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父母不该说的话
内容
编辑推荐

对孩子的语言伤害一向被人们所忽视。其实这种伤害比身体上的伤害更惨痛,更隐蔽,更具有破坏性——伤疤留在心里,表面不露痕迹。可几十年后仍在隐隐作痛,甚至把受伤者改变成一个惯于伤人的人。

本书对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经常产生的认识上的误区、方法上的错误做了细致的探讨与分析,并提供了许多切实有用的建议供广大家长朋友参考。为了孩子,为了自己,所有的为人父母者都有必要好好读一读这本书。

内容推荐

  邵泽水先生曾多年从事教育工作,本书是其最有代表性的力作。书中作者精心总结了近两百句“父母不该说的话”,对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经常产生的认识上的误区、方法上的错误做了细致的探讨与分析,并提供了许多切实有用的建议供广大家长朋友参考。该书具有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从细节入手、以点带面的特点,行文通俗易懂,说理深入浅出。为了孩子,为了自己,所有的为人父母者都有必要好好读一读这本书。

目录

第一章 应关心孩子的学习,而不是只关注分数

 “我上学的时候,成绩总是第一。”/003

 “如果学习进不了前十名,将来可就全完了。”/003

 “你若能考100分,我就奖给你十块钱!”/005

 “这次考试你一定要得100分!”/005

 “又考试了没有,得了多少分?”/007

 “你说得不对,答案应该是这样的……”/009

 “光音乐学得好有什么用?”/010

 “整天埋头看闲书,还学不学习了?”/012

 “听老师说,你的表现很不像样!”/013

 “不要当班干部,那样会影响学习。”/015

 “千万不能得罪老师!”/016

 “我找你老师去!”/020

 “你的老师水平太差。”/020

 “你这篇作文很好!”/02l

 “再坚持学习四十分钟。”/022

 “这个假期你根本就忘了学习。”/023

 “你的成绩这么差,大了只好去当一名修理工。”/025

 “现在辛苦一点吧,等考上大学就可以玩了!”/027

 “去做作业!”/027

 “你能考这么好的分数?作弊没有?”/029

 “你什么时候能把兴趣转到读书上?” /03l

 “做完作业再去玩。”/03l

 “我家的孩子正在学习,你别来找他玩了。”/033

 “不能怪你,考题太难了。”/035

 “这次没考好,不许玩了。”/036

 “你这道题做错了!”/037

 “老师凭什么责备你?”/037

 “你学习吧,别的事不用你管。”/038

 “把这个计算器送给你用吧。”/039

 “上网会耽误学习。”/039

第二章 慎重说“不”

