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筑魂--电力建设企业文化之光
内容
编辑推荐

全书在分析电建企业所处现状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企业文化建设这个切入点进行阐述,理论联系实际,从电力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机遇、方法、宗旨、途径、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为铸就经得起市场风浪的电力建设企业的文化之魂,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电力建设特征和施工企业特点的文化大厦,起了实践指导作用。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在江苏电力建设三公司企业文化课题的理论及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创作的,有其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意义。全书分六章,分别为:顺势求动—电力建设企业文化启动之机,视企求异—电力建设企业文化发展之方,务实求新—电力建设企业文化评价之度,择机求入—电力建设企业文化调研之路,发展求行—电力建设企业文化规划之圆,创新求进—江苏电力建设三公司企业文化进程之实。全书在分析电建企业所处现状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企业文化建设这个切入点进行阐述,理论联系实际,从电力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机遇、方法、宗旨、途径、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本书内容翔实、条理清晰、文笔生动独特,适用于电力建设企业相关管理人员,也可供其他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章 顺势求动——电力建设企业文化启动之机 1

第二章 视企求异——电力建设企业文化发展之方 46

第三章 择机求入——电力建设企业文化调研之术 85

第四章 务实求新——电力建设企业文化评价之度 120

第五章 发展求行——电力建设企业文化规划之圆 147

第六章 创新求进——江苏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企业文化进程之实 190

后记 256

试读章节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举凡真理,似乎都有一定的普通适用性。用孙中山先生的这句话来看当今管理学界的风云激荡,可谓十分贴切。企业文化学说自1970年末异军突起于管理丛林,并迅速风靡全球。从《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到《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从《追求卓越》到《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理论著述层出不穷;从松下、索尼到惠普、IBM,从西门子、诺基亚到海尔、TCL,凭借企业文化制胜的成功典范比比皆是。同时,没有及时把握机遇建设企业文化,以至于管理落后导致企业衰落的案例也屡屡出现。企业文化学说历经实践创新和理论总结,正在进一步完善之中。

时光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吹响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民族复兴的激越号角。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官,在这场跨世纪的全球经济建设的奥林匹克竞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电力建设行业作为电力行业的先行官,其综合实力和管理水准、运营规模必然直接、深刻地影响到电力行业的先天发育。一批电力建设的知名企业,勇当行业的排头兵,已经在电力体制改革的脚步声中顺势求动,积极地引入企业文化学说,实施管理创新、锻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揭开了中国电力建设行业企业文化建设新的一幕。

滚滚春潮,由此而始。P1

序言

1999年冬,2000年春,我们先后在上海新天地的石库门茶室和南京玄武湖畔相约而叙,回忆昨天,共话未来。议论最多的还是中国电力工业的改革,面向市场的探索。而电力建设企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正是我们一以贯之的话题……

无独有偶,2001年的秋天,在上海的一次企业文化国际研讨会上,我们又不期而遇。于是,就有了相应思考后的合作意向,对企业文化的相同求索,自然而然地连接起早已是知心朋友的我们,筑魂——铸就经得起市场风浪的电力建设企业的文化之魂,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电力建设特征和施工企业特点的文化大厦,成为我们共同的阶段目标。

企业文化理论,在中国电力行业,犹如清新的春风,带来了心旷神怡;企业文化实践,如同田园间的播种,带给土地以绿色的憧憬;理论与实践的撞击,则好比是飞翔在太空中的姐妹卫星,它们的和谐运作,把人们带人了“令人振奋”的美妙苍穹……于是,我们的合作之舟带着阶段目标,带着共同理想启程了。

三年不到的时间是短暂的。从事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人们在电力建设企业文化探索的历程却是令人难忘的。当我们令人信服地登攀上基础平台的瞬间,我们初尝了什么叫成功,更感受到了继续前行的责任与漫长。本书呈现于字里行间的就是我们追逐企业文化之光初始的路程。

