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切斯特顿散文选/外国名家散文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切斯特顿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博学大师,他思想深邃,视野宏阔,文笔机俏,风格奇异,长于寻常琐事中发惊世之绝响,回味之余,令人赞叹。本书精选了切斯特顿不同时期的散文代表作40篇,基本反映了其想象丰富、诡谲峻拔的艺术风貌,是一本不容错过的散文精品!

目录

谈侦探小说(1)

谈广播(6)

谈电影(11)

谈英国人在国外(16)

谈戴枷示众(21)

谈感伤(25)

谈误解(31)

谈殡葬习俗(37)

谈悠闲(43)

谈荷兰.(48)

谈考古学(53)

谈滥用词语(58)

谈恶劣的委婉语(63)

谈寻求快乐(68)

谈圣诞节(73)

谈喜剧精神(78)

谈趣味的变化(83)

谈美国人的道德(88)

谈禁酒(94)

谈绝对戒酒(99)

谈现代作家与家庭制度(104)

谈追赶自己的帽子(116)

谈躺在床上(121)

为轻率的誓言辩护(125)

为骷髅辩护(132)

为公开宣扬辩护(137)

为陶瓷牧羊女辩护(142)

为丑陋事物辩护(147)

为闹剧辩护(152)

为侦探小说辩护(1581

关于成功的谬论(162)

神话故事的哲理(169)

园丁与金币(171)

傻子(176)

雨中浪漫情调(181)

完美的游戏(185)

我在衣袋里发现了什么(190)

一枝粉笔(194)

再谈圣诞节(199)

圣诞节礼物(204)

译后记(206)

试读章节

谈躺在床上

躺在床上将会是一种又十全十美、又至高无上的经验,只要一只手里有支够长的彩色铅笔能在天花板上作画。不过,这通常并不是住宅里属于家庭用具的一部分。我个人认为,也可以用好几桶阿斯皮诺尔牌颜料和一把扫帚来完成这事。只是,如果甩开胳膊熟练地大干起来,而且大片大片地涂上彩色,那么各种光怪陆离的色彩就会大雨般重新滴落在人的脸上,仿佛仙境中神奇的雨水;那将会是很不利的一面。恐怕从事这种形式的艺术创作必须坚持绘黑白画。为此目的,的确白色天花板倒可能是最大的用途;事实上,我认为这是白色天花板可资利用的唯一用途。

要不是有了躺在床上的这样美妙的实验,我很可能根本不会发现这一点。多年来我一直在现代房子里寻找一点空白空间来作画。纸张太小,不能画出真正含有寓意的图形,正如贝尔热拉克①所说:“我的大鼻子需要巨人的身材来相配啊。”可是每当我试图在我们大家所居住的这种房子里寻找这样完好的、干净的空间的时候,我总是不断地大失所望。我发现无穷无尽、各式各样、错综复杂的小玩意儿,像一张细小链环串成的帘子在我和我的欲望之间悬挂着。我察看墙壁;我惊奇地发现上面业已覆盖着墙纸,而墙纸全是毫无趣味的形象,它们个个都彼此可笑地相似。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随意的象征(显然完全没有任何宗教意义或哲学意义)竟然这样布满在那些完好的墙上,仿佛出了天花似的。《圣经》上说:“不要像非犹太人那样白白使用重复手段。”我想,那准是指墙纸而言。我发现土耳其地毯是一块毫无意义的色彩所凑成的东西,颇像土耳其帝国,或像所谓“土耳其快乐”那种甜食。我不完全知道“土耳其快乐”的真正味道;可是我想那就是“马其顿大屠杀”。我拿着铅笔或画笔孤零零地走遍各处,发现不知为什么早已有人在我之前光顾过,用他们幼稚而粗俗的图画把墙壁、窗帘和家具弄得污七八糟。P121-122

后记

C.K.切斯特顿(Gilbert Kaith Chesterton)是20世纪英国文学上最杰出的文人之一。他是记者、散文家、思想家、小说家、传记作家和评论家。在同时代的作家当中,他似乎显得与众不同,别具一格。首先,他是位多产作家,一生笔耕不辍,平均以每年三本书的速度出版各种著作达百部以上。他曾为《伦敦新闻画刊》开辟专栏,每周一篇随笔,从1905年开始直到1936年去世为止,长达31年!他不仅为报刊杂志撰稿,而且还接过他兄弟创办的刊物,更名为《C·K.周刊》亲自出版。其次,他的写作范围极其广阔,他不仅写散文,而且写诗歌、小说、传记、评论等等,内容包括社会、政治、文化、历史、宗教、哲学等各个领域。单就散文而言,他的题材也可以说古往今来无所不包;太阳底下的任何事物他都能拿来作为话题。这表明他的学识渊博,想像力丰富。

