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孔子新说--展现人文之美/智慧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提到“孔子”,你是不是马上想到《论语》里,孔子说过的不少名言?是否曾觉得那些艰深的文言文,既古板又无趣,而且离我们很遥远?不过,现在你将对“孔子”有全新的认识了!透过傅佩荣教授的生花妙笔,你将发现,原来孔子说的话并不是空谈,而是在我们人生的过程中,一个非常精彩而实用的指南针!还怀疑吗?那就快打开本书吧!保证带给你不一样的阅读新体验,从此让你不再听到“孔子”就害怕!

目录

辑一 诗是教化之始

诗教的效果/2

真实的情感/4

从诗教开始/6

温和的情感/8

学诗与说话/10

学诗与做人/12

学诗与从政/14

学诗与人生/16

读诗见人品/18

切磋与琢磨/20

要自我期许/22

一切都不远/24

辑二 乐与生活趣味

乐教的效果/28

礼乐的失序/30

孔子谈音乐/32

美感的力量/34

尽美与尽善/36

治国与音乐/38

音乐的危机/40

礼乐与情感/42

教化的上策/44

子路学音乐/46

以不教为教/48

乐曲传心声/50

辑三 人生需要信仰

理想的天子/54

对天的信仰/56

天赋的使命/58

只有天了解/60

由天来决定/62

不可得罪天/64

孔子的誓言/66

不可欺瞒天/68

要敬而远之/70

不谄媚鬼神/72

祭祀要虔诚/74

先珍惜此生/76

贵在一念间/78

牺牲与成全/80

辑四 论语生活示范

自信而从容/84

发而皆中节/86

动静皆有时/88

君子坦荡荡/90

知者与仁者/92

曾点的志向/94

长幼的礼节/96

虔诚的心态/98

信仰的两面/100

文化的进展/102

完整的人生/104

孔子的三忘/106

试读章节

人的资质再好,也需要教育陶冶。孔子自幼研习古代经典,以“温故而知新”自我期许。他广收学生,成为老师之后,自然会用“诗、书、礼、乐、易”这五经为教材,希望使学生变化气质、知书达礼,不仅成为社会上的优秀人才,也能安顿自己,活得充实而快乐。

那么,诗教有什么效果呢?《礼记·经解》上说:“温柔敦厚,诗教也。”一个国家的百姓,如果表现出温和、体贴、朴实、宽厚的风气,就是诗教成功的明证。何以如此?因为《诗经》的篇章,流露出丰富的情感,使人读来容易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亲切关系。

不过,有一利就会有一弊,譬如“诗之失,愚”;太重感情之后,可能会忽略理智的判断,以致天真无知,被别人蒙骗了。因此,最好的成效是:“温柔敦厚而不愚。”既有真挚的感情,又善于分辨及判断,能放也能收,两者调和得宜,一动一静,自然而从容。

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会与该国的政治人物往来及谈论。他的表现,在学生看来是“温和、善良、恭敬、自制、谦退”,所以受到别人的礼遇。孔子本人就是诗教的最佳示范,值得我们欣赏与学习。P2-3

序言

细心的读者可以在《论语》的字里行间,看出孔子对学生的期许是全方位的,用今天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孔子一向所推展的正是“全人教育”。

人的生命潜能无穷,而教育的目的是要使这些潜能得以实现。实现的过程中,必须分辨本末轻重,否则无法安顿个人的身心,也不易维持社会的和谐。简单区分,“全人”所指的包括三方面,亦即:人才,人格,人文。人才是指具备专长,可以在社会上立足;人格是就个人真诚自觉其责任而言,可以彰显人性尊严;那么,人文呢?

如果只谈人才,则人生只是工作及成就而已,不仅偏颇而且容易陷入物欲的深渊。如果重视人格,固然可以在品德上日新又新,但是相对地也有恒常的压力,加上人格修养难以抵达完美之境,又有多少人能够坚持一生?由此可见,“人文”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将调节生活的步调、转移追求的目标、缓和道德的张力、提升品位的层次、开拓全新的视野,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使人坦然面对生死与信仰之类的终极关怀。

有了人文教育,无异于获得审美的秘诀,然后处在困厄的环境中,依然可以自得其乐。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生存的时代与社会,但是却有能力也有权利安排审美的机缘,在艺文天地中享受优游的趣味。不仅如此,人文教育使我们觉悟生命中无可避免的弱点与限制,因而能以谦卑敬畏之心,在宗教信仰中,依适当的方式化解各种执著,让心灵可以向上超越。简而言之,人文教育使人充实休闲活动的内涵,恢复生命的完整性,进而领悟人生的根本意义,如果忽略孔子思想中的这一环,将是无可弥补的损失。

本书是一系列介绍孔子学说的最后一册,专就《论语》中的人文思想来进行阐述。书分四辑:首先,“诗是教化之始”,因为诗的真诚情感与隽永语句,足以启发我们上进的意念。其次,“乐与生活趣味”,音乐与快乐自然联结在一起,人生如果没有音乐,将会如伺枯燥而乏味啊!孔子的音乐素养以及他对音乐的剖析,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再次,“人生需要信仰”,若无信仰,如伺面对无可避免的死亡关卡?像孔子这样的圣哲,对死亡有何基本的认识及态度?孔子的信仰对他的人生又有什么样的影响?最后一辑是“论语生活示范”,亦即由人文之美的角度,选择相关材料加以引申及佐证。

孔子是一个人,但是他把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因而成为我们景仰及学习的典范我们只要亦步亦趋,必有丰成收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孔子新说--展现人文之美/智慧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傅佩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4072365
开本 16开
页数 1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7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2.2-49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05
164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6:5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