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以写知识份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他的创作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本书是他的又一散文力作,书中囊括“中国的雪绒花”、“阿尔卑斯山的精灵”、“心的出路”几个散文创作单元,让你体味他不同一般的散文情怀。
图书 | 行间笔墨(插图珍藏本) |
内容 | 编辑推荐 冯骥才以写知识份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他的创作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本书是他的又一散文力作,书中囊括“中国的雪绒花”、“阿尔卑斯山的精灵”、“心的出路”几个散文创作单元,让你体味他不同一般的散文情怀。 内容推荐 这是冯骥才的又一散文力作,全书分为中国的雪绒花、阿尔卑斯山的精灵、心的出路三个部分,分别收入了作者特别的中国情结、异国旅游的见闻、心灵的独特感悟方面的散文佳作,均配有相应的插图,值得翻阅。 目录 中国的雪绒花 年夜思/002 唐装与中国结/007 忆小人书/0ll 带血的句号/014 杨家埠的画儿/020 探访缸鱼/026 游佛光寺记/033 天一阁观画记/038 青州藏佛窖之谜/042 中国的雪绒花在哪里/047 台湾的启示/052 我们的母亲六百岁/056 为了文明的尊严/062 阿尔卑斯山的精灵 阿尔卑斯山的精灵/070 古希腊的石头/083 巴黎女郎/091 说美国人/097 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106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110 地铁中的乐手/124 翁弗勒尔/129 拉丁区,我们那条小街/134 永恒的敌人/154 天籁/160 葡萄美酒夜光杯/163 心的出路 表白的快意/168 行间笔墨/170 胸无成竹的快乐/174 砚农自语/176 遵从生命/182 水墨文字/184 文房两篇/195 绘画是文学的梦/200 飞来的火种/208 我与故宫,深远的情缘/216 寻找心的出路/22l 命运的驱使/223 文化责任感/229 试读章节 年夜思 民间有些话真是意味无穷,比如“大年根儿”。一年的日子即将用尽,就好比一棵树,最后只剩一点根儿——每每说到这话的时候,便会感受到岁月的空寥,还有岁月的深浓。我总会去想,人生的年华,到底是过一天少一天,还是过一天多一天? 今年算冷够劲儿了。绝迹多年的雪挂与冰柱也都奇迹般地出现。据说近些年温温吞吞的暖冬是厄尔尼诺之所为;而今年大地这迷人的银装素裹则归功于拉尼娜。听起来,拉尼娜像是女性的称呼,厄尔尼诺却似男性的名字。看来,女性比起男性总是风情万种。在这久违的大雪里,没有污垢与阴影,夜空被照得发亮,那些点灯的窗子充满金色而幽深的温暖。只有在这种浓密的大雪中的年,才更有情味。中国人的年是红色的,与喜事同一颜色。人间的红和大自然的银白相配,是年的标准色。那飞雪中飘舞的红吊钱,被灯笼的光映红了的雪,还有雪地上一片片分外鲜红的鞭炮碎屑,深深嵌入我们儿时对年的情感里。 旧时的年夜主要是三个节目。一是吃年饭,一是子午交接时燃放烟花炮竹,一是熬夜。儿时的我,首先热衷的自然是鞭炮。那时我住在旧英租界的大理道。鞭炮都是父亲遣人到宫北大街的炮市上去买,用三轮运回家。我怀里抱着那种心爱的彩色封皮的“炮打双灯”,自然瞧不见打扮得花枝招展而得意洋洋的姐姐和妹妹们。至于熬夜,年年都是信誓旦旦,说非要熬到天明,结果年年都是在劈劈啪啪的鞭炮声里,不胜困乏,眼皮打架,连怎么躺下、脱鞋和脱衣也不知道。早晨睁眼,一个通红的大红苹果就在眼前,由于太近而显得特别大。那是老时候的例儿,据说年夜里放个苹果在孩子枕边,可以保平安。 在儿时,我从来没把年夜饭看得特别非凡。只以为那顿饭菜不过更丰盛些罢了。可是轮到我自己成人又成家,身陷生活与社会的重围里,年饭就渐渐变得格外的重要了。 每到年根儿,主要的事就是张罗这顿年饭。七十年代的店铺还没有市场观念。卖主是上帝。冻鸡冻鸭以及猪头都扔在店门外的地上。猪的“后座”是用铡刀切着卖;冻成大方坨子的带鱼要在马路上摔开。做年饭的第一项大工程,是要费很大的力气把这些带着原始气息的荤腥整理出来。记忆中的年饭是一碗炖肉,两碟炒菜,还有炸花生,松花蛋,凉拌海蜇和妻子拿手的辣黄瓜皮——当然每样都是一点。此外还有一样必不可少的,那是一只我们宁波人特有的红烧鸭子,但在七十年代吃这种鸭子未免奢侈,每年只能在年饭中吃到一次。这样一顿年饭,在当时可以说达到了生活的极致。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年饭一直是中国社会经济状况的最真实的上限的“水位”。我说的中国人当然是指普通百姓,决不是官宦人家。 P2-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行间笔墨(插图珍藏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冯骥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盲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223856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2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06-11-01 |
首版时间 | 2006-11-01 |
印刷时间 | 2007-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59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