特语和希腊借词/247 第六章 丝绸之路与基督教东渐:从语言输出到文化移植/263 第一节 阿力麻里叙利亚文景教徒碑铭/265 第二节 吐鲁番出土中世纪景教写卷/277 第三节 内蒙古发现的元代景教遗物/284 第四节 从出土碑铭看泉州和扬州的景教来源/293 第五节 Nestorian Inscriptions form China(13th—14th Centuries)中国发现的13—14世纪的景教碑铭/0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化的绿洲--丝路语言与西域文明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牛汝极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疆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810191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6-06-01 |
首版时间 | 2006-06-01 |
印刷时间 | 2006-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2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928.6 |
丛书名 | |
印张 | 2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新疆 |
长 | 260 |
宽 | 176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