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灵如果是打开的,那语言也就显得多余。人却时常因为各种原因而封锁了心灵,诸如痛苦、目的、难以忍爱,乃至犹豫、恐惧、想像等等。本书从爱欲的主题延伸到电影美学的表达问题,是一种成熟哲思的表达,为希望和理解带来了一种可能。
图书 | 三月后的五卷/诗人思想者史作柽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人的心灵如果是打开的,那语言也就显得多余。人却时常因为各种原因而封锁了心灵,诸如痛苦、目的、难以忍爱,乃至犹豫、恐惧、想像等等。本书从爱欲的主题延伸到电影美学的表达问题,是一种成熟哲思的表达,为希望和理解带来了一种可能。 目录 自序/1 卷一 三月的转圈/1 卷二 爱欲辩证(一)/47 卷三 爱欲辩证(二)/83 卷四 关于电影艺术之片断/119 卷五 颂歌/167 试读章节 3月,阴雨绵绵。 写一点爱的篇章吧!2 爱与需求,来自于人们过分遗失与过分满盈的时刻里。但当我们遗失时,我们会过分激切地需求,同样当我们满盈时,我们会过分激切地付出,所以其结果,人之所得,最后仍无非是遗失罢了。于是在我的一生中,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想尽办法,去寻求那一点点心灵的宁静与平衡去了。有时我果然是很成功的,但是又有谁知道造物者到底要怎样安排呢?比如说,像今年春天的气候……所以说,没有人知道它到底要在什么时候叫你去寻求宁静与平衡,又在什么时候搅翻你的宁静与平衡。当然我也不会在乎它之这样做,因为我爱好创作,同时它与大自然和运动,正是使我保持了某种程度之心灵宁静与平衡的三大利器。 于是今天黄昏时,由于下雨不能打球,而我一个人跑到烟雨迷蒙之山头上去的时刻,我看着眼前那一片既深邃而又神秘之弥漫在山与树间之云雾,我就决定了今天下山去买一本漂亮的簿子,写下一点心灵之遗失的篇章。其实3月以来,我已经好几次这样决定过了,只是今天我终于把它实现了出来。3 有人说:人有时需要一点孤独。 我说:不,对我来说,人有时需要一点不孤独。 一笑。 序言 读哲学、写哲学好像就是我生命中之一种命定,其实我并不一定最喜欢写哲学。有时和哲学来比,我宁愿写随笔、诗歌、小说,绘画,或写一些简明而清楚之科学性的作品,甚至实际上我也写过好几本有关物理、数学或方法论的书。不过在此我必须承认,我一生中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从事于哲学之研读与写作。 直到我五十岁那一年,我完成了一部花十二年方得以完成之有关爱欲辩证与电影美学之书(即《三月后的五卷》)。当时我以为写完了四册形上学方法导论,我在哲学领域之内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于是我以一种亢奋、闲适而充裕的心情来写这本自我描述的书。但是于此我必须告诉读者,当时实际的情形并非如我所意料般,我的哲学工作已完成了,爱欲之念也已得到完善之疏解了。不是,完全不是,尤其当我写完《三月后的五卷》之后不久,慢慢地,慢慢地,一大堆前所未料的许许多多的哲学问题又开始涌上心头,甚至把我整个的人与生活,彻底予以占据而无余。 当然,当时的情况非常复杂。简单来说,我发现形上学并不等于形上世界。形上学可以用人类深度而合理之思考方式来加以处理并完成之,但形上世界却是人整个生活在里面之一种存在性的理想世界。换句话说,“知识”完成的地方,并不一定就是“人”的存在完成的地方。于是从那时起,直到如今,已经十几年了,我比从前更艰困地终日埋首在另一个比形上学更繁杂之哲学人类学的世界当中。 至于其中之详情,于此也不必多说了,反正很辛苦就是。知识如此,哲学如此,人亦如此。人类的存在如此,爱欲亦然。十几年前所有的心情,今日不一定有。当时所获得之疏解,今日也不一定仍旧笃定不变。只是人活得愈久,随着日月之流逝,不论心情如何,好或不好,主张如何,经验如何,在漫长的人所无法侦测之生命过程中,我不知道如何完善无缺地去解释“生命解决”这四个字之彻底真义;反之,我只能说,岁月增长,不论人怎样去坚持,怎样去变化,究竟我们仍旧可以向自己坦诚地说,人是一个奔向“成熟”之动物。这也许只是老生常谈,也许带有一些无可奈何,但当人于深夜独自面对的时刻里,不论我们心中仍有多少青春之爱欲,或永恒般澄明之想,难道我们的处理方式不是也有了清楚而细腻之重大变化了吗! 人,他自求自困,自变自通,他是过程者,他是生命方式之变幻者,但无论如何,他在本质上是有一些存在之恒定性的。 人类,我们都共同一致地努力下去吧!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三月后的五卷/诗人思想者史作柽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史作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09019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2 |
出版时间 | 2005-05-01 |
首版时间 | 2005-05-01 |
印刷时间 | 200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1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9 |
宽 | 148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