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百年利丰(从传统商号到现代跨国集团)
内容
编辑推荐

  利丰集团是华人冯氏创办的老字号商行,经过一百年来的历史变迁,香港的商行一批又一批地更新换代,而利丰始终屹立不倒,度过了一次又一次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危机时刻。本书从利丰创建开始详述该公司的发展历程,撷取历史上各个独特的时期,展现给读者一副精彩纷呈的公司发展史和香港经济发展史的画卷。

  利丰公司经过百年锤炼,也创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全球物流体系,这套从实践中锻炼出来的行之有效的物流体系对商界和管理学界来说,是值得大加研究、学习及借鉴的宝贵财富。本书用简洁明了的方式重点分析了利丰公司这套独有的物流体系,并获得了权威经济学家吴敬琏老师的赞赏。

  本书由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老师重点推荐;

  本书详细介绍了香港最大的华资企业的百年历程,利丰集团的发展、壮大、扩张,以及随着经济大环境的腾飞发展而多次度过险关的经历,对国内大批创业和谋求发展的企业来说,都是很宝贵的借鉴经验;

  本书详细介绍了利丰集团独有的全球物流体系,对国内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极具重大意义。

内容推荐

利丰公司的百年发展,可以说是香港近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缩影。透过冯教授的笔触,把百年的历史背景,广州、香港、海外的地域风土,众多人物的风采,以及各种大小事件的交织穿插,写成一个清晰、多彩,且具有时空感的故事。他通过大量的资料搜集整理及访问,将百年来几代利丰成员艰苦创业、拼搏及创新求变的种种事件展现眼前,除企业发展外,本书亦从一个微观的角度反映了香港与内地急剧的转变。从百多年前打破外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垄断、中日战争、香港战后重建、六七十年代香港工业起飞,直至1978年末中国内地对外开放,粤港经济进一步融合,以及包括香港在内的大珠三角地区发展为世界级经济区域等等,这一切皆对利丰及所有香港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事实上,利丰也曾在经营理念上多次做出创新调整,以适应市场及政经环境的转变。此书不仅对有兴趣研究企业发展个案的读者有参考价值,也对希望了解过去百多年内地华南地区及香港经济历史的读者有所裨益。

目录

序言  冯国经

前言  冯邦彦

第1章 利丰创办:广州岁月

    广州:千年外贸商港

    利丰创办人——冯柏燎

    利丰创办:早期在广州的发展

    利丰与广州沙面的外资洋行

    利丰第二代与冯友仁“政变”

    20世纪30年代:广州利丰面对的危机

第2章 香港扎根:利丰在战后的发展

    香港开埠初期的转口贸易

    香港扎根:利丰(1937)创办

    香港沦陷与冯柏燎病逝广州

    二次大战后利丰的重建与发展

    工业化时期利丰经营策略的调整

第3章 第一次上市:1973-1989

    70年代初的香港股市热潮

    利丰上市:迈向企业现代化第一步

    从旧式家族经营转向专业化管理

    建立“客户主导”的企业营运组织

    “小怡和”:迈向国际化、多元化经营

第4章 进军零售业:OK便利店、玩具“反”斗城

    香港零售市场的发展

    OK便利店:进军香港市场

    玩具“反”斗城:引入美国“仓储店”模式

    快图美和缤纷乐园

第5章 私有化:家族企业现代化契机

    利丰私有化:管理层收购的先驱

    华人家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

    利丰:从多元化经营转向专业化管理

    1992年重组上市

    冯汉柱先生病逝

第6章 “填补空间”策略:购并英之杰采购

     英之杰在香港的发展

     实施“填补空间”策略(1996-1998年)

     利丰贸易的挑战:企业文化的差异

第7章 拓展采购网络:收购太贸、Colby

    收购太古贸易和金巴莉公司

    收购 “同一屋檐下的巨人”——Colby

    与欧日企业建立策略性联盟

第8章 从和记洋行、英和商务到利和经销

    百年溯源:和记洋行

    从和记洋行到英和商务

    利丰经销:收购英之杰亚太区市场推广

    从利丰经销到利和经销:重组、上市

    利丰在中国内地的物流发展

第9章 零售业转型:亚洲化、精品化

    OK便利店:从营运主导向顾客主导转型

    玩具“反”斗城:创立“精品店”的亚洲模式

    利亚零售(CRA)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第10章 利丰的全球供应链管理模式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供应链管理的兴起