 “不许用左手!”/043

 “吃饭时不要说话!”/043

 “我批评你是对的,不许犟嘴!”/045

 “住口!”/048

 “不许看电视!”/049

 “不准动热水瓶。”/050

 “今后绝对不许吵架!”/051

 “××是个坏孩子,你不要搭理他。”/052

 “你瞎鼓捣些什么?”/052

 “不洗手,不许吃饭!”/054

 “不许在墙上乱画!”/054

 “不知道!”/055

 “不许生气!”/056

 “不许整天嘀嘀咕咕!”/056

 “不要把秋千荡那么高!”/058

 “不许再说不吉利的话!”/059

 “不许跟男孩子一块玩!”/059

 “看电视不许说话!”/061

 “大人说话,小孩不许插嘴!”/062

 “不要整天去干那些无聊的事情。”/062

 “大人的事小孩不要管。”/064

第三章 斥责孩子,首要的是让孩子知道错在什么地方

 “敢跟妈妈要账,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069

 “你敢批评我……”/070

 “一会儿想当数学家,一会儿又想当发明大王,你将来到底想干什么?” /070

 “你知道的可真多!”/071

 “胡说!”/072

 “我花了多少钱供你上学,你知道吗?”/073

 “再不好好吃饭,我收拾桌子啦!”/074

 “再不把玩具收拾好,我就给你扔掉!” /074

 “你说话真哆唆!”/075

 “你这个懒虫,从来不帮我做点家务。”/076

 “你敢不敢了?”/076

第四章 允许尝试错误,孩子才能跳得更高

 “你怎么把座钟撞倒了,你这个笨蛋!”/081

 “我让你赢一盘。”/082

 “不准失败!”/083  ,

 “又是‘为什么’,你有完没完?”/085

 “你这是在做贼!”/086

 “我去代你给人家赔礼道歉了,你千万不能再给我惹祸了。”/088

 “你竟敢撒谎,真是个坏孩子!”/088

 “热汤我来端。”/091

 “没一件事你能够做得漂亮!”/092

第五章 疏导教育,应顺乎孩子的心理特点

 “哟,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095

 “我跟你说件事,你千万要保守秘密。”/095

 “跟我串门去可以,但不许吃人家的东西。”/096

 “老毛病又犯了。”/096

 “若没有孩子该多好!”098

 “你老老实实地坐一会儿行不行?”/098

 “只想当个工人,没出息!”/100

 “你就不能像××一样?”/101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103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104

