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当代西方批评论述的中国图像/当代学术思想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在西方文化批评话语中具有怎样的图像?中国在新世纪具有怎样的文化形象?面对这些问题,本书作者在书中广泛而深入地讨论了中西的话语理论家及其对中国图像的论述。其中涉及的人物有利奥塔、福柯、德里达、萨义德、法农、芭芭、克里斯蒂娃、斯皮瓦克、张隆溪、周蕾、杜维明、李欧梵、马克林、宇文所安、林培瑞等。这些讨论锐见迭出,对中国当代后殖民问题的揭示有重要的推进意义。在作者看来,讨论后殖民语境中的中国图像或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对自我形象的文化政治构筑也日益成为一个民族发出自己声音的重要前提。

内容推荐

《当代西方批评论述的中国图像》沿着后现代主义以降的批评脉络,借引介西方当代批评家及在西方写作的海外华人批评家的理论,希望拼贴出有形与无形的中国图像。当代批评家不时直接或间接地提到“中国”,而其他有关“他者”的论述也一直被视为与“中国”存在密切关联。在这样的批评场景中,中国图像又有怎样的文化意义呢?作者尝试显豁中国图像与主导论述的微妙纠结,从而凸显后殖民语境中的中国身份问题,对读者梳理中国当代后现代问题具有及时而深刻的启示意义。

朱耀伟先生的有关“中国图像”的论述使我们能够进一步思考:如何在运用后殖民理论分析当代文化时不成为西方话语的挪用和照搬,而是注意在东西方文化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中拓展自身的当代话语理论,重视世界一体化中自身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特殊性,重新阐释被误读的民族形象,重新确立被压抑的中国图像。

目录

自序

导论——有形/无形的中国图像

第一章 后现代文化论述——利奥塔与詹姆逊

 一、前言

 二、“后设叙述”瓦解后的中国图像

 三、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新图景 

 四、消费主义之下的图像文化 

 五、“世界性”系统中的中国图像

 六、小结 

第二章 权力与解构——福柯与德里达

 一、前言 

 二、权力架构与知识组构

 三、从“作者功能”看中国图像的主体位置

 四、解构的知识组构中的中国图像的他塑

 五、中国图像的自我抹掉/出现

第三章 从东方主义到文化帝国主义——萨义德

 一、前言

 二、《东方主义》时期的图景 

 三、《东方主义》之后的论述生产

 四、文化帝国主义时期的新图景 

 五、“知识分子的再现”所再现的问题

第四章 后殖民论述——从法农到芭芭

 一、前言

 二、黑皮肤白面具的含混身份

 三、后殖民的“后”

 四、阅读殖民范例的阅读 

 五、含混、戏谑、超出性——第三空间 

 六、后殖民之后

第五章 女性主义——第一世界:克里斯蒂娃

——第三世界:斯皮瓦克与郑明河

 一、前言 

 二、白人女性论述中的中国女性

 三、第三世界女性看第一世界女性

 四、第三世界女性论述中的无形“中国” 

 五、论述实践的自我示范

 六、“中国”、“女性”、“他者”

第六章  海外华人论述I——张隆溪与周蕾 

 一、前言

 二、西方眼中的中国

 三、从“西方理论与中国现实”的二分看中国

 四、“他者”论述工业下的新图景

 五、中国图像的“论述商品化”

 六、小结

第七章  海外华人论述Ⅱ——杜维明与李欧梵

 一、前言

 二、“文化中国”: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 

 三、从“边缘作为中心”到“解除中心”

 四、国际主义式的本土主义

第八章 汉学论述——马克林、宇文所安与林培瑞

 一、前言

 二、外国人的中国观的历史脉络

 三、西方眼中的中国图像的延续与移转

 四、汉学凝视背后的焦虑

 五、“中国”知识分子的论述迷思

 六、小结

第九章  流行/消费文化——文化场、影像、媒体

 一、前言

 二、文化工业的受众的被动性

 三、日常生活实践的主动性

 四、高等/流行文化之等次迷思

 五、流行文化在文化生产场的中心/边缘

 六、影像文化中的中国图像之共谋/颠覆 

 七、媒体与中国图像的“超本文化”

代跋——跨文化论述的“欲望”与“责任”

主要参考书目

附 录

全球化论述生产年代的中国图像

 一、前言:“后九七”论述场景 

 二、后现代“中国”市场

 三、全球/本土论述生产:“中国”职业表演? 

 四、从“中国性”到多元并济的中国性(Chinesenesses)

 五、后话

全球化年代的国族主义

 一、前言

 二、全球化论述年代的国族观念

 三、(后)国族意识的省思

 四、中国国族论述:本土化与全球化

 五、国际学术分工:全球化的零和游戏?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当代西方批评论述的中国图像/当代学术思想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耀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072968
开本 16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8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09.9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0: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