     利丰:从中间商到全球供应链经理人

     利丰的全球供应链管理模式

     利丰的电子商贸业务

第11章 冯国经、冯国纶的经营管理哲学

    “亚洲最有头脑的商人”

     利丰的“三年计划”:不断改善企业的方法

     独特的企业管理架构和管理机制

     从核心竞争力出发向相邻领域扩张

     人才:利丰最重要的资源

第12章 利丰:新世纪的挑战与发展

    利丰:跻身香港十大上市财团

    利丰的挑战:香港基地.中国市场.国际网络

    利丰的 “公司管治”与未来发展趋势

附录1.利丰大事记

附录2.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利丰创办人——冯柏燎

1906年在广州创办利丰商行的,是广东鹤山县籍年轻人冯柏燎,当时他才26岁,刚从香港著名的皇仁书院学成返穗,正满怀着商业救国的一腔热忱,希望用自己学到的西方先进知识,使国家走上富强之路。

冯柏燎(1880~1943年),字耀卿,广东鹤山县古劳镇人。鹤山离广州仅数十公里之遥,与新会、台山、开平、恩平并称“五邑”,是广东著名的侨乡。这一地区,在历史上曾出现不少著名人物,如明末著名理学家陈沙白、近代维新派领袖梁启超、民主革命先驱陈少白、中国首位飞行员冯如、咏春拳一代宗师梁赞、著名中国影后胡蝶等。鹤山于1732年建县,因市内有山形似鹤而得名。

古劳镇位于鹤山县东北部,东北毗邻西江黄金水道,西倚茶山,明初设墟,明代及清初隶属新会,1912年由鹤山管辖。古劳地处西江下游右岸,为河涌水网地,是珠江三角洲远近闻名的水乡,有“中国威尼斯”之称。该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鹤山县的主要侨乡,海外华侨、港澳居民多达3.8万人(1999年该镇人口为2.8万人),素有“海内一个古劳,海外一个古劳”的说法,香港利丰的冯氏家族、东亚银行的李氏家族等都来自鹤山古劳。

冯姓在广东鹤山属大姓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日:“冯姓世本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毕万封魏,支孙食采于冯城,因氏焉。”相传冯氏源自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后来毕国被西戎所灭,毕高后裔毕万投奔晋国,晋献公封他为大夫,食采冯城(今河南荥阳县西),毕万子孙就以邑为姓,称冯氏,史称冯氏正宗。秦汉以后,冯氏支脉繁多,出颖川者,为汉征西大将军冯异之后;出上党者,为汉左将军冯奉世之后;出长乐者,宜都侯冯参之后;出京兆者,为北燕王冯弘之后;出宏农者,为西魏宁州刺史冯宁之后;出河间者,唐监察御史冯师古之后。各支脉逐渐向全国各地迁移,其中部分南下广东,有的成为广东鹤山冯氏族人的先祖。

冯柏燎生于清末一个农民家庭。冯柏燎的父亲冯杰时是鹤山县一个农家子弟,但并没有下田耕作。他替当地富有的地主办事,为他们收纳田租及管理产业。在那个年代,冯杰时没有像那些喜欢夸耀自己财富的有钱人那样娶三妻四妾,他只有一位妻子,这使他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失去应有的尊敬,但他毫不介意。冯杰时有6个儿女,包括3个儿子和3个女儿,一家人过着比一般乡民较为富裕的生活。或许受到父亲的影响,冯柏燎当年结婚在那传统的乡村社会里也颇为瞩目:他既不由父母之命,也不假媒人之言,而是自由恋爱,自己挑选妻子,并且只娶一位妻子。他的妻子林慧贞女士也是一位思想解放的女性,被形容为“知书饱学、四德俱全”,早年已摈弃妇女缠足的陋习,因而使双脚免致残废和畸形。冯柏燎与林慧贞两人都笃信天主教,这在当时的中国社会相当引人注意。冯柏燎的宗教信仰,显然与他到香港求学的经历有密切关系。

