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曾国藩做人做事做官中庸之道(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学问)
内容
编辑推荐

曾国藩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从任何一个角度看,他都会给人留下一个意蕴丰富的剪影;从任何一个方向去思考,他都会给人留下一个弥足可贵的智慧空间。万世的功业都会付之流水,但曾国藩立德、立业、立言各方面均恢宏博大,至今仍是一个热门的话题。

跟曾国藩学中庸,就是要学习他高标处世、低调为人的生活哲学,学习他不贪图功名利禄、勇于功成身退的冷静心态,学习他进退自如、大智若愚的雍容气度。愿读者诸君也能像曾国藩一样的为人处世,或做官,或为民,不管做什么,都能游刃有余,谦虚谨慎,与人为善,不争强斗胜,选择一个好的环境展示自己的抱负,从容地对待人与事,虔敬地对待天和地,最终有一个平静祥和的福祉,这是人生最重要的。

内容推荐

有人会说中庸之道教人变得世故、圆滑、全无棱角,使人变得毫无斗志和闯劲。而曾国藩能以中庸之用,不仅做成了惊天动地、改变历史的大事,而且还成为后世人道德上的标高,这就有力地驳斥了这种说法。我们据此发现,大凡以中庸之道低调做人者,其处世的标准都很高;而那些张扬的高调做人者,其处世的基调却往往很低。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社会中比比皆是,令人叹息。

目录

第一篇 曾国藩中庸进退方圆:

明辨进退之机,在紧要关头激流勇退

1.功成不居,谦退自抑

2.认清形势,自削羽翼

3.固守名分,不觊觎名器

4.高处不胜寒,功名不可恃

5.避谤自保,消解灾祸

6.功能身退,完善人生

第二篇 曾国藩中庸做人秘笈:

不在胜人处求强,以和合二字求成

1.上下皆说好,左右都逢源

2.推功让贤,和衷共济

3.欲得天人和,分人一杯羹

4.荣辱与共,相得益彰

第三篇 曾国藩中庸处世之道:

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1.敬畏之心,惜福之道

2.常怀退让之意,便是载福之器

3.凡事留余地,家世不易衰

4.天道忌满,有缺方全

5.自概之道,惟廉与谦

第四篇 曾国藩中庸制人心经:

借人之才为才,用人之力为力

1.倚人而起,不着痕迹

2.网结天下,贤者云集

3.不拘一格,苛细相间

4.宽严相济,制人攻心

5.投桃报李,互为所用

第五篇 曾国藩中庸成功谜底:

高标处世,低调做人

1.善于藏拙,待时而动

2.权衡轻重,把握时机

3.保留傲骨,放软身段

4.做事开张,做人收敛

5.韬光养晦,保存实力

6.隐忍退缩,以图未来

7.迂回与坚忍,相辅又相成

8.养精蓄锐,后发制人

第六篇 曾国藩中庸柔胜绝学:

掌控刚柔之势,巧妙把握刚与柔的火候

1.天地之道,刚柔互用

2.世事通达,折中持衡

3.棘手问题,模糊处理

4.旁敲侧击,藏巧干拙

5.太极策略,因势利导

6.权衡轻重,网开一面

7.空谈无益,挺身入局

8.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

9.争让适度,巧妙周旋

10.恬淡冲融,不着痕迹

第七篇 曾国藩中庸固本之术:

顺随动静之理,不欲才能遂其欲

1.修养心性,无间进取

2.自我更新,以静安身

3.荣辱集一身,宠骂若等闲

4.息事宁人,委曲求全

5.顾全大局,示弱待变

6.和为贵,忍为高

7.英雄屈身,忍辱示弱

8.以守为攻,圆融处世

第八篇 曾国藩中庸醒世箴言:

惊天动地的事业,需如履薄冰般谨慎

1.宦海畏途,慎字为先

2.卑身虚位,深自韬晦

3.人以机巧,我以拙诚

4.会师结友,待以诚恕

5.忍让中庸,和合为贵

6.同心若金,无负平生

7.势不使尽,进退有度

8.中和为福,偏激有灾

试读章节

    敬畏之心,惜福之道

现代的生活水平与环境导致现代人越来越倾心于物欲的享受,这并不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在这一方面。我们是否能从曾国藩身上学习借鉴点什么?应当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妥善处理物欲的中庸心态。对名利、金钱、地位的过分要求势必要使人付出代价。你如果不能平静地对待自己的际遇,一旦过度,超过其自身的承受力,那么到头来吃苦的是你自己。平淡而又明智地选择一个恰当的位置,才可以让生命顺利,怡享天年。

中庸是一种对人生明智的体悟。它更接近客观世界的本性,以及人自己依照这个客观世界的规律去做的准则。它能够使人对功名利禄保持淡泊的态度,而对天命却抱有敬畏的态度。

曾国藩就在浩渺的宇宙万物之间,觉察到了人类的渺小。他曾说过:“细想古往今来,亿万年无有终期,人们生活在其间,数十年只是须臾瞬息。大地数万里,不能穷极,人在其中休息游玩,白天犹如一间房子,夜晚好比一张卧榻。古人的书籍,近人的著述,浩如烟海,人的一生所能读的不过九牛一毛。事情复杂多样,可以获得美名的道路也有千万条,人们一生中力所能及之事,不过如沧海一粟。知道上天悠悠无穷,人的生命无比短暂,那么遇到忧患和非常不顺心的事。应当稍稍忍耐以待其自消;知道大地的广阔,而自己在大地上的位置却非常之小,那么遇到名利的事情,就会主动避让三分,恬淡处之。知道古往今来的著述无穷无尽,而自己的见识非常浅薄,那么就不会再以一己之见而自喜,应当择善而从,并以谦虚的美德而保持它。知道事情复杂多样,而自己所办的事情非常少,那么就不敢以功名自夸,应思考推举贤才而一起去完成大的功业。”

