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了通向《德国悲苦剧的起源》之路、理念与认识论、从弥赛亚主义到唯物主义、本雅明和布莱希特、阿多诺—本雅明争论、本雅明的唯物主义经验理论等内容。这是一部极其成功的瓦尔特·本雅明思想传记……(它)对本雅明的著作进行了充满原创性的探讨,并将本雅明所提出的那些在我们这个时代依旧非常敏感的问题径直摆到了读者面前。
图书 | 瓦尔特·本雅明(救赎美学汉译精品)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介绍了通向《德国悲苦剧的起源》之路、理念与认识论、从弥赛亚主义到唯物主义、本雅明和布莱希特、阿多诺—本雅明争论、本雅明的唯物主义经验理论等内容。这是一部极其成功的瓦尔特·本雅明思想传记……(它)对本雅明的著作进行了充满原创性的探讨,并将本雅明所提出的那些在我们这个时代依旧非常敏感的问题径直摆到了读者面前。 内容推荐 20世纪思想家中很少有人像德国犹太裔哲学家、文化和文学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这样具有持久影响力。理查德·沃林的书是有关本雅明著述的导论性读物中最明晰和最富洞见的一本,它对本雅明与阿多诺、布莱希特、犹太教弥赛亚主义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复杂关系进行了充满哲理的阐述。不仅如此,沃林还对本雅明那些曾被广泛研究过的论波德莱尔、历史编撰学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著述进行了鞭辟入里的细致阐释。而在专门撰写的新版导言中,沃林则对本雅明未完成的拱廊街计划以及本雅明著作接受史中的新趋势、他的思想和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当代争论的相关性等进行了探讨。 目录 序言 致谢 翻译说明 术语说明 修订版导言 第一章 起源 童年和自传 青年运动 浪漫的反资本主义 第二章 通向《德国悲苦剧的起源》之路 经验、喀巴拉和语言 弥赛亚时间对历史时间 寓言 第三章 理念与认识论 反历史主义 作为艺术和哲学真理的中介的论说文 星丛、起源、单子 第四章 从弥赛亚主义到唯物主义 激进的共产主义 《单向街》和辩证意象 超现实主义 第五章 本雅明和布莱希特 ”粗犷的思考” 叙事剧 作为生产者的作者 第六章 阿多诺—本雅明争论 20世纪30年代早期:本雅明与阿多诺的哲学蜜月 拱廊街报告 艺术和机械复制 方法论唯美主义、魔法和实证主义 争论之外 第七章 本雅明的唯物主义经验理论 共同体的瓦解:小说对故事 波德莱尔、现代性和震惊经验 非感性的通感 第八章 结束语:远离潮流 与历史唯物主义 与法兰克福学派 远离潮流的人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瓦尔特·本雅明(救赎美学汉译精品)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理查德·沃林 |
译者 | 吴勇立//张亮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404697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0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0 |
出版时间 | 2008-01-01 |
首版时间 | 2008-01-01 |
印刷时间 | 2008-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516.59 |
丛书名 | |
印张 | 1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28 |
宽 | 151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0-2003-138 |
版权提供者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