 “要想让别人喜欢你,就得事事顺着人家……”/105

 “有本事赢人家呀!干吗跟家人怄气?” /105

 “不要给爸爸妈妈丢脸!”/106

 “你敢再摔一次?”/108

 “再闹着买,不要你了!”/108

 “土豆就应该长在地下。”/109

 “走不走?不走我走了!”/110

 “哎呀,怎么会碰成这个样子?”/111

 “你把这块肉吃下去!”/111

 “先别吃饭,承认了错误再吃!”/113

 “你真磨蹭,急死人了!”/114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114

 “不要难过,明天你就会好了。”/115

 “把我交代你办的事记在小本子上!”/116

 “可乐喝多了,肚里会生虫子。”/116

 “等你爸爸回来,让他收拾你!”/117

 “都怨这石头,打它,打它……”/117

 “客人来了,小孩子一边玩去。”/118

 “不要随便说爸爸妈妈的名字。”/118

 “别缠着我!”/119

 “爸爸妈妈把你送给别人吧。”/119

 “将来你要去做大官!”/120

 “又迟到了,你就跟老师说是我没及时叫醒你……”/120

 “出门要注意安全,要靠马路右边走,还有……”/121

 “不要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121

 “某地发生了一起凶杀案……”/121

 “让你剪指甲你就是不动,到头来还得我动手。”/122

 “看你这个样子,快成胖墩了!”/122

 “你整天就知道异想天开!”/123

 “××真不是个东西!”/124

第六章 肯定孩子一个长处,比发现一个“错误”更重要

 “真不知道你怎么会喜欢这么难看的颜色。”/129

 “他语文成绩不错,但是数学太差。”/129

 “不要逞能,你做还早呢!”/130

 “你这个‘人来疯’,不来客人你不谝能。”/133

 “把这些破烂玩具给我扔掉!”/133

 “谁稀罕你卖报挣的那几个钱!”/134

 “怎么老是画菊花,你就不会画点别的?”/135

 “过去的事不要老是去想。”/136

 “呆坐在那里自言自语,像个傻子。”/137

 “再拆玩具,看我不收拾你!”/139

 “多管闲事还能不吃亏?”/140

 “你的性格就是和你哥哥不一样,总让人别扭。”/140

 “凭你那破锣嗓子还想当歌星?” /143

 “你的想法总和别人不一样,真是个犟筋。”/144

 “怎么迷路了,脑子是不是有毛病?”/145

 “想到太阳上去,那是妄想!”/145

 “你的画太没生气、太没意思了!”/146

 “老是玩一个布娃娃有什么意思?” /147

 “爱玩的孩子没有出息!”/148

第七章 宽严失度,孩子就会失去行为准则

 “在这儿撒尿吧,反正没人看见。”/153

 “你吃饭吧,是你爸爸的不对。”/153

 “饭不对口味,喝支‘娃哈哈’吧。”/154

 “又生病了,净给我添乱!”/154

 “没钱只管向我要。”/155

 “别哭了,我给你买冰淇淋去。”/156

 “我给你买早点。”/157

 “我的孩子不会做那种事!”/158

 “我领着你过马路。”/160

 “俺小刚是个最听话的孩子……”/161

 “这个大苹果给你留着。”/161

 “爸爸妈妈工作忙,对你关心不够,生活上不能亏待你。”/163

 “你愿吃什么我给你买什么。”/164

 “想要什么,只管说,我给你买。”/165

 “咱们今天新账旧账一起算!”/165

 “这次饶了你!”/166

第八章 信任孩子,给孩子更多的自由

 “沿原路回来。”/169

 “你这身打扮成什么样子?”/169

 “这个玩具要这样玩!”/172

 “让你爸爸带你去买。”/172

 “你坐着不要动!”/173

 “快说,这几天又做什么坏事没有?”/173

 “等我去接你。”/174

 “小孩子养什么鸟呀,快扔了它!”/174

 “收集这些破烂玩意儿有什么意思?” /175

 “不要领小朋友来家里玩!”/177

 “吵死了!”/178

 “放学后,立即回家!”/178

第九章 父母绝对不要说的话

 “揍死你!”/183

 “他有个尿床的毛病……”/183

 “算了吧,你不是那块料。”/185

 “你真笨!”/185

 “他打了你,你怎么不去打他?”/188

 “怨我没给你个好脑子!”/188

 “少管闲事!”/189

 “妈妈求求你了!”/189

 “你滚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189

 “再哭,让狼把你叼走。”/19l

 “我没本事……”/192

 “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192

 “来,让算命先生给你算一卦。”/192

 “你是从山沟里捡来的。”/193

第十章 找到问题的原因比批评更重要

 “一点礼貌不懂,为什么不叫叔叔?”/197

 “快过来,你让爸爸喊几遍?”/197

 “胆小鬼,怕什么!”/198

 “我给你零花钱是让你买这种东西的吗?”/201

 “连父母说的话都不听吗?”/201

 “为什么别人行,你却不行?”/202

 “都怨你……”/203

 “怎么不说话,哑巴了?”/204

 “再骂人,我缝你的嘴!”/204

 “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205

 “阿姨买的东西能不好吃?”/208

 “真让我伤透了心,你这个老毛病怎么总改不了?” /209

试读章节

“我上学的时候,成绩总是第一。”

人们总忘不了自己美好的过去,有的父母便想借此来激励孩子进取,大谈自己当年学习如何如何出色,获得过何种何种奖励,取得过什么什么成功……这类话题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未尝不可,若直接用于家庭教育,效果则未必见佳。

高山仰止。孩子若学习成绩平平,在父母辉煌的历史面前,便会望而却步,产生“我真笨”的念头,失掉自信。我小时候每每读到英雄人物或科学家的故事时,便着意去看这些“大人物”在像我这般大年纪时干了什么,若是“大人物”小时了了,我就会手舞足蹈,血往上涌,猜想自己有何样美丽的前程;若是“大人物”当年就超我一大截,我就会垂头丧气,打不起精神来。相信许多朋友会有类似的经历。

因此,父母还是多给子女透露点“参考消息”为好,也就是说,多给孩子讲点自己不肯轻易示人的“内幕”,尤其是那些失败的经历、痛苦的挫折和难忘的磨难等等。这样子女才会和父母产生共鸣,感到十分亲近:“原来父母也和我一样遇到过难事,也考过不好的成绩。”想到这儿,孩子便想知道父母当年是如何克服困难的。这时父母只需详尽地给孩子谈谈当年对失败和困难的认识,谈谈自己是如何培养自信、克服困难的就足够了。古人说“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讲的大概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望子成龙”是广大父母的共同心愿。不过由于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有些父母便要求自己能够做到的,孩子也必须做到,结果使孩子的心理面临巨大的压力。今天,父母们是时候勇敢地从这一误区中走出来了!

“如果学习进不了前十名,将来可就全完了。”

每一位父母都很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常常问孩子在考试中“考了第几名”;学校也喜欢“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按成绩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有些老师则会从学生的名次上进行“权威性地预测”,宣布进入前多少名的将来才有希望升学。孩子没有办法,只好挤破脑袋地朝前十名钻,否则就无法和父母交代。

“如果学习进不了前十名,将来可就全完了。”父母说这话的意思本是督促孩子发奋努力,殊不知那反而打掉了孩子的自信。有些孩子为了进入预想的名次——尽管不是前十名,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再听了这样的话,就会认为:费这么大的劲也没进前十名,说明我不是学习的那块料,看来真完了。从此灰心丧气,厌恶学习。即使你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听了上面的话也会加重心理负担,生怕学习成绩一不小心跌落下来。再说,引导孩子片面重视考试名次,还会产生忽视能力培养的弊端,最终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损害。