所以他主张,人生在世,一定要知道有所畏惧。尤其是在顺利的时候,更不能忘乎所以。

P065

序言

      高标处世、低调为人

曾国藩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从任何一个角度看,他都会给人留下一个意蕴丰富的剪影;从任何一个方向去思考,他都会给人留下一个弥足可贵的智慧空间。万世的功业都会付之流水,但曾国藩立德、立业、立言各方面均恢宏博大,至今仍是一个热门的话题。

曾国藩从湖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后又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他将中国古代文人所苦苦追求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全力实践,做得尽善尽美。想要概括一二,对于这样一个人,必然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局面。

那么,使曾国藩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最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天资?是努力?还是机缘?翻开《曾国藩全集》,洋洋一千五百万言,有数不清的警语和名言,有说不完的经验和教训。不过我们应当注意到一点,就是这些浸透着人生哲理的箴言,既是曾国藩阅历了人情险恶的官场、风云莫测的战场后得出来的,同时也是他对以中庸之道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思想的总结。如果说曾国藩有所成就,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他对中庸之道的深刻理解和实践。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庸智慧,在曾国藩身上得到了集中展现。

在浩如烟海的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著作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政治、军事和人生思想,关于中庸的论述与谋略也经常可以见诸于世,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修身避难,都可以用上这看上去不怎么起眼的两个字.而且经常有着神奇的效果,所以历代很多官僚士子们愿意细心揣摩并加以运用。

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庸?中庸实际上指的就是指对事物高瞻远瞩、曲折迂回的认识,以及为了达到认识的目标所采用的间接的、隐晦的手段。它可以应用于隐藏不露的政治计谋、运筹帷幄的军事战略战术、事半功倍的做事方法、风云变幻的人生策略中去。

可以说,“中庸”是中国文化的主轴。中国人就连生活方式也是中庸化的,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或进或退,或人世或出世,持中和,处柔顺,善变通,精辩证。但这里我们应当强调的是,中庸不是调和,不是迁就,中庸是适度,是平和,是战战兢兢的循“道”而行。万物争而我不争,万人斗而我不斗,在庙堂之高,为民造福,在江湖之远,独善其身。上不怨天,下不怨人。

中庸的功用可谓多矣,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可以让我们在成功的路上少走弯路,少受磨难,甚至消灾避祸,保全自身。古人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自古以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因为才华出众、技艺高超、建功立业、成绩显著,招来他人的嫉恨,诬陷,甚至置于死地而后快。而纵观曾国藩的处世谋略,确实达到了一个高峰。他谨小慎微,克己知足,敬恕自持,同时还在猜忌、虚伪、因循、险恶的官场上大有作为,实在是难能可贵。我们听一听曾国藩自己怎么说。

曾国藩说:“敬以持身,恕以待人”;“做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他强调:“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同打仗,不可讥人之退缩;同行路,不可疑人之骚扰”;“先办一副平恕之心”,便可与人“和衷共济”。

曾国藩说:“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功成身退,愈急愈好”、“功名富贵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受用。”他提出:“现在但愿官阶不再进,虚名不再张,常保持无咎,即是持身守家之道。”在“难境”时,曾国藩则主张学习兵家,“死中求活”,“置之死地而后生”。他说:“丈夫当死中图生,祸中求福”;“顺境时功成身退,逆境时死中求活”……  应当说,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人生智慧。曾国藩会让我们迅速地成熟起来,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当今社会曾国藩进退有度的中庸哲学,能帮助我们在事业上和生活上都立于不败之地。

有人会说中庸之道教人变得世故、圆滑、全无棱角,使人变得毫无斗志和闯劲。而曾国藩能以中庸之用,不仅做成了惊天动地、改变历史的大事,而且还成为后世人道德上的标高,这就有力地驳斥了这种说法。我们据此发现,大凡以中庸之道低调做人者,其处世的标准都很高;而那些张扬的高调做人者,其处世的基调却往往很低。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社会中比比皆是,令人叹息。

跟曾国藩学中庸,就是要学习他高标处世、低调为人的生活哲学,学习他不贪图功名利禄、勇于功成身退的冷静心态,学习他进退自如、大智若愚的雍容气度。愿读者诸君也能像曾国藩一样的为人处世,或做官,或为民,不管做什么,都能游刃有余,谦虚谨慎,与人为善,不争强斗胜,选择一个好的环境展示自己的抱负,从容地对待人与事,虔敬地对待天和地,最终有一个平静祥和的福祉,这是人生最重要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曾国藩做人做事做官中庸之道(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学问)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古汉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党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534768
开本 16开
页数 3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9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52
丛书名
印张 21.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6
166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8: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