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印度艺术简史
内容
编辑推荐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其艺术成就不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而且对亚洲诸国产生过深远影响。本书是普及印度艺术常识的通俗读物,简明而系统地介绍了从哈拉帕文化到莫卧儿王朝四千多年印度建筑、雕塑、绘画发展的历史,涉及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艺术,以及宫廷艺术和民间艺术,并配有二百幅插图。

内容推荐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其艺术成就不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而且对亚洲诸国产生过深远影响。本书系统而简明地介绍了从公元前三千纪的哈拉帕文化到公元16世纪至19世纪莫卧儿王朝时代印度艺术发展的历史,内容包括印度的建筑、雕塑、绘画各个艺术门类,涉及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伊斯兰教等各种宗教艺术。本书作为印度艺术入门读物,1976年出版后颇受读者欢迎,曾两次再版。目前我国缺少此类著作,本书可为艺术、宗教、历史、文化研究者提供参考资料,也可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拓展视野的窗口。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哈拉帕文化:发祥于印度河

第二章 历史与宗教的起源

第三章 孔雀时代:第一个帝国的艺术

第四章 巽伽王朝:支提、毗诃罗和窣堵波

第五章 安达罗时代:“世界之山”

第六章 贵霜时代:犍陀罗和马图拉

第七章 笈多和后笈多时代

第八章 南印度:帕拉瓦人、朱罗人和霍伊萨拉人

第九章 北印度中世纪时代

第十章 伊斯兰教的印度:建筑和绘画

第十一章 耆那教、拉贾斯坦和帕哈里的绘画

结束语

译名对照

译后记

试读章节

关于人类在印度起源的知识仍然是不完整的,我们还说不清人类最初怎样占据了次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南方少数土著民族从总体来看属于原始澳大利亚人(proto—Australoid)或维达人(Veddoid),除了身材矮小,他们很像澳大利亚丛林居民。的确可以相信,印度曾一度通过一座巨大的地桥与印度尼西亚群岛和澳大利亚直接相连。在最后一次冰河期末海面上升,切断了陆上的联系,留下的古代民族后裔广泛分布在各地。这些偏远的多半是山区居民的少数残余把他们远古的森林社会完整地保留到20世纪,今天他们属于现代印度的所谓“表列种姓”。

印度次大陆所创作的最初的真正视觉艺术作品是原始岩穴或岩石绘画。已知的有数百处,而最集中分布于中印度博帕尔市周围100英里内的砂石遮蔽所。没有一处像欧洲岩穴绘画那样古老:碳14测定年代最古的在公元前5500年。在许多情况下,较古的图像被较晚的岩画和岩刻所覆盖,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近代。

这些岩画最常见的是描绘动物,单独的动物或者与狩猎或巫术场面中程式化的人物在一起的动物。有些画面似乎是表现狩猎或公牛跳跃之类的活动和佩带弓箭的人物;另一些显然是较晚的岩画,表现骑在马背上的人手持刀剑和盾牌等明显为铁器时代的器物。还有罕见的“X光透视图像”的例子,画出了母牛腹中未出世的小牛或羚羊体内的各种器官,同时代的澳大利亚丛林居民也画过很多这种风格的岩画。

所用颜料全是天然矿物颜料。颜色变化范围从暗红、紫红到赤褐土色、粉红色、橙黄色、蓝色、绿色和红色勾边的熟赭石。这些岩画是由单色的色块和色线画成的,很少见色调和明暗配合的尝试。根据罗伯特·布鲁克斯(Robert Brooks)的说法,有些颜料是直接用手指涂抹的,而另一些颜料明显地是用揉搓过的矮棕榈叶梗或其他粗糙的刷子似的东西刷上的。以轮廓线画出的图画似乎是这些古代作品中距今最近的,年代大致可定为公元4世纪。

虽然新石器时代文化持续了三千多年,直到公元纪年开始,但被始于约公元前1000年的铁器时代文化的不同因素所掩盖。最大的压抑发生在约公元前3世纪,当时在北印度恒河平原确立的铁器时代文化的影响开始扩大到南方。铁器时代文化也可能是通过与中东的海上联系更早到达南印度的。

P12-13

序言

撰写本书真令人诚惶诚恐。从一开始我就充分意识到企图在这册单行本的有限篇幅中讲述出丰富复杂的印度艺术史所固有的冒险性。因为这是一般介绍性的概述,所以学者将发现本书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新东西,实际上他会觉察到遗漏之处。我恭步众多学者之后尘,试图勾画出印度艺术的基本轮廓,如果我取得成功,主要应归功于他们的劳动。