数学大师吴文俊从事数学研究已经长达半个多世纪了,在国际数学界享有盛誉。他是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在拓扑学领域作出了奠基性贡献,其天才成就曾大大缩短了中国近代数学与国际上的差距。可是谁又能想到,今天的数学大师当年也曾经有过数学考试得0分、全班倒数第一的纪录!提及往事,吴文俊不无得意地说,正是这个“0分”,成了一个特殊的契机,把他引入了数学之门,从此一发而不可收。那是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不久,刚上初中的吴文俊跟随家人到乡下逃难,等局势平稳后才回到学校。这时,几何课已经讲到“圆”了,吴文俊才刚刚把线段和直线弄清楚。结果,第一次考试他得了0分,全班倒数第一。吴文俊十分沮丧。放假期间,学校组织“差生”补课,那位负责补课的数学老师不仅讲得非常好,而且善于鼓舞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激起了吴文俊对数学的兴趣。假期之后他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很快就上升到第一名的位置,从此开始迷上了数学。

数学大师考数学也曾得过0分,虽然让人难以置信,但是也很容易理解。因为,对一个孩子而言,0分与100分并不是一道天堑,若有兴趣做媒,“差生”就可以变成优生。

P003-004

序言

家庭教育是从父母的一言一行开始的。凡是受过良好家庭教育的人,心中都铭记着父母曾经对自己说过的那些难以忘怀的话语。关键时刻,父母的一句话,一个嘱托,甚至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一言以教子”,自古皆然。孟子小时候见邻居杀猪,便跑去告诉母亲。孟母随口许诺买肉给孟子吃——这不过是一句玩笑话,谁知孟子信以为真。为了不欺骗孩子,尽管生活困窘,孟母还是设法兑现了诺言。青年徐霞客欲出门远游,但又顾虑母亲年老无人照料,不禁左右为难。徐母见状,鼓励儿子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并连夜赶做“远行冠”给徐霞客以壮行色。这些“一言以教子”的佳话,至今令人回味无穷,受益匪浅。

尽管今天的父母比古人有着更高的文化素养和更强烈的教育意识,但依然常常在对孩子“说什么”“怎么说”等问题上不知所措。其突出的问题不是许多学者以为的沟通不够那样简单,而在于父母直接剥夺了孩子的话语权。在许多家庭里,父母喋喋不休、一言九鼎,孩子言听计从、唯唯诺诺的现象司空见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面对孩子的物质要求,父母可以百依百顺,但一旦孩子不听自己的话,父母便勃然大怒,不依不饶。

“不要再说话了!”

“不许犟嘴!”

“不许看电视!”

“不准动热水瓶!”

“××是个坏孩子,你不要搭理他!”

“不要乱爬,小心弄脏了衣服!”

“不洗手不许吃饭!”

“不准在墙上乱涂乱画!”

“不许跟男孩子一块玩!”

“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许插嘴!”

“不要整天去鼓捣那些无聊的事情!”

诸如此类,字里行间要求孩子的是服从,强加给孩子的是权威,全然不顾自己说的是对是错,符不符合生活常理。作为孩子,只有俯首听命的份。多年来,大家都说现在的孩子是“小皇帝”。真的是这样吗?不是!孩子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独立思考的能力无从培养,健全的人格无从建立,他们的未来实在令人担忧。

怎么办?

解铃还需系铃人,这样做父母的到了自省的时候了!

父母教子,做到字字珠玑、句句闪光当然是不可能的。为人父母,谁也难以保证对孩子不说一句不妥当、不正确的话。但是,对孩子说了不该说的话之后,能够知道自己错了,并有错即改,就不失为合格的父母了。

本书是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书中所收“父母不该说的话”在编入时注意了其代表性和典型性,目的在于帮助广大家长朋友举一反三,提高家教语言的质量。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父母每一句话的正误,都是与特定的语言环境密不可分的。所以,对父母语言的分析、研究,都离不开它所处的环境。对本书所列举的这些具体的例子,读者既不应分解割裂,也不能机械照搬。教育孩子关乎祖国的未来,这本小书如能对广大家长朋友教育孩子起到小小的助益,作者便深感欣慰了。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谬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朋友提出宝贵的批评和建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父母不该说的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邵泽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643659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2
出版地 山东
23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