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界政治经济年报(2006)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2006年版“年报丛书”中的一本。本书以世界政治经济为主题,所收集的文章是编者从2005年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数千种报刊中精选出来的。这些文章的作者,既有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也有崭露头角的青年俊才;既有高层决策者,也有普通老百姓;既有外国知名人士,也有港澳社会贤达。这些文章视角独特、观点新颖、论证有力并且传递了作者对这些问题的最新思考,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内容推荐

本书是“年报丛书” 之一,该丛书秉承“浓缩信息精华,关注世象百态,梳理着学术界脉络,传播思想文化”的宗旨,通过专题结构的形式,把一年内那些闪耀着理论智慧、反映着实践前沿的高水平文章萃为一编,以达到集中审视广大读者所关注的各个领域发展现状和演趋势、聚集性记录其轨迹的目的。该书以鲜明的风格、系统的内容和一流的质量,成为具有强大信息辐射力的文化精品,在学界、书界和读者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第七辑年报丛书共分为七本,即:《2006中国政治年报》、《2006中国经济年报》、《2006中国社会年报》、《2006中国文化年报》、《2006世界政治经济年报》、《2006军事体育年报》、《2006中国教育年报》。

目录

导论:建立一个平稳、稳定、民主、非 对抗的国际新秩序

 ●万隆精神与国际新秩序 

 ●当今世界吊势中的十大关系 

 ●二00五年:世界经济增速趋缓几成定局    

世界政治:和平仍是主线

 总论

 ●世界政治,由大众来主导    

 ●大国关系的新变局   

 ●二战留给我们的遗产

 ——对话著名国际关系学者时殷弘教授   

 ●雅尔塔体系的终结与当今世界格局  

 ●上海合作组织四岁   

美国政治:“新布什主义”在全球能行得通吗?

 ●从“布什主义”到“新布什主义” 

 ●布什外交政策不会大变  

 ●解读布什的“暴政轴心”    

 ●赖斯出访奠定美国新“亚洲观”

 ●布什的民主输出还能走多远   

 ●美国对华新战略正在形成    

欧洲政治:统一路上打个盹

 ●“大欧洲”之路:“弥合”与“消化”齐步走   

 ●欧盟陷入一场严重危机   

 ●法国为何对《欧盟宪法条约》说“不”   

 ●布莱尔驾驭欧盟:向左?向右? 

 ●拼图背后的“德国病”   

 ●俄罗斯能融入欧洲吗?    

 ●独联体还有多大凝聚力    

 ●独联体喀山露悲凉    

 ●独联体将成为“灰色区域”   

亚洲政治:冲突与希望同在

 ●东亚峰会:亚洲一体化的首趟列车     

 ●亚洲秩序,还绕不开美国   

 ●东亚迎来“强”时代   

 ●日本会成为亚洲的孤儿吗?     

 ●小泉会把日本引向何方   

 ●东盟在亚太地区的作用和影响    

非洲政治:联合自强

 ●非洲:拿什么拯救自己     

 ●非洲复兴不是梦    

 ●埃及不想让美国牵着走     

 ●津巴布韦:“颜色革命”戛然而止    

 ●非盟:从“不干涉”到“不漠视”   

拉美政治:左翼当家?

 ●拉美不听姜国吆五喝六   

 ●拉美之钟向左摆    

 ●拉美左派的崛起与前景    

 ●在发是的迷雾中求索    

 ●巴西反思与“替代”新自由主义

国际反恐:反恐必须坚持“多边”

 ●“九一一”四年了   

 ●“恐怖主义”的政治内涵     

 ●伦敦爆炸打破反恐相对平静期

 ●伦敦一七七爆炸一将怎样影响世界

 ●联合国要主导全球反恐    

国际关系:合作与竞争

大国关系:合作是主流

 ●大国关系出现新组合     

 ●探讨中美日三边关系   

 ●欧美关系依然低温寡照

 ——评布什总统访问欧洲    

 ●美饿关系出现新特点    

 ●美对日本既拉着又防着    

 ●解读俄欧统“空间”路线图   

 ●透视印美关系的“新发展”    

中国对外关系:立足周边 放眼全球

 ●中美进入战略性相互适应新阶段    

 ●中日关系:潮起潮落皆有因    

 ●而立之年,中欧关系再谋发展

 ●专访中国驻欧盟使团关呈远大使    

 ●美国因素考验中俄关系  

世界政党:反思与创新

 ●国外共产党现状及前景    

 ●欧洲绿党政治的新走向    

 ●国大党执政周年:回顾与省思    

 ●西欧国家中左力量缘何回升     

 ●二十世纪的法兰西玫瑰潮

 ●法国社会党一百周年札记     

 ●奉行“民本主义”,扩大执政优势

 ——泰国泰爱泰党的执政理念     

 ●非洲五国执政党如何领导国家扶贫 

世界经济:增速减缓   

总论       

 ●当前世界经济须关注的几个问题     

 ●世界经济十大趋势   

 ●IMF展望世界经济     

 ●新旧权力交战多哈     

 ●八国集团需要中国    

国别经济:是喜是忧?

