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永远的玛丽亚(美绘版)/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名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秦文君是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最重要的、最具代表性的、承上启下的著名作家之一,她的艺术探索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创作开癖了新的艺术空间,也为中国当代少年儿童读者带来了全新的审美愉悦。

她的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结构,血肉丰满的细节和轻松幽默的笔调和风格,贴近时代,贴近读者,贴近少年儿童生活现实和心理现实,她描绘少男少女充满阳光、充满花香的心灵,也刻画成长中的少男少女所面临的尴尬和复杂以及羽化和蜕变的快乐、痛苦。

本卷收入秦文君的《四弟的绿庄园》《表格驾到》《瑞黎姨妈》《老祖母的小房子》等多部作品。

内容推荐

如果当代中国儿童文学是一片无际的森林,他们就是这片森林中耸立的伟岸高树;

如果当代中国儿童文学是一道浩瀚的银河,他们就是这道银河中熠熠闪烁的灿烂星座;

如果当代中国儿童文学是一块宏大的版图,他们就是这块版图上一座座雄伟重镇。

这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是——

张之路、曹文轩、秦文君、黄蓓佳、杨红缨!

名篇荟萃,集中典藏,美文、美绘、美的图书、美的享受!

本卷收入秦文君的《四弟的绿庄园》《表格驾到》《瑞黎姨妈》《老祖母的小房子》等多部作品。

目录

四弟的绿庄园

表格驾到

瑞黎姨妈

老祖母的小房子

告别裔凡

我家老郑

少女罗微

永远得玛丽亚

明珠

情到深处

前世姻缘

天真的丑陋

试读章节

春去夏来,四弟遗留在家的种种迹象,犹如一双像纸那么薄的破跑鞋的底,因换季的大清扫被送进了垃圾箱。四弟就像是气味一般,从聚到散。日子一天天擦抹去四弟往昔的种种恶作剧,我发觉他在一天天光亮。

寄往山东的信几天一封,但始终没有四弟的复信,难得祖父笼统地复一封,寥寥数语,开头总是“见字如面”。

那个夏季郁闷潮热,气压低低的。母亲下巴颏日益尖削,心里筑起的防线崩溃了,深处的缺憾就泉涌而出。

“又梦到四弟了。”她絮絮地说。

父亲总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不会出事吧?”

“哪能呢!”

“出事也该说一声,写封信来。”

“别瞎想!”

母亲叹息一声,仿佛面对~个不可挽回的错误。她说当初答应四弟是想让他在外吃尽辛苦,然后浪子回头;她以为四弟过不了几天就会寄讨饶信来的。

然而,四弟如出弓的箭。

终于,母亲忍不下去,写信说思念四弟,希望他照张近影寄来。母亲的聪明使父亲微笑着摇头晃脑,全家兴冲冲地等待着四弟露面。

不久,照片寄到,竟是张集体照!十来个裸着上身的男孩蹲在一个土坎上,一律是长脸膛,一头焦黄发硬的头发,肩膀被耀眼的日光晒得黑黝黝的。照片印得含含糊糊,因此只能隐约看见居中的男孩与四弟有些相似。

四弟和同伴的集体照被装进镜框,我分外喜欢他们的潇洒随便。母亲常对着它出神。秋天里,父亲也有些变化。我想将四弟交给祖父他一定称心,只是四弟那儿渐渐地断了消息。

祖父已有三个月未写“见字如面”了。

母亲又照例絮絮叨叨:“又梦到四弟了。”

“我也一样。”父亲说。

“不会出事吧?”母亲还是这句老话。

“我想不大会。”父亲口吻已失去坚定。

“出了事也该说一声,写封信来。”

“会出些什么意外呢?”父亲拼命地按着太阳穴。

就在父亲承认内心焦灼不安的第二天,北方人的急躁天性使他立即去买了三张火车票,他们带我一道坐上了北行的列车。列车晃荡向前,一路风尘,我感觉正分分秒秒地接近四弟。

山东的深秋干燥中夹带着寒意。初见四弟我吓了一跳,他穿得鼓鼓的像个山东大红枣,头发理得像个小老头。母亲对他张开手臂,仿佛怜悯地等待游子扑入怀抱。

四弟清澈的眼光一闪,或许是我们惊讶的神情冷落了他。他躲到祖父宽大的背后,瞬间就传来闷闷的捶背声。

祖父病得很重,但仍坐得笔挺地迎接我们。后来才知,祖父已病下半年多,但从来对我们守口如瓶。

本家的几个婶子先后赶到,大都穿着鸭蛋青的裤子,脸孔明丽。她们带来些鸡蛋、羊肝、猪肉什么的,有的张罗做油饼,有的杀鸡。有个婶子边掐葱头边跟四弟说着话,仿佛她对他的宠爱更不一般,说几句就动手,推他、拍他、在他鼻尖上点一下。还有一个婶子穿梭着大声叱呵四弟去生火,他慢了一步,她便随手往他肩上一拍,他被拍得直咧嘴。我感觉她们待他亲昵得像浓厚而又甜过头的蜂蜜。母亲怔怔地,充满隍惑,干巴巴地说:“亏你们照顾他。”  四弟屈着一条腿跪在灶口前,火花闪闪,他鼓突的腮油亮亮的,像精神的小泥人。他居然知道烧火诀窍,架好柴,火忽拉一下直蹿出灶台半尺高。母亲搂着我站在边上,他却不肯转脸,只执拗地留给我们一个侧影。母亲的手松了,从我肩上滑下去,我背上的衣服沙沙响一阵。家乡是鲁菜大系的发源地,普通原料也能炒出丰盛的菜肴。然而母亲却失去常态,不顾应酬,滴水未进。

父亲见势头不对,饭后就很英明地把母子二人推出家门单独在一起。很晚,母子俩携着手进来,四弟眼圈微红,母亲则更是悲喜交集。

“母子相认了?”父亲欠起身笑。

四弟主人似的忙着把我们的提包归在一起:“我说话转不过舌头,出口就是山东腔。”

“你为什么不写信?”我说,“不要我们了?”