印度艺术史已知的内容多半是新近的学术成就,甚至更多的成果有待于将来的研究。这一领域的奠基之作是1927年出版的阿南达·库马拉斯瓦米(Ananda K.Coomaraswamy)的《印度与印度尼西亚艺术史》。虽然该书现在看来稍嫌过时,但是任何一个专注于印度艺术的人基本上都受到库马拉斯瓦米的恩惠,而且最终必定把他认做自己的博学的先师。对此我感受颇深,而我也进一步意识到从大批为我开辟了多种途径的其他学者那里获益匪浅。这一点特别适用于阿彻博士(Dr.W.G.Archer),他的学术成就多年来照亮了我的研究道路,他不仅以特有的热情和慷慨鼓励本书的撰写,还最有助益地逐页审阅和评论。

我还要感激提供建议和插图以鼓励我从事此项工作的许多朋友和同事,我深深感谢佛罗里达大学准我假期,使我能撰写这部稿子。

对我的妻子洛娜,我表示挚爱和感谢,她不仅打印了本书需要的打字稿,而且无论生活多么纷繁都一直支持我。

在开头,重要的是我要提醒读者注意关于印度文化的“艺术”和“艺术家”的术语。为方便起见,我将使用它们;但我们将见到的大部分作品实质上都是礼拜性的,是出于宗教的和功利的目的而非审美的动机创造的;而且它们是由工匠们遵循传统造像学和手工业口授的严格法规制成的,他们绝不会理解“艺术家”一词像今天所使用的含义。

尽管有这样一种文化基质,或许正因如此,印度的工匠们制作了堪称杰作的作品。这种成就是难以匹敌的,我深信读者必将受到所面对的每件独特作品的优点的启发、感染和激励。

佛罗里达大学

罗伊·C·克雷文

后记

印度词汇的转写对一般英语读者来说总是有困难的。本书试图通过语音拼法的增减尽可能简化此事。注音符号被省略了,例如用sh代表s和s(Ashoka代替了Asoka,yakshi代替了yakai)。唯一的例外是Sri Lanka读做Shfi Lanka,但一般都知道这是仅有的一种拼法。

本书《印度艺术简史》(A Concise History of Indian Art)的作者罗伊·C.克雷文(Roy C.Craven),1924年生于美国阿拉巴马州,1944年作为美国空军部队的摄影师初访印度。嗣后,他曾与乔治·格罗斯(George Grosz)和库尼优希(Kuniyoshi)一起研究绘画,借助富布赖特奖学金重返印度考察当代印度艺术。1966年起他在盖恩斯维尔的佛罗里达大学任美术馆馆长,1967年起任该馆艺术教授。1996年去世。他曾为许多印度艺术展览和美洲前哥伦布时代艺术展览进行布置和编目,他本人的绘画和摄影作品亦曾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展出。除本书外,他的著作还有《玛雅的仪式中心》(1974年)等。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其艺术成就不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而且对亚洲诸国产生过深远影响。本书系统而简明地介绍了从公元前三千纪的哈拉帕文化到公元16世纪至19世纪莫卧儿王朝时代印度艺术发展的历史,内容包括印度的建筑、雕塑、绘画各个艺术门类,涉及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伊斯兰教等各种宗教艺术。本书作为印度艺术入门读物,1976年出版后颇受读者欢迎,曾两次再版。目前我国缺少此类著作,本书可为艺术、宗教、历史、文化研究者提供参考资料,也可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拓展视野的窗口。

本书中梵语或印地语的译名,一般采用我国印度学界的通译。例如,Taj Mahal约定俗成的译法是“泰姬陵”。有些译名则主要根据英语翻译,例如mudra(姆德拉)梵语原义为“印章”、“手势”、“姿势”等,古代汉译佛经通常译作“印”或“手印”,唐代高僧玄奘曾译作“势”,英语则译作gesture或posture,本书亦译作“手势”或“势”。

本书原版插图大多不够清晰,且只有三十幅彩图;中文版尽量采用同类作品的清晰图版替换原图,并大大增加了彩图的数量。

译者王镛,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印度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方广羊,北京大学东语系毕业,现旅居加拿大;陈聿东,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硕士研究生毕业,现旅居美国。初译稿方广羊译第一至第五章,王镛译第六至第八章,陈聿东译第九至第十一章,最后由王镛通校全书定稿。译稿完成于1989年,后几经周折,又几经修改,终于在今天出版,令人感慨,也令人欣慰。

谨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呼延华、郝明慧、程建农和罗洁等同志致谢。

王镛

2003年11月

书评(媒体评论)

在整个印度史上,生活在农村的大众“崇拜的并非祭司神学的神明,而是乡土的精灵(药叉和那伽)和生殖的女神与母神”(库马拉斯瓦米语)。自古以来这片沃土的肥力强劲地孕育并繁荣了艺术。实际上,没有这种雄厚而充满活力的基础支撑,印度教精致而复杂的偶像根本不会被想像并被创造出来。

——罗伊·C·克雷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印度艺术简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罗伊·C.克雷文
译者 王镛//方广羊//陈聿东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051642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04-01-01
首版时间 2004-01-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135.10.9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7: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