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现代企业组织设计(21世纪工商管理MBA系列新编教材)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介绍了现代企业组织设计的含义、原理、原则和设计过程等基础知识,详细讲述了现代企业组织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组织设计的方法与技巧,并深入探讨了企业组织的结构设计、流程设计、职权设计、绩效评估设计、激励设计等当前管理者关心的重大问题,论述了组织设计的整合、实现与发展。内容翔实,案例丰富,分析精辟,突出实用性。适合用作工商管理硕士(MBA)“企业组织设计”课程教材,也可用作管理类高年级本科生的相关课程教材,还可供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以及希望学习最新、最适用的企业组织设计知识的人士阅读参考。

序言

“无为而治”是中国的一种管理之道,讲的是一种无所作为但却能控制万物于掌中的至高境界,这似乎与现代企业组织设计的目标不谋而合。企业组织设计的任务正是要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使得组织中的人、财、物和信息按照设计者预先所期望的秩序,以最高的效率持续运转。

现代企业组织是合理配置生产力、顺利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手段,是维护和发展生产关系的必要工具,是实现企业使命和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组织如此重要的作用吸引了近现代众多的管理学者、组织管理实践者着力于对它研究和发展。

从泰勒开始,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学者都曾对企业组织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他们发现,企业要实现其生存和发展的目标,构建一个适合自身特点的组织是基础。只有组织机构合理,企业的员工才能得到有效的评估和激励;只有组织机构合理,企业内不同部门问的分工与协作才能保持企业活动的高频率运转;也只有组织机构合理,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同层次间的信息交换才能顺利进行。正因为如此,企业管理者从来都对组织设计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企业组织结构从最初的直线型结构,发展到后来的职能型结构、事业部制结构、矩阵式结构等。这些结构很好地适应了当时企业组织需要,也极大地刺激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没有组织形式的与时俱进,就不会有一大批企业混合经营和规模扩大的业绩产生。与此同时,企业组织设计理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了管理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分支。

近年来,以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为原动力的现代社会变革,正在改变人类社会已经习惯了的生存发展模式。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主要标志是,社会生产体制正快速地从社会化大生产体制向灵活的、适应市场需求日趋多样化的体制方向发展;全球市场从空间上日趋一体化,从时间上需求变化的周期不断缩短。这一切均使企业赖以生存的技术基础、信息基础和环境条件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促使企业不断调整其经营战略和目标,改变作业流程和方法。这一切还使企业庞大的集中控制的组织与分散的、变幻多端的市场需求间的冲突越来越频繁,促进了企业经营战略和组织行为的改革与创新,也必然带动组织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变化。在这种背景下,现在关注、研究现代企业组织设计理论和方法其意义尤甚。

在我国,急需充分地展开对企业组织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除了来自上述一般性共同压力之外,还来自我国企业组织设计理论和方法发展的特殊要求。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人们的注视点在生产管理,而不太重视对组织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即使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人们关注得更多的是理顺体制,让企业脱离政府的束缚,使之增强自主性和活力等问题。随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理论界和实际管理工作者因为制度瓶颈问题而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视为重点,又因市场实现问题而把市场营销视为企业管理的重点。总而言之,企业组织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一直没有受到我国管理理论界应有的重视。今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进程中,中国企业依赖相互之间企业制度的差异性而获取竞争能力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企业经营的好与差,发展的快与慢,越来越取决于自身的组织与管理水平。现代企业要提高竞争能力,除了传统的从岗位、部门获取效率外(职能组织理论),还要从部门之间获取效率(流程组织理论),甚至从企业之间获取效率(虚拟组织理论),而这些,尤其是后两者恰恰反映了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效率差距的组织层次上的原因所在。

鉴于上述思考,组织设计对提升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十分必要,但其理论体系尚不清晰,还有待整合力量进行研究。为此,笔者曾于1996年发起成立了由上海和青岛等政府部门、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以及代表性企业等16家单位组成的“中国企业再造研究中心一,并与相关的专家学者和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组成研究团队,对组织设计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持续10年的关注与探讨,本书是这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本书共分6篇16章。第一篇为组织设计的基础,包括概论与理论部分(第1、2章);第二篇为组织设计的原则与过程,包括设计的原则与过程部分(第3、4章);第三篇为组织设计的环境分析,包括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分析部分(第5、6章);第四篇为组织设计的模块构建,包括结构、流程、职权、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这5个模块的设计(第7、8、9、10、ll章);第五篇为组织设计整合,主要包括模块之间的整合与战略、商业生态环境和企业类型的匹配部分(第12、13、14章);第六篇为组织设计的实现与发展,主要包括设计方案的实现与发展部分(第15、16章)。