 ●美国:经济表现喜忧参半    

 ●日本:彻底摆脱疲弱态势仍需时日   

 ●欧元区:增长乏力,形势难有改观   

 ●英国:消费支出疲软,通胀风险加大    

 ●亚洲:出口下滑拖累增长    

 ●墨西哥:汽车业期待再次起飞    

世界货币:人民币向国际化开步走

 ●世界向三极货币体制过渡    

 ●美元体制面临严重危机   

 ●美放任美元狂贬背后的利益驱动    

 ●欧元钱途预卜     

 ●世界货币:人民币走向强货币

的必然选择   

 ●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    

国际贸易与地区经济合作:对话总比时抗强

国际贸易:笼罩在政治阴影下

 ●当代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十大特点  

 ●政冷经也凉    

 ●中美贸易,老问题面临新局面      

 ●中美不会打贸易战     

 ●纺织品持保争端山雨欲来     

 ●政冶之手主导波音空客之战     

地区经济合作:互补互惠 共创双赢

 ●区域整合要远攻近交   

 ●万隆精神下的经贸合作

 ——聚焦二00五亚非峰会   

 ●亚洲要育自己模式     

 ●中国,东盟自贸区:“破浪” 还需“防险”    

 ●东欧:打造新的世界一汽车之都

 ●西方:两只胳膊对非洲     

 ●谁为非洲“减债”       

 ●世界四大经济体将有三个在亚洲      

石油经济:“高歌”过后是“慢板”

 ●谁来管一管油价暴涨   

 ●谁将为高油价埋单  

 ●大量的石油在哪里

 ——涨价声中看石油工业的未来

 ●政治墙挡住中海油收购    

 ●国际油商开打黑“金”争夺战    

 ●一非洲大油库一引来鹰视狼顾     

 ●石油管道背后的角逐   

世界企业:并购烽火迎面来

 ●世界:迎接中国并购热    

 ●并购:硝烟弥漫的商业战争      

 ●宝洁五百七十亿美元鲸吞吉列     

 ●意最大银行一百五十四亿吞德国同行     

相关链接: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     

 ●默多克五十九亿美元买断福克斯       

 ●追逼微软两强联姻共造软件巨擘      

相关链接:世界软件业并购潮涌      

 ●《商业周刊》五十强:美国经济的发动机      

政治“过热”的中东、中亚

中东:民主长征路

 ●中东进入动荡重新分化组合期

 ●专访申.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李绍先    

 ●中东民主的三重考验    

 ●中东第四代接班    

 ●伊拉克“改天换地”  

 ●伊朗:选举的名堂和穷人的表达

 ●巴以新变局     

中亚:颜色革命

 ●中亚五国十五年三变    

 ●“颜色革命”能闹多大     

 ●谁操纵了“郁金香革命”     

 ●吉国事变拷问单极政治    

 ●中亚的震颤      

联合国:在改革中谋求更大发展

 ●观念的力量     

 ●联合国大事记     

 ●风雨兼程:联合国的六十年        

 ●联合国作用不可替代    

 ●各种力量之间的一次较量

 ——联合国改革的实质与前景     

 ●联合国需要实质性改革     

 ●丑闻一推动一联合国改革     

 ●摊牌时刻正在到来      

 ●五大国怎么看争常    

 ●呼唤国际新秩序    

 ●谁更有资格入选常任理事国    

世界政治经济风云人物

 ●默克尔:牵动世界神经的女人     

 ●科菲·安南:跨世纪的全球“总管”    

 ●穆巴拉克:上了保险的民主    

 ●劳尔·卡斯特罗:贡献独特的古巴领导人    

 ●塔拉巴尼:伊拉克第一位民选总统    

 ●阿巴斯:后阿拉法特时代的领军人物     

 ●埃伦·约翰逊·瑟利夫:非洲的第一位女性国家元首    

 ●他信:泰国“亲民总理”   

 ●巴斯克斯:大器晚成的乌拉圭首任左翼总统     

 ●沃尔福威茨·从布什内阁“鹰派”幕僚到世行新“掌门”    

 ●亚当斯:从“恐怖魔头”到和平使者    

 ●乔治·凯南:冷战政策之父   

 ●帕斯卡尔·拉米:“穷人的朋友”     

