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育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具有较大发展前景的一门新的技术,是治疗不孕、不育症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是多学科交叉的一个新领域,需要妇产科、男科、遗传学、组织胚胎学、分子生物学和动物学等学科多方面配合,共同探索人类生殖的奥秘,实现人类生殖的自我调控。
图书 | 现代辅助生育技术(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辅助生育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具有较大发展前景的一门新的技术,是治疗不孕、不育症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是多学科交叉的一个新领域,需要妇产科、男科、遗传学、组织胚胎学、分子生物学和动物学等学科多方面配合,共同探索人类生殖的奥秘,实现人类生殖的自我调控。 序言 1978年,世界第一例试管儿Louis Brown诞生的消息传来,世界各国的人们聚集无比兴奋的心情与追逐先进的欲望,纷纷开始开展这项技术,中国也要发展自己的试管婴儿技术。然而当时条件、环境非常艰难,经济力量不足,设备落后,信息闭塞,对发展试管婴儿意见也不统一。整整十年过去了,终于在1988年中国第一例试管婴儿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丽珠教授的带领下获得成功。改革歼放推动经济发展,也为生殖医学带来生机,人们对试管婴儿的观念不断在变化,与国际接轨意识逐渐迫切。近年来我国辅助生育技术发展较快,20世纪80年代全国生殖中心寥寥可数,而到了2004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170多家生殖中心,成功地诞生了5000多例“试管婴儿”。据估计每年进行试管婴儿周期超过两万,临床妊娠率保持在30%~40%左右。已开展了多项辅助牛育技术服务,如常规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植入前遗传学诊断、选择性减胎术等项目。在实验室也开展了囊胚培养、不成熟卯体外成熟、辅助孵出、配子与胚胎冻存等技术,以提高临床妊娠率。我国辅助生育技术的应用正在走向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 在辅助生育技术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跨学科组合的生殖医学使“试管婴儿” 研究不断推向学科前沿,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发展中的生殖医学在 我国仍面临许多的问题,其中主要是围绕如何提高试管婴儿临床妊娠率、降低多胎妊娠与流产率,及进一步发展人类生殖工程,如胚胎干细胞、组织器官工程的研究等,加速我国生殖医学与国际接轨。生殖医学所涉及敏感的伦理、道德、法律概念等,仍需探讨。尽管我国生殖医学有了很好的发展趋势,但实际上任重而道远。 为了适应中国辅助生育技术发展的需要,我们编写了这本《现代辅助生育技术》。全书共包括生殖医学基础、临床应用、实验室技术以及并发症的防治四部分,希望能够为从事辅助生育技术的医务人员提供基础理论、临床实践的参考,也希望本书能够成为非本专业医务人员阅读的良师益友。本书编者主要为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的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内容以我们自己的经验为主,是我们中心多年来从事辅助生育技术工作的体会。 由于水平有限,在编写过程中,肯定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发现问题给予指正。 庄广伦 2005年3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现代辅助生育技术(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庄广伦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706694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29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644 |
出版时间 | 2005-06-01 |
首版时间 | 2005-06-01 |
印刷时间 | 2005-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基础医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3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339.2 |
丛书名 | |
印张 | 2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7 |
宽 | 195 |
高 | 2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