切斯特顿1874年出生于伦敦肯辛顿,就读于圣保罗学校,后来入斯莱德美术学院学习绘画,并在伦敦大学学院攻读文学。21岁时,他已崭露头角,成为艺术评论家和新闻记者。1905年他的《异端派》一书问世,使他理所当然地获得成功,因此声名大噪。他同文豪萧伯纳的论战曾一度成为轰动全国的一桩文坛趣事。此后三十年间,他陆续发表了许多著作,散文方面有《辩护集》、《巨大的琐事》;哲学和宗教方面,除《异端派》外,还发表了《正统派》;文学评论有《勃朗宁》、《狄更斯》、《萧伯纳》;长篇小说有《诺亭山上的拿破仑》、《名叫星期四的人》,以及以布朗神父为中心人物的一系列短篇侦探小说百多篇;诗歌方面最著名的是《白马谣》和《利潘托》。这些作品不过是他为数极多的著述中的很小一部分。

作为20世纪英国杰出的散文作家之一,切斯特顿最初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自由主义的,后来变成保守主义者。虽然他的思想观点往往容易引起争论,但他漂亮的、强劲的、充满机智的文笔却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他对生活满怀信心和热情,他深信人生应该享受所有的乐趣;他还认为如此丰富的生活需要一种博大的宗教才足以理解人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种种潜力。这种宗教他终于在罗马天主教中找到,并于1922年改信天主教。而浪漫的中世纪便是那种宗教发挥号召力最多的时代。因此他主张人类社会应回到中世纪去。当然,这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过知道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他写作的主要动机——这就是阐释和捍卫他的信仰。

切斯特顿的散文,上面说过,题材广泛,内容繁多,但就本书所选文章而言,也可以明显地看出这样一些特点。

首先,他是位运用诡论或反话(paradox)的能手。跟萧伯纳一样,他也擅长运用这种手法来表达他的见解,产生发人深省的效果。例如:

好的画家爱自己的技巧。只有不好的画家才爱自己的艺术。好的音乐家爱当上音乐家;不好的音乐家

才爱音乐。(《完美的游戏》)

冒险不过是正确考虑下的不便。不便不过是错误考虑下的冒险。(《谈追赶自己的帽子》)

爱挑剔是最可原谅的罪恶;但也是最不可原谅的美德。(《谈现代作家与家庭制度》)像这样的诡论,几乎在每篇文章里都络绎不绝地出现,有时竟达到令人应接不暇的程度。看样子,切斯特顿似乎试图用诡论使人大吃一惊,进而使他摆脱陈腐的观念而进行真正的深思。

其次,不像有些散文家,如比尔博姆(Max Beerbohm)那样喜欢用随笔娓娓讲述自己的怀旧思绪,切斯特顿却是满腔热情,大声疾呼宣扬自己的信仰,仿佛慷慨陈词的被告在为自己辩护似的。他那本《辩护集》的书名最好不过说明这个特点——甚至连该书的序都是《为序言而辩护》!

第三,幽默讽刺也是切斯特顿散文的一个显著特色。比如,他建议在刮大风的日子举办追赶帽子的比赛,建议按照闹剧原则修建房屋,诸如此类都令人忍俊不禁。为了嘲讽那些推销怎样取得成功的书籍的作者,他模仿他们那种貌似有理、实则空洞无物的废话(其中个别“精彩”句子还特别用大写字母加以强调),读起来真让人不得不捧腹大笑。有时,整篇文章自始至终都洋溢着幽默的调子,目的是为了刻画某种典型人物,例如《傻子》中的矿主,他的灵魂一经揭发出来加以嘲讽,便显得十分荒谬可笑,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傻瓜。

我们也许还可以举出其他一些特点,如文笔的犀利有力或手法的变化多样,但上面三点已足够说明切斯特顿的风格特征了。阅读切斯特顿的散文可以说是一种享受,因为它刺激我们思考一些平常不注意的问题,而作者的奇情异想又往往给我们以意外的惊喜和启迪。

本书的选译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为了适合广大读者的兴趣和需要,书中所选篇目大多属于雅俗共赏的随笔,而不包括作家或作品的评论。这些散文随笔,我们认为,足以充分体现作者的思想和风格,如同一滴水反映世界,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由于资料不全和水平所限,书中选文不当或挂一漏万之处难于避免。希望读者提出批评意见,以便进一步加以修订。

译者

1997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切斯特顿散文选/外国名家散文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G.K.切斯特顿
译者 沙铭瑶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31416
开本 32开
页数 209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0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65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03
141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