“谁不要谁呀!”他大人物一般,“我忙呵,里里外外的。不是寄照片了吗?!”

“哦,那张赤膊的!”

“什么赤膊的?那叫光膀子!说赤膊他们会笑话的!夏天种地时照的。种地,流汗长老茧。”

太可怕了,他在家人人捧在手心,到这儿却让他种地!像耕牛那样辛苦!哦,亏得我们来拯救他!

从那晚起,四弟就不疏远我们了,甚至亲热得寸步不离。有一天,他邀请我们去看他种的地。

祖父支撑着同行。大病初愈,他的个子缩小了点儿,系完鞋带佝下的身子半天才能直起。祖父曾是四乡闻名的种地瓜专家,他种的地瓜个大、糖分足。祖父总说是那块土肥,养人。撑到田头,祖父倚着株老树,混混沌沌地睡去,他的睡姿像一个闭目养神的老神仙。

四弟的地是那块肥土中最向阳的南端,才方圆几步,用些小栅栏围起,边上竖了块小牌,四弟写着:我的庄园。

秋日景美,他的庄园洒满了旺盛的阳光,他在那儿像一株蓬勃的小树。四弟突然蹲下,把一块黏土搓细了。他扒开地瓜秧让我们看,只见细腻饱满的土上,纵横交错着许多裂痕。

“我把力气藏在里头。”四弟仰起脸来,“播种时刨地,夏天锄草,浇水打虫……”

“地瓜熟了。”父亲用脚踢踢土。P6-9

序言

张之路、曹文轩、秦文君、黄蓓佳、杨红樱……

——此刻,当我书写这些作品早已走出国门的知名作家的名字时,胸臆间油然泛起一阵难以言表的情感涟漪:

钦敬吗?感谢吗?欣慰吗?自豪吗?

是的,我钦敬他们,感谢他们。

他们以不懈的创造性劳动,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宝库增添了如许难得的珍品;他们以一颖弥足珍贵的大爱之心,为亿万少年儿童精心制作了那么多的上佳精神营养品。

以他们(当然还有其他众多成就卓著者)为代表的中国作家,为我国儿童文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为华夏儿童文学崛起于当代世界儿童文学之林,做出了杰出的奉献。我们怎能不惬意欣慰,怎能不为拥有这样一批优秀作家而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呢?

任何时代、民族、国家、地区的文学,都和一些作家闪光的名字紧紧连在一起。

他们的名字是一种标志,一种品牌,一种象征。

我们不能设想,倘若缺失了张之路、曹文轩、秦文君、黄蓓佳、杨红樱等等一批著名作家,中国儿童文学的形象会怎样黯然失色。

如果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是一片无际的森林,他们就是这片森林中耸立的伟岸高树;

如果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是一条浩瀚的银河,他们就是这条银河中熠熠闪烁的灿烂星座:

如果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是一块宏大的版图,他们就是这版图上一座座雄伟重镇。

现在,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将上述五位作家的部分优秀作品,集结推出,这便是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名家丛书”。

这套丛书分为20册,涵盖了除诗歌以外最重要的体裁样式:小说、童话,还有散文。

对这些作品本身的重要文学价值以及它们各具风姿的艺术、思想特色,无需我在此赘述,广大读者和时间老人是最好的鉴赏者和评判者。

我只想说——

这些儿童文学精品的重要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决不会被今后漫长岁月的烟尘所淹没,它们必将成为当下和未来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读者倾心喜爱的精神食粮。

我们不能不佩服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编辑们的睿智眼光和不凡魄力。他们果断地选择了这些作家,而且以如此精美的形式盛装推出作家们的优秀作品。

我希望现在读者诸君看到的,只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名家丛书”的第一辑,今后还会陆续出下去,真正成为世人了解和熟悉中国儿童文学旖旎风光的一排窗口。因为“重量级”或者说“大腕级”的健在的中国儿童文学名家,决不止上述五位;即使这五位作家,其人们耳熟能详的有些代表作,可能由于版权等原因,也暂时未及列入本丛书中。

2009年8月22日于北京南方庄寓所

书评(媒体评论)

“天棠街3号”信箱这一情节的设定,我就禁不住猜测,秦文君是得到了神助。堪称这部小说的画龙点睛之笔的这一情节的设定,证明秦文君作为小说家所具有的非凡的想象力,这不是小机智,而是大智慧。

——评论家 朱自强

我读秦文君的《宝贝当家》,真是喜出望外,心头一阵惊喜,随着又很有兴致地读了另两部中篇。阅读过程中,我的心绪出奇的愉悦,因为,读着读着,我心中的隐忧涣然冰释了。《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之后,秦文君并未止步或在原地踏步,而是不动声色地继续发挥着她的艺术创作活力。秦文君的创作卓立于群伦,是无愧的。

——评论家 周晓

从上世纪80年代的《十六岁少女》《四弟的绿庄园》,到90年代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直至近两年的“小香咕系列”,从准青年期、少年期,到童年期,秦文君的创作轨迹画出了一道清晰而美丽的弧线,一支不知疲倦的笔饶有兴味地向各个年龄段少年儿童的生活探索着、描绘着,力求给每个年龄段的年轻读者送上一份难忘的礼物。

——儿童文学研究专家 汤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永远的玛丽亚(美绘版)/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名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秦文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795476
开本 16开
页数 1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7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2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35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0:03:27