 ●曼德尔森:走出英国政治荒野    

 ●博尔顿:“鹰”击联合国    

 ●克莱茵菲尔德:西门子的传奇    

 ●格林伯格:美国保险业之父     

 ●米塔尔:世界钢王      

 ●全球十大CEO      

大事记

试读章节

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就职演说中阐述了他第二任期的全球战略目标。他强调:美国的政策是“在全世界扩张自由”。“把自由的火种撒播到我们世界最黑暗的角落”,“最终目标是结束我们世界上的暴政”。布什对各国的“民主改革人士”说:“美国把你们看作是你们自由国家将来的领导人”,“我们将同你们站在一起”。2月2日布什在国情咨文中重申:“美国支持中东和其他地区的民主运动,最终目标是结束我们世界上的暴政”,“重振我们自由的价值观”。

布什第一任期在“反恐”的旗号下,就宣称要“把自由的好处推广到全球各地”。布什政府全球战略的核心战略目标是:运用美军事力量优势,建立美国一家主宰、扼制所有竞争对手、把美价值观强加于全世界、由美独霸全球的单极世界。看来,布什第二任期将继承这种全球战略的核心战略目标,然而是在“结束全球暴政”的旗号下,“支持民主运动”。更迭政权。

布什从第一任期打击“邪恶轴心”,进一步发展到第二任期“结束全球暴政”。2005年1月18日赖斯在美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作证时,列举出布什政府心目中的6个“暴政据点”,它们是朝鲜、伊朗、古巴、缅甸、白俄罗斯和津巴布韦。美世界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伊恩·布雷默1月29日在美《国际先驱论坛报》撰文说:“布什大致勾画出、赖斯则详细论述了美国将在世界事务中扮演更为咄咄逼人的角色”。布雷默认为,赖斯列举的一些“暴政据点”后面还有针对的目标,“暴政轴心概念是对世界上两个大国《俄罗斯和中国)的猛烈抨击”。实际上,布什在1月26日记者招待会上已指名要中国“尊重人权”、“尊重”分裂分子,要俄罗斯接受“西方价值观”。之前的1月21日,白宫高级官员在给美媒体吹风时说:布什就职演说表明他“打算加大在俄罗斯、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扩大自由的必要性”。

布什第一任期实施先发制人战略。在第二任期就职演说和国情咨文中他又重申:“我们在必要时将动用军队”,“美国军人正驻守在世界各地”,对恐怖分子“我们将继续采取攻势”。

布什第一任期提出“非我即敌”的单边主义标准向世界各国施压。要各国同美国站在一起“反恐”。这一回,他又说每一个统治者和每一个国家要在“压迫与自由之间”做出“选择”。他说得很清楚,“要想同我国建立良好关系”,必须按美国的“自由价值观”进行“改革”。

布什在新国情咨文中重申其在第一任期推行的“大中东自由的前进战略”o这个战略以阿富汗和伊拉克为突破口,谋求控制大中东,进一步扼制亚欧大国,建立全球大帝国。至于阿富汗和伊拉克后的下一个目标,布什着重讲到了他称为“世界上支持恐怖主义的首要国家”的伊朗以及叙利亚。布什在接受美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他不排除对伊朗动用武力的可能性。布什国情咨文中还指名要沙特阿拉伯和埃及“迈向民主”。

布什说:“我的就职演说反映过去四年的政策”,“但树立了大胆的、新的未来目标”。一些美学者和战略家认为布什第二任期伊始已推出“新布什主义”,并分析这种“新布什主义”的真正用意。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学者约瑟夫·奇林乔内说:“布什似乎是在给美国的扩张和政权更迭政策披上一件反暴政的外衣”,“我担心他是在为进一步增加美国在世界各地的驻军找借口”。美利坚大学历史学教授艾伦·利希特曼说:布什“给自己开了一张空白支票,可以在追求民主自由时想采取什么政策就采取什么政策”,“可以单独或在它国帮助下出兵”。

“新布什主义”出笼后,给布什就职演说出过主意的新保守派领军人物威廉·克里斯托尔为之喝彩说“这是一篇历史性的演讲”,它描绘了一个比反恐更加宏大的雄心勃勃的对外政策。但华盛顿不少研究美国家安全战略的专家对“新布什主义”并不看好。美外交学会副会长詹姆斯·林赛说:布什“阐述的对外政策目标不可不谓雄心勃勃,但是这一目标很难在现实中行得通”。如果你同美国以外的很多人。尤其是伊斯兰世界的人对话,你会听到他们说:“正是你们政府追求的那些政策使我们国家和地区里的反美主义不断滋长、恶化。”林赛说:“总统所开的‘药方’不会解决我们面对的问题,而只会使这些问题更糟糕。”美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迈克尔·麦克福尔在美《华盛顿季刊》上撰文指出:“‘9·ll’事件以来,布什总统竭力鼓吹促进世界民主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的”,但“与此同时,美国却越来越不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所喜欢或敬仰”,“美国的国际形象已处于历史低点”。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助理、保守学者罗伯特·卡根指出,许多保守派人士也对布什就职演说中透露出来的新思想感到不安。