在冯杰时的6个儿女中,冯柏燎排行最小,他有两位兄长及三位姐姐。长兄早已离开家乡,到英国殖民地香港工作,任职于一家英国的国际电报公司。这家公司通过一个海底电缆系统将香港与世界联系起来,为香港社会带来快捷的电讯服务。比他年长10岁的二哥则在广州府台衙门办事,这使冯柏燎一家经常得知内地最新的时局变动消息。在那个年代,中国政局风起云涌,先有中日甲午战争、维新运动,继而有义和团运动,最后还有孙中山发动的、旨在推翻满清皇朝的辛亥革命。这些消息从广州、香港频繁地传来,使冯柏燎一家数代以来熟悉的乡村生活失去了原有的平静,也使少年的冯柏燎激起一股冲动,要到外边的世界闯一番事业。冯柏燎希望父亲送他到香港读书,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接触更广阔的外部世界。父亲答应了他的要求。19世纪末,冯柏燎被送到香港皇仁书院学习,寄居于大哥家中。皇仁书院是香港第一所官办英文中学,也是香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一所西式学校。入读皇仁书院无疑成为冯柏燎一生乃至冯氏家族事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P6-7

序言

冯邦彦教授是一位资深的经济学者,长期进行粤港经济的研究,他对香港各经济领域及重要企业的发展著作甚丰。我在2001年得悉他有兴趣研究利丰集团时,实感到十分荣幸。冯教授当时还告诉我,他选择利丰作研究对象是因为感觉到利丰的发展实为香港,甚至华南经济发展的缩影。他这观点引起我很大的兴趣,我当时建议他参考哈佛商学院教授钱德勒(Alfred D.Chandler)所著的《战略与结构:美国工业企业演进的历史》(Strategy and Structure: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IndustrialEnterprise),一本我在30多年前在美国哈佛做研究时很喜欢看的书,这书也是从一个企业看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

综览《百年利丰——从传统商号到现代跨国集团》,我实对冯教授的学术功底及认真的治学态度深表敬佩。透过冯教授的笔触,把百年的历史背景,广州、香港、海外的地域风土,众多人物的风采,以及各种大小事件的交织穿插,写成一个清晰、多彩,且具有时空感的故事,这实反映了冯教授的写作才华。此外,他通过大量的资料搜集整理及访问,将百年来几代利丰成员艰苦创业、拼搏及创新求变的种种事件展现眼前,使我感受良多。我亦希望借着为冯教授写序的机会,向先辈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敬意。

除企业发展外,这书亦从一个微观的角度反映了香港与内地急剧的转变。从百多年前打破外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垄断、中日战争、香港战后重建、六七十年代香港工业起飞,直至1978年末中国内地对外开放,粤港经济进一步融合,以及包括香港在内的大珠三角地区发展为世界级经济区域等等,这一切皆对利丰及所有香港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事实上,利丰也曾在经营理念上多次做出创新调整,以适应市场及政经环境的转变。故此我认为此书不仅对有兴趣研究企业发展个案的读者有参考价值,也对希望了解过去百多年内地华南地区及香港经济历史的读者有所裨益。

冯教授在此书最后一章也对利丰未来发展需要留意的问题做出分析及建议,我们将深入研究这些观点,积极回应利丰在未来一百年的种种重大挑战。

冯国经

2006年1月26日

书评(媒体评论)

香港是一个重要的国际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中心,通过综合动用这些资源和优势,香港商贸业在推进流通现代化的实践中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创新。积累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经验。在这方面,利丰集团就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它是香港,甚至是世界范围内商贸业的一个著名的创新者。它顺应了经济全球化、采购和生产全球化的趋势,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使自己从一个传统的中介贸易商逐渐演变成全球商贸供应链的管理者。利丰集团的经验对于中国内地商贸业的现代化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

利丰由20世纪初广州一家出口贸易公司。发展至21世纪的今天成为享誉全球的跨国企业,由家族经营,转为专业管理,其百载经历,不但见证了大中华经济之变迁,更充分反映了香港体制的独特之处。利丰深明随机应变的经商之道,实行因时制宜的营商策略,其中以“填补空间”的兼并收购、建立全球供应链管理模式,以及订立三年计划等,最为识者称颂,足资借镜。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教授

利丰是一家以管理著称的公司。我与冯国经、冯国纶认识已接近30年,并见证了这些年来利丰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长。能够记录如此成功的企业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它已持续快速变革了一个世纪。任何人如欲深入了解一个真正企业的模式,以及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一面,我推荐此书。

——汇丰控股集团主席庞约翰爵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百年利丰(从传统商号到现代跨国集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邦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07474
开本 16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7
出版时间 2006-10-01
首版时间 2006-10-01
印刷时间 2007-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9.276.58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51
17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5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