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琴弦上的叶尔羌/西域风月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部生动亲切的大散文作品,始终围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灰姑娘——阿曼尼莎罕,与一个地区——莎车的历史文化和维吾尔木卡姆展开。作者用笔请出时间深处的阿曼尼莎罕——一位王妃、西域音乐与诗歌的天才,并使她获得精神永生。捧读这本书,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内容推荐

关于400多年前的阿曼尼莎罕,历史上留下的记载不过二三百字。青年诗人铁梅以饱满的热情与深情的笔调拥抱这位传奇女人,并牵着她的手,从历史深处走来。

今天,木卡姆——在新疆的大漠绿洲中健康生长的音乐玫瑰,终于赢得世界瞩目,成为人类共同的遗产。

阿曼尼莎罕——叶尔羌汗国的王妃,维吾尔木卡姆尘世的母亲!

目录

序章:音乐与沙尘暴

第一章:我的叶尔羌印象

无羁的旅途

叶尔羌绿洲

吾提昆

孤独的村庄

叶尔羌河,忧郁的河

拜谒阿勒屯麻扎

莎车人眼中的阿曼尼莎罕

关于一部电影

哿往叶尔羌汗国的六封信

第二章:历史因遥远而成为神话

历史因遥远而成为神话

三代莎车王

解忧公主之子

玄奘西域见闻

一纸优美的法律文书

上帝之鞭

帖木儿的文艺复兴

东察合台汗国

酒的来历

致昆仑

第三章:远逝的黄金时代

王者归来

拉失德啊,我该以什么面目出现

《拉失德史》穿越黑暗

罗斯和伊莱亚斯

诗篇在人世间辗转

智者的理性与抒情

诗是保卫家园的武器

阿曼尼莎罕爱情日记七则

第四章:大清帝国的边疆

让大清帝国头疼的边疆

将军树

对香妃的后现代想象

叶尔羌保卫战

骟马匠之死

道光皇帝的梦想

大黄

小布哈拉的世界

和卓们

沙漠边缘

第五章:城池的记忆

地名的含义

莎车城

马可·波罗的记忆

一个英国商人的叶尔羌.

1906年的赌徒们

1917年谢彬目击的莎车

时间悄然后退

莎车玫瑰

第六章:木卡姆之恋

木卡姆世界

乡村女诗人

万桐书与吐尔地阿洪

木卡姆的汉族传人

木卡姆女教师

阿不都拉·麦吉依传奇

最美的声音

卡拉秋库尔

第七章:西域乐母

梦回唐朝

刀郎,刀郎

音乐的救赎

西域乐母

爱的秘密

后记

参考目录

试读章节

拉失德继承了蒙古人的传统,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在青少年时代,就在战场上经受考验,他所深爱的长子阿不都·拉提夫速檀:勇敢、坚毅,遵照父命去蒙兀儿斯坦统治了一个时期,在对吉利吉思人和哈萨克人的战争中,他是一个常胜将军。

如果他活着,他也将成为我的孩子,虽然我的年龄不足以做他的母亲,可是拉提夫的命运竟有些像匈奴王——阿提拉。当然,我现在所讲的阿提拉的故事不是来自历史书籍,而是我穿越了时空隧道见过的,来自20世纪美国好莱坞的电影情节。

公元441年,统治着从乌拉尔山和喀尔巴阡山之间的草原的匈奴人首领阿提拉,向东罗马宣战。当时的罗马和日耳曼世界对于匈奴人的入侵十分恐惧,他们是这样描述匈奴人的:“他们像野兽般的生活,食生食,不调味,吃树根和放在他们马鞍下压碎的嫩肉。他们从小习惯了忍受寒冷、饥饿和干渴。他们的服装是缝在一起的一件麻织内衣和一件鼠皮外套。内衣是深色的,穿上后不再换下,直到在身上穿坏。他们几乎像铆在他们丑陋的小马上一样,这些马不知疲乏,并且奔驰时像闪电一样迅速。在战斗中,他们扑向敌人,发出可怕的呐喊声。当他们受到阻挡时,他们分散,又以同样的速度返回,砸碎和推翻沿路所见到的一切。他们的射箭技术是无与伦比的,他们的目标对准谁,就打败谁,因为他们的箭带去了死亡。”