在设计原则中,本书提出了CHORT的原则。即现代企业组织设计除了要遵循一般原则外,更应考虑企业的因时、因地、因人、因物的不同特点,即企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个性(因人)、企业集权与分权的纵向原则和分工与协作的横向原则(因物)、企业跨区域性的规模原则(因地)、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时间原则(因时)。而由上述要素的英文起首字母拼成的CHORT原则,其中文谐音为“桥”。桥是指架在水面或空中以便行人、车辆等通行的建筑物,其涵义可引申为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而企业的组织设计,其实质就是在企业内外部的人或事物间架起沟通的平台。有些专家将CHORT原则称为“桥式理论”,笔者认为是十分贴切的。因为这样的比喻不仅体现企业组织设计的实质是沟通,更为重要的是,CHORT与“桥式理论”的一致性表明了中英文少有的相通性。因此,建立融东西方管理理念为一体的现代企业组织设计的理论体系正是本书孜孜以求的目标。  本书主张,组织设计的体系可以从多种角度去构架,但是从过程的角度来构架组织设计理论体系更为可行,因为它既便于系统构建,又利于循序渐进。据此本书提出了现代企业组织设计理论框架可由组织设计的分析、构建、整合与实现4个阶段所组成的观点。

在组织设计分析阶段中,主要包含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和设计目标的确定。这种分析的目的是要廓清组织设计的前提条件、内外部的相关现状,并据此界定组织设计的具体目标。

在组织设计的构建阶段,主要包含了5个模块的设计,即组织结构、组织职权、组织流程、组织绩效评估和组织激励体系等设计。这5个模块既是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又构成内在的联系。比如,组织结构和组织职权设计的内容主要解决“做什么”的权责问题;流程设计的内容主要解决“‘怎样做”的方法问题;绩效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的设计主要解决“要我做”变为“我要做”的做事动力问题。“做什么”、“怎样做”、“我要做”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必须解决的3大基本问题,而这3大基本问题在组织设计层面上的解决无疑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

在组织设计的整合阶段,主要研究组织设计模块之间及其与组织内部的类型特征、战略定位、外部的商业生态环境的匹配问题。对于某项组织设计而言,除了单独模块构建之外,需要解决各模块之间的匹配性,还必须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适应或整合,必须与处于同一商业生态环境中的外部企业相适应或整合,也必须与自身的企业类型相适应或整合。组织设计整合思考的实质就是系统思考。

在组织设计的实现阶段,主要研究了企业组织设计方案的实现与发展的问题。在研究了不少专家对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法之后,本书结合了中国现阶段企业组织调整、重组、变革的特点,提出了组织设计的3P4S实施模型。其模型的元素主要由7个维度组成,即领导带头、上级支持、部下参与(3P),以及战略决策、制度转化、制度执行、机制激励(4S)。

本书撰写的直接基础是笔者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专题讨论课,以及为企业管理专业的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企业组织设计”课程。同时,也基于笔者于4年前在复旦大学从事教学科研时,带领一批博士后、博士研究生承担了不少企业委托的组织有效运作设计的课题。如福建福日股份公司的“组织有效运作”方案、湖南唐人神集团的“高成长时期的组织有效运作”以及宝钢集团、上汽集团委托的相关课题。另外,还基于“变革时代的企业组织设计丛书”的编著。从1999年起,笔者就组织来自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的理论工作者和宝钢、兴业证券、阿尔卡特、上海德意达等企业的管理者,成立了一个30余人的研究队伍,从事企业组织设计的专题研究,先后完成了《企业组织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企业集团组织设计》、《上市公司组织设计》和《中小企业组织设计》等4本著作。这些教学、课题成果的积累,凝结成了今天奉献给各位读者的《现代企业组织设计》一书。然而,尽管本书的不少思想来自于上述活动和成果,但是在许多方面,特别是理论框架的完善、观点的新颖、材料的引证等方面都与以往的成果有了明显的变化,有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

本书之所以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今天的变化和收获,这是与许多人士的鼎力支持、积极参与和无私帮助分不开的。首先要感谢的是在本人复旦大学工作期间的许多同仁和学生,他们是张祖国、李信民、向伟、张周、李建华、苏江明、李双、伍华佳、何太平、赵斌、王双进等教授、博士研究生、博士后;还要感谢福日股份、唐人神集团、宝钢集团、航天机电、上海德意达、阿尔卡特等公司,这些企业在组织设计方面的长期实践为本书的撰写提供了丰富而有质量的实证资料;还要感谢九泰投资的钱敏女士以及九华咨询的张冰先生、陆惠丽女士,他们为本书的完成承担了大量的保障、联络、排版和校对等工作;特别要感谢的是清华大学出版社本丛书的策划者吴颖华女士,她富有创意的设想、热情的约稿以及敬业的精神为本书的如期出版和增色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的撰写是作者群体共同努力的结果。根据撰写篇章的顺序,作者依次为任浩、崔树银、刘石兰、林晨、邬烈岚、岳澎、朱向阳、谢福泉、赵枫、金桥、钱言、徐雪松等。林晨、崔树银、金桥协助主编任浩进行了统稿工作,最后由任浩统稿。

本书作为专业教材出版,在国内尚属首次,错误与疏漏恐难避免。恳请读者在研读过程中及时地给予指正,您们的任何意见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是至为宝贵的!

  任浩

2005年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现代企业组织设计(21世纪工商管理MBA系列新编教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任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109747
开本 16开
页数 5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95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7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2.9
丛书名
印张 37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30
184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6:5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