布什第二任期组成的新政府新保守派色彩更浓,也会更按照布什的意旨行事,将进一步推行新保守派全球战略和基本政策。同时迫于形势。在策略、做法上可能继续有所调整。但是,布什第一任期受挫,也将使他在第二任期进一步面临国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布什政府要是执意冒险莽撞,难免会进一步遭到各种力量更强烈的反对和抵制。

布什第一任期,美财政赤字和对外经常项目收支赤字剧增。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现依赖每年引进几千亿美元外国资金来维持。布什提出的2006年财政年度预算中,军费开支再次大幅增加到4193亿美元,还要为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追加800亿美元拨款。继续主要为富人减税,而取消或大幅削减用于穷人以及教育、环保等150多个民用项目的开支,仍有巨额赤字。美军深陷伊拉克泥潭,又要在全球重新部署兵力,有些兵种招募新兵困难,战线太长,兵力不足。

目前美在伊拉克还不像当年在越南战争中那样惨重溃败,伊拉克这块丰产石油的战略要地在美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也远非当年的越南可比。美已吞进的肥肉是不会轻易吐出来的。尽管美国内强烈要求及早从伊拉克撤军,但布什新国情咨文声称不会制定离开伊拉克的时间表,实际上。美国防部已在制定美军长期留驻伊拉克的计划。但是,布鲁斯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迈克·奥汉隆说:入侵伊拉克是“布什首任任期内所犯的最严重错误”,“如今美国仍深陷其中”,伊拉克战争是“布什任内‘挥之不去的不祥之物’”。奥汉隆认为:“伊拉克战争虽不如越南战争那么糟糕,但它带来的国内和国际社会对美国政府的憎恶和鞭挞,远比上世纪70年代越南战争时期还要深刻。”美《华盛顿时报》2005年1月24日载文中援引一位国家安全问题高级专家、共和党人在布什第二任期就职后所说的话:“我开始感觉到伊拉克的灾难了”,“比越南溃败还要严重,因为风险如此之大”。

(万光 瞭望新闻周刊 2005 7~8)P51-53

序言

始于1999年的“年报系列”丛书至今已出到了第七辑,兰州大学出版社以艰辛的劳作履行了“年年为思想者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料库”的承诺。

秉承“浓缩信息精华,关注世象百态,梳理学术脉络,传播思想文化”的宗旨。“年报丛书”通过专题结构的形式把一年内那些闪耀着理论智慧、反映着实践前沿的高水平文章萃为一编,以达到集中审视广大读者所关注的各个领域发展现状和演变趋势、聚焦性记录其轨迹的目的。在年复一年的积累中,“年报丛书”日渐以鲜明的风格、系统的内容和一流的质量,成为具有强大信息辐射力的文化精品,在学界、书界和读者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2006年版年报丛书适应读者对教育问题日益强烈的关注,在以往中国政治、中国经济、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世界政治经济以及军事体育等六个专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中国教育专题。这样,第七辑年报丛书共分为七本,即:《2006中国政治年报》、《2006中国经济年报》、《2006中国社会年报》、《2006中国文化年报》、《2006世界政治经济年报》、《2006军事体育年报》、《2006中国教育年报》。

收入丛书的文章是编者从2005年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数千种报刊中精选出来的。这些文章的作者,既有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也有崭露头角的青年俊才;既有高层决策者,也有普通老百姓;既有外国知名人士,也有港澳社会贤达。被选入丛书的文章,并不一定能完全代表各位作者在有关领域所取得的最高成就,或许也不能完全反映年度内知识界对相关问题的权威阐释,但它们都传递了对这些问题的最新思考,都是视角独特、观点新颖、论证有力并具有很强可读性的好文章。

为了使文章内容更加洗练,观点更加突出,避免背景介绍方面的重复现象,编者对部分文章做了删节或摘要,有的甚至对标题也做了改动,在此恳请原文作者的谅解。因为编者和作者的目的是一致的:传播知识,服务读者。

著名学者张卓元先生、李强先生、谷源洋先生、季羡林先生、高放先生(按姓氏笔画为序)自始至终关注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无私的帮助;许多报刊社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谨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谢忱!

为表示对作者劳动的尊重,我们将向作者奉寄稿酬,恳请作者与我们联系,告知您的通讯地址。我们的联系方式是: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

兰州大学出版社《年报》工作室

邮编:730000

电话(兼传真):093l一8912613

E—mail:Zongbian@0nhook.com.cn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6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界政治经济年报(2006)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康波//陶明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兰州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11027223
开本 32开
页数 5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98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5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5-54
丛书名
印张 17.875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10
15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