阿提拉,就是这样一群人的卓越的首领,传闻他很迷信,相信萨满(即巫师),并喜爱烈酒,因而好莱坞在塑造这个人物时,便把一个偷偷爱着他的女人设计成萨满。阿提拉在战场上冲杀,在与一个人对决,那个女巫则在一堆火旁祈祷,施法术救他,帮他战胜对手。当阿提拉身上中了对手的箭,女巫代替他承担了痛苦,最终阿提拉成为匈奴人的首领,而女巫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阿提拉野心勃勃地要征服罗马,他十分羡慕罗马人的进步与文明,他叫人在驻地修建一个浴室,而这项任务对于他手下只善于作战的将军们来说,却比打胜一场战斗还难。阿提拉攻击并摧毁了高卢及意大利的一些城市,在一个村庄里他的军队杀死了一位少女的父母。这少女便发誓要阿提拉的命复仇。罗马行政长官埃提乌斯告诉了这个姑娘该怎么做,于是这姑娘就成为他手里的一张王牌。

王牌的厉害之处在于她长得和阿提拉死去的王后十分相像,因此阿提拉要娶她,于是姑娘在婚礼的夜晚,把毒药下在酒里,递给了阿提拉。除了历史本身,没有人知道阿提拉是怎样死的,只是说他于公元453年过早地去世。

而拉失德的长子拉提夫呢,也被他的血统与那个时代锻造成一位优秀的战士。《编年史》记载了拉提夫的死亡:阿不都·拉提夫速檀袭击了哈萨克的哈克纳札尔汗的部队,抓了大量俘虏,获得很多战利品。败下阵来的哈克纳札尔汗重新召集哈萨克人和吉利吉思人,去追击拉提夫。此时拉提夫却沉溺在胜利后的享乐中,丝毫没有注意自己已经身处险境,而在夜间被前来偷袭的敌人活捉了。“人们把身负致命之伤的速檀带到哈克纳札尔汗面前。哈克纳札尔汗对他表示应有的礼敬,阿不都·拉提夫速檀同意从这个非永恒的世界转移到永恒的天堂牧地”。

拉提夫死时年仅29岁,尸体运回了叶尔羌,葬于汗室的墓地——阿勒屯汗陵(在今莎车县城内),那里也埋葬着16世纪的我。

拉提夫之死使拉失德心碎,1556年他率领一支强大的军队,去为儿子复仇,他联合月即别人,一直打到额敏河,粉碎了哈萨克人的军队。

P92-94

序言

沙尘暴仿佛来自远古,从历史深处,携带着时光的征尘,一路杀将过来。城市从未显得如此迷茫,像现在的我一样,皮肤的每个细胞都被微尘灌满,站在半空中,看着楼群模糊的轮廓,视神经是这么痛,一种被绞杀的痛。

我什么也看不见了,站在沙尘暴所征服的城市,同样被沙尘暴征服的我,是沙尘暴眼中的一粒沙子,是它的一部分。我什么也看不见了,而它无所不在。

它来是因为它听命于亡灵,它尾随我们而来。而牵引着亡灵的则是它们的恨、爱或者思念。

这样的旅程在它们的幽居生活中并不多见,因为我相信,另一个世界也有它的法则。如果它们一反常态,那一定是因为什么不同寻常的变故,而其中的缘由,定然不是凡人能释疑的。

当雨落下的时候,我开始专注于音乐。一场小提琴独奏音乐会是尾随沙尘暴而来的音乐喷泉,正如沙尘暴注定要来一样,这场音乐会的行期也不可更改。

自沙尘暴中穿越而来的两位音乐家,他们的音乐与沙尘暴算是打过了交道。而音乐会开始前十分钟,雨就前来接应音乐了。

月光下的道路发白,白天活跃的那些事物开始沉睡,而另一些则醒来,到处走动着,甚至是在飞。它们嬉笑着、戏闹着,我们的童年就掌握在它们手里。对它们而言,我们的记忆就如同丝线,在它们的手中被编织着。

它们不知疲倦,而我已经在中年奄奄一息。

我在音乐中被洗浴,沙尘暴的影响力在退却,音乐占了上风,我的灵魂越来越干净,停留在我身上的时光正一点一滴地剥离,我的肌肤重新露出婴儿般的光泽,我的内心充满了愉悦。

音乐就是这么神奇!