我们的探究围绕筑魂这条主线,沿着顺势求动、视企求异、务实求新、择机求入、发展求行、创新求进的方向,迈出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步子。第一章“电力建设企业文化启动之机”,我们从电力建设企业面l临的背景着眼,对我国电力建设市场改革的新趋势,电力建设企业面临的新挑战和电力建设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进行了阐述,论证了系统启动企业文化的基本机理。第二章“电力建设企业文化发展之方”,我们从构筑企业个性化愿景着手,对企业文化视企求异的基点、建设基本导则、建设阶段程序和注意回避的误区进行了设想,规划了企业文化科学发展的基本方略。第三章“电力建设企业文化调研之术”,我们在科学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进程上细化,对调研方案的目的、形式、问卷设计、结果的分类统计、数据的分析和点评运作进行了论述,确立了认识企业文化现状的基本途径。第四章“电力建设企业文化评价之度”,我们从现代系统的评价理论着手,对符合电力建设企业文化的评价体系、内容届定、标准确定和科学建模进行了创建,形成了全面评价企业文化状况的基本标准。第五章“电力建设企业文化规划之圆”,我们在理论建模和战略制胜上强化,对企业文化战略、企业文化的理论建模、企业文化规划的核心模块和企业文化战略规划的制订进行了筹划,展现了描绘企业文化美好蓝图的基本程序。第六章“江苏电建第三工程公司企业文化进程之实”,我们在传承、创新、开拓、先行上深化,对苏电三建几年来的企业文化切入、现状系统剖析、企业的筑魂和建模、品牌的视觉创建以及文化战略一览进行了回顾,记录下了苏电三建人企业文化序曲中的基本音符和节奏……。写到这里,我们隐约地感觉到:长征还未有穷期,苏电三建的企业文化之旅仍将前行,理论与实践的推动,也将延续。因为,企业文化之光是永恒的,环境、条件的变幻,永远改变不了企业文化的生命之光。

我们的探究,按照核心领衔、团队携手、扶持后辈、校企合作的方针,如期完成了本书的定稿。在我们的整体构思统领下,参加本书各个方面的工作人员,都尽了自己的力量,这也许能成为企业文化建设成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吧。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惊涛骇浪中搏击前进,企业文化可以也应该成为重要的思想武器,让我们继续努力!

吴大器 吴金华

2004年12月18日

后记

本书构思于2004年春天,苏电三建的企业文化规划通过初步审核并进入系统推进的阶段。不久,我奉调离开上海电力学院,前往上海金融学院工作。忙碌间,《筑魂》一书却从未有丝毫懈怠。因为,与金华的全程合作,常让我有如虎添翼之感,同时,企业文化的研究也是自己多年来潜心研修的方向之一。

本书是我和金华整体策划、共同执笔的产物。我们共同提出系统构架,确定提纲和主题,议定基本观点和核心段落,并且共同确定了写作班子。本着培养新生代的初衷,大胆起用了年轻人,从定稿的内容看,也算是一个收获吧。

参加本书主题研讨的主要人员有:吴大器、吴金华、徐春明、沈晓阳、黄小平、张茂义、闵宏生等同志。参与本书各章节执笔的同志还有:第一章由沈晓阳主要执笔,第二章由高海清、张茂义部分执笔,第三章由沈晓阳主要执笔,第四章由徐莉莉主要执笔,第五章由苏文娟、闵宏生部分执笔,第六章由黄小平部分执笔。吴大器、吴金华对各章作了修改和整合,吴大器作最后总纂。

应该特别提及我的企业文化研究助手沈晓阳,感谢他对本书所做的大量具体的事物性工作。对其他所有给予关心的人们也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得到复旦大学人力资源博士导师张文贤教授的指导,专此致谢。

吴大器

2005年1月2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筑魂--电力建设企业文化之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大器//吴金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333786
开本 32开
页数 2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9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2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426.61
丛书名
印张 8.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2
14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