而木卡姆是与沙尘暴相伴生的音乐,或者说,它恰好诞生于沙尘暴的中心、沙漠中的绿洲,拥有其他地区的艺术形式难以企及的感染力和魔力。

我躺在水面,随水波起伏、漂流、旋转,就如同我躺在沙漠上,被它上升的气流托举着盘旋。月光,美丽的月光就这样奢侈地流下来,灌注我的全身。我的泪水四溢,把月光冲刷到阴影里。我等待它浮起,像水银一样,把我的眼泪腐蚀。

我承认,在这尘世给我最大压力的情感是爱情,爱情几乎就是悲剧的代名词。上苍让我们生而有爱,但这爱却难以被两个人共同完成,爱不是被磨损,就是被用于交换。爱被欲望偷换……

木卡姆就这样诞生了,诞生于爱及爱的艰难和永恒。

后记

我一直都在惭愧和懊悔中生活,我认为这是我的宿命。心理学家们说得对,性格决定命运,而一个人的各种习惯和习气决定了他的性格,通过写作《琴弦上的叶尔羌》这本书,让我对这一点看得更清楚了。也可以说,写一本书能够检验出一个人方方面面的优缺点及其人格中的根本性问题。

对于《琴弦上的叶尔羌》,我充满了遗憾。尤其是其中的部分章节,我本应处理得更好,当然这与我的写作经验有关,也与时间有关,时间总是太仓促。当然这对其他人并不是问题,因为他们有着良好的习惯。我的习惯则是,我不会提前默默地做好准备工作,我总是等到有人对我说你需要准备了、时间已经不多了时才会去做,而往往这个时候就是我手足无措的开始。

还好我总是有好运相伴,包括这本书的缘起,诗人沈苇先生颇不放心地把选题交给我,之后他就处于忐忑不安之中,他真的怕我浪费了这个选题。之后我去莎车采访,遇到的每个人都倾其全力地帮助我。首先是自治区文化厅的马迎胜先生让我去找当时的莎车县文体局的吴勇先生,我在莎车采访的杨有仓、苏里坦·马木提、伊力哈木、马丽英都是吴勇先生为我推荐的。

在写作开始之初,我到新疆女画家姜伟玲家做客,向她借了三本书,可是我爱拖沓的毛病使我没有及时把书还给她而拖了好久。2006年4月中旬我到周吉先生家找资料片,正赶上他在生病,他在疾病的痛苦折磨中依然为我讲解了图片中的内容。我第二次去他家他已经住院了,他的爱人耐心地帮助我刻录了光盘。

此外我还要感谢新疆著名的摄影家赵君安、李学亮先生,同意我使用他们的照片;新疆著名的画家哈孜·艾买提先生、阿不都克里木.纳斯尔丁先生允许我在书里使用他们的油画作品。新疆艺术学院的刘英奎先生还带我去他的画室,拿到了《木卡姆》那幅油画的图片。

新疆新闻出版局的杨亮先生对“西域风月”这套书表示了极大的关注,新疆人民出版社的李维青女士、张田先生都对这本书给予了指导和支持。丛书的主持者陈漠先生为这套丛书付出了很多,奔波劳顿、尽心竭力;责任编辑孙祁娟女士更是呕心沥血。不放过书稿中存在的每一个问题;美术设计王阳先生因为在短时间内要负责设计很多本书,每天熬夜加班、废寝忘食。油画《阿曼尼莎罕》的照片是使用我的好朋友王春莲的数码相机拍摄的,还有我的爱人同志,既是我的文学顾问,又为这本书付出很多劳动……

我的命运真是古怪,他一方面折磨我,一方面又成全我。由于这本书,使我与一些素昧平生的人结识,并加深了我与一些早已相识的人的感情,使我们之间的缘分进一步加深。感谢这两个字太轻飘了,但是这世界上却没有其他的词可以代替它。铁梅是微不足道的一个人,但朋友们的情谊的确是千金难买、贵重无比的,请允许我为你们祈祷和祝福吧,你们知道我还算得上是一个真诚的人;并且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用你们给予我的力量,努力地修改我自己。

             2006.4.26于乌鲁木齐

书评(媒体评论)

男人往往热衷于走进女性的肉体,而对她们的内心世界一无所知。这正是男人之为男人共同的愚蠢之处。

周涛(诗人、散文家)

有了对女性正确而独到的描述,西部的历史文化才可能构成一幅色调完整而饱满的画卷。因为用来阐释西部风格的关键词不仅仅是雄奇、苍凉与获取,还有柔美、风情与付出。

杨镰(学者)

日渐升温的“西部热”,在彰显新疆的同时也形成了新的遮蔽。“西域风月”丛书所展现的,恰是新疆被遮蔽的部分。

谢大光(散文家、出版家)

她们的声音接近雪山的沉默,她们的笔触容纳无垠的荒漠和时光中绵延的歌声。我有理由相信,这些出自五位女性之手的文字,就像西域这片神奇的土地,将获得生命的无限延续。

蓝蓝(诗人)

从绘画角度来讲,“西域风月”是为西域历史上的奇女子“塑像”。她们传奇的命运像画卷一样展现在我们面前,散发着独特的光华。

哈孜·艾买提(画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琴弦上的叶尔羌/西域风月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铁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8100828
开本 32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新疆
208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4: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